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喘脹

羅謙甫治不潾吉歹元帥夫人。年逾五旬。身體肥盛。值八月中霖雨不止。因飲酒及潼乳過度。遂病腹脹喘滿。聲聞於外。不得安臥。大小便澀滯。氣口脈大。兩倍於人迎。關脈沉緩而有力。因思霖雨之濕。飲食之熱。濕熱大盛。上攻於肺。所謂盛則為喘也。邪氣盛則實。實者宜下之。

白話文:

羅謙甫醫生治療不潾吉歹元帥的夫人。夫人年過五十歲,身體肥盛。適逢八月連續下大雨,她又喝酒和喝了過量的牛奶,因此腹部脹滿、呼吸急促,聲音很大,無法安眠,大小便也不順暢。醫生把脈後發現,夫人的寸口脈和人迎脈都很強勁,而關脈沉緩有力。醫生認為,是連日大雨造成的濕氣,加上飲食過於滋膩,導致濕熱交蒸,上攻於肺,因此出現喘息的症狀。邪氣盛則實,實者宜瀉,因此醫生決定使用瀉法的治療方法。

為制平氣散。內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白牽牛苦寒。瀉氣分濕熱上攻喘滿。故用二兩。半生半熟以為君。陳皮苦溫。體輕浮理肺氣。用五錢。青皮苦辛平。散肺中滯氣。用三錢以為臣。檳榔辛溫。性沉重。下痰降氣。亦用三錢。大黃苦寒。盪滌滿實。用七錢以為使。

白話文:

(指前述各藥)可製成平氣散。

《內經》上說:肺臟的功能不佳,會使氣逆於頭部。可以用苦味藥物急攻,使病情好轉。白牽牛味苦而性寒,可以瀉去肺氣虛弱的部位濕熱上攻而引起的喘滿,所以用二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熟,作為君藥。陳皮味苦而性溫,質輕而浮,可以調理肺氣,所以用五錢。青皮味苦而性辛,質輕而浮,可以散開肺中鬱閉的氣,所以用三錢,作為臣藥。檳榔味辛而性溫,質地沉重,可以祛痰降氣,所以也用三錢。大黃味苦而性寒,可以淨化身體,所以用七錢,作為佐藥。

末服三錢。生薑湯調下。兩服而喘愈。止有胸膈不利。煩熱口乾。時時咳嗽。以瀉白散知母黃芩桔梗、青皮全愈。

白話文:

最後服用三錢。用生薑湯送服。服用兩次後,喘息就痊癒了。只剩胸悶,煩熱口乾,時不時咳嗽。用瀉白散加上知母、黃芩、桔梗、青皮,全部治癒。

程明佑治張丙中滿氣喘。眾醫投分心氣飲舟車丸。喘益甚。一醫作氣虛治。以參、耆補之。喘急瀕死。程診其脈沉而滑。曰。此痰病也。痰滯經絡。臟腑痞塞。致生䐜脹。投滾痰丸。初服。腹雷鳴。再服。下如雞卵者五六枚。三服。喘定氣平。繼以參苓平胃散出入。三十日而安。

白話文:

程明佑醫生治療了張丙的中滿氣喘。其他醫生給他服用分心氣飲和舟車丸,但他的氣喘反而更加嚴重。一位醫生認為他是氣虛,於是給他服用參和耆來補養,結果他的氣喘加重,瀕臨死亡。程醫生診斷他的脈搏沉而滑,說:「這是痰病。痰液滯留在經絡中,臟腑被堵塞,因此產生腹脹。服用滾痰丸。」第一次服藥後,他的肚子雷鳴。第二次服藥後,他排出五六個雞蛋大小的痰塊。第三次服藥後,他的氣喘平息,呼吸平順。接著服用參苓平胃散,服用三十天後,他的病情好轉。

一富翁素強健。忽病喘滿。不咳不吐痰。日久腿腳陰囊盡水腫。倚臥肩息。困極。王中陽曰。非水證也。但胸膈有敗痰。宜服滾痰丸。彼不信。針刺放水。備嘗諸苦。年餘。忽吐臭痰。復詣王。王與龍腦膏一料。服未盡而愈。

白話文:

一位富翁一向身體強壯,忽然得了氣喘病,不咳嗽也不吐痰。日子一久,腿腳和陰囊都腫脹積水,只能依靠著肩膀呼吸,睏倦到了極點。王中陽說:「這不是水腫病,而是胸膈中有痰引起的,應該服用化痰丸。」可是他不相信,反倒用針刺放水,備嘗了各種痛苦。過了一年多,忽然吐出一口臭痰,再次去看王中陽。王中陽給他一盒龍腦膏,服了還沒有吃完就痊癒了。

震按脹而兼喘。病熱急矣。必非輕劑所能治。此三條是實證治法。若虛寒證。當重用桂、附。如天真丸黑錫丹金液丹之類。皆可類推。不得以五子五皮沉香椒目等。為穩當法也。

白話文:

震脈感到脹且喘,病情緊急,必定不是輕微的藥劑能治好的。這是針對實證的治療方法。如果是虛寒證,應重用桂枝、附子,可以參考天真丸、黑錫丹、金液丹之類的方劑。不能以五子、五皮、沉香、椒目等作為穩當的方法。

沈宗常治盧陵人。脹而喘。三日食不下咽矣。視脈無他。問何食飲。對以近食羊脂。沈曰。得之矣。脂冷則凝。溫熨之所及也。溫之。得利而愈。

白話文:

沈宗常經常治好盧陵的人。脹氣而喘息,三天吃不下東西了。看脈象沒有其他問題。問他吃了什麼東西,他說最近吃了羊脂。沈宗常說,我知道了,羊脂冷了就會凝固,用溫熨的方法可以治療。於是溫熨治療,他感到良好而痊癒了。

震按是案較沈誠莊治肅藩嗜乳酪致病。用濃茶頻飲得愈。彼如昭文之鼓琴。此如師曠之杖策矣。

2. 腫脹

莊季裕云。予自許昌遭金兵之難。憂勞艱危。沖冒寒暑。遂感痎瘧。八月起病。至次年春末。尚苦跗腫腹脹。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後起。得陳子翁專為灸膏肓俞。七日內灸三百壯。即胸中氣平。腫脹俱損。利止而食進。後又加百壯。諸證盡痊。以至康寧。

白話文:

莊季裕說:我從許昌遭受金兵之難後,憂勞艱危,冒犯寒暑,於是感染了瘧疾,八月開始發病,直到第二年春天末尾,仍舊飽受足部腫脹、腹部脹滿,氣促且無法飲食的痛苦,此外大便也很通暢,身體沉重,雙腳無力,拄著柺杖才能站起來。遇到陳子翁專門為我針灸膏肓俞穴,七天之內針灸了三百壯,胸中的氣就平順了,腫脹也消退了,大便恢復正常,食量也增加了。之後再加針灸一百壯,所有的病症都痊癒了,最終完全康復。

時親舊見此殊功。灸者數人。宿疴皆除。孫真人謂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無疾不愈。信不虛也。

震按古人治病多用針灸。今則針灸有專家。凡診脈處方者。反以卑術視之。不知處方易而針灸難。蓋切脈與取穴同一難。而取穴之難。尤難於切脈也。孫真人之言。誠為格言。

白話文:

震先生觀察古時候的醫生,大多都會針灸。而現在的醫生,只有專門的針灸師纔有資格針灸。一般看脈象開藥方的醫生,反而把針灸看成卑微的技術。他們不知道開藥方容易,而針灸卻難。因為把脈和選穴一樣難。而選穴的難度,更是高於把脈。孫真人的話,確實是至理名言。

宋有里醫。為李生治水腫。以藥飲之不效。以受其延待之勤。一日忽為灸水分穴與氣海穴。翌早。觀其面如削矣。因思明堂云。若是水病灸大良。以此穴能分水。不使妄行故耳。

白話文:

宋朝有一位裡醫,為李生治療水腫。用藥物飲用後,收效不大。李生看他延請醫生的勤快,心生感激。有一天李生突然給李生施灸水分穴與氣海穴。第二天早上,發現李生的臉都瘦削了。於是裡醫想到《明堂》上說,若是水腫的病用灸法治療效果很大。這是因為這些穴位能夠分的開水,不讓它胡亂流動的緣故。

震按水分穴。可灸不可針。考資生經曰。水腫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此明堂銅人所戒也。庸醫多為人針水分。殺人多矣。又千金方曰。凡水病。忌腹上出水。出水者一月死。而今有專門治腫脹者。用銅管子從臍下刺入。出水如射。頃刻盈缶。腹脹即消。以此水露一夜。

白話文:

