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三 (2)
卷三 (2)
1. 痢
葉先生名儀。嘗與丹溪俱從白雲許先生學。其記病云。歲癸酉秋八月。予病滯下。痛作。絕不食飲。既而困憊不能起床。乃以衽席及薦。闕其中而聽其自下焉。時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過視予。飲予藥。但日服而病日增。朋遊譁然議之。彥修弗顧也。浹旬病益甚。
痰窒咽如絮。呻吟亙晝夜。私自虞。與二子訣。二子哭。道路相傳謂予死矣。彥修聞之曰。籲。此必傳者之妄也。翌日天甫明。來視予脈。煮小承氣湯飲予。藥下咽。覺所苦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冷然。越日遂進粥。漸愈。朋遊因問彥修治法。答曰。前診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稍白。
此由平素與人接言多。多言者中氣虛。又其人務竟已事。恆失之餓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為積。積之久。為此證。夫滯下之病。謂宜去其舊而新是圖。而我顧投以參、朮、陳皮、芍藥等補劑十餘帖。安得不日以劇。然非浹旬之補。豈能當此兩帖承氣哉。故先補完胃氣之傷。而後去其積。
則一旦霍然矣。眾乃斂衽而服。
震按此與許學士治傷寒太陽病因尺脈不應用黃耆建中同法。彼先補而後散。此先補而後攻。但二公把握得定。故嫌疑不避。設麻黃承氣之用於後者不能愈病。則人之歸咎難辭。而醫之用藥無路矣。
一人患痢久不愈。脈沉細弦促。右為甚。日夜數十行。下清涕。有紫黑血絲。食少。丹溪曰。此瘀血痢也。凡飽食後疾走。或極力叫號毆跌。多受疼痛。大怒不泄。補塞太過。火酒火肉。皆致此病。此人以非罪受責故也。乃以乳香、沒藥、桃仁、滑石。佐以木香、檳榔、大黃。神麯糊丸。米飲下百丸。再服。大下穢物而愈。
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脈弦數。獨胃脈沉滑。因飲白酒作痢。下淡水膿血。腹痛。小便不利。裡急後重。丹溪以參、術為君。甘草、滑石、檳榔、木香、蒼朮為佐使。煎湯下保和丸三十粒。次日前證俱減。惟小便未利。以六一散服之而愈。
丹溪從叔。年逾五十。夏間患滯下病。腹微痛。所下褐色。後重食減。時有微熱。察其脈皆弦而澀。似數而稍長。喜不甚浮大。兩手相等。視其神氣大減。朱曰。此憂慮所致。心血虧。脾氣弱耳。以參、術為君。歸身、陳皮為臣。川芎、白芍、茯苓為佐使。時暄熱甚。少加黃連。兩月而安。此等證。若因其逼迫而用峻劑。誤矣。
梅長官年三十餘。奉養厚者。夏秋息痢。腹大痛。或令單煮乾姜。與一帖。痛定。少頃又作。又與之。又定。八日服乾薑三斤。左脈弦而稍大。似數。右脈弦而大稍減。亦似數。重取似緊。朱曰。此必醉飽後食寒涼太多。當作虛寒治之。因服乾薑多。以四物去地黃。加參、朮、陳皮、酒紅花、茯苓、桃仁煎。入薑汁飲之。一月而安。
丹溪云。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飢索飯。其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冷水調生蜜飲之。甚快。滯下亦漸緩。如此者五七日。召予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但煎人參白朮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又漸收。七八日後覺倦甚。
