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九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2)

1. 腫喘

喻嘉言治顧季掖室人,仲夏時,孕已五月,偶爾下血。醫以人參、阿膠,勉固其胎。又經一月,身腫氣脹,血逆上奔,結聚於會厭胸膈間,食飲才入,觸之痛楚,轉下甚艱,稍急,即連粒嘔出,全如噎證。更醫數手,咸以為胎氣上逆,脾虛作腫而成膈噎也,用人參之補,五味之收為治。

延至白露節,計孕期已八月,而病勢危極,呼吸將絕,始邀喻診。其脈尺部微澀艱推,獨肺部洪大無倫,其喘聲如曳鋸,其手臂青紫腫亮如毆傷色。喻駭曰:「似此凶證,何不相商?幸余尚有善藥,可以通其下閉上壅。」季掖必求病名,喻曰:「上壅者,以肺脈之洪大,合於會厭之結塞,知其肺當生癰也;下閉者,以尺脈之微澀,合於肉色之青腫,知其胎已久壞也。善藥者,瀉白散加芩、桔之苦以開之,不用硝、黃等癘藥也。」服二大劑,腹即弩痛,下白汙如膿者數斗,裹朽胎而出,胸膈即開,連連進粥,但寒熱咳嗽未除。旬余白汙既盡,忽大腫大喘可畏,一以清肺為主。

竟獲全痊。

震按此案,從呂滄洲得來。滄洲治經歷哈散侍人,病喘不得臥,眾作肺受風邪治。呂診氣口獨盛,厥陰絃動而疾,兩尺俱短而離經,乃曰:「此得之毒藥動血,以致胎死不下,奔逆而上衝,非風寒作喘也。」用催生湯加芎、歸,煮大劑服之,夜半果下一死胎,喘即止。哈散因告妾誠有孕,以室人見嫉,故藥去之,眾所不知也。

白話文:

喻嘉言治療顧季掖的妻子。在仲夏時,她懷孕五個月,偶爾出現下血,醫生用了人參、阿膠來加強安胎。又過了一個月,她全身腫脹,氣也往上衝,血也逆流向上,聚積在喉嚨和胸膈之間。食物才剛吞下去,一碰到就疼痛難忍,吞嚥下去非常困難。稍微急一點,就會連食物碎渣都嘔吐出來,完全像噎住一樣。又找了幾位醫生,都認為是胎氣上逆,脾虛導致腫脹,進而造成膈噎。於是使用人參來補氣,五味子來收斂的藥物來治療。

一直拖到白露節,算起來孕期已經八個月了,而病情卻非常危急,呼吸幾乎要停止。才請喻嘉言來看診,他的脈象尺部微弱艱澀,只有肺部脈象洪大無比,喘氣聲像拉鋸一樣。手臂呈現青紫色,腫脹得像瘀傷一樣。喻嘉言驚訝地說:「這麼嚴重的症狀,為何不早點告訴我?幸好我還有好藥,可以疏通她下部的閉塞和上部的壅塞。」顧季掖一定要問病名,喻嘉言說:「上部壅塞,是因為肺脈洪大,加上喉嚨堵塞,可以知道是肺部要生癰了。下部閉塞,是因為尺脈微澀,加上肉色青腫,可以知道是胎兒早就死了。所謂的好藥,就是瀉白散加上黃芩、桔梗的苦味來開通,不用芒硝、大黃等猛烈藥物。」服用了兩大劑,肚子就開始劇痛,排出了像膿一樣的白色汙物數斗,裹著腐爛的胎兒出來,胸膈就舒暢了,接著可以連連進食粥,只是寒熱咳嗽還沒消除。十多天後,白色汙物排盡,忽然又出現嚴重腫脹和喘氣,情況十分可怕。還是以清肺為主來治療。

