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 (6)

1. 腹癰

呂滄洲治一小兒。十二歲。患內癰。腹脹臍凸而頗銳。醫欲刺臍出膿。其母不許。請呂視之。見一僧擁爐熾炭。燃銅筋一枚烈火中。瞪目視翁曰。此兒病癰發小腸。苟舍刺臍。無他法。呂諭之曰。臍神闕也。針刺所當禁。矧癰舍於內。惟當以湯丸攻之。苟如而言。必殺是子矣。僧怒趨而出。呂投透膿散一匙。明日。膿自氣合潰。繼以十奇湯下萬應膏丸。而瘥。

立齋治給事錢南郭。腹內患癰。已成而不見。欲用托裡之藥發之。彼用行氣破血以圖內消。形體甚倦。飲食益少。患處頓陷。色黯堅硬。按之不痛。仍用大補之劑。色赤腫起。膿熟針之。再用托裡。腫潰漸愈而消。

一男子腹內作痛。腹外微腫。或欲藥汗之。薛曰。肉色如故。脈數無力。此元氣虛損。毒不能外發。遂與參、耆、歸、術之類數劑。漸發於外。又數劑。膿成而欲針之。彼惑於人言。用大黃、白芷、穿山甲之類。引膿從便出。以致水瀉不止。患處平陷。自汗盜汗。熱渴不食。

仍用前劑加半夏、陳皮、薑、桂。四劑。形氣漸復。又數劑。針去其膿。仍用補劑。幸幼未婚。故得痊也。

鴻臚蘇龍溪。小腹內腫脹作痛。大小便秘結。作渴欲飲冷。脈洪數而實。用黃連解毒散。二劑熱痛頓止。二便調和。用活命飲而愈。

大司馬李梧山。腹痛而勢已成。用活命飲一劑。痛即退。用托裡消毒散。腫頓起。此膿將成。用托裡散補其元氣。自潰而愈。

錦衣掌堂劉廷器。仲夏腹患癰。潰而膿水清稀。發熱作渴。腹脹作嘔。飲食不入。諸醫以為熱毒內攻。皆用芩、連、大黃之劑。病加劇。邀薛診。投以參、耆、薑、附等藥。一劑。嘔止食進而安。再用托裡補劑而瘡愈。

進士邊云莊。腹痛惡寒。作濕痰食積治之。益甚。脈浮數。薛曰。浮數之脈更惡寒。疽瘡之證也。彼不信。旬余復請視之。左尺洪數。知內有膿矣。仍不信。至小腹腫脹。連及兩臀。始悟。薛曰。膿潰臀矣。氣血俱虛。何以收斂。服活命飲一鍾。臀潰一孔。出膿鬥許。氣息奄奄。

勢成可畏。用大補藥一劑。神思方醒。每去後。糞從瘡出。且出血甚多。痛不可忍。欲求死而不得。小腹間若覺有物上拄。即發痙。牙關緊。不省人事。發熱煩躁。此時脈洪大。舉按皆實。蘇而診之。脈仍洪大。按之如無。此氣血虛極。以十全大補湯用參耆至四斤余。加附子二枚而痙止。

共用此方五十餘劑而瘡斂。

白話文:

腹癰

呂滄洲治療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他得了內部的癰瘡,肚子脹大,肚臍凸出且尖銳。醫生想刺破肚臍來排出膿液,他母親不同意,就請呂滄洲來診治。呂滄洲看到一位和尚拿著燒紅的爐子,裡面燒著通紅的銅條,瞪著眼睛對他說:「這個孩子癰瘡長在小腸,如果不用刺破肚臍的方法,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呂滄洲勸他說:「肚臍是神闕穴,是針刺的禁忌,更何況癰瘡長在裡面,只能用湯藥來攻治。如果像你說的做,一定會害死這個孩子。」和尚生氣地走了。呂滄洲給小孩餵了一匙透膿散,第二天膿液就自然破潰流出。之後又用了十奇湯和萬應膏丸,病就好了。

