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六 (2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4)

1. 諸蟲

震按吳公之法巧矣。然再佐以殺蟲藥同丸。亦無不可。

汪石山治一人。形長而瘦。色白而脆。年三十餘。得奇疾。遍身淫淫循行如蟲。或從左腳腿起。漸次而上至頭。復下於右腳。自覺蟲行有聲之狀。召醫診視。多不識為何病。汪診其脈。浮小而濡。按之不足。兼察形視色。知其為虛證矣。傷寒論曰。身如蟲行。汗多亡陽也。遂仿此例。而用補中益氣湯。多加參、耆。以酒炒黃柏五分佐之。服至三十帖。遂愈。

〔附〕一人遍身皮底。渾渾如波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止。名氣奔。用人參、苦杖、青鹽、細辛各一兩。水煎服之愈。

白話文:

諸蟲

吳公的治療方法很巧妙,但再加一些殺蟲藥一起製成藥丸服用,也沒什麼不可以。

汪石山治療過一個人,身材高瘦,膚色白皙而脆弱,三十多歲,患了一種怪病,全身皮膚感覺有蟲子蠕動,好像蟲子在皮膚底下爬行。蟲子有時從左腳腿開始,慢慢往上爬到頭部,再往下爬到右腳。病人自己感覺到蟲子爬行的聲音。他找了很多醫生看病,但大多數醫生都診斷不出是什麼病。汪石山診了他的脈搏,發現脈象浮弱而濡濕,按下去感覺不到力量,又觀察了他的形體和面色,知道這是虛證。傷寒論上說:「身體感覺像蟲子爬一樣,是因為出汗太多耗損了陽氣。」於是汪石山仿照這個例子,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再加五分酒炒黃柏作為輔助藥物。病人服用三十帖藥後,病就好了。

(附)另有一人,全身皮膚底下感覺像波浪一樣翻滾,奇癢無比,抓撓後出血不止,這種病叫做「氣奔」。用人參、苦參、青鹽、細辛各一兩,用水煎服,病就好了。

2. 中毒

一人服水銀僵死。微有喘息,肢體如冰。聞葛可久能治奇疾,求之。可久視之,曰:「得白金二百兩,可治。」病家謝以貧不能重酬。可久笑曰:「欲得白金煮湯,熱浴其體耳。」因向富家借得之,且囑之曰:「浴時如手足動,當來告我。」有頃,手足引動,往告之。復謂曰:「眼動及能起坐,悉來告我。」一如其言。乃取川椒二斤,置溲桶中,坐病人於椒上。久之,病脫去,其水銀已入椒矣。蓋銀湯能動水銀而不滯,川椒能來水銀而聚之。《酉陽雜俎》云:「椒可以來水銀。」葛公之學博矣。

〔附〕甲志云:紹興中,英州僧希賜,見有客船自番禺來。舟中士人攜一僕,腳弱不能行。舟師憫之,曰:「吾有一藥,治此病如神,餌之而瘥者,不可勝計。」乃入山求草,時已薄暮,且微醉。得草即漬酒,授病者,令天未明服之。如其言,藥入口,即呻吟云:「腸胃如刀割截痛。」

遲明而死。士人已咎舟師。舟師恚曰:「何有此?」即取昨夕所餘藥,自漬酒服之。不逾時亦死。蓋此山多斷腸草,人誤食之輒死。舟師所取藥,為根蔓所纏,醉不暇擇,徑投酒中以此致禍。因知草藥不可妄用也。

又歙客經潛山,見蛇腹脹甚,齧一草,以腹磨,頃之脹消,蛇去。容念此草,必消脹毒,取置筐中。夜宿旅邸,鄰房有過客,為腹脹所苦。客取藥就釜煎一杯飲之,頃間,其人血肉俱化為水,獨遺骸骨。急挈裝而逃,至明,主人不測何為。及潔釜炊飯,則釜遍體成金。乃密瘞其骸,既久,客至,語其事。

震按:《金匱要略》二十四卷、二十五卷載諸中毒,治法甚詳。如水銀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銀著耳邊,水銀即吐。葛公之法,原有所本,而更參他書以廣其法,故不可及。《金匱》又云:「煮薺苨甘草汁飲,通除諸毒藥。」若舟師歙客之藥,其毒太急,聖人亦不能預防也。

白話文:

有個人因為服用水銀而僵硬不能動彈,只剩下微弱的喘息,四肢冰冷。聽說葛可久能醫治各種奇難雜症,就去求醫。葛可久看過後說:「給我白銀二百兩,就可以治好。」病人家屬因為貧窮,無法拿出那麼多錢。葛可久笑著說:「我只是想要用白銀煮水,然後用熱水浸泡他的身體而已。」於是向富有人家借來了白銀。他並且囑咐說:「浸泡的時候,如果手腳開始動了,就來告訴我。」過了一會兒,病人的手腳開始抽動,他們就去告訴葛可久。葛可久又說:「等眼睛能動,以及能夠坐起來的時候,都來告訴我。」一切都如同他說的那樣。接著,他拿來二斤的川椒,放在尿桶裡,讓病人坐在川椒上面。過了很久,病就好了,那些水銀已經進入川椒裡面了。這是因為銀湯可以讓水銀流動而不停滯,川椒則可以把水銀吸引過來並聚集在一起。《酉陽雜俎》中說,花椒可以吸引水銀。葛可久的學問真是廣博啊。

【附記】《甲志》記載,紹興年間,英州的僧人希賜,看到有客船從番禺來。船上有個讀書人帶著一個僕人,僕人腳軟不能走路。船夫可憐他,說:「我有一種藥,治這種病很靈驗,吃了藥而病好的,不計其數。」於是進山採藥。當時已經傍晚了,而且他有點醉了。採到藥後,就用酒浸泡,然後給病人服用,囑咐他在天亮前服下。結果藥一入口,病人就呻吟說:「腸胃像被刀割一樣疼痛。」到了天亮就死了。讀書人責怪船夫,船夫很生氣地說:「怎麼會這樣?」就拿出昨晚剩下的藥,自己也用酒浸泡後喝下。沒過多久,他也死了。原來那座山上有很多斷腸草,人誤食了就會死。船夫採的藥,是被斷腸草的根蔓纏繞著,他醉了沒仔細挑選,直接投入酒中,因此招來了禍患。所以才知道草藥不可隨便亂用。

又有個徽州的商人經過潛山,看到一條蛇肚子脹得很大,咬了一種草,用肚子磨蹭那草,不一會兒脹氣就消了,蛇也走了。商人覺得這種草一定能消腫解毒,就把它們放在竹筐中。晚上住在旅店裡,隔壁房間有個旅客,正被肚子脹痛折磨。這個旅客拿了商人的草藥,煮了一碗喝下去。沒多久,這個人全身的血肉都化成水,只剩下骨頭。商人趕忙帶著行李逃走。到了天亮,店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清理鍋子準備煮飯的時候,發現鍋子整個變成金色的。店家就把骸骨悄悄埋起來。過了很久,商人再次來到這裡,說起了這件事。

(震按:)《金匱要略》第二十四、二十五卷記載了各種中毒的症狀,以及詳細的治療方法。例如,水銀進入人的耳朵或是家畜的體內,都會導致死亡。只要把金銀放在耳朵旁邊,水銀就會自己吐出來。葛可久的方法,其實有所根據,而且還參考了其他書籍來擴展他的療法,所以他的醫術是高深莫測的。《金匱》又說,煮薺苨甘草汁飲用,可以解除各種毒藥。至於那個船夫和徽州商人所遇到的毒藥,毒性太過猛烈,就算是聖人也無法事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