最後完全痊癒了。

震按:這個案例是從呂滄洲那裡得來的。滄洲曾經治療一位經歷哈散的侍妾,她喘氣無法躺下,眾人都以肺受風邪來治療。呂診脈時發現氣口獨盛,厥陰脈像弦一樣跳動而且很快,兩尺脈都短並且偏離正常位置。就說:「這是因為毒藥導致血妄動,以致胎死不下,逆行向上衝擊,不是風寒引起的喘氣。」用催生湯加上川芎、當歸,煮成大劑服用。半夜果然排下一個死胎,喘氣就停止了。哈散因此告訴他,妾確實懷孕,因為被妻子嫉妒,所以用藥把胎兒墮掉了,這是眾人不知道的。

2. 惡阻

丹溪治一婦,孕兩月,嘔吐頭眩。醫以參、朮、川芎、陳皮、茯苓服之,愈重。脈弦,左為甚,而且弱。此惡阻病,必怒氣所激。問之果然。肝氣既逆,又挾胎氣,參、術之補,大非所宜。以茯苓湯下抑青丸二十四粒,五服稍安。脈略數,口乾苦,食則口酸。意其膈間滯氣未盡行。

以川芎、陳皮、山梔、生薑、茯苓煎湯,下抑青丸十五粒而愈。但口酸易飢,此肝熱未平。以熱湯下抑青丸二十粒,至二十日而愈。後兩手脈平和,而右甚弱,其胎必墮。此時肝氣既平,可用參、術。遂以初方參、術等補之,預防墮胎以後之虛。服一月而胎自墮,卻得平安矣。

震按:右脈弱而胎必墮,雖投參、術無功。此必丹溪試驗數次,故確信不疑。

一婦孕三月,吐痰水並飲食,每日寅卯作。作時覺小腹有氣衝上,然後膈滿而吐,面赤微躁,頭眩,臥不能起,肢疼微渴。蓋肝火挾衝脈之火衝上也。一日甚,二日輕。脈和,右手寸高。藥不效者將二月餘。偶用沉香磨水,化抱龍丸。一服膈寬,氣不上衝。二三服,吐止眩減,食進而安。

震按:抱龍丸乃香竄辛散之藥,似非孕婦所宜。竟獲大效者,此婦必多郁,或多思,故氣結而右寸脈高。諸香藥能破郁開結,則效也。

汪石山治一婦,形質瘦小,面色近紫。產後年餘,經水不通。首夏忽病嘔吐,手指麻痹攣拳,不能伸展,聲音啞小,噦不出聲。醫皆視為風病,危之。汪診脈皆細微近滑,曰:「此妊娠惡阻病也。」眾謂經水不通,安有妊理?汪曰:「天下之事,有常有變;此乃事之變也。」脈雖細微,似近於滑,又尺脈不絕,乃妊娠也。遂以四君子加二陳治之,諸證俱減。尚畏粥湯,惟食干糕香燥之物而有生意。

給事遊讓溪夫人病新愈,月餘經事不行,嘔噦眩暈,飲食難進。醫以為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法在不治。江篁南診之,尺脈雖小,按之滑而不絕。此妊而惡阻,非凶候也。六君子加砂仁,數服而安。後產一女。

震按:前條系產後經猶未通,此條系病後月事不行,殊難指其為孕。汪公謂事之變,近來卻常有之。尺按不絕,最宜留心。至如惡阻乃常病,千金半夏茯苓湯最佳。二陳加生地、芍、芎、復花、桔梗、細辛、人參、生薑也。有寒者千金茯苓丸可用。六君加枳實、桂心、乾薑、葛根也。