李東垣治療給事錢南郭,他的腹內長了癰瘡,已經形成但表面看不出來。有人想用托裡藥物來使膿發出來,錢南郭卻用行氣破血的藥物想讓癰瘡在內部消散。結果身體非常疲憊,吃得越來越少,患處反而下陷,顏色暗沉,堅硬,按下去不痛。李東垣仍然用大補的藥物,患處才又紅腫起來,等膿成熟了就用針刺破。再用托裡藥,腫脹漸漸消退。

有個男子肚子裡面疼痛,肚子外面稍微腫脹。有人想讓他發汗,薛立齋說:「皮膚顏色沒有改變,脈搏快而無力,這是元氣虛損,毒氣無法向外發散。」於是就給他開了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藥物,吃了幾劑後,癰瘡漸漸向外發出來。又吃了幾劑,膿液形成了,有人想用針刺破。那人聽信別人的話,用了大黃、白芷、穿山甲之類的藥物,想讓膿從大便排出,導致腹瀉不止,患處也凹陷下去,還會自汗盜汗,口渴不吃飯。

薛立齋又用了之前的藥方,加上半夏、陳皮、生薑、桂枝,吃了四劑後,身體狀況才漸漸恢復。又吃了幾劑後,用針刺破排出了膿液,再用補藥。幸虧他還年輕沒有結婚,所以才能痊癒。

鴻臚蘇龍溪,他的小腹內部腫脹疼痛,大小便都排不出來,口渴想喝冷的。脈搏又大又快且有力,於是用了黃連解毒散,吃了兩劑後,發熱和疼痛就停止了,大小便也通暢了。之後又用了活命飲就痊癒了。

大司馬李梧山,腹痛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用了活命飲一劑,疼痛就退了。再用托裡消毒散,腫脹就立刻起來了。這表示膿液快要形成了。再用托裡散來補他的元氣,癰瘡就自己潰破痊癒了。

錦衣掌堂劉廷器,夏天的時候得了腹部癰瘡,潰破後流出的膿水清稀,還發燒口渴,肚子脹氣想吐,吃不下東西。其他醫生認為是熱毒攻入體內,都用黃芩、黃連、大黃之類的藥物,病情反而更加嚴重。就請薛立齋來診治,薛立齋開了人參、黃耆、生薑、附子等藥,吃了一劑就不吐了,能吃下東西了,病況就穩定了下來。再用托裡補藥,瘡就好了。

進士邊雲莊,他腹痛且怕冷。被當成濕痰食積來治療,病情反而加重。脈搏浮數,薛立齋說:「脈搏浮數還怕冷,這是癰瘡的症狀。」他不相信。過了十幾天又來請薛立齋看病,薛立齋發現他的左手脈搏又洪又快,知道裡面有膿了,他還是不信。直到小腹腫脹,連帶到兩側屁股,他才明白。薛立齋說:「膿已經潰爛到屁股了,氣血都虛弱了,怎麼能收口呢?」就給他服用活命飲一碗,屁股潰爛一個洞,流出大約一斗的膿液,氣息奄奄一息。

癰瘡的情況已經很可怕了,就用大補的藥物一劑,神智才恢復清醒。每次大便之後,糞便就會從瘡口出來,而且出血很多,疼痛難忍,想死都死不了。小腹間感覺有東西頂著,就會發抽搐,牙關緊閉,不省人事,還會發熱煩躁。這時候脈搏洪大,按壓下去都感覺很實。清醒之後再診脈,脈搏仍然洪大,但按下去卻空空的,這是氣血虛弱到了極點。就用十全大補湯,人參和黃耆用了四斤多,還加上兩枚附子,抽搐才停止。

總共用了這個藥方五十多劑,瘡口才收斂。

2. 乳瘍

一婦形脈稍實。性躁。難於後姑。乳生隱核。以本草單味青皮湯。間以加減四物湯。加行經絡之劑。治兩月而安。

一後生作勞。風寒夜熱。左乳痛。有核如掌。脈細澀而數。此陰滯於陽也。詢之。已得酒。遂以栝蔞子、石膏、乾葛、臺芎、白芷、蜂房、生薑同研。入酒服之。四帖而安。

薛立齋治一儒者。兩乳患腫。服連翹飲。加堅硬。食少內熱。胸肋作痛。日晡頭疼。小便赤澀。此足三陰虛而兼鬱怒。前藥復損脾肺。先用六君加芎、歸、柴、梔。四十餘劑。元氣復而自潰。乃作痛惡寒。此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六味地黃而愈。

