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六 (25)
卷六 (25)
1. 骨哽
竇夢麟曰:「隆慶三年正月,鹽商胡小溪家人媳婦,年二十三歲,懷娠九月矣。一日食魚,魚哽喉間,至半日,嘔吐,繼之以血碗許,魚骨尚在喉中,忽吐出一條,約有二尺余,形如小腸,闊五分,內有所食魚菜粉皮飯未化。家人為推入口中,尚餘五寸,其夫復納入之,遂昏倦。
自此嘔吐不止,湯亦不能進,延予治之。即將炭火一盆放病榻前,以好醋一碗沃之,使醋氣盈滿其室,以清其神。用牛黃清心丸一服,覺腹有微痛,再用四物湯加人參、阿膠、紅花、丹皮,五六帖,病全愈。蓋此婦所吐之腸,有類於腸耳。若腸出而斷,頃刻立斃,豈有得生之理?
此吐出者,肺之系也。因嘔吐太甚,被氣衝逆,而斷其連肺之一頭,隨吐而出。今既納入,復吐不已,氣不平耳。故用醋湯以醒其神,牛黃丸以清其心,煎劑以補其氣血,自然安妥。醫者意也,全在活法,書此以為世勸。」
震按:「此案治法頗佳,但云吐出者為肺系則謬。夫穀肉果菜由食管入胃,豈由肺系入肺?即如刀傷者,斷食管可治,斷氣管必死,今云斷其連肺之一頭,是人安得活?觀其敘證,曰家人推納入口,則原未斷也。然究系何物?或者即食管耶?又不詳明骨哽何以脫去,疏漏殊多矣。
只緣類案骨哽門無有義理可取者,所載橄欖細嚼,及核磨汁,與貫眾煎汁,或白餳糖吞嚥之,治魚骨哽,俱敘其方之所自來耳。南硼砂含咽,治火肉骨哽亦然。然以斯種入集,又不勝收矣。故魚骨哽者,有楮葉搗汁頻咽,水老鴉翅羽燒灰水服,及其干屎研末水服,並以水和塗喉外。
水獺爪爬喉嚨下,皆妙法也。而皂角末吹鼻中,得嚏即出為尤妙。昔賢云:「凡諸骨並竹木刺,哽塞咽喉不出者,不可頻以乾物壓下。若刺骨堅利者,愈壓則愈深入矣。惟以鵝翎微蘸桐油,入喉探吐,則刺必隨吐順拔而出,為勢最順。或以韭菜之類勿切,煮半熟略嚼嚥下,少頃探吐,
勢必牽掛而出。」斯真大有義理。寶公所治之證,其哽骨諒亦隨嘔吐去,只存嘔吐所傷之病,應如是治。」
白話文:
竇夢麟說,隆慶三年正月,有個鹽商胡小溪的媳婦,二十三歲,懷孕九個月了。有一天她吃魚,魚刺卡在喉嚨裡,過了半天,開始嘔吐,接著吐了滿滿一碗血。魚刺還卡在喉嚨裡。突然,她吐出一條東西,大約兩尺多長,形狀像小腸,寬約五分,裡面有沒消化的魚肉、菜、粉皮和米飯。家人把這條東西塞回她嘴裡,但還剩下五寸左右。她丈夫又把剩下的塞回去,結果她就昏迷疲倦。
從此她不停地嘔吐,連湯都喝不下去。我被請去醫治她,我立刻在她的病床前放一盆炭火,倒一碗好醋在炭火上,讓醋的氣味充滿房間,使她清醒。接著讓她服用牛黃清心丸一丸,她感覺腹部微微疼痛。然後再用四物湯加上人參、阿膠、紅花、丹皮,連服五六帖,病就完全好了。這婦女吐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像腸子,但如果真是腸子吐出來斷了,早就立刻死亡了,怎麼可能還活著呢?
