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溺血

薛立齋治一婦人。小便血。因怒氣寒熱。或頭痛。或脅脹。用加味逍遙散。諸證稍愈。惟頭痛。此陽氣虛。用補中益氣加蔓荊子而痊。後鬱怒。小腹內㽲痛。次日尿痛熱甚。仍用加味逍遙散加龍膽草。並歸脾湯。將愈。因飲食所傷。血仍作。徹夜不寐。怔忡不寧。此膽血尚虛。用前湯而愈。

白話文:

薛立齋醫生曾治療過一位婦女,她的症狀是小便帶血、因生氣導致寒熱交錯、有時頭痛、有時脅脹。薛醫生使用加味逍遙散,她的各種症狀略有好轉,但頭痛的症狀仍未消失。這是因為她的陽氣虛弱,薛醫生便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她的頭痛症狀才得以痊癒。後來,這位婦女又因鬱怒導致小腹內部疼痛,隔天小便疼痛、發熱的症狀加劇。薛醫生再次使用加味逍遙散,並搭配龍膽草和歸脾湯,她的症狀逐漸好轉。但是,由於飲食不當,她的血尿症狀又復發,導致她整晚無法入睡、心神不寧。這是因為她的膽血虛弱,薛醫生使用先前的藥方,她的症狀才得以痊癒。

一婦人尿血。久用寒涼止血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飲食不甘。晡熱作渴。三年矣。此前藥復傷脾胃。元氣下陷而不能攝血也。蓋病久鬱結傷脾。用補中益氣以補元氣。用歸脾湯以解脾郁。使血歸經。更用加味逍遙以調養肝血。不月。諸證漸愈。三月而痊。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患有尿血癥。長期服用寒涼止血藥物。導致面色萎黃,肢體倦怠,飲食不甘,下午發熱口渴,症狀持續了三年。之前服用的藥物又損傷了脾胃,元氣下陷而不能攝血。這是由於疾病長期鬱結,損傷脾臟。因此,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補元氣,使用歸脾湯來解脾鬱,使血歸經。另外,再使用加味逍遙散來調養肝血。不久,各種症狀逐漸好轉。三個月的治療後,疾病痊癒。

震按內經謂胞移熱於膀胱則溺血。故溺血證屬熱者多。實熱則脈洪數有力。宜導赤散加梔、芩、淡竹葉、鮮小薊。調滑石末。沖生藕汁。虛熱則脈洪數無力。宜生地、歸、芍、梔、芩、牛膝、麥冬、黃連等。調發灰。或茅根汁。若夏月有感暑熱者。六一散加黃連、生地。若少年有血虛挾瘀者。

白話文:

「震按」:在內經中提到,子宮的熱量移轉到膀胱,就會出現小便帶血的症狀。因此,小便帶血的證型大多屬於熱證。

「實熱」:實熱證的脈象是洪數有力。治療時應使用導赤散,加上梔子、黃芩、淡竹葉、新鮮的小薊草。再將滑石研磨成細末,用生藕汁沖服。

「虛熱」:虛熱證的脈象是洪數無力。治療時應使用生地、歸、芍、梔子、黃芩、牛膝、麥冬、黃連等藥物。再將發灰研磨成細末,或是用茅根汁沖服。

「若夏月有感暑熱者」:如果是在夏天受到暑熱侵襲而出現小便帶血的症狀,可以使用六一散,加上黃連、生地。

「若少年有血虛挾瘀者」:「血虛」是指氣血不足,常伴有疲勞、面色蒼白、頭暈等症狀;「挾瘀」是指血瘀,常伴有疼痛、腫脹等症狀。若少年人有血虛挾瘀的症狀,則需要額外添加補血活血的藥物,以改善血虛挾瘀的狀況。

阿膠、三七二味多服。若阻塞不通。並可加冬葵子、生蒲黃以化之。若多怒人有肝家鬱火者。龍膽瀉肝湯。甚則當歸龍薈丸。惟久而不止則為虛。歸脾、補中益氣酌用。或老年及久病人。始雖熱證。久變虛寒。並可用八味地黃丸、四味鹿茸丸等方。然用至此種藥小愈仍復發者。