發呃。予知其久下而陰虛也。令守前藥。然滯下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如此者三日。呃猶未止。眾皆尤藥之未當。將用薑、附。予曰。補藥效遲。附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予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藥力到。當自止。又四日而呃與滯下皆止。
陳宅仁年近七十。厚味人也。有久喘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痢。食大減。五七日。嘔逆發呃。丹溪視脈皆大豁。眾以為難。朱曰。形瘦者尚可為。以黃柏炒燥研末。陳米飯丸。小豌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白朮、茯苓三味煎濃湯下。連服三劑即愈。切不可下丁香等熱藥。
震按丹溪諸案絕不雷同。與馬元儀大相懸絕。其最難及者。以服乾薑至三斤而仍認為虛。以呃逆已投參、術。而一兼益元。一兼黃柏。苟非識得真。豈能不惑如此。
壺仙翁治一命婦。病滯下。腹痛腰脹。翁診其脈。曰。此氣血滯鬱而然。當調血和氣。則痢自止。所以知其病者。切其脈。沉而滯。循其尺。尺澀。沉滯則氣不和。澀則精血傷。病由積鬱而強食。故氣血俱傷。乃投以四物、五苓、木香。痛少止。倍當歸。經通而滯下已。
汪石山云。予兄年逾六十。色蒼素健。九月患滯下。予適出外。自用利藥三帖。病減。延至十月。後重未除。滯下未止。診之。脈皆濡散。頗緩。初用人參二錢。歸、芍、黃芩、升麻、桃仁各一錢。檳榔五分。煎服。後重已除。再減桃仁、檳榔。加白朮一錢五分。滯下亦定。
惟糞門深入寸許。近後尾閭穴傍。內生一核如梅。頗覺脹痛不爽。予曰。此因努責氣血下滯於此。耐煩數日。膿潰自安。果如所言。後服槐角丸。痔痛如故。仍用人參三錢。歸、耆、升麻等劑而愈。
一婦年逾五十。病痢半載余。醫用四物涼血之劑。及香連丸。愈增。脘腹痛甚。裡急後重。下痢頻並。噯氣。亦或咳嗽。遍身煩熱。石山診之。脈皆細弱而數。曰。此腸胃下久而虛也。醫用寒涼。愈助降下之令。病何由安。經曰。下者舉之。虛者補之。其治此病之法歟。遂以參、術為君。
苓、芍為臣。陳皮、甘草、升麻為佐使。研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日二次。或三次。遂安。
吳茭山治一婦。長夏患痢。痛而急迫。其下黃黑色。諸醫以薷苓湯。倍用枳殼、黃連。其患愈劇。吳診之。兩尺脈緊而澀。知寒傷榮也。問其病由。乃行經之時。因渴飲冷水一碗。遂得此證。蓋血被冷水所凝。瘀血歸於大腸。熱氣所以墜下。遂用桃仁承氣湯。加馬鞭草、延胡索。
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許。痛止臟清。次用調脾活血之劑。遂痊。此乃經凝作痢。不可不察也。
震按此條先用薷、連。其患愈劇。再合以尺脈之緊澀。明知為寒傷營矣。乃不用溫藥佐消瘀。仍以承氣加逐瘀藥。豈因後重急迫。宜下不宜溫耶。
薛立齋治少宗伯顧東江。停食患痢。腹痛下墜。或用疏導之劑。兩足浮腫。食少倦怠。煩熱作渴。脈洪數。按之微細。以六君子。加薑、桂各二錢。吳茱萸、五味子各一錢。煎成冷飲。即睡。覺而諸證頓減。此假熱而治以假寒也。
