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八 (7)
卷八 (7)
1. 痹
一人患背胛縫一線痛,起上胯骨至胸前側脅而止。晝夜不住。脈弦而數,重取左豁大於右。意其背胛,小腸經;胸脅,膽經也。必思慮傷心,心臟未病,而小腸府先病,故痛從背胛起。及慮不能決,乃歸之膽,故痛至胸脅。及小腸火乘膽木,子來乘母,是為實邪。詢之,果因謀事不遂而病。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使吞龍膽丸,數服而愈。
一壯年厚味多怒,秋間於髀樞左右發痛一點,延及膝骭。痛處惡寒,晝靜夜劇。口或渴,膈或痞。醫用補血及風藥,至次年春痛甚,食減形瘦,膝腫如碗。脈弦大頗實,寸澀甚,大率皆數。小便數而短。作飲食痰積在太陰陽明治之。以酒炒黃柏一兩,生甘草梢、犀角屑、鹽炒蒼朮各三錢,川芎二錢,陳皮、牛膝、木通、芍藥各五錢,遇暄熱,加黃芩二錢為末。每三錢,與薑汁同研細,煎令帶熱,食前服之,日夜四次。半月後,脈減病輕,去犀角,加牛膝、龜板、歸身尾各五錢,如前服。又半月,腫減食增,不惡寒,惟腳痿軟。去蒼朮、黃芩。夏,加炒柏一兩五錢。余依本方,內加牛膝。因中年,加生地黃五錢。冬,加桂枝、茱萸。病遂愈。仍絕酒肉濕面胡椒。
震按:此案現證甚雜,而作飲食痰積在太陰陽明治,誠為扼要之論。然方中無消食消痰藥,想以醇酒厚味,釀成濕熱耳。故濕熱與風寒,乃痹證兩大綱。
一人項強,動則微痛。脈弦而數實,右為甚。作痰熱客太陽經治之。以二陳湯加酒洗黃芩、羌活、紅花而愈。
一村夫背傴僂,足攣,成廢疾。脈沉弦而澀。以煨腎散與之,上吐下瀉。過一月,又行一次。凡三四帖而愈。
一人濕氣,腳攣拳,伸不直。用當歸拈痛湯加杜仲、黃柏、川芎、白朮、甘草、枳殼。愈。
震按:此三條,亦皆從濕熱治。但因所兼之證而變換其藥,仍是殊途同歸也。
薛立齋治一婦人,自汗盜汗,發熱晡熱,體倦少食,月經不調,吐痰甚多,已二年矣。遍身作痛,天陰風雨益甚。用小續命湯而痛止。用補中益氣、加味歸脾湯,三十餘劑。諸證悉愈。此皆鬱結傷脾,不能輸養諸臟所致。故用前二湯專主脾胃。若用寒涼降火、理氣化痰,復傷生氣,多致不起。
一婦人因怒,月經去多,發熱作渴,左目緊小,頭項動掉,四肢抽搐,遍身疼痛。此怒動肝火,肝血虛而內生風。用加味逍遙加鉤藤,數劑。諸證漸愈。又八珍湯調理而安。
一婦人歷節作痛,發熱作渴,飲食少思,月經過期,諸藥不應。脈洪大,按之微細。用附子八物四劑而痛止。用加味逍遙而元氣復,六味丸而月經調。
一婦體胖,素內熱,月經失調,患痛風,下身微腫,痛甚,小便頻數,身重脈緩。證屬風濕,而血虛有熱。先用羌活勝濕湯四劑,腫漸愈。用清燥湯數劑,小便漸清。用加味逍遙十餘劑,內熱漸愈。為飲食停滯,發熱仍痛,面目浮腫。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而愈。又因怒氣。
白話文:
[痹]
一個病人背脊骨縫中間一條線的地方疼痛,疼痛從上方的胯骨延伸到胸前側邊肋骨處才停止,晝夜不停。脈象弦數,左側寸關尺脈的搏動比右側大。我認為他的病在背脊(小腸經)、胸脅(膽經)。一定是思慮過度傷了心,雖然心臟沒有病變,但是小腸先病了,所以痛從背脊開始。因為思慮不能決斷,所以痛到了胸脅。小腸的火氣乘犯了膽經的木氣,子來克制母,這是實邪。詢問後果然是因為事情辦不成而生病的。於是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讓他服用龍膽丸,服用幾次後就好了。
