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七 (2)
卷七 (2)
1. 頭痛
人參二錢,甘草五分,半夏一錢,破故紙一錢,枸杞子一錢;二劑。其細澀脈即粗大,是陽氣下行矣,頭痛稍止。可見前頭痛是下焦無陽,陰火上衝。服至八劑,頭痛全止,齒根腫猶未退,脈則益和。曰:「將愈矣。」此陽氣已至恙所。果四五日後,出膿少許而瘳。
震按:羅案是氣虛頭痛;張案是積熱頭痛;薛案是肝火頭痛;李案是腎虛頭痛;孫案是痰厥頭痛;僧案是陽升不降頭痛。六種之外,又有因風痛者:抽掣惡風,鼻塞眼脹;因寒痛者:惡寒戰慄,面慘肢冷;因濕痛者:頭痛且重,天陰轉甚,或四肢疼腫,面目浮腫。此皆外因也。
內因則氣虛之外,血虛更多;積痰之外,積食亦有。丹溪云:「肥人頭痛,多是濕痰;瘦人頭痛,多是血虛有火。」斯誠要言。然因雖數端,靡不兼風。無風人只作眩不作痛也。故古方中川芎茶調散、大追風散,頗亦取效。痛久則成頭風,其方更繁,不能縷述。真頭痛乃死證。外灸百會穴,
內進參附湯、黑錫丹,或冀挽回,實未試驗。尋常頭痛亦有死者。高陽生云:「頭痛短澀應須死。」生平曾見之矣。頭與腹俱痛有五證:臭毒、傷酒、傷濕、不伏水土、瘡毒入腹也。有頭痛止則腹痛,腹痛止則頭痛,此屬脾陰虛,胃火隨氣上下。芎、歸、芍藥、木香、香附、黃連、蔥白。
又有頭痛諸藥不效,其痛更甚者,或因督脈為病,宜用茸朱丹,次則香茸八味丸。復有雷頭風,另是一項,乃內郁痰火,外束風熱。大頭風即大頭瘟,或痛或不痛,或潰或自消,死生反掌。至如眉稜骨痛,系足少陽風熱與痰,最能傷目,至兩耳出膿則危矣。宜以濃茶一碗探吐之,
次用清上藥,如選奇湯、清空膏之類。婦人注目針繡,往往眉骨痠痛,必須益陰養血。
〔附〕子和治一僧頭熱而痛,且畏明。以布圍其頂上,置冰於其中,日數易之。此三陽蓄熱故也。復灼炭火於暖室,出汗湧吐。三法並行,至七日而瘥。
一人稚年氣弱,於氣海三里穴時灸之。及長,成熱厥頭痛。雖嚴冬喜朔風吹之,其患輒止。少處暖及近煙火,其痛即作。此灸之故也。東垣治以清上瀉火湯,尋愈。
一室女近窗做女工,忽患頭疼甚。諸藥不效。一醫徐察之,窗外畜鵝,知為鵝蝨飛入耳內咬而痛也。以稻稈煎濃汁灌之,蝨死而出,遂不痛。
一人患頭風,自頤下左右,有如兩蚯蚓徐行入耳,復從耳左右分上頂,左過右,右過左。頂上起疙瘩二塊,如豬腰然;前後腦如鼓聲鼕鼕然,冷痛甚。須重綿帕裹包。疼甚四肢俱不為用,醫效罔奏。後得一方,用四物各一錢,皂角刺一錢,萆薢四兩,豬肉四兩,水煎。去藥渣。
將汁同肉食之。服至二十劑,減十之三;四十劑,減十之六;百劑乃安。江氏曰:「此非頭風也。」其人曾患黴瘡,頭塊墳起,皆輕粉結毒。故萆薢為君,四物養血,皂刺為引。其毒深,故多服取效也。
白話文:
頭痛
人參、甘草、半夏、破故紙、枸杞子等藥組成的方劑,服用後,原本細澀的脈象變得粗大有力,說明陽氣下行了,頭痛也稍微減輕。由此可見,之前的頭痛是因為下焦陽氣不足,陰火上逆造成的。服用到第八劑,頭痛完全消失,但牙根腫痛還沒消退,脈象卻更加平和,預示著病情將要痊癒。果然,四五天后,流出少量膿液,病就好了。
震氏認為此例是氣虛頭痛,張氏認為是積熱頭痛,薛氏認為是肝火頭痛,李氏認為是腎虛頭痛,孫氏認為是痰厥頭痛,僧人認為是陽氣上升而不下降的頭痛。除了這六種原因外,還有因風寒濕等外邪引起的頭痛。風邪頭痛會伴隨抽搐、惡風、鼻塞、眼脹等症狀;寒邪頭痛則會惡寒戰慄、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濕邪頭痛則頭痛加重,陰雨天更甚,可能伴隨四肢腫痛、面部浮腫。這些都是外在因素引起的。