這吐出來的,應該是連接肺的組織,因為嘔吐太過劇烈,被氣衝擊逆行,導致連接肺的一端斷裂,就隨著嘔吐出來。現在又把吐出來的東西塞回去,她還是不停地嘔吐,是氣不順的緣故。所以用醋的氣味來讓她清醒,用牛黃丸來清心,再用湯藥來補氣血,自然就會痊癒。這都是醫者的想法,重點在於靈活運用。我寫下這個案例,用來勸誡世人。
震認為這個案例的治療方法很好,但說吐出來的東西是連接肺的組織就錯了。食物和菜餚從食道進入胃,怎麼會從連接肺的組織進入肺呢?就像刀傷,切斷食道還可以醫治,切斷氣管就必死無疑。現在說斷了連接肺的一端,這個人怎麼可能活下來?看她描述的症狀,說是家人把東西塞回口中,可見原本就沒斷。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或許是食道吧。另外,沒有詳細說明魚刺是怎麼脫落的,遺漏之處很多。
只因為類似的骨哽案例中,沒有什麼值得參考的道理。記載的像細嚼橄欖、用核磨汁、用貫眾煎汁、或者吞嚥麥芽糖來治療魚刺卡喉,都只是敘述這些藥方的來源而已。用硼砂含在口中吞咽,治療肉骨頭卡喉也是一樣。如果都把這些方法收錄進來,實在太多了。所以治療魚刺卡喉,也有把楮樹葉搗成汁頻繁吞咽、用水老鴉的翅膀羽毛燒成灰泡水喝、還有用牠的乾燥糞便研磨成粉泡水喝,甚至用水調和塗在喉嚨外的做法。
用水獺爪子去抓喉嚨下方,也是很好的方法。而用皂角粉吹入鼻中,讓病人打噴嚏,魚刺就能出來,這個方法更是巧妙。以前的賢者說過,凡是骨頭或竹木刺卡在喉嚨出不來,不要頻繁地用乾硬的東西往下壓,如果刺很堅硬銳利,越壓只會越扎越深。只有用鵝毛筆尖稍微沾點桐油,伸入喉嚨探吐,刺一定會順著嘔吐拔出來,這是最順利的方法。或者用韭菜之類的東西,不要切斷,煮到半熟,稍微咀嚼一下就吞下去,過一會再探吐。
刺必定會被牽掛出來,這才是真有道理。寶公治療的案例,他喉嚨裡的魚刺應該也是隨著嘔吐吐出來的,剩下的只是嘔吐所造成的損傷,應該這樣治療才是正確的。
2. 誤吞金鐵
劉遵道,草窗先生族弟也。有漁人誤吞釣鉤,遵道令熔蠟為丸,從其線貫下,鉤銳入蠟,即拽而出。
鹹平中,魏公在潭州,有子弟戲吞釣鉤,至喉中,急引之,鉤著肉,不能出,魏公大怖。時有莫都料,性甚巧,以一蠶繭剪如錢大,用手揉四面令軟,以油潤之,仍中通一竅;先穿上鉤線,次穿大唸佛數珠三五枚,令兒正坐開口,漸添引數珠,俟之到喉,覺至系鉤處,乃以力向下一推,其鉤已下而脫,即向上急出之,見繭錢向下裹定鉤線須而出,並無所損。
張姓女子八歲,將母金錆子一隻剔齒,含口中,不覺嚥下,胸膈痛不可忍,憂惶無措。一銀匠以羊脛炭三錢,米飲調下,明日即從大便出。
王氏子甫周歲,其母以一鐵釘與之玩弄,不覺納之口中,吞入喉間,其父號呼求救。景岳往視之,但見其母倒提兒足以冀其出,口鼻皆血,危劇之甚。因曉之曰:「若有倒懸可以出釘而能無傷命者哉!」因速令抱正,遂聞啼聲,此蓋釘已下咽,不在喉矣。其父曰:「嬌嫩之臟,安能堪此?」哀求甚切。
張實計無所出,姑取本草一玩,覬啟其機。見所載曰:「鐵畏朴硝。」遂得一計。乃用活磁石一錢、朴硝二錢,並研為末,以熬熟豬油加蜜和調,與之吞盡。是夜三鼓,忽解下一物,大如芋子,瑩如蓴菜,潤滑無稜,藥護其外,撥而視之,則釘在其中矣,系京中釘鞋所用蘑菇釘也。蓋硝非磁石不能使藥附釘,磁石非硝不能逐釘速出,非油則無以潤,非蜜則未必吞。合是四者,則著者著,逐者逐,潤者潤,同功合力,裹護而出矣。
