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七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2)

1. 面病

〔附〕興國初有任氏。色甚美。聘進士王公甫。謂甫不遂寸祿。愁郁不樂。面色漸黑。自慚而歸母家求治。一道人曰。是可療也。以女真散酒下二錢。日兩服。數日間面變微白。一月如舊。賂得其方。乃黃丹、紫菀。等分為末耳。

震按此因愁鬱而致面黑。此方恐未必效。又有觸受穢臭面色忽黑者。宜焚沉、檀。卻能著效。

餘杭人和倅。將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開甑而僕甑面上。為熱氣所熏。面即浮腫。口眼皆為之閉。更數醫不能治。一醫云。古無此證。以意療之。乃取僧寺久用炊布燒灰存性。隨敷而消。未半月愈。蓋以炊布受湯上氣多。反用以出湯毒。猶以鹽水取鹽味耳。此心法之巧也。

震按釜蓋氣水以治燒酒毒。即同此義。

白話文:

面病

興國初期,有個任姓女子,長得非常漂亮,嫁給了進士王公甫。因為王公甫仕途不順,沒有得到官職,她鬱鬱寡歡,愁眉苦臉,面色漸漸變黑。她羞愧難當,於是回到娘家求治。一位道士說:「這個病可以治。」便用女真散用酒送服,每次二錢,每天服用兩次。幾天後,她的臉色稍微變白了一些,但一個月後又恢復原樣。她賄賂道士,得到了藥方,原來只是黃丹、紫菀等量研磨成粉末而已。

這個病例是因憂愁鬱悶導致面色發黑。這個方子恐怕未必有效。還有一些人因為接觸污穢臭氣,面色突然變黑,這就適合焚燒沉香、檀香,反而能奏效。

餘杭縣有個主簿,將要赴任。因為蒸煮降真木犀香,從蒸籠打開時,不慎將蒸籠蓋掉落到自己臉上,被熱氣燻傷,臉立刻腫起來,嘴巴眼睛都閉上了。找了好幾個醫生都治不好。有一個醫生說:「古書上從未記載過這種病症。」就憑經驗治療,他取了寺廟裡長期用來炊飯的布,燒成灰,保留其藥性,敷在患處,腫痛很快就消退了。不到半個月就痊癒了。這是因為炊飯的布吸收了很多水蒸氣,反而可以用它來排出熱毒,就像用鹽水來去除鹽分一樣。這是巧妙的心法。

用蒸籠蓋上的水氣來治療燒酒中毒,道理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