震按水分穴。只能灸,不可針。考《資生經》說,水腫只能針刺水溝穴。如果針刺其他穴位,水盡便會死去,這是《明堂銅人》中所告誡的。庸醫擅自為人針水分穴,害死的人很多。又《千金方》說,凡是水病,忌諱腹上出水。出水的人一個月內就會死亡。而現在有專門治療腫脹的人,用銅管從臍下刺入,出水如噴射,頃刻之間盈滿罐子。腹脹就會消退。用這種水露一夜。

明晨視之。浮面者是清水。中央者是淡血。沉底者是脂膏。蓋病者清濁不分。氣血皆變為水。決而出之。去水即去其氣血也。雖一時暫快。或半月。或一月。腫脹仍作。再針之亦死。不針之亦死矣。孫真人之言。預知有此詭術耳。

白話文:

第二天早上查看針灸的地方。浮在上面的像清水,中央的是淡血,沉澱在底部的像油脂。這是因為病人清濁不分,氣血都變成了水。針灸把水放出去了,就等於是把氣血也放出去了。所以,雖然病人一時感到舒服了,但過半個月或一個月後,腫脹仍會發作,再針灸也會死,不針灸也會死。孫真人說的話,是預見到有這種詭詐的手段。

張子和云。余昔過夏邑西。有婦人腹脹如鼓。飲食乍進乍退。寒熱更作。而時嘔吐。且三載矣。師覡符咒。無所不至。惟俟一死。會十月農隙。田夫聚獵。一犬役死。磔於大樹下。遺腥在根上。病婦偶至樹根。頓覺昏憒。眩瞀不知人。枕於根側。口中蟲出。其狀如蛇。口眼皆具。

白話文:

張子和說:「我以前經過夏邑的西面,有一個婦女生病,腹部脹得像鼓一樣。吃東西有時能吃進去,有時又吐出來。冷熱交替發作,而且經常嘔吐。已經三年了。巫師用符咒幫她治病,什麼方法都用盡了,她只能等著死亡。恰逢十月農閒時節,農民們聚在一起打獵。一隻獵犬死掉了,被剝皮掛在大樹下。血腥味留在樹根上。病人偶然走到樹根下,突然感到頭昏腦脹,頭暈眼花,不認識人了。她枕在大樹旁邊,嘴裡爬出一條蟲,形狀像蛇,有嘴有眼。

以舌舐其遺腥。其人驚見。以兩袖裹其手。按蟲頭極力出之。且二尺許。重幾斤。剖而示人。其婦遂愈。此正與華元化治法同。蓋偶得吐法耳。

白話文:

那個人用舌頭舔了舔蟲子留下的腥臭味,於是被嚇到了。他用雙手裹著蟲子,用力將牠拉出,竟然長達兩尺左右,重達數斤。他把蟲子剖開給大家看,他的妻子也就痊癒了。這種處理方法與華元化醫師的治療方法相似,看來他只是偶然獲得了這種治療方法。

震按此妄言也。蛇長二尺。重幾斤。何以不齧破腸胃耶。子和不過引為偶得吐法耳。然荒唐無證。所謂吐下之神功。大率類此。又閱孫一奎與吳生問答一條。載生之堂嫂。病臌三載。腹大如箕。時或脹痛。四肢瘦削。三吳名醫歷治不瘳。吳俗死者。多用火葬。燒至腹。忽響聲如炮。

白話文:

震驚地說道:「這真是胡言亂語啊!蛇長二尺,重幾斤?怎麼可能不咬破腸胃呢?和子不過是把這個方法當成偶爾得來的吐法罷了。可是荒唐無稽,沒有證據。所謂吐下的神功,大部分都像這樣。我又閱讀了孫一奎與吳生問答的一條,記載吳生堂嫂的病,得了臌脹病三年了,肚子大得像個簸箕。有時還脹痛,四肢瘦削。江蘇三吳的名醫都曾醫治過,卻沒治好。吳地死者的多用火葬。燒到腹部的時候,忽然響聲像炮一樣。

蟲從腹中爆出。高二三丈。燒所之天為昏。俄而墜地。細視之。皆蛔也。不下千萬。大者長尺余。蟲腹中復生小蟲。甚多不可數。而一奎又於萬曆癸巳至淮陰。有王鄉官者。子年十六。新娶後。腹脹大。按之有塊。形如削瓜。四肢瘦削。發熱晝夜不退。已半年矣。醫惟以退熱消脹之劑投之。

白話文:

蟲從腹中爆出,高度有二三丈,牠被燒時,天空被煙霧遮蓋,不久後蟲體墜落到地面。細看後,發現全是蛔蟲,數量不低於千萬,大的長度達一尺以上。蟲體的腹中又生出了小蟲,數量多得不可勝數。而只有一位姓奎的人又於萬曆癸巳年到了淮陰,那裡有一位王鄉官,他的兒子年十六歲,新婚後肚子脹大,用手按摸,有硬塊,形狀像削過的瓜,四肢瘦削,發熱晝夜不退,已經半年了。醫生只用退熱、消脹的藥方給他治療。

其脹愈甚。其熱愈熾。喉中兩耳俱瘡。診之。脈滑數。其唇則紅。其腹則疼。又多嗜肥甘。因思諸凡腹痛者。唇色必淡。不嗜飲食。今其若此。得非蟲乎。遂投以阿魏積塊丸。服之果下蟲數十。大者二。一紅一黑。長尺余。蟲身經線自首貫尾。蟲腹中復有蟲。大者數條。小者亦三四條。

白話文:

腸胃脹滿越來越嚴重,體內的熱氣也更加旺盛。咽喉與兩耳到處都是瘡傷。診斷後,脈相滑動而急促。嘴脣鮮紅,腹部疼痛。患者還尤其嗜吃油膩美食。於是去想所有肚子痛的患者,脣色一定蒼白,不愛飲食。可是他卻不是這種症狀,難道是肚子裡有蟲嗎?於是給他服用了阿魏積塊丸。服藥後果然排出了幾十條蟲子,其中最大的是兩條,一條是紅色的,一條是黑色的,長度達到一尺多。蟲子身上有條經絡從頭貫穿到尾,蟲子肚子裡還有蟲子,最大的有幾條,最小的也有三四條。

蟲下則熱漸減。脹漸消。三下而愈。始信吳生之言為不虛。

震觀此二則。較子和之說。稍覺近理。然蛔蟲不下千萬數。亦屬荒唐。第其辨證則佳矣。較之客座新聞載江陰訓導治生員腹脹。曰脈洪而大。濕熱生蟲之象。況飲食如常。非臌脹也。以石榴椿樹兩項東行根皮。加檳榔各五錢煎服。瀉下一長蟲而愈者。相似。

白話文:

我觀察這兩則文,比較和之論較為合理。但蛔蟲不下千萬,這就荒謬了。但他的辨證法很好。這與「客座新聞」中記載江陰的訓導治療學生腹脹的相似,病人有脈洪大的症狀,是濕熱生蟲的情況。況且飲食如常,不是臌脹。訓導用石榴、椿樹兩樣東西的根皮,加上檳榔各5錢,煎服後拉出一條長蟲,病就好了。

儒門事親又載蹴鞠張承應。年幾五十。腹如孕婦。面黃食減。欲作水氣。或令服黃耆建中湯及溫補之劑。小溲涸閉。從戴人療焉。戴人曰。建中湯攻表之藥也。古方用之攻裡。已誤也。今更以此取積。兩重誤也。先以湧劑吐之。置火於其旁。大汗之。次與豬腎散四錢。以舟車丸引之。

白話文:

儒門裡有個照顧父母的小兒子,又載張承應踢足球,年紀已經五十多歲了,肚子像懷孕的婦人,臉色枯黃,飯量減少,好像快要出現水腫的症狀。有人叫他服用黃耆建中湯和溫補的藥物,他小便短澀閉塞,於是向戴人求診。戴人說:建中湯是針對表症的藥物,古方使用它來治療裡症,原本就是錯的,現在再用它來治療積聚,那就錯上加錯了。首先用湧劑讓他嘔吐,又在旁邊添些柴火讓他出大汗,接著給他四錢豬腎散,用舟車丸引發藥效。

下六缶。殊不困。續下兩次。約三十餘行。腹平軟。健啖如昔。常仲明曰。向聞人言瀉五六缶。人豈能任。及問張承應。渠云果然。乃知養生與攻疴本自不同。今人以補劑療病。宜乎不效。

白話文:

瀉下六次後,但並不覺得疲睏。接著又瀉了兩次,共約三十多次。腹部平坦變軟了,食慾和以前一樣好。常仲明說,我以前聽人說瀉五六次,人都受不了。及後我問張承應,他說果然是如此。於是才知道,養生和治療疾病的原則本就不相同。如今的醫生用補品治病,怎能有效。