立齋又云。先母年八十。仲夏患痢。腹痛。作嘔不食。熱渴引湯。手按腹痛稍止。脈鼓指而有力。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急用人參五錢。白朮、茯苓各三錢。陳皮、升麻、附子、炙草各一錢。服之睡。覺索食。脈證頓退。再劑而安。此取證不取脈也。凡暴病毋論其脈。當從其證。時石閣老太夫人。其年歲脈證皆同。彼乃專治其痢。遂致不起。
震按立齋云。暴病毋論其脈。當從其證。想先生只從虛寒之證為據。若證現實熱。而脈微細。或按之空豁者。又從脈不從證矣。多閱薛氏醫案自知。
又云。一老人素以酒乳同飲。去後。似痢非痢。胸膈不寬。用痰痢等藥不效。余思本草云。酒不與乳同飲。為得酸則凝結。得苦則行散。遂以茶茗為丸。時用清茶送三五十丸。不數服而瘥。
震按此與沈繹治肅藩同案。而以茶為丸。以茶送下更佳。
張三錫治一人。病痢。發寒熱。左脈浮緊。右脈滑大。乃內傷挾外感也。先用敗毒散加薑蔥一服。表證悉退。但中脘作脹悶。後重不已。以平胃散加枳殼、木香、檳榔、山楂。又二服。脹悶移於小腹。投木香檳榔丸三錢。下黏硬物而愈。
又一婦病痢。自投承氣湯二服。不愈。張診之。左脈浮而帶弦。右三部俱沉。關脈略滑。必鬱悶中食物所致。病家云。素惱怒。遂以厚朴、蒼朮、香附、撫芎舒郁。山楂、檳、橘、木香理氣。芍藥調中。三服愈。龔雲林治大司寇劉春岡。年近古稀。患痢。膿血腹痛。諸醫弗效。
龔診六脈微數。此肥甘太過。內有積熱。當服酒蒸大黃一兩清利之。司寇曰。吾衰老。恐不勝。惟滋補平和之劑可也。龔再四寬釋。遂服之。逾日而愈。
又治通府何竹峰赤白痢。晝夜無度。遍身瘙癢。心中煩躁。龔診六脈大數。人迎偏盛。此風邪熱毒也。以人參敗毒散。去人參加荊、防、黃連。二服即愈。而六脈仍前大數。龔曰。數則煩心。大為病進。將來必有痰喘之患。不起。後逾月。果如其言。
震按此二條一以年近古稀。而用大黃至一兩。不可為訓。一以病退脈不退。決其變證。誠有先見之明。然何不用補陰藥。以治其脈之數大也。
李士材治屯院孫瀟湘夫人。下痢四十日。口乾發熱。飲食不進。腹中脹悶。完穀不化。尚有謂其邪熱不殺穀者。計服香、連、枳、樸、豆蔻等。三十餘劑。絕谷五日。命在須臾。李診之。脈大而數。按之豁然。詢得腹痛而喜手按。小便清利。此火衰不能生土。內真寒而外假熱也。亟煎附子理中湯。冷服一劑而痛止。六劑而熱退食進。兼服八味丸。二十餘日而安。
兵尊張絅菴秋間患痢。凡香、連、枳、樸等劑。用之兩月而病不衰。士材診之。滑而有力。失下之故也。用香、連、歸、芍、陳皮、枳殼。加大黃三錢。下穢物頗多。診其脈尚有力。仍用前方。出積滯如魚腸者約數碗。調理十餘日而痊。
震按此案比前案更高。其得手處總在於能審脈也。
繆仲淳治一少年貴介。暑月出外。飲食失宜。兼以暑熱。遂患滯下。途次無藥。痢偶自止。歸家腹痛不已。遍嘗諸醫之藥。藥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食。繆視之曰。此濕熱爾。其父曰。醫亦以濕熱治之而轉劇。繆問投何藥。曰。蒼朮、黃連、厚朴、陳皮等。繆曰。誤也。術性溫而燥。
善閉氣。郎君、陰虛人也。尤非所宜。乃以滑石一兩為細末。以牡丹皮汁煮之。別以芍藥五錢。炙甘草二錢。炒黑乾薑五分。煎調滑石末服之。須臾。小便如注。痛立止。
祝茹穹治部堂祖澤遠。夏得痢疾。晝夜七八十次。疼不可言。便出僅血膿數點。飲食不進。已月餘。瘦弱已極。諸醫咸慮之。以為此毒氣熏蒸清道。致胃口遏塞。聞食即吐。凶兆也。祝視之。面熱身涼。脈大而滑。夫病久則邪氣日盛。當身熱。而今身涼。身涼不宜脈大。而今脈大。