橘皮竹茹湯治胃熱,抑青丸治肝火,法亦備矣。諸法不應則停藥,金匱所謂加吐下者則絕之也。過八十日,自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懷孕兩個月,出現嘔吐、頭暈的症狀。醫生用人參、白朮、川芎、陳皮、茯苓等藥物治療,反而更加嚴重。把脈發現脈象弦緊,左邊的脈尤其明顯而且虛弱。這其實是妊娠引起的惡阻病,一定是因發怒而導致的。詢問之下,果然是這樣。肝氣已經逆亂,又加上胎氣,所以人參、白朮等補益的藥物是絕對不適合的。於是使用茯苓湯,配合服用抑青丸二十四粒。服用五劑後,稍微好轉。脈象稍微變快,口乾口苦,吃東西則感到口中酸味。判斷是胸膈間的滯氣還沒完全消散,因此使用川芎、陳皮、山梔子、生薑、茯苓煎湯,配合服用抑青丸十五粒,就痊癒了。但是仍然容易感到口酸和飢餓,這是肝熱還沒平息的緣故,所以用熱湯送服抑青丸二十粒,約二十天後才痊癒。之後兩手的脈象都平和了,但是右手的脈仍然虛弱,推斷胎兒必定會流產。這時肝氣已經平復,可以使用人參、白朮等藥物,於是使用最初的處方,用人參、白朮等補益藥來預防流產後身體的虛弱。服用一個月後,胎兒果然自行流產,但婦女卻平安無事。

(震按:右脈虛弱胎兒必定會流產,即使服用人參、白朮也沒用。這必定是朱丹溪多次試驗後的經驗,所以確信不疑。)

另一位婦女懷孕三個月,每天早上寅時和卯時就會開始吐痰水和食物。發作時會感到小腹有氣向上衝,然後胸膈脹滿而嘔吐,臉色發紅略顯躁動、頭暈,無法起身,四肢痠痛,稍微口渴。這是肝火夾雜衝脈之火向上衝的緣故。一天症狀嚴重,一天症狀較輕,脈象平和,但右手寸脈明顯高於其他部位。用藥治療兩個多月都沒有效果。後來偶然使用沉香磨水,化開抱龍丸服用,一劑後胸膈寬暢,氣不再上衝。服用二三劑後,嘔吐停止,頭暈減輕,開始能進食而安穩。

(震按:抱龍丸是香竄辛散的藥物,似乎不適合孕婦使用,竟然能產生奇效,是因為這位婦女必定是憂鬱或思慮過度,導致氣機鬱結,右寸脈才會高起。各種香藥能夠破除鬱結,所以有效。)

汪石山治療一位婦女,體型瘦小,面色發紫,產後一年多月經不來,初夏突然出現嘔吐、手指麻木彎曲,不能伸直,聲音沙啞細小,想打嗝也打不出來。醫生都認為是風病,情況危急。汪石山把脈後發現脈象細微而且接近滑脈,說:「這是妊娠引起的惡阻病。」眾人說,月經不通怎麼可能懷孕?汪石山說:「天下事有常有變,這就是變。」脈象雖然細微,但接近滑脈,而且尺脈不斷絕,所以是懷孕。於是使用四君子湯加上二陳湯治療,各種症狀都減輕了。但仍然害怕稀粥湯類食物,只喜歡吃乾糕等乾燥的食物,身體才感覺有生機。

有一位給事(官名)遊讓溪的夫人,病剛好,一個多月月經沒來,出現嘔吐、頭暈、難以進食等症狀。醫生認為是心脾有二陽病變,女子月經不來是無法醫治的。江篁南診斷後認為,雖然尺脈很小,但按下去是滑脈而且不斷絕,這是懷孕引起的惡阻,不是凶險的徵兆。用六君子湯加上砂仁,服用幾劑就痊癒了。後來生了一個女兒。

(震按:前面說的是產後月經還沒來,這條說的是病後月經不來,很難就此判斷是懷孕。汪石山說的「事之變」現在卻經常發生。尺脈按下去不斷絕,最需要留意。至於惡阻是常見的病,千金半夏茯苓湯效果最好,就是在二陳湯加上生地、芍藥、川芎、旋覆花、桔梗、細辛、人參、生薑。有寒症可以使用千金茯苓丸,就是在六君子湯加上枳實、桂心、乾薑、葛根。

橘皮竹茹湯治療胃熱,抑青丸治療肝火,方法也已經完備。各種方法都不管用,就應該停止用藥。《金匱要略》所說的,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治療,就一定會沒救了。超過八十天,自然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