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七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3)

1. 腹痛

殼著於肉。名曰甲錯。甲錯者多生肺癰。癰者壅也。豈非肺氣壅而然歟。腹痛叫絕者。壅之甚也。壅甚則並水道亦閉。是以其氣橫行於臍中。而小腸且為突出。至於外腎弛長。尤其剩事矣。吾以黃芩、阿膠清肺之熱。潤肺之燥。治其源也。氣行而壅自通。源清斯流清矣。緣病已極中之極。

惟單味多用。可以下行取效。故藥止二味。而奏功甚捷耳。試觀禽畜之類有肺者有水。無肺者無尿。故水道不利而成腫滿。以清肺為急。即此義通之。後人以五苓五皮八正等方治水者。總之未悟此旨。至於車水放塘。種種劫奪膀胱之劑。則殺人之事矣。尚可用歟。

周慎齋曰。一人年二十餘。房事不節。因食酒店飲食。遂火挾臍起。上入胸膈。腹內痛。外皮抽進。如有物閉住胸中。用消導者有之。用溫補者有之。服藥愈多而病愈凶。自分以為必死。予診之。思相火自下衝上。直至於頭面。今火起於臍。至胸而止。乃因色欲過度。真陽不足。

丹田有寒也。作痛者脾虛有寒。土無火生也。用烏藥二錢。以製附子一枚。每用附子三分。水煎服。蓋附子扶陽。烏藥破滯。只此一味煎湯極清。清則下行甚速。故五日見效。服附子百枚而痛自愈。

震按喻公以黃芩阿膠。日進十餘劑。周公以烏藥製附子。每次用三分。皆五日見效。可稱絕對。然服附子至百枚。以每次用三分計之。功程毋乃太遠乎。

白話文:

腹痛

腹部疼痛,如同甲殼附著於肉,稱為「甲錯」。甲錯多半會導致肺癰,癰是指阻塞不通。這豈不是因為肺氣阻塞不通所致嗎?腹痛劇烈到叫喊絶倒的,是阻塞非常嚴重。阻塞嚴重,就會連小便的通道也阻塞了,因此氣機橫逆於肚臍,小腸甚至突出,連外腎都鬆弛下垂,更不用說其他的後果了。我用黃芩、阿膠來清瀉肺熱、滋潤肺燥,這是治本的方法。氣機通暢了,阻塞自然會解除;根本治好了,枝葉自然也就好了。因為病情已經到了極點,所以只用單味藥,大量服用,才能迅速見效。因此只用兩種藥,就能迅速奏效。試想一下,禽畜類有肺的就有尿液,沒有肺的就没有尿液,所以水道不利才會導致腫脹,因此急需清瀉肺熱。以此道理類推,後人用五苓散、五皮飲、八正散等治療水腫的方劑,總歸沒有領悟到這個根本道理。至於那些像車水放塘一樣,大量使用攻破膀胱的藥物,簡直是殺人行為,還能使用嗎?

周慎齋說: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房事過度,又吃了酒店不潔淨的食物,於是導致下焦之火由臍部上升,直達胸膈,腹部疼痛,皮膚向內凹陷,好像有東西堵住了胸中。有人用消導的藥物,有人用溫補的藥物,服藥越多,病情越重,他自己都認為必死無疑。我診斷後認為,這是相火從下往上衝,直達頭面。現在火從臍部開始,到達胸部就停止了,這是因為房事過度,真陽不足,丹田有寒。疼痛是因為脾虛有寒,土性缺乏火氣的滋生。我用烏藥二錢,炮製過的附子一錢(每次用三分),水煎服。因為附子溫補陽氣,烏藥行氣消滯。只用這一味藥煎的湯汁非常清澈,清澈的藥汁下行很快,所以五天就見效了。他服用附子一百枚後,疼痛就痊癒了。

震按:喻公用黃芩阿膠,每日服用十幾劑;周公用烏藥炮製的附子,每次用三分,都五天見效,可以說非常有效。但是服用附子一百枚,每次用三分來計算,療程是不是太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