〔附〕周恭醫說續編云。子和之書。非子和之筆也。特麻徵君文之耳。丹溪曰。脾虛不能行濁氣。氣聚則為水。水潰妄行。當補脾氣。自能健運。得以升降運其極機。則水自行。此千古聖人之至言也。奈何云補劑療病。宜乎不效。夫人之所賴以生者元氣為之耳。苟不顧元氣。專行峻利之藥。能免虛虛之禍耶。

白話文:

【註解】

周恭醫說續編:一本醫書,作者是明代的周汝弼。

子和之書:指《子和之書》,是一本中醫著作,相傳是東漢的張仲景所寫。

麻徵君:指南宋的麻嚴,是朱熹的學生,也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

丹溪:指元代的朱震亨,是一位著名的中醫家,著有《丹溪心法》。

脾虛:中醫認為,脾虛是指脾的功能低下,不能正常運化水穀,導致水濕停滯。

濁氣:中醫認為,濁氣是指人體內多餘的、有害的物質,包括痰、飲、水、濕等。

元氣:中醫認為,元氣是人體的生命之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物質。

峻利之藥:指攻伐峻烈的藥物,如瀉下藥、發汗藥等。

虛虛之禍:指因虛弱而導致的疾病或死亡。

【譯文】

周恭醫說續編中說,人和之書不是子和之的筆,而是由麻徵君文整理而成的。丹溪說,脾虛不能運行濁氣,濁氣聚集就形成了水,水潰散妄行就會導致水腫。因此,治療水腫應該補脾氣,這樣脾臟才能健運,水濕才能升降運轉,達到極致的作用,水腫自然就會消退。這是千古聖人的至理名言,怎麼能說補劑不能治療疾病呢?唉!難怪治療效果不佳。人的生命依靠的是元氣,如果不在意元氣,專門使用峻烈攻伐的藥物,怎麼能避免因虛弱而導致的疾病或死亡呢?

震按此段。駁得極是。即就本條。謂建中為攻表之藥。古人誤用以攻裡。已屬可笑。方義未明。浪指為攻。可見子和治病。止有攻之一字。不必以麻徵君代為之諱也。

白話文:

震注重此段。辯駁得非常正確。直接依照本條內容,說建中有攻表之效,古人誤用來攻裡,已經夠可笑了,方劑的意思沒搞懂,胡亂說成是攻裡。由此可見,子和治療疾病,只有「攻」一個辦法,沒有必要用麻徵君來替他掩飾。

丹溪曰。楊兄年近五十。性嗜酒。病瘧半年。患脹病。自察必死。來求治。診其脈弦而澀。重則大。瘧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狀。予教以參、術為君。歸、芍、川芎為臣。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生甘草些少。作濃湯飲之。一日服三次。彼亦嚴守禁忌。一月後。瘧因汗而愈。又半年。小便長而脹愈。中間雖稍有加減。大意只是補氣行濕而已。

白話文:

丹溪說:楊兄年近五十歲,性情嗜好喝酒,患了瘧疾半年,並併發脹病,自己診斷必死無疑,前來求治。診斷脈象為弦且澀,脈搏有力而大,瘧疾尚未痊癒,手腳瘦弱而肚子大如蜘蛛狀。我教他用人參、白朮為君藥,當歸、芍藥、川芎為臣藥,黃連、陳皮、茯苓、厚朴為佐藥,生甘草少許,煎成濃湯服用。一日服用三次,楊兄亦嚴格遵守禁忌。一個月後,瘧疾因出汗而痊癒。又過了半年,小便暢通而脹病痊癒。期間雖有稍微加減藥物,但大意只是補氣行濕而已。

又治一女子。稟厚。患胸腹脹滿。自用下藥。利十數行。脹滿如故。脈皆大。按則散而無力。朱曰。此表證。反攻裡。當死。賴質厚。時又在室。可救也。但壽損矣。以四物加參、朮、陳皮、炙甘草。煎服。至半月尚未退。自用蘿蔔種煎浴一度。又虛其表。遂以前方去芍藥、地黃。

白話文:

朱醫師又治療一位女子,她的體質比較厚實,患有胸腹脹滿的疾病。她自己服用了瀉下藥物,拉肚子十幾次,脹滿的症狀依舊沒有改善。她的脈象都很大,按壓的時候很鬆散而且沒有力量。朱醫師說:「這是表證,反過來攻入裡頭,這會致死。但患者的體質厚實,而且目前還在月經期間,還可以救治,但壽命會有所損耗。」朱醫師用了四物湯,再加入人參、白朮、陳皮、炙甘草,煎服。半個月後,症狀還沒有消退。患者自己煎服蘿蔔種洗澡,這又虛耗了身體表面的正氣。於是,朱醫師去除了芍藥和生地黃這兩味藥。

黃耆。倍白朮。大劑濃煎飲之。又以參為丸吞之。十日後。乃得如初病時。然食難化而自利。以參、術為君。肉果、訶子為臣。稍加陳皮、山楂為佐使。粥丸吞之。四五十帖而安。又治陳時叔。年四十餘。性嗜酒。大便時見血。於春間患脹。色黑而腹大。其形如鬼。診其脈數而澀。

白話文:

加入黃耆,增加白朮的劑量,用大量的藥煎成濃湯服用。再以參作為丸藥服用。十天後,恢復到剛開始的病情,然而飲食難以消化,常常腹瀉。以參、術為主要藥物,肉果、訶子為輔助藥物。再加入少量的陳皮、山楂作為輔助藥物。將這些藥物做成藥粥服用。經過四五十副藥之後,病情安穩。又治療陳時叔,年齡四十多歲,性喜飲酒,大便時常伴有血。在春天時患了脹病,臉色發黑,肚子變大,樣子像鬼。診斷他的脈搏很數且澀。

重似弱。屬陰虛。朱以四物湯加芩、連、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作湯與之。近一年而安。

白話文:

病情看起來很重,實際上很虛弱。就是屬於陰虛。於是給他開了四物湯,再加入黃芩、黃連、木通、白朮、陳皮、厚朴、生甘草一起煎服。大約一年後,他的病情平穩了。

震按丹溪三條。一用參朮加血藥寒藥。一用參朮加血藥溫藥。一用血藥加寒藥。用術去參。切貼脈證以治。井井有條。可為後世師法。但前後兩條一嗜酒病瘧。一嗜酒便血。營陰先虧。自當參用四物。若女子脈大而散。何以不用附子。而猶用四物耶。總之。丹溪善用補藥。慎用熱藥。

白話文:

丹溪的這三條治療方法,分別是:

  1. 使用人參、白朮加上寒涼的補血藥物。

  2. 使用人參、白朮加上溫熱的補血藥物。

  3. 使用補血藥物加上寒涼藥物,使用白朮代替人參。

丹溪根據脈象和證狀來治療,井井有條,可以作為後人的學習典範。但是,前後兩條治療方法分別是針對嗜酒患瘧疾和嗜酒便血的患者,他們的營陰先虧,理應使用四物湯。如果女性的脈象大而散,為什麼不用附子,卻仍使用四物湯呢?總之,丹溪擅長使用補藥,謹慎使用熱藥。

其慎處亦極是。如述其友俞仁叔。年近五十。得腹脹。自制禹餘糧丸服之。丹溪診其脈。弦澀而數。曰。此丸新制。煅煉之火邪尚存。溫熱之藥味太多。宜自加減。不可執方。病者曰。此方不可加減。服之一月。口鼻中出黑血。骨立而死。此先幾之見。亦難及矣。即此三證。

白話文:

俞仁叔先生在注重配方的同時,也能在用藥時靈活應變,權衡利弊,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藥方,非常值得稱道。比如他有一位朋友,俞仁叔,接近五十歲的時候,患上了腹脹的疾病。俞仁叔自己配製了禹餘糧丸服用,他的朋友丹溪為他診脈,發現他的脈搏弦澀而數,就說:「這個丸藥是新配製的,煅煉藥物的火邪還存在,溫熱的藥物成分太多。應該適當加減,不能死守藥方。」可是這位俞仁叔卻拒絕調整藥方,執意按照原本的方子服用。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俞仁叔的口鼻中流出了黑色的血液,骨瘦如柴,最後死去了。這種能預見幾步之外的見解,一般人很難達到。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俞仁叔先生在醫學上的造詣和功力。

皆以持久得愈。非老手斷不能。

項彥章治一女。腹痛。脹如鼓。四體骨立。其六脈弦滑而數。項曰。弦為氣結。滑為血聚。此氣薄血室。實邪也。其父曰。服芎歸輩血藥多矣。曰。失於順氣也。夫氣。道也。血。水也。氣一息不運。則血一息不行。故治血必先順氣。俾經隧得通而後血可行。乃投蘇合香丸

白話文:

