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九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9)

1. 胎肖胎忌

礬昌高八舍家。軒墀間畜龜數年。生育至百餘。其家產子四五人。皆龜胸傴僂。蓋孕婦感其氣所致。

至正末。越有夫婦二人。於大善寺金剛神側。縛葦而居。其婦產一子。首兩肉角。鼻孔昂縮。類所謂夜叉形。蓋產婦依止土偶。便稟得此形。古人胎教。不可不謹。

白話文:

有個姓礬、名叫昌高的人,家裡有八間房子。在屋簷下養了幾隻烏龜好幾年,牠們繁殖到一百多隻。這家人後來生了四、五個孩子,每個都像烏龜一樣胸部隆起、駝著背。這是因為孕婦受到烏龜的氣息影響所導致的。

到了元朝末年,在越地有一對夫妻,在大善寺金剛神像旁邊,用蘆葦草搭棚子居住。這婦人生下一個孩子,頭上長了兩個肉角,鼻孔朝上、皺縮,看起來像傳說中的夜叉。這是因為孕婦住在泥土雕塑的神像旁邊,便從神像那裡稟受了這種形狀。古人強調胎教的重要性,實在不可不謹慎。

2. 胞衣不下

立齋曰。家人婦胎衣不落。腹胸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中脹痛。手按之痛稍緩。此是氣虛而不能送出。用無憂散而下。

震按胞衣不下。因敗血入胞者居多。立齋又有一案。用黑豆二合炒透。鐵秤錘一個燒紅。同以酒淬之。將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從血而出。又方。芒硝三錢。童便沖服。立下。或以牛膝二兩。芒硝三錢煎。沖童便飲。及閱慎齋全書。載一婦胞衣不下。用人參湯送下砂仁末錢許。

一日二三次。三四日胞衣爛出。其婦無恙。奇矣。然不知脈證之何如也。繼之者有黎姓一案。亦錄於左。以助參酌。

一婦半產。胎衣不下。連服行血催衣之藥四劑。點血不行。胸痛瞀亂。黎西野視之曰。此脾失職也。先與黃耆一兩。當歸一兩。下咽而瞀亂頓減。隨用大劑參、耆、朮、歸、芍、苓、甘草等藥。一服而惡露漸至。眾皆驚曰。惡露不下。胞衣不下。女科書中並無參、耆之方。君獨以補奏功。

其義何居。黎曰。君等憂血其不下。吾正憂血下不止。故相反耳。蓋此病本氣血大虧而致半產。脾失統血之職。水湮土崩。沖決將至。故生瞀亂。不為之修築。而反加穿鑿。是虛虛也。烏乎可。曰。今從子法。遂得免乎。曰。不能也。穿鑿過當。所決之水。已離故道。狂瀾壅積。

勢無所歸。故必崩。急服吾藥。第可固其堤岸。使不致蕩沒耳。至第三日。診尺內動甚。曰。今夜子以前必崩矣。用補中益氣湯加參、耆各二兩。囑以血至即服。至黃昏果發。如其言。得無恙。次用調補脾腎之藥而愈。

震按惡露不下。用參、附、朮、歸等藥而下者。生平經手頗多。然必脈象細軟。口不燥渴。內不煩熱。用之方效。此案不載脈象。只云脾失其職。亦屬糊塗。但半產者多系體虛而胎墮。且連服行血催衣之藥四劑。寧不反其道以治之耶。

白話文:

李東垣說,婦女產後胎盤沒有順利排出,導致腹部和胸部脹痛,甚至不敢讓人碰觸,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作祟。這種情況可以用熱酒送服失笑散一劑,可以幫助排出惡露和胎盤。

