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九 (8)

回本書目錄

卷九 (8)

1. 崩漏

易思蘭治一婦患崩,去血極多,用止血藥,崩愈甚,臥床月餘,羸瘦食少,面青爪黑,氣促痰喘。易診之。心脈平和;肝脈弦大時一結;肺脈沉而大且有力;脾胃脈沉澀;兩尺沉而無力。曰:「此氣鬱證也。」詢之,果因怒而致。乃用香附、烏藥、蘇梗為君;撫芎、白芷為臣;當歸、白朮、神麯、甘草為佐使。

服藥後,頓覺神爽,諸證減半。舉家欣躍。易曰:「未也。明日子時分,指甲變桃紅色,方可救。」至期,甲色果紅。又診之。左三部如前;肺脈微起;脾胃雖沉緩而不澀;兩尺照舊。謂其家曰:「午時血當大崩;毋得驚惶,以駭病者。」至期,果下紫黑血塊數枚。自此遂止。或問曰:「崩,血證也;人用血藥不效;公用氣藥而止者,何也?」

易曰:「崩雖在血,其源在氣。氣如橐籥;血如波瀾。血隨氣行,欲治其血,先調其氣。然有調氣而血疾不愈者;有不調氣而治血亦愈者。又何也?蓋所因有不同耳。有因血而病氣者;有因氣而病血者。能以脈證辨之,而治法之先後定矣。

如人稟來血虛者,血虛氣必盛,為咳血、潮熱、咽痛等證。此則以血為主,而用滋陰降火之劑。今此證,時值秋令,肺脈宜浮短而反沉大,失其令矣。有云:『下手脈沉,便知是氣;大者火也;氣有餘即是火。』沉而兼大,是氣鬱而不運也。況肝木至秋,脈當微弱,茲反弦大而結。肝脈結者,血積於內也。病因肝家怒火鬱結,血不歸經而妄行。非因氣而病血者乎?故以治氣為先也。」曰:「指甲已黑矣,君斷子時變紅;血已止矣,君斷午時復來,何也?」易曰:「此正陰陽生長之妙也。蓋血活則紅;血凝則黑。爪甲黑者,血凝而不散也。今用藥以行其氣,至子時一陽初動,氣行則血活,故黑甲變而紅矣。至午時一陰復生,肝乃乙木,乙木生於午,肝氣得令,其邪不能容,故積血於此時盡出。積出則氣運血行,循環經絡而病已矣。」

震按:此案議論通暢,大有發明。然開鬱疏氣之藥,一服而瘀血行,新血止。必無其事。不過此病有此理,姑存其說,以示後人,使勿墨守見血治血一法。

孫東宿治潘敬齋媳,經水不調。醫投安胎之劑。越七月,經水忽大行。內有血塊筋膜如手大者一二桶。昏冒困憊。其脈:右關洪滑;左寸洪數;兩尺皆洪大。病交夜分,咬牙亂語;手心熱;口噤。時手足皆冷。心頭脹悶不快。面色青。諸醫皆謂難治。孫曰:「無恐。此濁痰流滯血海;以誤服安胎之劑,益加其滯。血去多,故神魂無依。痰迷心竅,故神昏語亂。其發於夜半者,乃痰熱在心包絡與膽經,故每至其時而發。為之調氣開痰,安神養血,可生也。」即以溫膽湯加石菖蒲、酒芩、天麻、棗仁、丹參與服。其夜子丑時,咬牙亂語皆減半。次日仍與前藥。

白話文:

崩漏

一位婦女患了崩漏症,出血非常多。醫生用止血藥,結果崩漏更嚴重了,臥床一個多月,消瘦、食慾不振,面色青白,指甲發黑,呼吸急促,痰多喘息。易醫生診脈後發現,心脈平和,肝脈弦大且時而停滯,肺脈沉而有力,脾胃脈沉澀,兩尺脈沉而無力。易醫生判斷這是氣鬱造成的。詢問後,果然是因生氣而導致的。於是,易醫生用香附、烏藥、蘇梗做主藥,川芎、白芷做輔藥,當歸、白朮、神麴、甘草做佐使藥。