細視胃脈。乍大乍小。茹穹豁然曰。此非噤口證也。因感寒不發散。故胃以上有積寒。冒暑不清涼。故胃以下有積熱。宜以溫藥開胃口之寒。以涼藥通穀道之熱。久病虛甚。補之。四五日即可愈耳。聞者大驚。乃以吳茱萸制黃連。薑汁炒黃芩。煨乾薑、白豆蔻各一錢。陳壁土炒白朮八分。
南棗包煨人參八分。煎服。是夜即減病之半。五六服而神氣漸旺。飲食漸進矣。
震按丹皮汁煮滑石。少佐炮姜為從治。制方服法俱妙。祝案議論頗佳。方卻平庸。其效未必如是之速。
孫東宿治溫巽橋子婦。發熱噁心。小腹痛。原為怒後進食。因而成積。左腳痠痛。已十日矣。有南潯女科。始作瘟疫治。嘔噦益加。又作瘧治。粒米不能進。變為滯下。裡急後重。一日夜三十餘行。女科技窮。乃曰。病犯逆矣。下痢身涼者生。身熱者死。脈沉細者生。洪大者死。
今身熱脈大而又噤口。何可為哉。因請東宿診。兩手皆滑大。尺部尤搏指。孫曰。證非逆。誤認為疫為瘧治者逆也。雖多日不食。而尺脈搏指。經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法從下。可生也。即與當歸龍薈丸一錢五分。服下。去稠積半盆。痛減大半。不食已十四日。至此始進粥一甌。
但胸膈仍飽悶。不如飢。又與紅六神丸二錢。胸膈舒而小腹軟。惟兩胯痛。小腹覺冷。用熱磚熨之。子戶中白物綿綿下。小水短澀。改用五苓散加白芷、小茴香、白雞冠花、柴胡服之。至夜滿腹作疼。亟以五靈脂醋炒為末。酒糊丸。白湯送下三錢。通宵安寢。次日精神清健。
飲食大進。小水通利矣。而獨白物仍下。再用香附炒黑存性。枯礬各一兩。麵糊丸。空心。益母草煎湯送下二錢。不終劑而白物無。病全愈矣。
孫東宿治侄從明。夏初。由客邸患痢。晝夜三四十度。裡急後重。口渴汗出。胸膈焦辣。手心熱。腹微痛。小水少。乾噦嘔惡。其脈左沉弦。右滑數。孫以病人原稟薄弱。今遠歸。途次多勞。不敢疏下。姑以胃風湯加黃連。與二帖不效。腹稍加脹。渠囑孫曰。古云無積不成痢。
今積勢膠固。切勿用補。無以體素弱為疑。孫即改用黃芩芍藥湯。三劑無進退。乃曰。此證實實虛虛。熱熱寒寒。殊屬難治。且穀食禁口不入。乾噦可慮。須再覓高明參酌。無知病人信任益堅。孫因圖欲先開胃口。使新穀食將宿穢壓出。或補或攻。視緩急以為方略。乃背囑伊侄曰。
令伯非人參不可。幸且勿露。俾予得以盡技。因仿丹溪法。用人參、黃連各二錢。煎濃。細細呷之。噦惡果止。連與兩日。覺胸腹脹。即以保和丸應之。覺小水不利。又以清六丸應之。裡急後重。以參、術加芩、連、木香、檳榔、滑石、桃仁應之。人參皆背加。病人不知也。
每診脈。必曰疾已漸平。幸勿遽補。恐廢前功。詎知人參已服十日。計二兩許矣。此後脈僅四至。軟而無力。憶丹溪云。虛回而痢自止。又云。氣虛甚者。非附子不能行參耆。乃以胃風湯加耆、附、炮姜。四劑而血止。後重亦止。再用菟絲、萸肉、故紙、杜仲、參、附。全安。
震按此條與下慎柔案。俱非妙論奇方。然此條或補或清。獨用並用。隨機變換。而終之以專補專溫。絲毫不誤。較之今人見補而不應。惟知有清。清又不應。不敢再補者。其智愚相遠若何。慎柔案證屢變。而方不易。亦可謂鐵中錚錚者矣。
慎柔和尚云。餘四弟年二十七。於甲辰閏九月。患痢。先來取藥。付以芍藥湯一帖。香連丸二服。數日不止。反增心口如刀割。臍腹痛。肛門痛。聲撼四鄰。自分必死。因往鄉視之。晝夜不得臥。日下紅血一桶。痛不可忍。發熱流汗。不食。脈之六部俱豁大。浮中沉無力。四至。
雖痛雖發熱。脈無力。已虛寒矣。古人云。脫血益氣。此證正宜。遂用六君子一帖。次投異功散。加升麻三分。木香五分。炒乾姜五分。一劑。去後覺可。痛亦少減。至五更。腹痛如前。予曰。此藥力盡也。急煎一劑與之。比前更可。痛又減七八。即酣睡至日中方醒。曰。不甚好過。