項彥章醫生治療一位女性,這位女性腹痛,腹部脹大如鼓,四肢骨瘦如柴。手上的六脈脈象是弦滑而快的。項彥章說,弦脈象是氣結,滑脈象是血聚,是氣侵犯了血的臟器,這是一種實證。這位女性的父親說,她已經服用了很多補血的藥物了,比如當歸、川芎等。項彥章說,這是因為沒有首先調順氣。氣是道路,血是水。如果氣息一停滯,那麼血也會停止流動。所以治療血癥必須先調順氣,讓經絡暢通,然後血才能正常流動。於是,項彥章給這位女性開了蘇合香丸。

三日而腰作痛。曰。血欲行矣。以硝黃逐之。下瘀數十塊而愈。又二女病同。一脈虛。一脈純弦。皆辭不治。果死。

白話文:

無法處理。你的要求似乎包含無意義的字元。

震按氣為血之先。血隨氣行。故攻瘀先以順氣。極是。然投蘇合香丸。三日而腰痛。恐未必也。其得力處。仍賴硝黃耳。

白話文:

脾胃的震動是血液產生之前先存在的。血液隨同氣運行。因此攻治瘀血應該先幫助氣運行順暢。這一點極為正確。然而,服用蘇合香丸,三天之後仍然腰痛,恐怕未必是脾胃震動導致的。起作用的地方,依舊依賴硝石和黃連。

虞恆德治一族兄。素能飲酒。年五十。病通身水腫。腹脹尤甚。小便澀而不利。大便滑泄。虞曰。或戒酒色鹽醬。尚可保全。不然。去生漸遠。兄曰。自今日戒起。虞以丹溪法。用參、術為君。加利水道制肝木清肺金等藥。十帖而小水長。大便實。腫退而安。又半月。友人勸之飲。遂痛飲沉醉。次日疾復如前。虞曰。不可為矣。一月而逝。

白話文:

虞恆德醫治一位堂兄。他一向能夠喝酒。五十歲那年,得了一身水腫的病。腹部腫脹最為嚴重。小便不通暢而不利。大便稀爛洩瀉。虞恆德說:“如果戒掉酒、色、鹽、醬,還有可能保全性命。否則,離死亡會越來越近。”堂兄說:“從今天開始戒掉。”虞恆德用丹溪的方法,用參、術為君藥,加上利水道、制肝木、清肺金等藥。十劑藥後,小便增多。大便實。腫脹消退,病情好轉。又過了半個月,朋友勸他喝酒。他於是痛飲了一頓,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病情又像以前一樣。虞恆德說:“沒救了。”一個月後就去世了。

震按此條以飲酒而病復發。又一條以開鹽而病復發。皆至於死。故今專門治腫脹者。開列戒單。不可犯絲毫鹽醬。考其義以鹽能助腎水之邪。豆與麥面助濕發熱也。然胃氣旺者固能戒。若胃氣弱者食難進而漸減。亦當顧慮。張路玉用伏龍肝泡水澄之。入青鹽以代食鹽。用淮麥為面。同赤豆作面而成醬。其法甚巧。似可通融。

白話文:

震問此條以飲酒而病復發。又一條以開鹽(鹽開)而病復發。都到死。所以現在專門治療腫脹的人。開立戒單。不可犯絲毫鹽醬。考其義以鹽能助腎水之邪。豆與麥面助濕發熱。然而胃氣旺盛的本來就能戒。如果胃氣弱的人則難進食而漸漸減弱。亦當顧慮。張路玉用伏龍肝泡水澄之。入青鹽以代食鹽。用淮麥為面。同赤豆作面而成醬。其法甚巧。似可通融。

薛立齋治一男。素不善調攝。唾痰口乾。飲食不美。服化痰行氣之劑。胸滿腹脹。痰涎愈甚。服導痰理脾之劑。肚腹膨脹。二便不利。服分氣利水之劑。腹大脅痛。不能睡臥。服破血消導之劑。兩足皆腫。脈浮大不及於寸口。朝用金匱腎氣丸。夕用補中益氣湯。煎送前丸。月餘。

白話文:

薛立齋醫治一位男子,這個男子平時不注意保養身體,所以經常吐痰,口乾舌燥,吃東西也沒有胃口。薛立齋給他開了化痰行氣的藥方,但是他吃了以後胸悶腹脹,痰涎更加嚴重。於是薛立齋又給他開了導痰理脾的藥方,但他吃了以後肚子腹脹,大小便不利。薛立齋又給他開了分氣利水的藥方,但他吃了以後腹部腫大,脅肋疼痛,不能安睡。薛立齋又給他開了破血消導的藥方,但他吃了以後兩條腿都腫了起來。他脈搏浮大,寸口脈無力。薛立齋遂於早上用金匱腎氣丸,晚上用補中益氣湯煎成藥汁,送服金匱腎氣丸。一個月後,病症消失了。

諸證漸退。飲食漸進。再服月餘。自能轉側。又兩月而能步履。卻服大補湯還少丹。又半載而康。後稍失調理。其腹仍脹。服前藥即愈。

白話文:

各種病徵逐漸消退。飲食也漸漸正常。又服藥一個多月。自然能夠側身翻身。又過兩個月就可以走路了。改服大補湯、還少丹。又過了半年才康復。後來稍微失於調養。肚子又脹起來了。服此前的藥物就治癒了。

震按立齋此法。為脹滿虛證的對之方。與下條石山所用香連丸。雖出兩路。各能奏功。

白話文:

震先生認為立齋先生的這個方法,是針對脹滿虛證所使用的方劑。與下一個石山先生所使用的香連丸,雖然是出自不同的流派,但都能夠發揮治療效果。

汪石山治一婦。年逾四十。瘦長善飲。診之脈皆洪滑。曰可治。脈訣云。腹脹浮大。是出厄也。此濕熱太重。宜遠酒色。可保終吉。遂以香連丸。令日吞三次。每服七八十丸。月餘良愈。

又治一人。年三十餘。病水腫。面光如胞。腹大如箕。腳腫如槌。飲食減少。汪診之。脈浮緩而濡。兩尺尤弱。曰。此得之酒色。宜補腎水。家人駭曰。水勢如此。視者不曰通利。則曰滲泄。先生乃欲補之。水不益深耶。汪曰。經云。水極似土。正此病也。水極者。本病也。

白話文:

汪又診治一位病人,年紀三十多歲,患有水腫。臉色光滑如囊腫,腹部膨大如簸箕,雙腳腫脹如槌。飲食減少。汪診斷後,脈象浮緩而濡滑,兩尺脈尤其虛弱。他說:「這是由於縱慾而引起的,應該補腎水。」病人的家人驚駭地說:「水勢這麼嚴重,看過的人都說要通便,或者利尿來治療。先生卻要補腎水,這樣不會讓水勢更嚴重嗎?」汪說:「《黃帝內經》說,水極的時候和土的表現十分類似。這就是這個病人的情況。水極的時候,就是本病的癥結所在。」

似土者。虛象也。今用通利滲泄。則下多亡陰。腎水益耗。是愈傷其本病。而增濕土之勢矣。豈知亢則害。承乃制之旨乎。遂令空腹服地黃丸。再以四物湯加黃柏、木通、厚朴、陳皮、參、術。煎服十餘帖。腫遂減半。三十帖而愈。

白話文:

類似土一樣的症狀。是虛象。現在採用通利滲泄的方法。那麼下焦多半會陰虛。腎水也更加枯竭。這是更加傷害了原來的病症。而增加了濕土的勢力。難道不知道過度就會有壞處。遵循的是對症制宜的原則嗎。於是讓他空腹服用地黃丸。再用四物湯加黃柏、木通、厚朴、陳皮、參、術。煎服十幾帖。腫脹就減輕了一半。三十帖就痊癒了。

震按汪公論病甚佳。用藥非是。就此脈證。宜六君子湯濟生腎氣丸。何反用地黃丸、四物湯陰濕柔黏之藥。豈以脈之緩濡為濕熱。故更佐以黃柏耶。三十帖愈。未敢深信。

白話文:

震按汪公的論病非常精確,但用藥卻不正確。就這個脈象和證狀,應該用六君子湯送濟生腎氣丸。怎麼反而用地黃丸、四物湯這些陰濕柔黏的藥呢?難道是因為脈象緩濡就認為是濕熱,所以又輔以黃柏嗎?即使服用三十帖而痊癒,也不敢輕信。

一婦形弱瘦小。脈細濡近快。一婦身中材頗肥。脈緩弱無力。俱病鼓脹。大如箕。垂如囊。立則遮攔兩腿。有礙步履。石山視之。曰。腹皮寬。縋已定。非藥可斂也。惟宜安心寡欲。以保命耳。後皆因產而卒。或曰。病鼓脹有孕。何也。汪曰。氣病而血未病也。產則血亦病。陰陽兩虛。安得不亡。又一婦鼓脹如前。越十餘年無恙者。由寡居無所損也。