多不救。予選二案。又恐人止狃於屬熱治法。故取立齋以療庸淺之通病。

白話文:

阿膠和三七這兩種藥服用較多。如果阻塞不通暢,還可以加上冬葵子和生蒲黃來進行化解。如果因經常生氣,導致肝火鬱積,則可用龍膽瀉肝湯。病情嚴重時,可用當歸龍薈丸。但如果長期不癒,就轉成虛證,應該酌情使用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或者對於老年人或久病的人,開始雖然是熱證,但久而久之變成虛寒證,這時也可以使用八味地黃丸或四味鹿茸丸等方劑。但是,使用到這種藥物,稍微好轉後又復發的,

2.

東垣治一人。二月天氣。陰雨寒濕。又因飲食失節。勞役所傷。病解之後。汗出不止。沾濡數日。惡寒。重添厚衣。心胸間時煩熱。頭目昏憒。上壅。食少減。此胃中陰火熾盛。與天雨之濕氣相合。濕熱太甚。則汗出不休。兼見風化也。以助東方甲乙之風藥以去其濕。甘寒以瀉其熱。

白話文:

東垣診治一位患者。是二月時節,天氣陰雨寒冷潮濕。病人又因飲食不節制,加上勞役所傷。在病情解除之後,汗出不止,好幾天衣服都是濕的。患者怕冷,又多穿了幾件厚衣服。心胸之間時常煩熱,頭昏腦脹。頭腦發脹,食慾下降。這是因為胃中的陰火熾盛,與天氣的濕氣相結合。濕熱太過,因此汗出不止。還出現了風化的症狀。用甲乙之風藥來幫助祛除濕氣。用甘寒之藥來瀉除熱氣。

生芩、酒芩、人參、炙草、羌、獨、藁、防、細辛、川芎、蔓荊子各三分。黃耆、生甘草、升、柴各五分。薄荷一分。煎服即愈。

震按汗出不止。尚用諸般風藥。非東垣不能。故錄之以見病情之變化無窮。不專以斂澀為止汗定法也。

白話文:

生黃琴、酒製黃琴、人參各三分,炙甘草、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細辛、川芎、蔓荊子各三分,黃耆、生甘草、白升麻、柴胡各五分,薄荷、一分。以藥材煎服即可痊癒。

慎齋治一人。自汗。足冷不能行動。尺脈沉大。此脾氣下陷也。故肺失養而汗出。足乃脾腎經行之地。脾陽不舒。腎氣亦郁。所以冷也。以啟脾養肺為本。溫腎為標。用參、耆、山藥。補脾陰固表扶肺。稍加桂溫之而愈。

白話文:

慎齋醫生治療一名患者。患者自汗,足部冰冷,無法行走。尺脈沉大。這是脾氣下陷所致。因此肺部失去滋養而出現出汗。足部是脾經和腎經的運行之處。脾陽不舒,腎氣也會鬱結。所以會感到寒冷。以促進脾氣、滋補肺氣為根本,溫暖腎氣為輔助。使用人參、黨參、山藥。補脾陰、固表、扶肺。稍加桂枝溫暖之即可治癒。

震按自汗而足冷不能行動。顯系下焦虛寒矣。尺脈當沉細。何反沉大。粗工舍脈憑證。必將溫補肝腎而用熟地、枸杞、蓯蓉、鹿茸、桂、附等藥。繆工憑脈論證。或認下焦濕熱而用二妙散、防己、黃耆等方。俱與脾氣下陷隔一層也。慎齋善用溫補。此案只稍加肉桂。亦以尺脈之沉大也。

白話文:

震(作者)說:自汗而足冷,無法行動。顯然是下焦虛寒的緣故。尺脈應該沉細,為什麼反而沉大?粗糙的醫生只憑證狀,就一定使用熟地、枸杞、蓯蓉、鹿茸、桂、附等溫補肝腎的藥物。精通的醫生依據脈象論證,可能認為是下焦濕熱而使用二妙散、防己、黃耆等藥方。這些都與脾氣下陷隔著一層。慎齋擅長使用溫補,這個案例只是稍微加了肉桂,也是因為尺脈是沉大的緣故。