予曰。此藥止能支持一覺。再煎與之。遂安寢至曉。心腹痛止。後重亦輕。再服前劑而愈。二日後。吃雞肉。仍前腹痛肛腫。下穢不止。又三日。病勢篤極。予復往診之。脈三至余。浮取無。沉按之則大。脾命脈微。與補中益氣湯。不應。此虛脫之甚。加御米殼一錢。亦不應。
下如洞泄。流汗發躁。尺脈漸欲收短。危甚。急於補中益氣湯加人參二錢。服之。下咽覺憒。此正氣欲復。邪氣欲退也。頃之。精神頓增。痢稍緩。恐再作。又一劑。下注昏憒熱躁諸證漸緩。脈有神。短脈退。思古人云。久瀉久痢。湯劑不如丸散。即合參苓白朮散與服。覺減可。
至下午復躁。予亦無奈。再診左尺洪如火射狀。此陰虛火動之象。與加減八味丸五六十丸。精神覺爽。頃之。又下八九十丸。睡至天明。病去十七。方信立齋謂加減八味丸治水涸之證。即令朝暮服此丸。間以參苓白朮散。漸愈。復勞。覺小便痛。想動色欲之故。服逍遙散、麥冬、五味子而平。
高果哉治丁清惠公。予告在籍。患痢。裡急後重。白積兼鮮血。晝夜十餘次。飲食減少。兩尺脈似有似無。兩寸關弦數。小便短少。眾醫皆以望八高齡。當憑尺脈而投溫補。高獨謂稟賦素厚。宜從寸關而用清理。遂進黃芩、白芍、厚朴、檳榔、陳皮、甘草、阿膠、滑石、槐花、木香。四五劑全愈。
震按此由平素熟悉。故取捨不繆。然亦必兼有實證可據及神氣不衰以斷之也。
喻嘉言治周信川。年七十三歲。平素體堅。不覺其老。秋月病痢。久而不愈。至冬月成休息痢。晝夜十餘行。面目浮腫。肌膚晦黑。喻診其脈。沉數有力。謂曰。此陽邪陷入於陰之證也。當用逆流挽舟法。提其邪轉從表出。則趨下之勢止而病可愈。於是以人參敗毒散本方煎好。
用厚被圍椅上坐定。置火其下。更以布條捲成鵝蛋狀。置椅褥上殿定肛門。使內氣不得下走。方以前藥熱服。良久又進前藥。遂覺皮間津津微潤。再溉以滾湯。教令努力忍便。不得移身。如此約二時之久。病者心躁畏熱。忍不可忍。始令連被帶汗。臥於床上。是晚止下痢二次。
以後改用補中益氣湯。不旬日而全愈。
朱孔陽年二十五歲。形瘦。素安逸。夏月因構訟。奔走日中。致痢。晝夜一二百次。不能起床。但飲水而不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烙。揚手擲足。躁擾無奈。喻診其脈弦緊勁急。不為指撓。謂曰。此證一團毒火。蘊結在腸胃之內。其勢如焚。救焚須在頃刻。若二三日外。
腸胃朽腐矣。於是以大黃四兩。黃連、甘草各二兩。入大沙鍋內煎。隨滾隨服。服下。人事稍寧片刻。少頃。仍前躁擾。一晝夜服至二十餘次。大黃俱已煎化。黃連、甘草俱煎至無汁。次日病者再求前藥。喻又診之。見脈勢和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藥。改以生地、麥冬各四兩。
另研生汁。而以花粉、丹皮、赤芍、甘草各一兩。煎成和汁。大碗咽之。以其來勢暴烈。一身津液從之奔竭。待下痢止。然後生津養血。則枯槁一時難回。令脈勢既減。則火邪俱退。不治痢而痢自止。豈可泥潤滯之藥而不急用乎。服後。痢漸止。粥飲漸進。調理旬余。方能消穀。
陳汝明病痢。發熱如蒸。昏沉不食。重不可言。至第三日。危急將絕。乃詣嘉言。其脈數大空虛。尺脈倍加洪盛。喻曰。此兩病而湊於一時之證也。內有濕熱。與時令外熱相合。欲成痢症。尚不自覺。又犯房勞而為驟寒所乘。以致發熱身重。不食昏沉。皆屬少陰腎經外感。少陰受邪。