江應宿治一人犯事,自吞黃金二錢,心中憒憒,無可奈何。少頃,其事得釋,欲求生,邀江治之。四肢厥冷,六脈沉伏,計無所出。因思銀工熔金必用硼砂,硼能制金。急市四錢為末,粥丸,分二次服下。少頃,煎承氣湯利下,硼裹金從大便出而安。
江又載凡人溺死者,及服金屑未死者,以鴨血灌之,可活。
白話文:
劉遵道,是草窗先生的族弟。有位漁夫不小心吞下魚鉤,劉遵道就熔化蠟作成藥丸,將魚線穿過藥丸,讓藥丸順著線吞下去,魚鉤尖銳的地方就嵌入蠟丸中,再把線拉出來,魚鉤就跟著出來了。
咸平年間,魏公在潭州,他有個子弟玩耍時不小心吞下魚鉤,卡在喉嚨裡。急忙拉扯魚線,魚鉤卻鉤住肉,無法取出。魏公非常害怕,當時有個叫莫都料的人,他手很巧,用蠶繭剪成銅錢大小,用手揉軟四面,再用油潤滑,中間穿一個孔。
先把魚線穿過孔,再穿過三五顆大的念佛數珠,讓小孩坐正張開嘴巴,慢慢加穿數珠,等到數珠靠近喉嚨,感覺到碰到鉤住的地方,就用力往下一推,魚鉤就順勢脫落,然後快速向上拉出,看到蠶繭錢包裹著鉤線和魚鉤一起出來,完全沒有損傷。
有個姓張的女子八歲,拿母親的金挖耳勺剔牙,不小心含在口中吞下,胸口和隔膜之間痛得難以忍受,非常憂慮慌亂。有個銀匠用三錢羊脛炭,用米湯調和給她喝下,隔天就從大便排出來了。
有個姓王的男童剛滿一歲,他的母親拿鐵釘給他玩,不小心被他放入口中吞下。父親大聲呼救,景岳去查看,只見母親倒提著男童的腳,想讓鐵釘吐出來,導致男童口鼻都是血,情況非常危急。景岳就勸說:「如果倒吊就能取出鐵釘,又不會傷到性命的話,那才有可能。」趕快讓母親抱正男童,男童隨即發出哭聲,這表示鐵釘已經吞下肚,不在喉嚨了。父親說:「這麼嬌嫩的內臟,怎麼受得了啊!」
哀求景岳想辦法。景岳一時之間也想不出辦法,就先翻閱本草綱目,希望能找到靈感。看到書上說鐵怕朴硝,於是想到一個辦法。就用活磁石一錢、朴硝二錢,一起研磨成粉,用熬熟的豬油加蜂蜜調和,讓男童全部吞下。當天晚上三更時分,突然排出一個東西,像芋頭一樣大,像蓴菜一樣光滑,沒有稜角,藥物包裹在外面。撥開一看,發現鐵釘就在其中,是京城釘鞋用的蘑菇釘。
原來,不是磁石就不能讓藥附著在鐵釘上,不是朴硝就不能讓鐵釘快速排出,沒有豬油就無法潤滑,沒有蜂蜜就可能吞不下去。結合這四種東西,就能讓吸附的吸附,驅趕的驅趕,潤滑的潤滑,一同發揮作用,包裹著鐵釘排出來。
江應宿曾經醫治一位犯事的人,自己吞下二錢黃金,心中非常慌亂,不知如何是好。不久之後,他的事情被解決了,想要活命,就請江應宿醫治。當時他四肢冰冷,脈搏微弱,江應宿也想不出辦法。後來想到銀匠熔金一定會用到硼砂,硼砂可以克制金屬,就趕快買了四錢硼砂磨成粉,用粥做成藥丸,分兩次服用。過不久,又用承氣湯讓他排便,硼砂裹著黃金從大便排出,人就平安了。
江應宿又記載,凡是溺水死亡的人,或是吞服金屬屑還沒死的人,用鴨血灌他,就能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