另一種情況,產婦胎盤無法排出,腹部脹痛,按壓時疼痛會稍稍緩解,這是因為氣虛無法將胎盤送出。這種情況可以用無憂散幫助排出胎盤。

根據我觀察,胎盤無法排出,很多是因為敗血進入子宮導致。李東垣還有一個案例,用炒過的黑豆二合,搭配燒紅的鐵秤砣,一起用酒淬過,然後用酒送服益母丹二丸,這樣可以讓胎盤隨著血排出。另一個方法是用芒硝三錢,用童子尿沖服,可以立即見效。或者用牛膝二兩、芒硝三錢煎煮後,用童子尿沖服飲用。我也看過《慎齋全書》,其中記載一位婦女胎盤無法排出,用人參湯送服砂仁末少許,一天服用兩三次,三四天後,胎盤會腐爛排出,婦女也平安無事,非常神奇。但可惜沒有記錄當時婦女的脈象和症狀。接著有一個姓黎的案例,也記錄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一位婦女小產,胎盤無法排出,連續服用四劑活血催產的藥,卻沒有效果,反而出現胸痛、頭暈目眩。黎西野診斷後認為,這是因為脾功能失調。他先給婦女服用黃耆一兩、當歸一兩,服下後頭暈目眩的情況立刻減輕。接著用大劑量的參、耆、朮、歸、芍、苓、甘草等藥,服用一劑後惡露逐漸排出。大家都感到驚訝,認為惡露無法排出、胎盤無法排出,婦科醫書中都沒有使用人參、黃耆的方子,為何黎西野卻用補益之藥奏效?黎西野解釋說,你們擔心血排不出來,而我卻擔心血會止不住,所以用藥的方向相反。這個病本來就是因為氣血大虧導致小產,脾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導致水土失衡、堤防崩潰,才會出現頭暈目眩。不先修補加固堤防,反而穿鑿破壞,這是讓虛弱更加虛弱,怎麼可以呢?大家問,現在按照你的方法,可以避免崩潰嗎?黎西野回答,不行,因為穿鑿破壞太過,水已經脫離原來的河道,大量淤積,沒有地方可以宣洩,所以一定會崩潰。趕快服用我的藥,只能加固堤防,使其不至於完全崩壞。到了第三天,診斷婦女脈象,發現尺脈搏動非常明顯,黎西野說,今晚子時之前一定會崩潰。並囑咐婦女,一旦出血就立即服藥。到了傍晚,果然像他說的那樣出血,婦女最終平安無事。之後又用調補脾腎的藥治癒了她。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發現用參、附、朮、歸等藥來幫助排出惡露的案例很多,但必須在病人脈象細軟、口不渴、內無煩熱的情況下才有效。這個案例沒有記錄脈象,只說是脾功能失調,也有些含糊。但是小產多半是體虛導致胎兒脫落,而且還連續服用了四劑活血催產的藥,這樣不是與治療的方向背道而馳嗎?

3. 血暈

奉化陸嚴治新昌徐氏婦。病產後暴死。但胸膈微熱。陸診之曰。此血悶也。用紅花數十斤。以大鍋煮之。候湯沸。以木桶盛湯。將病者寢其上熏之。湯氣微。復進之。有頃。婦人指動。半日遂醒。此法與許允宗治王太后之意同。

立齋治一婦產後。小腹作痛。忽牙關緊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蘇。又用四物加炮薑、白朮、陳皮而愈。

震按血暈皆因惡血衝心。當於綱目中選取驗過之方。如上二條。乃正治法。而丹溪治一婦。面白形長。心郁。半夜生產。清晨暈厥。急灸氣海十五壯而蘇。後以參、術等藥。服兩月而安。此陽虛也。乃變法也。

一產婦因產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乾葛二錢。一劑而痊。

立齋云。產後飲酒能致暈。產室人眾。喧嚷氣熱。亦能致暈。

白話文:

奉化有個叫陸嚴的醫生,他醫治新昌徐姓人家的媳婦。這位婦女在生產後突然暴斃,但胸口稍微有些發熱。陸醫生診斷後說:「這是血悶住了。」他用了幾十斤的紅花,用大鍋煮沸,然後將熱湯盛在木桶裡,讓病人躺在木桶上方,用熱氣薰蒸。等到湯的熱氣減弱,就再加入熱湯。過了一會兒,婦人的手指開始動了,半天後就醒過來了。這個方法和許允宗醫治王太后的方法意思相同。

立齋醫生曾經醫治一位婦女,她生產後小腹疼痛,突然牙關緊閉,灌了失笑散後,過了好一陣子才甦醒。之後又用了四物湯加上炮薑、白朮、陳皮等藥,病就好了。

我認為,所謂的血暈都是因為惡血衝到心臟引起的。應該從《本草綱目》中選取有驗的藥方,像上面說的兩個例子,都是正統的治療方法。而朱丹溪醫生曾醫治一位婦女,她面色蒼白、臉型較長,心裡鬱悶,半夜生產,清晨就昏厥了。醫生趕緊在她的氣海穴灸了十五壯,她才甦醒,之後用人參、白朮等藥調理了兩個月才痊癒。這種情況是屬於陽氣虛弱,是變通的治療方法。

還有一位產婦因為生產後喝酒,惡露很多,得了血暈,嘴裡呼出酒氣。這是因為血遇到酒變熱而亂跑,身體虛弱才造成昏暈。用佛手散加上二錢葛根,一帖就痊癒了。

立齋醫生說,產後喝酒會導致昏暈,產房裡人多,喧鬧又悶熱,也可能導致昏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