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九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5)

1. 墮胎

仍不通。事急。又服琥珀丸三錢。至申時大通。脹減。但體倦四肢無力。口不知味。發熱。再用參、耆、歸、芍、朮、陳、楂煎服。八劑而安。

魏云。此用補不效。後案用破血益甚。宜參看。

薛立齋治一妊娠五月。服剪紅丸而墮。腹中脹痛。服破血之劑。益甚。以手按之。益痛。薛曰。此峻藥重傷。脾胃受患。用八珍倍人參、黃耆、半夏、乳香、沒藥。二劑而痛止。數劑全愈。

魏云。痛以手按之痛不痛分虛實。立齋以按之痛甚。竟作大虛治。非明眼不能。

震按此案是正法。上案是死證。急則治標。亦僥倖於萬一。

一婦素怯弱。四月生女。自乳。患疥瘡年餘不愈。遂至羸困。五月勉強執姑喪禮旬月。每欲眩臥。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痛。手不可按。而嘔吐不止。六脈微細之極。醫以為脈雖虛而病形則實。誤認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香附、吳茱萸等藥而愈。繼復患瘧。且墮胎。

又投理氣行氣之劑。病去。元氣轉脫。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薛診云。皆理氣之劑。損真之誤也。連投參、耆、歸、朮、附子、薑、桂六劑。間用八味丸。五日眠食漸甘。六脈全復。薛云。心脾疼痛時。即當服此等藥。瘧亦不作矣。

震按先前之痛已醫好。繼後患瘧半產。亦云病去。乃追咎先前之不用溫補。此豈人所能及。余因是言而追思生平所見心脾痛證。有屢治屢愈。屢愈屢發。數年之間發漸頻。以至危殆者。安知不犯薛公所責耶。然屢發者。脈必弦小而堅。或更帶數。必非微細之極。若至如絲欲絕。亦誰不能溫補哉。

江應宿治汪鎬妻。三十五歲。厭產。服打胎藥。下血如崩。旬余不止。或時鼻衄。諸藥不效。江診得六脈數而微弦。乃厥陽之火泛逆。投四物換生地。加阿膠、炒黑山梔、薄黃。一劑而愈。

江云。內熱而虛。致墮者居多。蓋孕至三五月上。屬少陽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白朮、阿膠等。為安胎之聖藥。

孫東宿曰。侄婦戴氏。孕已五月。忽血大下。午後發戰。六脈俱數。左寸滑大。右關搏指。左關軟弱。予以白芍二錢。生地、阿膠、人參、蒲黃各一錢。柴胡、香附、地榆、荊芥各七分。甘草五分煎服。午後發寒熱。每夜凡三次。頭痛惡心。腹中塊硬。所下血塊甚多。心下怯力。

此虛無疑也。以補中益氣加阿膠、炮薑、白芍、烏梅。下午。右眼白珠發一白泡。光腫下垂。而面亦腫。此虛火遊行無制之證。其夜大發寒熱。指爪皆黑。唇白。汗大出。腹中作痛。牽引兩乳皆痛。仍以補中益氣加阿膠、白芍、桂枝、五味、麥冬。服後熱退汗止渴除。神氣少定。

乃有生意。次日。咳嗽而胎墮。即以獨參湯繼服。其夜腸鳴。瀉二次。以參、術各三錢。炙草一錢五分。炮姜一錢。桂心、茯苓各五分。陳皮七分。蓮子、大棗煎服。後因咳嗽。以四君加炮薑、五味、紫菀。調理而愈。

白話文:

墮胎

一婦人服藥後仍未墮胎,情況緊急,又服用琥珀丸,傍晚終於墮胎,腹部脹痛減輕,但身體疲倦乏力,食慾不振,發熱,於是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芍、蒼朮、陳皮、山楂煎劑,八劑後痊癒。魏氏評論:單純補益無效,後續用破血藥反而效果更好,值得參考。