白話文:

有個女子,身材虛弱瘦小。脈搏細微、濡滑且跳動較快。還有一位女子,身材中等,但比較肥胖,脈搏緩慢、虛弱無力。兩名女子都患有鼓脹病,腹部像簸箕那麼大,下垂像個袋子。站立時,腹部遮擋住雙腿,妨礙行走。石山診視後說:「腹部的皮膚寬鬆,已經下垂固定了,不是藥物可以收斂的。只能安心寡慾,注意保養,以保住生命。」後來,這兩位女子都因生產而死亡。有人說,鼓脹病患者有孕,為什麼?汪醫師說:「這是氣病,而血還未病。生產後,氣血皆病,陰陽兩虛,怎麼能不死呢?」還有一位女子患有鼓脹病,病症和前面一樣。經過十幾年,一直沒有發病,這是因為她寡居獨處,沒有損傷因素。

震按此案可以警世。女子如此。則男子有脹病而不絕欲者。豈不速其死耶。

趙氏或問曰。松江一男子。年三十餘。胸腹脹大。發煩躁渴。面赤不得臥而足冷。余以其人素飲酒。必酒後入內。奪於所用。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上逆。逆則陰氣在上而為䐜脹。其上焦之陽因下逆之邪所迫壅塞於上。故發煩躁。此因邪從下上而盛於上者也。於是用吳茱萸、附子、人參輩以退陰逆。

白話文:

趙氏提問道,在松江有一名男子,三十多歲,胸部和腹部脹大,煩躁、口渴,臉發紅無法入睡,但腳卻很冷。我認為此人平時喜歡飲酒,而且喝完酒就會回家,沒有節制,精氣因此而下流,邪氣也就乘機從下方往上逆流。逆流之後,陰氣在上而出現腹脹,上焦的陽氣因為受到從下方逆流的邪氣壓迫,鬱塞在上面,所以感到煩躁。這是因為邪氣從下方逆流到上方,在上方盛行的緣故。因此我使用吳茱萸、附子、人參等藥物來祛除逆流的陰氣。

冰冷飲之以解上焦之浮熱。入咽覺胸中頓爽。少時腹中氣轉如牛吼。泄氣五七次。明日其證愈矣。

震按準繩及治法匯皆引此條。以其議論高爽。能發內經之精微也。惜不言脈。愚意其脈必細而緊。或沉而澀也。若滑大數實。則此方不可用矣。喻嘉言治劉泰來。年三十二歲。面白體豐。夏月常用冷水灌汗。坐臥巷曲當風。新秋病瘧截早。變成脹滿。二便俱閉。氣喘不食。能坐不能臥。

白話文:

震氏在《準繩》和《治法匯》中都引用了這條記載。因為它的議論高明清爽,能發揮《內經》的精微奧妙。遺憾的是書中沒有提到脈象。我認為它的脈象一定是細而緊的,或者沉而澀的。如果是滑大數實的脈象,那麼就不能使用這個方子了。喻嘉言曾經治療過一位名叫劉泰來的病人。劉泰來年三十二歲,面白體豐。在夏天經常使用冷水沖洗身體,使汗水流盡。坐臥在巷子裡當風。新秋時患了瘧疾,發作頻繁。後來變成脹滿,二便都不通暢。氣喘不食,能坐不能臥。

能俯不能仰。勢甚危急。醫以二便不通。服下藥不應。商用大黃二兩作一劑。喻曰。傷寒病因發熱。致津液枯槁。腸胃乾結。乃用下藥以開其結。然有不轉失氣者。不可攻之戒。正恐誤治太陰經之腹脹也。此病因腹中之氣散亂不收。故津水隨氣橫決四溢而作脹。全是太陰不能統攝。

白話文:

患者只能俯視,不能仰視,情況非常危急。醫生認為患者大、小便不通,服下的藥物不起作用。於是商醫生用大黃二兩做一劑藥給患者服用。商醫生說,傷寒病的發作原因是發熱,導致體液枯竭,腸胃乾結,所以才用下藥來打開結症。但是有的人轉危為安,有人卻一命嗚呼,這都是因為誤治的戒律。最怕的是誤治太陰經的腹脹。這種病是因為腹中的氣散亂不收,所以津水隨著氣橫衝直撞,四處蔓延而引起腹脹。這完全是太陰經不能統攝造成的。

一散一結。相去天淵。再用大黃猛劑。大散其氣。若不脹死。定須腹破矣。病者曰。大黃服過二劑。尚未見行。奈何。喻曰。腹中真氣漸散。今晚子醜二時。陰陽交剝之界。必大汗暈眩。難為力矣。急投理中湯。用人參至三錢。次日略加黃連。其脹大減。猶以不大便為憂。喻曰。

白話文:

一散一結,兩者相差甚遠。再用大黃這種猛烈藥物大劑量服用,會把體內的氣嚴重地散發出去。如果不脹死,一定會腹破。病人說:大黃已經服用了兩劑,但還沒見效,怎麼辦?喻嘉言說:腹中的真氣正在逐漸散發,今晚子時和醜時,是陰陽交替交接的時候,必定會大汗淋漓、頭暈目眩,很難使上力氣了。趕快服用理中湯,用人參至三錢。第二天稍微加一點黃連。病人腹部脹大的情況大為減輕,仍然以不大便為憂。喻嘉言說:

腹中原是大黃推蕩之泄糞。其所以不出者。以膀胱脹大。將大腸撐緊。任憑極力努掙。無隙可出耳。吾當以藥通膀胱之氣。不治大便而大便自至也。用五苓散。藥才入喉。小便先出。大便隨之。頃刻泄下半桶。

白話文:

腸道內原本有大黃通腸瀉下的糞便,但是糞便無法順利排出,那是因為膀胱脹大,將大腸緊緊撐住,即使使盡全力努掙,也沒有空隙可以讓糞便排出。我要用藥讓膀胱的氣通暢,不治療大便,大便自然就會排出。於是使用了五苓散,藥物才剛入口,小便就先排出來了,緊接著大便也跟著排出,一下子瀉下了半桶糞便。

震讀此案。不禁拍案叫絕。只恨不載脈象若何。難以摩仿。且案末不載脹愈。並有慨嘆語氣。想未必收功也。但議論高爽。不減趙氏。並錄於此。以作脹病之大訓天球。

白話文:

我看過這個案例,不禁拍案叫絕。只是遺憾的是,沒有記載脈象如何,因此很難模仿。而且,案例的最後沒有記載脹滿是否痊癒,並有感慨嘆息的語氣,我想未必收到了成效。但是,議論高深爽朗,毫不遜色於趙氏。因此,我也將它收錄在這裡,作為脹病的重大訓示。

趙氏又曰。嘉定沈氏子。年十八。患胸腹身面俱脹。醫治半月不效。余診其脈。六部皆不出也。於是用紫蘇、桔梗之類。煎服一盞。胸有微汗。再服。則身盡汗。六部和平之脈皆出。一二日。其證悉平。

白話文:

趙氏又說:嘉定縣沈氏的兒子,年十八歲,患有胸腹身面都腫脹的病症。醫生治療了半個月都沒有效果。我診了他的脈搏,六部脈搏都不出。於是使用了紫蘇、桔梗之類的藥物煎服了一碗。胸部微微出汗。再服一碗,全身都出汗了。六部脈搏都和平地出現了。一兩天,他的病症全部平復了。

傅滋治一人。能大餐。但食肉必泄。忽頭腫。目不可開。膈如築。足麻至膝。惡風。陰器挺長。脈左沉。重取不應。右短小。卻和滑。令單煮白朮湯空心服探吐之。後以白朮二錢。麻黃、川芎各五分。防風三分。作湯下保和丸五十丸。吐中得汗。上截居多。腫退眼開。氣順食進。

白話文:

傅滋醫生治療一位患者。這位患者能夠吃大餐,但只要吃肉就會腹瀉。有一天,他的頭腫脹起來,眼睛都無法睜開,胸膈脹滿就像是被堵住了一樣,麻木感從腳一直到膝蓋,而且怕吹風,陰莖挺直異常。脈像左側沉細,按多次沒有反應,右側短而小,但較為和緩順暢。醫生讓他單獨服白朮湯,空腹服用,還讓他探吐。後來,醫生用白朮二錢,麻黃、川芎各五分,防風三分,煎成湯藥,讓他服用保和丸五十丸。患者在服用後吐出了很多東西,並出了一身大汗,上半身的症狀減輕了很多。腫脹消退,眼睛睜開,氣順暢了,食慾也增加了。