封君袁陽涇。左乳內結一核。月餘赤腫。此足三陰虛兼怒氣所致。用八味加柴、梔、丹皮。四劑。赤腫漸退。內核漸消。又用清肝解鬱湯而愈。時當仲秋。兩目連札。肝脈微弦。此肝經火盛而風動也。更加龍膽草五分。並六味地黃丸而愈。若用清熱敗毒。化痰行氣。鮮不誤者。

一儒者兩脅作脹。兩乳作痛。服流氣飲、栝蔞散。半載後。左脅下結一塊如核。肉色不變。勞則寒熱。此鬱結氣傷而為患。虛而未能潰也。八物加柴胡、遠志、貝母、桔梗。月餘。色赤作痛。膿將成矣。又服月餘。針之。出膿碗許。頓然作嘔。此胃氣虛而有痰也。令時啖生薑。

服六君子湯。嘔止。加肉桂而瘡愈。彼後出宰。每傷勞怒。胸乳仍痛。併發寒熱。服補中益氣加炒山梔。愈。

一婦人內熱脅脹。兩乳不時作痛。口內不時辛辣。若臥而起急。則臍下牽痛。此帶脈為患。用小柴胡湯加青皮、黃連、山梔。二劑而愈。

一婦人久郁。右乳內腫硬。用八珍湯加遠志、貝母、柴胡、青皮。及隔蒜灸。兼服神效栝蔞散。兩月餘而消。一婦人稟實性躁。懷抱久郁。左乳內結一核。按之微痛。以連翹飲子二十餘劑。少退。更以八珍加青皮、香附、桔梗、貝母。二十餘劑而消。

一婦人發熱作渴。至夜尤甚。兩乳忽腫。肝脈洪數。乃熱入血室也。用加味小柴胡湯。熱止腫消。

一婦人因怒。左乳作痛。發熱。表散太過。腫熱益甚。用益氣養榮湯數劑。熱止膿成。不從用針。腫脹熱渴。針膿大泄。仍以前湯。月餘始愈。此證若膿未成未破。有薄皮剝起者。用代針之劑。其膿自出。不若及時用針。不致大潰。若膿血未盡。輒用生肌。反助其邪。慎之。

一婦人膿清腫硬。面黃食少。內熱晡熱。自汗盜汗。月經不行。此肝脾氣血俱虛。用十全大補加遠志、貝母。及補中益氣各三十餘劑。外用蔥熨患處。諸證尋愈。

一婦人膿成脹痛。欲針之不從。數日。始針出敗膿三四碗許。虛證蜂起。幾至危殆。用大補兩月餘而安。若元氣虛弱不作膿者。用益氣養榮湯補之。膿成即針。若腫痛寒熱。怠惰食少。或至夜熱甚。用補中益氣兼逍遙散補之為善。

白話文:

乳瘍

一位婦女,脈象略微有力,個性急躁,難以與婆婆相處,乳房長出隱藏的腫塊。醫生使用單味青皮湯治療,間或加減四物湯,並加入疏通經絡的藥物,治療兩個月後痊癒。

一位年輕人因勞累,受風寒,夜間發熱,左乳疼痛,腫塊如手掌般大小,脈象細澀且頻數。這是陰氣滯留在陽氣的表現。詢問後得知他已飲酒,於是醫生用栝蔞子、石膏、乾葛、川芎、白芷、蜂房、生薑研磨後,加入酒中服用。四劑藥後痊癒。