薛立齋治療一懷孕五月的婦女,服用剪紅丸墮胎後,腹部脹痛,服用破血藥後症狀加重,按壓腹部疼痛加劇。薛立齋認為是峻猛藥物傷及脾胃,於是使用八珍湯加倍人參、黃耆,並加入半夏、乳香、沒藥,兩劑後疼痛停止,數劑後痊癒。魏氏評論:疼痛按壓後是否加劇能區分虛實,薛立齋因按壓後疼痛加劇,而採用大補之法治療,非有經驗者不能為之。

震氏評論:薛立齋的治療方法是正確的,而之前的案例是危急情況,緊急時治標,也是萬一之計。

一體質虛弱的婦女,生育女兒四個月後哺乳,患疥瘡一年多未癒,身體日漸虛弱。五個月後勉強參加公婆喪禮十多天,經常頭暈想臥床休息。一日受寒,突然心脾部位腫痛,不能觸摸,並伴有嘔吐不止,脈象極度微弱。醫師誤認為雖脈象虛弱但病症屬實證,認為各種疼痛不能補氣,於是使用青皮、香附、吳茱萸等藥物治療而痊癒。後來又患瘧疾,並再次墮胎,又服用理氣藥物,疾病痊癒,但元氣受損,再次服用人參、黃耆補益藥物無效,脈象極度微弱。薛氏診斷認為,都是因為理氣藥物損傷了元氣,於是連續服用人參、黃耆、當歸、蒼朮、附子、生薑、桂枝六劑,間服八味丸,五天后睡眠和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脈象也完全恢復。薛氏認為,心脾疼痛時,就應該服用這些溫補藥物,瘧疾也不會再發作了。

震氏評論:之前的疼痛已經治癒,後來患瘧疾又墮胎,也說病好了,卻追究先前沒用溫補藥物,這豈是人力所能及?我因此而回想生平所見的心脾疼痛病例,有的屢治屢癒,屢癒屢發,數年間發作越來越頻繁,以致危及生命,難道沒有犯薛氏所指出的錯誤嗎?然而屢次發作的病人,脈象必定弦細而堅,或者脈象較快,肯定不是極度微弱的脈象。如果脈象已經微弱如絲線將斷,誰還能不溫補呢?

江應宿治療汪鎬的妻子,三十五歲,厭惡妊娠,服用墮胎藥後,出血如崩,十多天不止,有時還會鼻出血,各種藥物均無效。江氏診斷出脈象數而微弦,屬於厥陰之火逆襲,於是服用四物湯換生地黃,並加入阿膠、炒黑山梔、黃柏,一劑而癒。

江氏認為,內熱而虛弱導致墮胎的多,因為懷孕到三五個月,屬於少陽相火,所以容易墮胎,否則,為什麼黃芩、白朮、阿膠等是安胎的良藥呢?

孫東宿說:侄媳戴氏,懷孕五個月,突然大量出血,下午發冷發熱,脈象皆數,左寸脈滑大,右關脈有力,左關脈軟弱。給予白芍、生地黃、阿膠、人參、蒲黃,柴胡、香附、地榆、荊芥、甘草煎服。下午發冷發熱,每晚三次,頭痛噁心,腹部有硬塊,流出的血塊很多,心下怯弱無力。

這明顯是虛證,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炮薑、白芍、烏梅。下午,右眼白珠出現白色水泡,腫脹下垂,面部也腫脹,這是虛火遊走不受約束的表現。當晚嚴重發冷發熱,指甲都發黑,嘴唇蒼白,大量出汗,腹部疼痛,牽引兩乳都疼痛。仍然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白芍、桂枝、五味子、麥冬。服藥後發熱、出汗、口渴都減輕,精神稍好。

於是有了生機,第二天,咳嗽,胎兒墮落,立即服用獨參湯。當晚腸鳴,大便二次。服用人參、蒼朮、炙甘草、炮薑、桂心、茯苓、陳皮、蓮子、大棗煎服。後來因為咳嗽,服用四君子湯加炮薑、五味子、紫菀調理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