一個壯年人,喜好厚味飲食,又愛發脾氣。秋天時,大腿內側骨頭附近(髀樞)左右出現一點痛,延伸到膝蓋和小腿。疼痛的地方怕冷,白天輕微,晚上加重,有時口渴,有時胃脘痞悶。醫生用補血和祛風的藥物治療,到了第二年春天,疼痛加重,食慾減退,身體消瘦,膝蓋腫得像碗一樣大。脈象弦大而實,寸脈澀滯明顯,大多數脈象都很快。小便次數多而量少。我診斷為飲食停積導致痰濕阻滯在脾胃,用酒炒黃柏一兩、生甘草梢、犀角屑、鹽炒蒼朮各三錢、川芎二錢、陳皮、牛膝、木通、芍藥各五錢治療。如果遇到溫暖潮濕的天氣,就再加黃芩二錢,研成細末,每次服三錢,用薑汁調服,煎煮至溫熱,飯前服用,每日四次。半個月後,脈象減弱,病情減輕,去掉犀角,增加牛膝、龜板、當歸尾各五錢,按之前的劑量服用。又過了半個月,腫脹減輕,食慾增加,不怕冷了,只是腿腳無力。於是去掉蒼朮、黃芩,夏天時,加炒柏一兩五錢。
我沿用這個方劑,在裡面加了牛膝,因為是中年人,又加了生地黃五錢。冬天時,又加了桂枝、茱萸,病就痊癒了。並且戒掉了酒肉、濕面和胡椒。
震按:這個病例的臨床表現很雜亂,但是診斷為飲食停積導致痰濕阻滯在脾胃,確實是抓住要點的論斷。然而方劑中沒有消食化痰的藥物,我想可能是因為長期食用醇酒厚味,釀成了濕熱。所以濕熱和風寒是痹證的兩個主要病因。
一個病人項頸僵硬,活動就輕微疼痛,脈象弦數而實,右側更嚴重。診斷為痰熱客犯太陽經,用二陳湯加酒洗過的黃芩、羌活、紅花治療,就好了。
一個農民,背駝僂,腳攣縮,成了殘疾,脈象沉弦而澀。我給他用了煨腎散,導致他上吐下瀉,過了一個月,又服藥一次,一共服了三四劑就痊癒了。
一個病人濕氣重,腳攣縮成拳狀,伸不直,用當歸拈痛湯加杜仲、黃柏、川芎、白朮、甘草、枳殼治療,就好了。
震按:這三條病例,都是從濕熱的角度治療,但是因為兼有的症狀不同,而改變了藥物,仍然是殊途同歸。
薛立齋治療一個婦女,自汗盜汗,發熱,午後發熱更重,身體疲倦,食慾減少,月經不調,痰多,已經兩年了,全身疼痛,陰雨天疼痛加重。用小續命湯,疼痛就停止了。然後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歸脾湯,三十多劑,所有症狀都痊癒了。這些都是氣鬱結滯傷了脾,不能滋養其他臟腑所致,所以用前面兩個方劑專治脾胃。如果用寒涼的藥物瀉火,理氣化痰,反而會傷了元氣,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一個婦女因為生氣,月經量多,發熱口渴,左眼緊縮,頭頸搖晃,四肢抽搐,全身疼痛。這是怒氣傷肝,肝血虛弱,內生風邪。用加味逍遙散加鉤藤,幾劑藥後,症狀漸漸好轉。又用八珍湯調理,就痊癒了。
一個婦女經常關節疼痛,發熱口渴,食慾減少,思慮減少,月經推遲,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脈象洪大,按壓時感覺細弱。用附子八物湯四劑,疼痛就停止了。用加味逍遙散調理元氣,用六味地黃丸調治月經,就痊癒了。
一個婦女體胖,素有內熱,月經失調,患痛風,下身輕微腫脹,疼痛厲害,小便頻數,身體沉重,脈象緩弱。症狀屬於風濕,而且血虛有熱。先用羌活勝濕湯四劑,腫脹漸漸好轉。用清燥湯幾劑,小便漸漸清澈。用加味逍遙散十幾劑,內熱漸漸好轉。因為飲食停滯,發熱疼痛,面部浮腫,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就痊癒了。又因為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