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七 (23)
卷七 (23)
1. 耳
張友夔壯歲。常苦兩耳癢。日一作。遇其甚時。殆不可耐。挑剔無所不至。而所患自若也。常以堅竹三寸許截之。拆為五六片。細刮如洗帚狀。極力撞入耳中。皮破血出。或多至一蜆殼而後止。明日復然。失血既多。為之困悴。適有河北醫士周敏道至。詢之。曰。此腎臟風虛。
致浮毒上攻。未易以常法治也。宜買透冰丹服之。勿飲酒。啖濕面蔬菜雞豬之屬。能盡一月為佳。夔用其戒。數日癢止。而食忌不能久。既而復作。乃著意痛斷累旬。耳不復癢。
震按此種奇癢。斷非尋常之藥所能治。若尋常耳癢。或風或火。亦易治也。
立齋治一人。年二十。耳內出水作痛。年餘矣。脈洪數。尺脈為甚。屬肝腎二經虛熱。用加減地黃丸料。一劑而愈。
又一男子每交接。耳中作痛。或作癢。或出水。以銀簪挖入。甚喜陰涼。此腎經虛火。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又一婦人。因怒發熱。每經行。兩耳出膿。兩太陽作痛。以手按之。痛稍止。怒則胸脅乳房脹痛。或寒熱往來。小溲頻數。或小腹脹悶。皆屬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諸證悉退。以補中益氣加五味而痊。
震按以上三案。或憑脈。或憑證。亦皆易辨。惟用加減八味丸者。諒其尺脈必微弱。或虛大。故加溫藥以導納之。若尺脈洪數。似宜用知柏地黃丸。
〔附〕一婦人於壁上取雞翎卷耳。適蜈蚣生子在翎上。帶入耳中。生小蜈蚣。穿腦內。且痛且癢。百藥莫效。一醫令燒雞肉。熱置一器內。留一小孔蓋上。令病者以耳受之。雞香薰入。蜈蚣悉攢雞肉上。其病立愈。
石山治一人。年近六十。面色蒼白。病左耳聾。三十年矣。近年來。或頭左邊及耳皆腫。潰膿。膿從耳出甚多。時或又腫復膿。今則右耳亦聾。屢服祛風去熱逐痰之藥。不效。汪診左手心脈浮小而快。肝腎沉小而快。右脈皆虛散而數。此恐乘輿遠來。脈未定耳。來早脈皆稍斂。
不及五至。非比日前之甚數也。夫頭之左邊及耳前後皆屬於少陽也。經曰。少陽多氣少血。今用風藥痰藥。類皆燥劑。少血之經。又以燥劑燥之。則血愈虛少矣。血少則澀滯。澀滯則壅腫。且血逢冷則礙。今復以寒劑凝之。愈助其壅腫。久則鬱而為熱。腐肉成膿。從耳中出矣。
漸至右耳亦聾者。脈絡相貫。血氣相依。未有血病而氣不病也。故始則左病。而終至於右亦病矣。是為病久氣血兩虛。且年六十。氣血日涸。而又出外勞傷氣血。又多服燥劑以損其氣血。膿又大泄以竭其氣血。則虛而又虛可知矣。以理論之。當滋養氣血。氣血健旺。則運行有常而病自去矣。
否則不惟病不除。而腦癰耳疽。抑亦有不免矣。人參二錢。黃耆三錢。歸身、白朮、生薑各一錢。鼠黏子、連翹、柴胡、陳皮各六分。川芎、片芩、白芍各七分。甘草五分。煎服十數帖而愈。
白話文:
張友夔年輕時常患兩耳奇癢,每天發作,嚴重時難以忍受。他用盡各種方法搔抓,卻毫無效果。甚至用三寸長的竹片削成細條,用力塞入耳中刮癢,弄破皮膚流血,有時甚至流出一蜆殼那麼多血才停止,第二天又復發。長期如此失血,讓他非常虛弱。後來遇到一位河北醫生周敏道,診斷他是腎臟風虛,導致毒邪上攻,需用特殊方法治療,建議他服用透冰丹,忌酒,不吃濕面、蔬菜、雞肉、豬肉等,持續一個月為佳。張友夔照做,幾天後癢就好了,但因為不能長期忌口,不久後又復發。他下定決心,堅持忌口數十天,耳癢才徹底痊癒。 作者認為這種奇癢非一般藥物能治,一般的耳癢,可能是風或火引起的,較易治療。
作者記述了三個案例:第一個是二十歲年輕人,耳朵流膿痛一年多,脈象洪數,尺脈尤甚,屬肝腎二經虛熱,用加減地黃丸一劑就痊癒了。第二個是男子每次性交後耳朵疼痛、發癢或流膿,喜歡陰涼,屬於腎經虛火,用加減八味丸痊癒。第三個是婦人因生氣導致發熱,每次月經來潮,兩耳流膿,太陽穴疼痛,按壓後疼痛稍減,生氣時胸脅乳房脹痛,或寒熱交替,小便頻繁,小腹脹悶,屬於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所有症狀都消失了,再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調養痊癒。作者分析這三個案例,有的憑脈象,有的憑症狀,都容易辨別。用加減八味丸的案例,尺脈可能微弱或虛大,所以加溫藥引導藥力吸收;如果尺脈洪數,可能更適合用知柏地黃丸。
還有一個案例是婦人用雞毛彈耳,不料雞毛上有蜈蚣卵,孵出小蜈蚣鑽進耳朵,導致疼痛難忍,百藥無效。一位醫生用燒熱的雞肉,留個小孔讓病人用耳朵靠近,雞肉的香味將蜈蚣吸引出來,病就好了。
最後一個案例是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人,面色蒼白,左耳聾三十年,近年來左耳及頭部腫脹流膿,膿液從耳朵流出很多,時好時壞,後來右耳也聾了。他服用過很多祛風、去熱、化痰的藥物都無效。醫生診脈發現左手心脈浮小而快,肝腎脈沉小而快,右脈虛散而數,認為這是因為病人長途跋涉,脈象尚未穩定,過些日子脈象會趨於平緩。作者分析,左耳及頭部屬於少陽經,少陽經氣多血少,之前用祛風化痰藥,都是燥性藥物,反而損傷血氣,導致血瘀腫脹,久而化熱成膿。右耳也聾了,是因為脈絡相通,氣血相依,左耳病久了,影響到右耳。所以病久氣血兩虛,再加上年老體弱,勞累傷氣血,又服用燥藥損傷氣血,膿液大量流失,更是加重了氣血虧虛。因此應該滋養氣血,氣血充足,則運行正常,疾病自然會痊癒。否則,不僅病不除,還可能導致腦癰耳疽等嚴重後果。 最後開了個方子: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生薑、鼠黏子、連翹、柴胡、陳皮、川芎、黃芩、白芍、甘草,煎服十幾劑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