服藥後,病人立刻感覺精神爽快,各種症狀減輕了一半,全家人都非常高興。但易醫生說還沒好。第二天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如果指甲變成了桃紅色才能算痊癒。到時間指甲果然變紅了。再次診脈,左三部脈象如前,肺脈略微浮起,脾胃脈沉緩但不再澀滯,兩尺脈仍然沉弱。易醫生告訴家屬,午時(下午11點到下午1點)將會再次大量出血,不要驚慌,以免加重病情。果然,午時病人排出幾塊紫黑色的血塊後,出血就停止了。

有人問道:崩漏是血症,為什麼用止血藥沒效,而用疏通氣血的藥卻好了呢?易醫生解釋說:崩漏雖然是血症,但根本原因在於氣。氣就像風箱,血就像波浪,血隨著氣運行。治療崩漏,應該先調理氣機。但也有人調理氣機後,血症還沒好;也有人不調理氣機,單純治療血症就好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致病原因不同。有的因血症而導致氣虛,有的因氣鬱而導致血症。能根據脈象和症狀辨別,治療方法的先後順序就確定了。

比如,天生血虛的人,血虛則氣盛,會出現咳血、潮熱、咽喉痛等症狀,這就要以補血為主,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而這個病人是在秋季,肺脈應該浮而短,卻沉而大,這是失常的。有人說,脈沉就說明是氣虛,脈大是火盛,氣多就是火盛。脈沉而大,說明氣鬱而不通暢。況且秋天是肝木的季節,脈象應該微弱,而這個病人肝脈弦大且結,肝脈結滯,說明血積在體內。病因是肝火鬱結,血液不循經絡而妄行,這不是氣鬱而導致血症嗎?所以,先治療氣才是關鍵。

有人問:指甲已經發黑了,你卻預測子時會變紅,血就止住了;你又預測午時會再次出血,這是為什麼呢?易醫生說:這就是陰陽生長的奧妙。血活躍就紅,血凝固就黑。指甲發黑,說明血液凝固而不散。現在用藥疏通氣機,到子時,一陽初生,氣行則血活,所以黑指甲變紅了。到午時,一陰復生,肝屬乙木,乙木在午時生長,肝氣旺盛,邪氣無法容納,所以積血此時排出。積血排出,氣血運行通暢,經絡循環恢復正常,病就好了。

震(評論者)認為,這個病例分析透徹,很有啟發意義。但是,服用疏通氣機的藥物,一次就能使瘀血排出,新血停止,這種情況不太可能。不過,這個病例闡述的道理是正確的,姑且保留這個說法,以示後人,不要墨守成規,只看到出血就用止血藥。

孫東宿醫生治療潘敬齋的媳婦,月經不調,以前醫生給她用了安胎藥,七個月後,月經突然大量來潮,裡面有像手一樣大的血塊和膜狀物,有好幾桶。病人神志昏迷,疲憊不堪,脈象右關脈洪大而滑,左寸脈洪大而數,兩尺脈都洪大。病情在夜間加重,咬牙亂語,手心發熱,口噤,手腳冰冷,心頭脹悶不適,面色青白。其他醫生都認為難治。孫醫生卻說沒有問題。這是濁痰阻滯在血海,誤服安胎藥加重了阻滯,出血多,所以神志失常,痰迷心竅,所以神昏語亂。病情在半夜發作,是因為痰熱在心包絡和膽經,所以每到半夜就發作。孫醫生為她調理氣機,化痰,安神養血,病人就痊癒了。他用了溫膽湯加石菖蒲、酒芩、天麻、棗仁、丹參。當天夜裡子丑時(晚上11點到凌晨3點),咬牙亂語的症狀減輕了一半。第二天繼續服用同樣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