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6)

1. 經水

又月餘,日用蘆薈丸。以大皂角、青黛、蘆薈、硃砂、麝香,各一錢。另以干蝦蟆用皂角等分燒存性;為末一兩。入前項藥,同為末。蒸餅丸如麻子大。每日二服;空腹以逍遙散下;日晡以歸脾湯下。喜其謹疾,調理年餘而愈。

震按:古方治癥瘕,有蘆薈丸。用蘆薈、黃連、胡黃連、木香、蕪荑、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炙草七錢。米糊丸云:治疳瘕,肌肉消瘦、發熱、飲食少思、口乾作渴、齒頰生瘡等證。與此方大同小異,而敘證悉同。濟陰綱目注,謂小兒疳積腹脹者宜用。疑與婦人非宜,意其誤收。今觀此案,而後知集書者之不誤收也。

孫東宿治馬二尹媳。每月汛行,子戶旁輒生一腫毒,脹而不痛。過三五日,以銀簪針破,出白膿盞許而消。不必貼膏藥而生肉,無疤痕。但汛行即發,或上下左右無定所,第不離子戶也。內外科歷治數年不效,且致不孕。因詢於孫。沉思兩日而悟曰:此中焦濕痰,隨經水下流,壅於子戶也。經下而痰凝,故化為膿。原非毒,故不痛。用白螺螄殼火煅存性為君;南星、半夏為臣;柴胡、甘草為佐。麵糊丸,早晚服之,遂愈。

震按:孫公穎悟,殊不可及。「原非毒,故不痛」,亦格致名言。

〔附〕:一寡婦體弱,每逢月事聲啞。沈堯封曰:肝腎之絡,俱上連肺。精血下注,肺中必枯,故啞。用地黃、天冬、肉蓯蓉、歸身等大補精血,病反甚。加細辛五分,通厥少之絡,才入口,聲即出。後用八味丸調理,經來不啞。

震按:今人稱月事為天癸者,謬也。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又云:「男子二八而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若天癸即月事,丈夫有之乎?顧名思義,謂是天一之真水,乃精血之源頭也。蓋男女皆有精。《易》云:「男婦媾精」,可據。然指天癸為精,亦不妥。天癸為精,不該又云「精氣溢瀉」矣。後賢講受孕之道,有「陽精陰血,先至後沖」等說,亦謬。夫男女交接,曾見女人有血出耶?交接出血是病,豈能裹精,及為精所裹哉?大約:兩情歡暢,百脈齊到,天癸與男女之精偕至,斯入任脈而成胎耳。男胎女胎則由夫婦之天癸,有強弱盈虛之不同也。任脈、督脈,皆起於前後兩陰交之會陰穴。督總諸陽,任總諸陰。任脈隸足少陰,衝脈隸足足陽明。所謂「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也。經云:「前陰總宗筋之所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陽明水穀之精華,變化成血以灌輸太衝。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矣。」既孕則血聚以養胎,不能輸入太衝,故月事不下。由此辨之:任脈通而天癸至;衝脈盛而月事下,明系兩項矣。

白話文:

經水

一個多月後,每天服用蘆薈丸。蘆薈丸的成分為:大皂角、青黛、蘆薈、硃砂、麝香各一錢。另取乾燥的蟾蜍與皂角等量燒成灰,研磨成一兩粉末,加入上述藥物,混合研磨,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服用兩次。早上空腹服用逍遙散,下午服用歸脾湯。患者很謹慎,認真服藥,調理了一年多後痊癒。

古方治療癥瘕,有一種蘆薈丸,其成分為蘆薈、黃連、胡黃連、木香、蕪荑、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炙甘草七錢,用米糊做成藥丸。此方用於治療疳瘕,症狀包括肌肉消瘦、發熱、食慾不振、口乾舌燥、齒齦潰瘍等。此方與前述蘆薈丸成分略有不同,但治療的病症卻很相似。《濟陰綱目》注釋中提到,小兒疳積腹脹者適用此方,懷疑此方不適合婦女使用,認為是錯誤收錄的。但從這個案例來看,之前的收錄並無錯誤。

孫東宿治療馬二尹的媳婦,每月月經來潮時,陰部旁邊都會長一個腫塊,腫脹但不疼痛,三五天后,用銀簪刺破,排出約一盞的白膿後腫塊消退,無需貼膏藥,很快就能長好,沒有疤痕。但每次月經來潮都會發作,位置不定,但在陰部附近。患者曾求醫於內外科醫生多年未果,還導致不孕。於是向孫東宿求醫,孫東宿思考兩天後恍然大悟,認為這是中焦濕痰,隨著經血下流,阻塞於陰部,經血下行時痰液凝結,因此化膿,本非毒症,所以不痛。他用白螺螄殼煅燒成灰為主要藥物,配以南星、半夏為輔藥,柴胡、甘草為佐藥,用麵糊做成藥丸,早晚服用,不久便痊癒了。

孫公的診斷精準獨到,令人欽佩。「本非毒症,故不痛」更是精闢的診斷。

附記:一位寡婦體弱,每次月經來潮都會聲音嘶啞。沈堯封認為,肝腎經絡都與肺部相連,精血下注,肺氣必然受損,所以會聲音嘶啞。他用地黃、天冬、肉蓯蓉、當歸等大補精血的藥物,結果病情反而加重。於是又加入細辛,疏通厥陰少陰經絡,藥物入口後,聲音立即恢復正常。後來服用八味丸調理,月經來潮時不再嘶啞。

現在有些人稱月經為天癸,這是錯誤的。《內經》中記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又說:「男子二八而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如果天癸就是月經,那麼男人也會有月經嗎?顧名思義,天癸是指天地間至純至真的水,是精血的根本來源。男女都有精氣,《易經》說「男婦媾精」,可以佐證。但是把天癸等同於精氣也不妥當,如果天癸是精氣,就不該再說「精氣溢瀉」了。後世關於受孕的論述,有陽精陰血、先至後沖等說法,也都是錯誤的。男女交合時,有沒有見過女人流血呢?交合出血是病態,怎麼能說是精氣相裹,或被精氣所裹呢?大概是因為男女情投意合,氣血暢通,天癸與男女的精氣同時到達,進入任脈而形成胎兒。男胎女胎是由夫妻雙方天癸的強弱盛衰決定的。

任脈和督脈都起始於前後陰交會的會陰穴,督脈統攝全身陽氣,任脈統攝全身陰氣。任脈屬於足少陰經,衝脈屬於足陽明經。所謂「衝為血海,任主胞胎」。《內經》說:「前陰是宗筋匯聚的地方,而陽明經最長。」陽明經吸收水穀精華,轉化為血液,灌注到太衝穴。太衝脈盛,月經就能按時來潮。懷孕後,血液聚集以滋養胎兒,不能灌注到太衝穴,所以月經就不來了。由此可見,任脈通則天癸至,衝脈盛則月經來潮,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