內在因素除了氣虛,血虛更常見,除了痰積,食積也可能造成頭痛。丹溪先生說,肥胖的人頭痛,大多是濕痰;瘦弱的人頭痛,大多是血虛夾有火邪。這句話非常精闢。雖然頭痛的病因有很多,但大多都伴隨風邪。沒有風邪引起的眩暈,不會產生頭痛。因此,古方中川芎茶調散、大追風散等,都有一定的療效。頭痛久了會變成頭風,治療方法就更複雜了,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真正的頭痛,可能是危及生命的症狀,可以考慮在百會穴外灸,內服參附湯、黑錫丹等藥物,希望能挽救生命,但這方法我沒有親自試驗過。即使是一般的頭痛,也有可能致死。高陽生說:「頭痛脈象短澀,就要死了。」我以前也見過這樣的病例。
頭疼和肚子疼同時發生的情況,有五種原因:食物中毒、飲酒過度、受濕邪侵襲、水土不服、瘡毒入腹。還有一種情況是頭痛好了肚子疼,肚子疼好了頭痛,這屬於脾陰虛、胃火隨氣上下造成的。可以用川芎、當歸、白芍、木香、香附、黃連、蔥白等藥物治療。
還有一種頭痛,服用各種藥物都不見效,而且疼痛加劇,可能是督脈出了問題,可以用茸朱丹治療,其次是香茸八味丸。還有雷頭風,這是一種不同的頭痛,是由於內在痰火鬱結,外在風熱束縛造成的。大頭風就是大頭瘟,可能痛也可能不痛,可能潰爛也可能自行消退,生死就在一瞬間。眉稜骨疼痛,是足少陽經風熱和痰邪引起的,最容易傷到眼睛,如果兩耳流膿就非常危險了,應該用濃茶一杯來催吐。
然後再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例如選奇湯、清空膏之類的。婦女長時間低頭針線活,經常會眉骨酸痛,必須滋陰養血。
附錄:
曾經治療一個僧人,頭痛發熱,怕光。我們用布包住他的頭,裡面放冰塊,每天換幾次,因為這是三陽經熱邪蓄積的緣故。同時也在溫暖的房間裡用炭火熏烤,使其出汗嘔吐。三種方法同時進行,七天后痊癒。
還有一個小孩子,年紀小體弱,在氣海穴和三里穴灸過,長大後就患上了熱厥頭痛。即使在嚴冬,也喜歡讓北風吹,這樣症狀就會減輕;如果處於溫暖的地方或靠近火,疼痛就會發作。這是因為之前灸治的緣故。東垣先生用清上瀉火湯治療,很快就好了。
一個年輕女子在窗邊做女工,突然頭痛劇烈,各種藥物都不見效。一個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窗外養著鵝,知道是鵝蝨飛進耳朵裡咬的,用稻草煎濃汁灌進去,蝨子死了出來,疼痛就消失了。
還有一個人患了頭風,感覺從下巴左右兩邊,好像有兩條蚯蚓慢慢地爬進耳朵,又從耳朵左右兩邊爬到頭頂,左邊爬到右邊,右邊爬到左邊,頭頂上起了兩個腫塊,像豬腰子一樣。前後腦部像鼓聲一樣咚咚響,而且冷痛劇烈,必須用厚厚的棉布包裹起來,疼痛難忍,四肢都使不上力氣。醫生治療都沒效果,後來得到一個方子:四物湯各一錢,皂角刺一錢,萆薢四兩,豬肉四兩,水煎,去渣,藥汁和豬肉一起吃。服用到二十劑,減量三分之一;服用到四十劑,減量六分之一;服用到一百劑才痊癒。江氏說,這不是普通的頭風,這個人以前患過梅毒,頭上腫塊都是輕粉中毒造成的,所以萆薢是君藥,四物湯養血,皂角刺引藥,因為毒性深,所以要多服用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