張景岳曰。余嘗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傷寒。初起即用溫補調理。至十日之外。正氣將復。忽爾作戰。自且至晨。不能得汗。寒慄危甚。告急於余。余用六味回陽飲。入人參一兩。薑、附各三錢。使之煎服。下咽少頃。即大汗如浴。時將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脫。鼻息幾無。

白話文:

張景嶽說:我曾經治療過一位衰老的老人,年齡超過了七十歲,突然患上了傷寒。剛開始就用溫補的方法調理。到了十天之後,正氣將要恢復,忽然發作起來,從晚上到早晨,都不能出一身汗。寒戰十分嚴重,危在旦夕。他向我求救,我用六味回陽飲,加入人參一兩,生薑、附子各三錢,讓老人煎服。服下藥不久,老人就大汗淋漓,好像洗過澡一樣。時間快到中午了,汗水卻一直流個不停,身體冰冷如脫,鼻息幾乎微弱到沒有。

復以告余。余令以前藥復煎與之。告者曰。先服此藥。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余笑謂曰。此中有神。非爾所知也。急令再進。遂汗收神復。不旬日而起矣。嗚呼。發汗用此。而收汗復用此。無怪乎人之疑之也。而不知汗之出。與汗之收。皆元氣為之樞機耳。人能如闔闢之權。

其放與收。有所以主之者。則無惑矣。

白話文:

他又來告訴我。我命令他繼續服用先前開的藥。來者說。先服這藥,我已經大汗不止。現在又服用這藥,還能再次發汗嗎?我笑著告訴他。這藥裡有神奇的部分,不是你能理解的。趕緊讓他再服用。之後便汗收神復。不到十天就能起牀了。唉,發汗用它,而收汗又能用它,難怪人們會疑惑。其實不知汗水排出和汗水收斂皆是元氣為樞機。人能夠像開關的權限一樣。

震按景岳之言。的系醫宗三味。誠能悟此。則線索在手。操縱咸宜矣。但所選三案。皆取高超者以示模範。非全法也。如陽虛自汗。用參附、耆附、黃耆建中。陰虛盜汗。用當歸六黃湯、地黃湯。加白芍、牡蠣、浮小麥、糯稻根鬚。表虛。用玉屏風散。心虛。用歸脾湯。肝火。

白話文:

振鐸按照張景嶽的說法,概述了醫學中最重要的三種藥味。如果能真正領悟到其中的奧妙,那麼就像掌握了線索,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了。但是,張景嶽所選取的三個案例,都是屬於高深精妙的,用來作為範例。這並不是通用的方法。例如,陽虛自汗,可以使用黨參、生地、黃耆建中湯。陰虛盜汗,可以使用當歸六黃湯、地黃湯,加上白芍、牡蠣、浮小麥、糯稻根鬚。表虛,可以使用玉屏風散。心虛,可以使用歸脾湯。肝火,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

用左金、白芍、龍、牡。胃火。用涼膈散、白虎湯。風勝。用桂枝湯。濕勝。用羌活勝濕湯。痰用導痰、溫膽。暑用清暑益氣。以及麻黃根、敗蒲扇、封臍藥、外撲法。法宜遍求。他如頭汗、陰汗、心窩汗、飲食汗。方各另採。總宜多閱諸書。固難備述是編。

白話文:

使用左金、白芍、龍、牡治療胃火。使用涼膈散、白虎湯治療風勝。使用桂枝湯治療濕勝。使用羌活勝濕湯治療痰。使用導痰、溫膽治療暑。以及麻黃根、敗蒲扇、封臍藥、外撲法。方法應該全面尋求。其他例如頭汗、陰汗、心窩汗、飲食汗等,方劑各別採用。總的來說應該多閱讀各種書籍。難以在本編中全都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