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九 (9)

回本書目錄

卷九 (9)

1. 崩漏

每帖加竹茹五錢。臨睡又與黑虎丹數粒。諸證悉去而愈。

震按:此證不用脫血益氣之法,其察脈審證高矣。然此時著眼在昏冒脹悶等證,非血去多而猶不止也。溫膽湯竹茹用至五錢,終系暴病,病根在痰火,誤服補澀藥以致崩,非久崩不痊者比。若吾邑錢觀察夫人患崩證三年,名醫畢集,靡藥不嘗;迨後用歸脾湯幾數百帖,服參無算,旋愈旋發,卒致不起。縱遇孫公,亦復何法以治之?

施笠澤治祁君萬之內崩中。服地榆、續斷等藥不效。施診其脈沉而結,曰:「蓄血證也。」病得之天癸至而怒。祁曰:「然。」因怒經止,半月後即患崩證,迄今一月矣。乃用桃仁、大黃,行血破瘀。或謂:「失血復下,不導其勢耶?」施曰:「血隨氣滯,蓄積不散,壅塞隧道,溢而妄行。決壅去滯,則血自歸經矣。不然,舍其本而治其末,何異下水塞流乎?」服湯二劑,果下衃血,天癸旋至。

〔附〕高鼓峰治一產後惡露不盡,至六七日,鮮血奔注,發熱口渴,脅痛狂叫,飲食不進。用養血及清肝行血藥,無一效。高診其脈洪大而數,乃曰:「此惡露未盡,留泊血海。凡新化之血,皆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用醋製大黃一兩,生地一兩,桃仁泥五錢,乾漆三錢,濃煎飲之。或曰:「產後大虛,藥毋過峻否?」高曰:「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服後下黑血塊數升,諸病如失。再用補中益氣調理而痊。

震按:此二案,若合符節,要皆實證也。實證易治,一攻即愈;虛證難醫,屢補無功。經云:「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以見能治虛者,自無難題矣。夫治虛用補,通套之法也。審其臟腑經絡奇經,虛在何處;有無寒熱濕風之兼挾,細細分別。尚或效或不效,其效者為能治,不效者仍為不能治也。寒熱濕風,古人皆有成方;而風之一字,今多忽略。內經云:「卒風暴至,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原與天暑地熱,經水沸溢對待為言。故古人治風入胞門,有一味防風丸、舉卿古拜散等方。若肝風內動,則未之及。肝屬風木,主藏血;因怒因郁,皆致斯病。須以逍遙散、虎潛丸、烏梅丸、補肝湯,斟酌加減。蓋即肝風動血,又有挾寒、挾熱、挾瘀之分。人參、熟地、阿膠、黃連、地榆、桂、附、桃仁、柏子仁、三七、鬱金等,可憑脈證參入。總在臨機權變,不得只以虛目之也。

白話文:

崩漏

每帖藥方都加竹茹五錢,睡前再服用幾粒黑虎丹,所有症狀都消失了,病也就好了。

這個病例不用耗血益氣的方法,醫生診斷脈象和病情非常精準。治療著重在昏眩、胸悶、腹脹等症狀,而不是因為出血太多而止不住血。溫膽湯中竹茹用量達到五錢,說明這是急性病,病根在痰火,誤服收斂止血的藥物導致崩漏,這和久治不癒的崩漏不同。例如,我縣錢觀察的夫人患崩漏三年,名醫都看過,各種藥物都用過,後來用了幾百帖歸脾湯,服用的人參也無數,病情時好時壞,最終去世了。即使遇到孫思邈這樣的大夫,恐怕也沒辦法治癒。

施笠澤醫生治療祁君萬的內出血(崩漏),服用地榆、續斷等藥物無效。施醫生診脈發現脈象沉而結實,說是血瘀停滯的症狀。病人說,是因為月經來潮時生氣引起的。生氣後月經停止,半個月後就患上了崩漏,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於是施醫生用桃仁、大黃行血破瘀。有人說,已經失血了,還繼續服用破血藥物,是不是過度了?施醫生說,血隨著氣的阻滯而停滯不散,阻塞經脈,溢出而亂流。疏通阻塞、去除停滯,則血液自然會回到經脈。否則,捨本逐末,就像用水去堵住流水一樣,效果不會好。病人服用兩劑藥後,果然排出瘀血,月經也正常來了。

附:高鼓峰醫生治療一位產後惡露不盡的病人。到第六七天,鮮血大量湧出,伴隨發熱口渴、脅痛、狂叫、飲食不進等症狀。用養血和清肝行血的藥物都沒有效果。高醫生診脈發現脈象洪大而數,於是說,這是惡露不盡,停留在血海中,所有新生的血液都迷失了方向,如果不清除瘀血,就會持續出血。他用醋製大黃一兩、生地一兩、桃仁泥五錢、乾漆三錢,濃煎服用。有人說,產後身體虛弱,藥物是不是太猛了?高醫生說,該走的血會走,該留的血會留,哪裡來的虛弱?服藥後排出大量的黑色血塊,諸病症狀都消失了,再用補中益氣的藥物調理後痊癒。

這兩個病例非常相似,都是實證。實證容易治療,一攻即愈;虛證難治,多次補益都無效。《內經》說:「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說明能治虛證的人,就沒有什麼難治的病了。治療虛證用補益的方法,是通用的方法,但要仔細辨別臟腑經絡和奇經的虛實,以及寒熱濕風的兼夾情況,細緻區分,才有可能有效。有效的才是真能治病,無效的還是不能治病。

寒熱濕風,古人都已經有成熟的治療方法。而「風」這個因素,現在很多人都忽略了。《內經》說:「卒風暴至,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原本與天暑地熱、經水沸溢相對應。所以古人治療風邪侵入胞宮,有單味防風丸、舉卿古拜散等方劑。如果肝風內動,這些方劑就無效了。肝屬風木,主藏血,因為生氣或鬱悶都會導致崩漏,需要用逍遙散、虎潛丸、烏梅丸、補肝湯等,斟酌加減。肝風導致出血,還有兼夾寒、熱、瘀的不同情況,人參、熟地、阿膠、黃連、地榆、桂枝、附子、桃仁、柏子仁、三七、鬱金等藥物,可以根據脈象和病情酌情加入。總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不能只從虛證的角度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