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七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6)

1. 腰痛

喻嘉言治張令施之弟。傷寒壞證。兩腰僂廢。臥床徹夜痛叫。百治不效。喻診其脈亦平順。痛則比前大減。乃曰。病非死證。但恐成廢人矣。此證之可以轉移處。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爭之象。若全然不痛。則邪正混為一家。相安於無事矣。今痛覺大減。實有可憂。因諦思病情。

必由熱邪深入兩腰。血脈久閉。不能復出。止有攻散一法。而邪入既久。正氣全虛。攻之必不應。乃以桃仁承氣湯。多加肉桂、附子。二大劑與服。服後即能強起。再為丸服。至旬余全安。此仿仲景治結胸證附子瀉心湯法。結胸者在上之證。氣多。故附子與大黃同用以瀉心。

腰僂者在下之症。血多。故合桃仁肉桂以散腰間之血結也。後用此法治江生。二劑而愈。

震按此人無火象見。故可多加桂、附。若不受熱藥則奈何。試為西昌廣其義。如大黃䗪蟲丸、復元活血湯。或可為桂、附分途之法乎。再如黎峒丸、山羊血、石羊膽。與針砭法。皆可一致思也。

白話文:

腰痛

喻嘉言治療張令施的弟弟,患傷寒後遺症,腰部彎曲無法直立,整夜臥床痛叫,治療多次無效。喻嘉言診脈,脈象平和,疼痛比之前減輕許多。於是說,此病並非危及生命的急症,但恐怕會變成殘廢。這個病症可以轉危為安的關鍵,在於疼痛猶如刀刺般劇烈,還有邪氣與正氣相互爭鬥的跡象。如果完全不痛了,則邪正混雜在一起,相安無事,反而令人憂心。因為疼痛減輕很多,實在令人擔心。於是仔細思考病情,認為一定是熱邪深入腰部,經絡血脈長期閉塞,無法恢復通暢。只有攻散邪氣這一法,但邪氣入侵已久,正氣虛弱,直接攻邪必然無效。於是使用桃仁承氣湯,大量增加肉桂、附子,兩劑服用。服藥後就能強行起身,再服用丸藥,十多天就痊癒了。這是仿效張仲景治療結胸症的附子瀉心湯方法。結胸症在胸上部,氣機盛,所以附子和大黃一起使用以瀉心火。

腰部彎曲的症狀在下腹部,血氣較盛,因此配合桃仁、肉桂來散去腰間的血瘀。後來用這種方法治療江生,兩劑藥就治好了。

震按:這個病人沒有明顯的熱症象,所以可以大量增加肉桂、附子。如果病人不能服用溫熱藥物,該怎麼辦呢?可以進一步擴展這個治療思路,例如大黃䗪蟲丸、復元活血湯,或者可以考慮將肉桂、附子分開使用。再比如黎峒丸、山羊血、石羊膽,以及針灸方法,都可以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