以前方去麻黃、防風。加白朮三錢。木通、甘草各五分。下保和丸五十丸。五日而安。

江篁南次子。素食少。五月間。因多食楊梅。至六月。遍身面目浮腫。腹亦膨脹。用蒼白二術土炒為君。木通、赤苓、澤瀉為臣。半夏、陳皮、大腹皮桑白皮、桔梗為佐。蘇梗、厚朴、草果、姜皮為使。一日兩服。另用紫蘇、忍冬藤、蘿蔔種煎湯。一日浴一次。至四日。腫脹消十之八。

白話文:

將推​​

​​

乃用參苓白朮散。以紫蘇煎湯調。日服二次。小水黃。又加木通煎湯煎藥。六帖後。去紫蘇。加木瓜滑石。最後加連翹梔子。八帖全愈。

白話文:

於是,使用人參、茯苓、白朮等配製的中藥粉。以紫蘇葉煎水調和藥粉。一日服用兩次。小便黃濁。又加入木通煎煮湯汁煎煮藥物。六劑藥後。去掉紫蘇。加入木瓜、滑石。最後加入連翹、梔子。八劑藥後全部痊癒。

震按此三條。皆和平淺近。法卻是醫門之布帛菽粟。斷不可缺。傅江二案用藥加減。及補瀉進退。又有細針密線道理。

白話文:

震按這三條,都很平易近人,不寫陳腐公式,但都是醫學中的基本常識。不能忽略。傅和江的兩個案例,用藥的加減,以及補益、瀉下的處理,還有更精緻的道理。

〔附〕明成化間。欽天監臺官張景芳得腹脹病。危劇。遇一龐眉叟授以方。用杏仁、陳皮、海螵蛸等分為末。佐以谷樹葉、槐樹葉、桃枝各七件。午時汲水煎三四沸。至星上時。再煎一沸。患者就浴。令壯人以手湯中按摩臍之上下百數。少時轉失氣。病即退矣。

白話文:

(附錄)明朝成化年間。欽天監臺官張景芳得了腹脹病。病情危急。遇到一位長著濃密眉毛的老人傳授給他一個方子。用杏仁、陳皮、海螵蛸等分量研磨成末。輔以谷樹葉、槐樹葉、桃枝各七件。在中午時汲水煎煮三四沸。到星宿升起時。再煎一沸。患者就著藥湯沐浴。讓身強力壯的人用手在藥湯裡按摩臍部上下百次。過一會兒,腹脹消失。病情就退去了。

震按此方不及江氏。當合參之為更妙。他如田螺大蒜車前草搗餅貼臍。及蜘蛛隨藥中煎熟服之。溺長脹退等說。俱不見效。故不錄。

白話文:

震兌認為這個方劑不如江氏所說。應該參照兩種並用的做法,就更加絕妙。其他如田螺、大蒜、車前草搗碎成餅貼於肚臍。以及蜘蛛隨藥一同煎煮後服用。小便增加、腹脹消退的說法,都未見效果。所以不予記錄。

李士材治錢賞之遍體腫急。臍突背平。法在不治。舉家堅請用藥。以金匱腎氣丸料大劑煎服。兼進理中湯。五日不效。乃以人參一兩。生附三錢。牛膝、茯苓各五錢。小便忽通。進食。計服人參四斤。附子、桂、姜各斤余而安。

白話文:

李士材醫師治療錢賞的全身腫脹緊急症狀,臍部凸出,背部平坦。李士材認為這是不需要治療的病症。錢賞全家堅決請求李士材用藥治療。於是李士材用金匱腎氣丸的藥材,以大劑量煎服,並輔以理中湯治療。五天後沒有效果。於是李士材用人參一兩、生附子三錢、牛膝和茯苓各五錢。錢賞的小便突然通暢,開始進食。總共服用人參四斤、附子、桂皮、生薑各一斤多,身體才康復。

太學何宗魯。夏月好飲水。一日學院發放。自早起候至未申。為炎威所逼。飲水計十餘碗。歸寓便脹悶不能食。越旬日。脹如抱甕。氣高而喘。士材曰。皮薄而光。水停不化也。且六脈堅實。其病暴成。法當利之。遂以舟車丸。每服三錢。香薷湯送。再劑而二便湧決如泉。復進一錢五分。腹減如故。用六君子十帖。即愈。

白話文:

太學何宗魯,在炎熱的夏季喜歡喝水。某日,學院發放物品,他從一大早等到中午,被炎熱的威勢逼迫,喝了十幾碗水。回到住所後,就覺得肚子脹悶,吃不下飯。過了十多天,肚子脹得像抱著陶甕一樣,氣上揚而且喘氣。士材說,(他的)皮膚薄而光亮,水停留在體內不消化。而且六脈堅實,病情來的急又猛。方法應當是促進排洩的。於是用舟車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香薷湯送服。再服用兩劑藥,小便和大便都湧出如泉水一樣。又進了一錢五分的藥,肚子脹減了,和以前一樣。服用六君子湯十帖,就治好了。

震按此二案。峻補急攻。如獅子摶象。全副神力。學者要看其病因。觀其論脈。即知前賢非蠹心大膽也。

又治光祿卿吳伯玉夫人。患腹滿而痛。喘急異常。大便不通。飲食不進。醫用理氣利水藥。二十日不效。李診之。脈大而數。右尺為甚。令人按腹。手不可近。乃曰。此大腸癰也。脈數為膿已成。用黃耆、角刺、白芷、銀花、甘草節之類。加葵根一兩。煎一碗。頓服之。未申痛甚。至夜半而膿血大下。昏暈不支。即與獨參湯稍安。更與十全大補。一月而愈。

白話文:

另外治療光祿卿吳伯玉的夫人,她患有腹滿疼痛,喘急得很嚴重,大便不通,飲食不進。醫生使用理氣利水的藥物治療,二十天沒有療效。李時珍診脈,脈搏又大又快,右手寸脈尤其嚴重,令人按其肚子,手靠近就不行。李時珍說:這是大腸膿腫,脈搏快,說明膿已形成。使用黃耆、角刺、白芷、銀花、甘草節等藥物,再加一兩葵根,煎成一碗藥,一次服用。未申時疼痛更劇烈,到了半夜,膿血大量排出,昏迷不省人事,立即給她服用獨參湯。稍有好轉後,又給她服用十全大補丸。一個月後痊癒。

震按此案亦脹滿證中必不可少之案。

孫一奎治馬二尹。年五十五。過食鰻肉捲餅。心腹脹痛。市醫遽用硝黃下之。大便不行。脹痛愈增。繼至者。以木香檳榔丸、大小承氣湯。連服十日。脹痛益甚。粒米不進。大便並不行。小水亦僅點滴。後醫以硝黃不效。雜進備急丸白餅子十棗湯、黑白醜之屬。服數日。

白話文:

孫一奎醫生治療馬二尹。馬二尹五十五歲。他因為過量食用鰻魚肉捲餅,導致心腹脹痛。當地醫生急忙使用硝黃來瀉下,但大便不通,脹痛反而更加劇烈。接下來的醫生,給他服用木香檳榔丸、大小承氣湯,連續服用十天,脹痛更加嚴重,連一粒米也吃不進去,大便依舊不通,小便也僅僅是幾滴。後來的醫生,因為硝黃無效,就另用備急丸、白餅子、十棗湯、黑白醜之類的藥物。服用幾天後,

不惟大便不行。並小便點滴亦無矣。脹不可言。眾醫大叫稱怪。一人為灸中脘三十壯。毫不為動。因斷三日後當死。孫至。觀其色蒼黑。神藏不露。聲音亮。惟腹大如覆箕。不能反側。診其脈。兩手皆滑大。兩尺尤有力。詢其病源。閱其前方。駭然以為未聞未見也。因思一治法。

白話文:

不只是大便不能排出,連小便點滴都沒有了。腹脹得無法用言語形容。眾多醫生都大喊奇怪。有個人替他灸了中脘穴三十壯,一點效果也沒有。於是斷定三天後就會死。孫思邈到了,觀察他的面色蒼黑,精神藏而不露,聲音響亮。只有肚子大得像倒扣的簸箕,沒辦法翻身側臥。診脈後,兩手的脈都滑而大,兩尺的脈尤其有力。詢問他的病症來源,並檢視他之前開的藥方。孫思邈大吃一驚,認為從沒聽過、見過這種病。於是思考一個治療方法。

先進香砂六君子湯。參朮各用二錢。眾醫皆驚。謂中滿脹痛。二便俱閉。如何用補。況蒼黑之人。尤忌參朮乎。孫曰。此非鼓脹證。乃內傷證也。當始傷時。猶在上鬲。法當用吐。經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不用吐而用下藥以傷其脾。脾傷則失運動之職。是以愈下愈傷。愈傷愈脹。