薛立齋治療一位儒生,兩側乳房腫痛,服用連翹飲,腫塊卻更加堅硬,伴隨食慾不振、內熱、胸肋疼痛、午后頭痛、小便赤澀等症狀。這是足三陰經虛弱,又兼鬱怒所致,之前的藥物反而損傷了脾肺。醫生先用六君子湯加川芎、當歸、柴胡、梔子,服用四十多劑後,元氣恢復,腫塊自行潰破,之後又出現疼痛、惡寒,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於是改用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最終痊癒。

封君袁陽涇,左乳內部結塊一個月,伴隨紅腫,這是足三陰經虛弱,加上怒氣所致。醫生用八味丸加柴胡、梔子、丹皮,四劑後,紅腫漸退,內部腫塊逐漸消失。之後又服用清肝解鬱湯而痊癒。當時正值仲秋,兩眼連續發紅,肝脈略微弦細,這是肝經火盛,風邪引起的。於是又加龍膽草,並服用六味地黃丸而痊癒。如果使用清熱敗毒、化痰行氣的藥物,則鮮有失誤。

一位儒生兩側脅肋脹痛,兩側乳房疼痛,服用流氣飲、栝蔞散,半年後,左脅下結塊如核,皮膚顏色未變,勞累則寒熱交替,這是鬱結之氣損傷而導致的疾病,氣血虛弱,未能自行潰破。醫生使用八物湯加柴胡、遠志、貝母、桔梗,一個月後,腫塊顏色變紅,疼痛加劇,膿液將要形成。又服用一個月後,針刺放膿,放出約一碗膿液,病人頓時嘔吐,這是胃氣虛弱,又兼痰濕所致。醫生囑咐他經常食用生薑。

服用六君子湯後,嘔吐停止,加入肉桂後瘡瘍痊癒。之後,這位儒生出任官職,每逢勞累或生氣,胸乳都會疼痛,並伴有寒熱,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炒山梔子後痊癒。

一位婦女內熱脅肋脹滿,兩側乳房時常疼痛,口中時常感到辛辣,如果臥下再起身,則臍下牽引作痛,這是帶脈受病。醫生使用小柴胡湯加青皮、黃連、山梔子,兩劑藥後痊癒。

一位婦女長期鬱悶,右側乳房腫硬,醫生使用八珍湯加遠志、貝母、柴胡、青皮,並用隔蒜灸,同時服用神效栝蔞散,兩個多月後腫塊消散。一位婦女體質實胖,個性急躁,懷抱鬱悶已久,左乳內部結塊,按壓時略微疼痛,服用連翹飲二十多劑後,腫塊略微減小,又改用八珍湯加青皮、香附、桔梗、貝母,二十多劑後腫塊消散。

一位婦女發熱口渴,晚上尤甚,兩側乳房突然腫脹,肝脈洪大而頻數,這是熱邪侵入血室。醫生使用加味小柴胡湯,熱退腫消。

一位婦女因生氣,左乳疼痛,發熱,表邪散解過度,腫熱更加嚴重。醫生使用益氣養榮湯數劑,熱退後膿液形成,未經針刺,腫脹、發熱、口渴,針刺放膿,膿液大量流出,仍服用之前的藥物,一個月後痊癒。這種情況,如果膿液尚未形成或未潰破,有薄膜隆起,可以使用代替針刺的藥物,膿液會自行排出,不如及時針刺,以免腫塊大範圍潰破。如果膿血未盡,就使用生肌藥物,反而會助長邪氣,應當謹慎。

一位婦女膿液清稀,腫塊堅硬,面色萎黃,食慾不振,內熱,午后發熱,自汗盜汗,月經停閉,這是肝脾氣血都虛弱。醫生使用十全大補湯加遠志、貝母,以及補中益氣湯,各服用三十多劑,外部用蔥熨患處,諸症逐漸痊癒。

一位婦女膿液形成,脹痛,想要針刺但不允許,數日後,才針刺放膿,排出三四碗膿液,虛證驟發,幾乎危及生命。醫生使用大補的藥物兩個多月後痊癒。如果元氣虛弱,不形成膿液,則使用益氣養榮湯來補益。膿液形成後就應針刺。如果腫痛、寒熱、疲倦、食慾不振,或晚上發熱加重,則使用補中益氣湯,兼用逍遙散來補益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