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八 (17)
卷八 (17)
1. 積塊
顯慶寺僧應公,有沉積數年。每於四更後,心頭痛硬,不能安臥。須起行寺中,習以為常。人莫知為何病。因求治於戴人。戴人令湧出膠涎一二升,如黑礬水。繼出黃綠水,又下之,去膿血數升。自爾胸中如失巨山,飲餌無算,安眠至曉。
果園劉子平妻,腹中有塊如瓢十八年矣。經水斷絕,諸法不治。戴人令一月內湧四次,下六次。所去痰約一二桶,其中有不化之物,如菜葉者,如爛魚腸者。覺病積如刮,漸漸而平。及積既盡,塊痕反窪如臼,略無少損。至是面有童色,經水復行。
修弓杜匠,其子婦年三十,有孕已歲半矣。每發痛,則召收生嫗,以為將產也。一二日復故,凡數次。乃問戴人。戴人診其脈澀而小,斷之曰:塊病也,非孕也。脈訣所謂澀脈如刀刮竹行,主丈夫傷精,女人敗血。治法:下有病,當瀉之。用舟車丸百餘粒。後以調胃承氣湯加當歸、桃仁。
三兩日又以舟車丸、桃仁承氣湯,瀉青黃膿血,雜然而下。每更衣,以手向下推之揉之則出後。二三日,又用舟車丸、豬腎散、通經散等,連下數日。俟晴明,當未食時,以針瀉三陰交。不再旬,病已失矣。
震按:子和此種治驗,約十餘條。其載脈象也:不曰沉細,則曰沉遲。此條則曰小而澀。而其用藥也:積在上者,茶調散、三聖散、瓜蒂散為主;積在下者,舟車丸、神祐丸、承氣湯、通經散為主;積在中者,兼而用之。凡吐下約數十次,盈五六缶。此種病人,豈非項籍樊噲之流亞耶?
然如樊將軍鴻門會切生彘肩啖之,又當怒時不見其成積也。故曰:壯盛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潔古養正積自除之論,最有見識。何麻知幾輩侈張其說,以惑世誣民耶?
又按:子和系睢州人,河南水土厚實,或有此理。後人師其意而用倒倉法,亦以吐瀉去積。王金壇極贊之,謂:腸胃中得肉液充滿,流行如洪水泛漲,浮槎陳朽,皆推逐盪漾而出,沉疴悉去矣。然徐東皋曰:此法惟宜用於元氣實者。若虛損勞瘵鼓脹反胃,真病已成,六脈無力者,皆不可用。予見不善用者,往往殺人。觀此說益惕然於三聖三花輩之難以輕試矣。
陳自明云:予族子婦,腹中有大塊如杯,每發痛不可忍。予診之,知為血瘕。投黑神丸,盡三丸,塊氣盡消,終身不復作。
震按:黑神丸載在濟陰綱目。以彈子大一丸,分四服。據云:痃氣十服,膈氣癥瘕五服,血瘕三丸,當瘥。想系神效之方。並注漆有飛補之力。但世間有一種人,沾染漆氣即患漆瘡者。若誤投之,寧不為害?所當慎也。予又見一婦:先因痞塊經閉,里醫用生漆濃塗紙上,陰乾煅灰,同諸行血藥服之。數服後,頓下鮮血盈桶,遂困憊不堪,就予治。雖大進補劑,終淹成弱證而死。所謂飛補者安在哉?
白話文:
積塊
顯慶寺僧應公,多年來腹部有積塊,每到四更之後,心口劇痛、堅硬,無法安睡,必須起身在寺中走動,已成習慣,無人知曉其病因。他求治於戴氏醫生,戴氏醫生令其嘔吐出約一、二升的膠狀涎液,如同黑礬水,接著又排出黃綠色液體,再次催吐後,又排出數升膿血。此後,他胸中感到如同卸下巨山般輕鬆,食慾大增,得以安眠至天明。
果園劉子平的妻子,腹部有如瓢一樣大的積塊,已達十八年之久,月經停止,各種治療方法均無效。戴氏醫生令其在一個月內嘔吐四次,通便六次,排出約一、二桶痰液,其中夾雜著未消化的物質,例如菜葉、腐爛的魚腸等。她感覺積塊如同被刮除一般,病情逐漸好轉,積塊消除後,患處反而凹陷如臼,身體卻沒有任何損傷,面色恢復紅潤,月經也恢復正常。
修弓匠杜氏的媳婦,三十歲,懷孕已一年半,經常腹部劇痛,以為將要生產,而召請接生婆,但一、二日後又恢復原狀,反覆數次。於是求治於戴氏醫生,戴氏醫生診斷其脈象細澀,斷定是積塊病,而非懷孕。脈訣上說:「澀脈如刀刮竹子」,這是指男子傷精,女子血瘀。治療方法是,若有病在下,應當瀉下。戴氏醫生用舟車丸一百多粒,之後用調胃承氣湯加當歸、桃仁。
三、兩日後又用舟車丸、桃仁承氣湯瀉下,排出青黃色的膿血。每次更換衣物,用手向下推揉,都能排出膿血。二、三日後,又用舟車丸、豬腎散、通經散等藥物,連續瀉下數日。待天氣晴朗,在未進食時,用針灸三陰交穴。不到十天,病就好了。
震按:類似這樣的治療案例,約有十多條。記載脈象時,不是說脈沉細,就是說脈沉遲,這一條則說脈小而澀。至於用藥方面,積塊在上者,以茶調散、三聖散、瓜蒂散為主;積塊在下者,以舟車丸、神祐丸、承氣湯、通經散為主;積塊在中間者,則兼而用之。總共嘔吐瀉下約數十次,排出液體達五六缶之多。這些病人,豈非像項羽、樊噲那樣強壯的人嗎?
然而,像樊將軍在鴻門宴上吃生豬腿一樣,在盛怒時看不見他身體有積塊。所以說,強壯的人沒有積塊,虛弱的人才會出現積塊。潔古養正,積塊自然消除的說法,最有見地。何麻知幾輩人誇大其詞,以迷惑世人,欺騙百姓呢?
又按:子和是睢州人,河南水土肥沃,或許有此道理。後人師法其意,用倒倉法,也以嘔吐瀉下治療積塊。王金壇極力稱讚此法,認為腸胃中充滿了水液,像洪水泛濫一樣,將陳舊的糟粕沖刷排出,沉積的疾病也隨之消除。然而,徐東皋說,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元氣充沛的人,如果已經虛損勞累,鼓脹反胃,真病已成,六脈無力,都不能使用。我見過不少人濫用此法,結果往往導致死亡。看到這些說法,我更加警惕那些三聖三花等方法,不可輕易嘗試。
陳自明說:我的族媳婦,腹部有一個像杯子一樣大的積塊,經常疼痛難忍。我診斷是血瘀,給她服用黑神丸,服用完三丸後,積塊和氣都消失了,此後終身未再復發。
震按:黑神丸記載在《濟陰綱目》中,一丸如彈子大小,分四次服用。書中記載,痃氣服用十丸,膈氣、癥瘕服用五丸,血瘀服用三丸即可痊癒。想來是神效的藥方。書中還註明,生漆有飛補的作用。但是,世上有些人沾染漆氣就會患漆瘡,如果誤用,豈不是有害?應當謹慎。我又見過一個婦女,因痞塊經閉,鄉村醫生用生漆塗在紙上,陰乾後煅成灰,與一些活血化瘀藥一起服用。服藥數次後,突然排出鮮血一桶,身體極度虛弱,來找我治療,雖然我給她服用大量補藥,最終還是因為體虛而死。所謂的飛補,究竟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