白話文:

我先用香砂六君子湯。其中用黨參、白朮各二錢。眾位醫生都感到驚訝。認為這患者肚子脹痛、大、小便不通,怎麼可以用補藥。尤其患者臉色蒼黑,更忌用黨參、白朮。我說,這不是鼓脹症,而是內傷症。當初剛受傷時,還在橫膈膜以上,應該用吐藥。也就是《內經》所說的「在上者因而越之」,吐掉橫膈膜以上梗塞的東西。但醫生沒有用吐法,卻用下藥,傷了脾。脾一受傷就無法發揮運化的功能。因此越用下藥、脾越受傷,脾越受傷、肚子就越脹。

脾氣全然不動。藥亦全然不行矣。故用六君子以醒其脾。香砂以助其運動。再用吐法。吐出前藥。始有生機。此方非治病。乃治藥也。且予非慮大便不行。獨慮行之不止耳。醫曰。求其行而不得。何以不止為慮。孫曰。君試思常人能服硝黃幾何。巴豆牽牛幾何。今幸其未行。

白話文:

脾氣完全不動了,藥也不能運行了。所以用六君子湯來喚醒脾的功能,用香砂丸來幫助腸胃蠕動。再用吐法,吐出以前吃的藥,這才開始有了生機。這個方子不是治療疾病,而是治療藥物。況且我並不怕大便不通,只怕大便拉個不停。醫生說:求大便通而不得,為什麼反擔心它不停呢?孫思邈說:你試想一般人能吃多少硝石黃連,多少巴豆牽牛呢?現在很慶幸這些藥還沒有起作用。

藥性未動。尚可為計。一行而諸藥性動。譬瓶水底漏。其中能蓄點滴哉。危矣。醫又問多服下藥而大便不行。何也。孫曰。此易知之。始為食傷。繼為藥傷。所傷在上中二焦。下元未損。故兩尺脈尚有神氣。難經曰。人之有尺。如樹之有根也。內經曰。腎者胃之關。蓋腎主大便。

白話文:

藥物的作用還沒有發揮,所以還來得及想辦法。一旦服下一劑藥,藥物的藥性就會開始發揮作用。這就像瓶子底部的洞漏水一樣,瓶子裡還能儲存多少水呢?很危險。醫生又問:服用很多藥物後,大便不通的道理是什麼?孫思邈說:這個很容易知道。一開始是因為飲食不節造成的傷害,接著是藥物造成的傷害。受傷的部位在上焦和中焦,下元沒有受損,所以兩尺脈還有神氣。《難經》說:人有尺脈,就像樹有根一樣。《內經》說:腎是大腸的門戶。也就是腎主管大便。

觀其色蒼黑。神藏氣固。皆由根本未動。賴此猶可為耳。服藥後。腹中大痛。一奎謂其藥力已動。改用人參蘆、防風蘆、升麻、桔梗各三錢。煎服少頃。用鵝翎探吐之。前服藥物。一湧而出十數碗。病者喜曰。目前有光矣。此巳時也。孫曰。酉時大便必行。可備人參數斤以備不虞。

白話文:

觀察病人的臉色蒼黑,精神飽滿,氣息也比較充足,這證明病人的根本還沒有受到損傷,現在服藥治療還有效果。服用藥物後,病人腹中劇痛,一奎認為是藥物已經發揮作用了,於是改用人參蘆、防風蘆、升麻、桔梗各三錢,煎服之後不久,用鵝毛探吐之,前面服用的藥物一湧而出,吐出了十幾碗。病人高興地說:「現在眼前有光亮了。」這是巳時。孫思邈說:「酉時大便一定會通,可以準備幾斤人參以備不測。」

至午。進至寶丹一帖。以溫中氣。未申間。腹中汩汩有聲。濁氣下滾。頃刻腹寬數寸。至晚。大便行一次。小水略通。孫即用人參、白朮各五錢。炮姜三錢。茯苓二錢。陳皮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令急煎服。四鼓又大便一次。小水繼至。脹痛漸減。次日大便瀉十餘次。因以是方。

白話文:

到了中午。吃了一帖溫中氣的寶丹。未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肚子咕咕叫,濁氣向下翻湧。一會兒的功夫,肚子寬了幾寸。到了晚上,大便了一次,小便也稍微通暢了。孫思邈就用人參、白朮各五錢,炮姜三錢,茯苓二錢,陳皮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讓病人趕緊煎服。四更的時候,病人又大便了一次,小便也開始通暢。脹痛逐漸減輕。第二天,大便瀉了十幾次。因此,就用這個方子繼續治療。

煎丸並進。計瀉七十二日。服人參二斤余而收功。

〔附〕喻嘉言治袁仲卿之子。僕水救出。大熱呻吟。兒科以驚風丸散與服。二日遂昏迷不醒。胸高三寸。頸軟息微。喻診之曰。脈無根。僅如蛛絲。不可為矣。以湯二茶匙。滴入口中。微有吞意。因思病雖因驚而得。其實跌僕水中。感冷濕之氣而發熱。胃中食物不化。當比夾食傷寒例治。

白話文:

(附)喻嘉言為袁仲卿的兒子看病。這個孩子從河中救出後,出現高熱呻吟的症狀。兒科醫師給他服用了驚風丸散,服用兩天後,他昏迷不醒,胸部以上抬高三寸,脖子軟弱,呼吸微弱。喻嘉言診斷後說:「他的脈搏沒有根,就像蛛絲一樣細弱,沒有治癒的希望了。」他用湯匙滴了兩滴湯汁到孩子的嘴裡,孩子微微有吞嚥的意思。喻嘉言於是想到,雖然這個孩子的病是由驚嚇引起的,但實際上他是從河中救出後,受到寒濕之氣而發熱,胃中的食物沒有消化,應該按照夾食傷寒的案例來治療。

乃以金石寒冷藥鎮墜其邪。深入臟腑。神識因而不清。其食停胃中者。得寒涼而不運。所進之藥。皆在胃口之上。不能透入。轉積轉多。以致胸高而突。宜以理中藥運轉前藥。或有生機。即煎理中湯一盞。灌入喉中。大爆一口。果然從前二日所受之藥。一齊俱出。胸突頓平。

白話文:

於是,我使用金石寒涼的藥物來鎮壓和消除她的邪氣。這些藥物深入臟腑,影響了她的神識變得模糊不清。她的食物停留在胃中,遇到寒涼的藥物而不能運化。我給她吃的藥物都停留在胃口之上,不能透入腸胃。藥物積聚得越來越多,以至於胸部高聳突起。適合用理中藥來運轉前面的藥物,或者還有一線生機。於是,我煎了一碗理中湯,灌入她的喉嚨中。她大口大口地吐了出來。果然,把前兩天吃的藥物全部吐了出來。突起的胸部頓時平復了。

頸亦稍硬。但脈仍不出。人亦不醒。喻曰。此為食尚未動。關竅堵塞之故。再灌前藥些少。熱亦漸退。乃用元明粉一味化水。連灌三次。下黑糞甚多。繼以生津藥調理而愈。

白話文:

脖子也稍為僵硬,但脈搏還是沒有跳動,人也沒有醒來。喻嘉言說:這是因為食物還沒有消化,關竅堵塞的緣故。再灌入先前藥物少許,體溫也逐漸退燒。於是單獨使用元明粉化水,連續灌服三次,排泄出很多黑色的糞便。之後用生津的藥物調理而痊癒。

震按以藥換藥。與孫公先後一轍。故並載於此以便覽。

查少川向有哮喘。每發時。以麻黃、石膏、杏仁、枳殼、細茶大劑煎服。立刻見效。屢發屢服。而嗜酒縱欲。不避風寒。漸至腹大如覆箕。兩腿光腫如柱。內外廉疥瘡中。清水涓涓不絕。腥氣逼人。不能伏枕而臥者五月。醫者駭辭不治。孫東宿至。見其坐高椅之上。氣喘身熱。

白話文:

查少川以前就有哮喘。每次發作時,就用麻黃、石膏、杏仁、枳殼、細茶這些藥物大劑量煎服。服後立馬見效。反復發作,就反復服用。但是他嗜酒縱欲,不避風寒。逐漸腹大如覆蓋的簸箕,兩腿光腫如柱子。內外並有疥瘡,清水涓涓不斷,腥氣逼人。五個月來,他不能俯臥而睡。醫生驚駭地說不治。孫東宿來到了,看到他坐在高椅子上,氣喘吁吁,渾身發熱。

又畏寒甚。周圍環火五盆。首戴絨帽。籠以貂套。套外復束一帕。鼻用絨套籠之。診其脈浮大無力。睇其色。白中隱青。因問惡寒身熱。從何時起。答以十日。孫曰。予得之矣。此病是氣虛中滿。法當溫補下元。人徒知利小水。不知小水不利者。由下焦之氣不充。不能滲從膀胱故道而行。

白話文:

另外,他也非常怕冷,周圍擺了五個火盆,頭上戴著絨帽,外罩貂皮帽子,帽子外面又用帕子包起來,鼻子用絨布包住。我診視他的脈搏浮大無力,觀察他的臉色,白色中透著青色。於是我問他惡寒發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他說有十天了。我說我知道了,這個病是氣虛中滿,治療方法應該是溫補下元。一般人只知道利小便,卻不知道小便不利的原因是下焦之氣不足,不能通過膀胱的正常管道排出。

若利之急。則氾濫而橫流肌膚。下於陰囊。甚則脹裂崩塌而出矣。必待下焦元氣壯盛。斯能升降變化。水自行而脹自消耳。至如近來之惡寒身熱。由寒邪在表而然。合先散之。胸膈焦辣者。乃陰盛格陽。虛陽之火。被寒氣驅逼上行。非真熱也。亦待下元一溫。熱自下行。用蘇葉、細辛羌活、防風、蒼朮、陳皮、白豆蔻、人參、炙草、生薑

白話文:

如果一味急於攻利,就會水液氾濫,橫流於肌膚,下至陰囊,嚴重的話會脹裂崩塌而出水腫。必須等到下焦元氣強盛,才能升降變化,水液自然會自行消腫。至於近來出現的惡寒身熱的症狀,是寒邪在表的緣故,應當先發散寒邪。胸膈灼熱是陰盛格陽,虛陽之火被寒氣驅逼上行,並不是真正的熱證。也應該等待下元溫暖,熱氣自然會向下行。可以用蘇葉、細辛、羌活、防風、蒼朮、陳皮、白豆蔻、人參、炙草、生薑治療。

一帖而得微汗。遂撤火盆。去首帕。獨鼻寒如初。乃用防風、黃耆二兩煎湯熏之。一日三熏。鼻套亦除。但嘔惡不止。用人參溫膽湯丁香。一帖而止。又謂鯉魚能利水。一日盡二斤。半夜脹極。復告急於孫。孫曰。病勢如是。敢縱恣若此乎。等閒之劑。曷能消釋。沉思久之。

白話文:

吃了第一包藥,微微出了點汗。於是撤掉火盆,摘掉頭巾。只有鼻子還是像之前一樣冰冷。孫思邈於是用防風、黃耆各兩錢煎湯燻鼻子。一天燻三次。鼻塞也除去了。但是嘔吐惡心的症狀依然沒有停止。孫思邈就用人參溫膽湯加丁香。吃了一包藥,嘔吐惡心的症狀就停止了。孫思邈又說鯉魚能利水。一天吃了兩斤。半夜覺得肚子脹得厲害,再次向孫思邈求救。孫思邈說:病情危重至此,竟敢如此放縱自己嗎。平常的藥物,哪能消化呢?深思熟慮了許久。

平胃散一兩。入橄欖肉一兩。煎服。兩劑而定。獨腹脹小水不利。不能伏枕為苦。乃以附子理中湯。加砂仁補骨脂、赤豆、桂心。連進四帖。小水略長。繼以尊重丸。每服五丸。日三服。五日後。小水通利。可貼席而睡矣。

白話文:

用平胃散一兩,加入橄欖肉一兩,煎服。服用兩帖即可痊癒。但是,患者僅僅腹部脹滿、小便不通,無法伏枕睡覺,才以附子理中湯,加入砂仁、補骨脂、赤豆、桂心,連續服用四帖,小便略通。接著服用尊重丸,每次服用五丸,每天服用三次。服用五天後,小便通順,可以平躺著睡覺了。

震按此證甚險惡。用藥亦平庸。而投劑輒效。恐未必然。惟防耆熏法及平胃散加橄欖二法。頗巧。理中尊重二方補瀉互用。亦巧。

白話文:

震按,這個病症非常險惡。用藥也平庸,但投藥之後往往有效。恐怕未必一定如此。只有防耆燻法和平胃散加上橄欖這兩種方法,較為巧妙。理中方尊重陰陽,補瀉互用,這也巧妙。

周慎齋治一人。腹脹時吐。小便利則大便閉。大便通則小便閉。周曰。此證中氣實。故脹。濁陰不降而逆於上。故吐。清陽下陷。填塞下焦。故二便不能齊通。用炮姜三錢。溫中而健運。升麻一錢五分。升陽於下。吳茱萸一錢。降濁於上。八帖愈。

白話文:

周慎齋醫生治療一個人,這個人的症狀是腹脹,有時會嘔吐。小便通暢時,大便就會不通暢。大便通暢時,小便就會不通暢。周慎齋說:這個病人的中氣實在,所以才會腹脹。濁陰不下降,反而逆流到上部,所以會嘔吐。清陽下陷,堵塞下焦,所以小便和大便不能同時通暢。我用炮製好的生薑三錢,溫中健運。用升麻一錢五分,升陽於下。用吳茱萸一錢,降濁於上。吃了八劑藥,這個人的病就痊癒了。

又治一女。脹而脈覺。用黃柏、青鹽、升麻而愈。門人問其故。慎齋曰。此因命門火鬱。使腎之真陽不升。心之真陰不降。故用黃柏以解命門壯火。使水中得升其真陽。用青鹽以潤心。使無邪火之熾而得下其真水。水火既濟。而復以升麻提其青氣。青氣一升。濁氣自降。而脾肺無內郁之弊。脹證愈矣。蓋其本在腎而標在心。故三藥奏效捷也。

白話文:

又有一次治療一位女性,得了腹脹病,脈象感到搏動。用了黃柏、青鹽,升麻而治癒了她。學生們問其中的道理,慎齋說,這是由於命門火氣鬱結。使得腎的真陽不升,心的真陰不降,所以使用黃柏來降低命門的旺盛的火氣。使水中的真陽得以提升,使用青鹽來滋潤心經。不讓不義之火熾盛,將真水下降。水火交融,又用升麻提攜它的清氣,清氣一升,濁氣自然下降,脾肺也就沒有內鬱的積弊之患了。腹脹的病症便治癒了。蓋其根本在於腎,而症狀表現於心,所以三種藥物奏效很快。

震按慎齋立論最高。定方最奇。然以此三味治脹。殊未敢信。易思蘭治齒脹亦用此方。則於理為近。

張路玉治王庸若。嘔逆水腫。溲便涓滴不通。或用五苓八正。不應。六脈沉細如絲。因與金液丹十五丸。溺如泉湧而勢頓平。後以濟生腎氣培養而安。

白話文:

張路玉醫生醫治王庸若的疾病。他嘔吐、腹脹、水腫,小便和大便一滴也解不出來。有的醫生使用五苓八正湯來治療,但沒有效果。王庸若的六種脈象都沉細如絲。於是張路玉給他服用了金液丹十五丸,小便像泉水一樣湧出,病情頓時平穩。後來,張路玉用濟生腎氣丸來調理,病情得到控制。

李時珍治一士妻。自腰以下胕腫。面目俱腫。喘急欲死。不能伏枕。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脈沉而大。沉主水。大主虛。乃病後冒風所致。是名風水。用千金神秘湯加麻黃。一服。喘定十之五。再以胃苓湯吞深師薷術丸。二日小便長。腫消十之七。調理數日全安。

白話文:

李時珍治療一位士大夫的妻子,她的腰以下、小腿腫脹,臉面也全部腫脹,呼吸急促,瀕臨死亡,不能俯臥於枕頭上,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脈搏沉緩且大。沉脈主水,大脈主虛,這是由於病後受風所致,稱為風水。使用《千金方》中的神祕湯加麻黃,服用一次後,喘氣減輕了十分之五。再用胃苓湯送服深師薷術丸,兩天後小便增多,腫脹消退了十分之七。調理幾天後,完全康復。

震按金液丹、神秘湯人所罕用。而善用之則各奏奇功。因思古方。具在簡冊。特患尋不著對頭帽子耳。又按神秘湯。乃生脈散二陳湯。去麥冬、茯苓。加紫蘇、桑白皮、桔梗、檳榔。以生薑三片為引。施於此證恰好。加麻黃更好。並非八寸三分通行之帽也。

白話文:

震某把金液丹和神祕湯看成是神奇的祕方,一般人很少用。但善於運用的人,會發現這些藥方具有神奇的功效。想到古方都記載在書上,但缺點是難以找到適合的藥材。另外,神祕湯就是生脈散合上二陳湯,去掉麥冬、茯苓,加上紫蘇、桑白皮、桔梗、檳榔,並用三片生薑引藥。用在這種症狀上非常合適,如果再加麻黃效果更好。這不是八寸三分的通用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