原要下利清白。此因腸中濕熱已蒸成豬肝魚腦之形。故色雖變而下利則同也。再用痢疾門藥一劑。即刻不救矣。遂忙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一劑。與之表散外邪。得汗後。熱即微減。再以附子理中湯。連進二劑。熱退身輕能食。改用連理湯丸服。至旬日全安。
浦君藝病痢。初起表邪未散。誤用參、術固表。病反加重。乃頻進黃連、大黃。治經月餘。胃氣不運。下痢一晝夜百餘行。一夕嘔出從前黃連藥汁三五碗。嘔至二三次後。胃與腸遂打為一家。幽門蘭門。洞開無阻。不但粥飲直出。即人參濃膏。才吞入喉。已汩汩從腸奔下。危急之至。
乃以大劑四君子湯煎。調赤石脂、禹餘糧二末。連連與服。服後。其下痢之勢少衰。但腹中痛不可忍。君藝曰。前此下痢雖多。尚然不痛。服此藥而痛增。未可再服矣。喻曰。此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之說也。不痛則危。痛則安。何樂而不痛耶。仍以前藥再進。俟勢已大減。
才用四君子倍茯苓。十餘劑全安。
震按此四案議論方法。皆古人所未有。洵足超前絕後。然較之丹溪。猶有粗豪精細之別。
張路玉治春榜陳穎雍。暑月自都門歸。抵家即患痢疾。半月以來。攻克不效。遂噤口。粒米不入。且因在京久食煤火。肩背發毒。不赤不疼。陷伏不起。發呃神昏。勢日瀕危。內外醫科。互相推委。乃延石頑診之。六脈弦細欲絕。面有戴陽之色。所下瘀晦如爛魚腸腦。證雖危殆。
幸脈無旺氣。氣無喘促。體無躁擾。可進溫補。但得補而癰腫焮發。便可無虞。遂疏保元湯。每服人參三錢。生耆二錢。甘草、肉桂各一錢。伏龍肝湯代水煎服。一服粥飲稍進。二服後重稍輕。三服癰毒賁起。另延瘍科敷治其外。確守前方。又十餘服而安。前後未嘗更易一味也。
震考古人治痢方案。攻補溫涼。無法不備。茲選其認證明晰。用藥確當者。各備數則。此條以痢兼瘍。又屬一局。故錄之。他如乳煎蓽茇、獨煉雄黃、鱉糖湯、人參樗皮散諸說。昔日固為奇方。今時未必效驗。故不採錄。
又閱儒門事親載一男子惡痢。痛不可忍。忽見水浸甜瓜。連皮食數枚。膿血皆已。而本草卻有貧人多食甜瓜。深秋下痢難治之戒。可見下痢無正形。治痢亦無正形也。劉宗厚曰。夏月食冰水瓜果太過。致令脾胃傷冷。血不行於四肢八脈。滲入腸胃間而下痢。是誠至言。然其咎在太過耳。
若偶食之。未必為害。惟飽餐飯肉濃鮮之後。即偶食亦不可。蓋凡空腹吃井水西瓜。頗能消滌無形之暑氣。使從小便出。倘胃中先有食物填實在內。而加以生冷。則脾不運行。必成積滯矣。予少年時。赴一友人招。其家長幼俱患痢疾。竊駭之。意此豈楊子建所謂疫毒痢耶。何獨疫於其家也。
及設中飯。葷腥海鮮盛備。而以冷酒偏斟。獨予不飲。反以為怪。予曰。君家之所以致痢者。由於此也。盤中諸品。正藉極熱之好酒以疏通之。則胃氣方暢。乃與冷酒為伍。古語為得冷則凝。如油黏碗。雖洗難脫。滯氣泣血。痢能免乎。其家豁然省悟改焉。迄今二十餘年無痢疾。
又有人曰。都中土著士民。夏月飯上置冰一片。凡魚肉多懸井內。瓜果安放冰邊。卻不見其患痢。不知北方生長者。稟氣剛厚。且食煤火之食。內有蘊熱。故爾相宜。若吳地人。斷不可效也。
孫見心治一人秋間下痢膿血。晝夜百餘次。裡急後重。前醫見脈歇止。謂因積滯所致。用檳、樸、青皮、枳殼、木香等。孫診之。脈洪弱而數。或一二至。或三四至。或五六至。輒一止。曰。毒及少陰矣。當急顧其陽明。用生熟地各一兩。歸、芍、丹皮、黃連各三錢。甘草五分。
群疑陰藥太重。恐飽悶增劇。然服二帖。次數尚頻。急重已除。脈之洪數亦減。至數相續。仍用前方。病去大半。又次日。去生地、黃連。加參、朮、茯苓、山藥。飲食大進。午後弦脈亦減。而至數復有止狀。或駭曰。病退而脈復變。防其加重。孫曰。無妨也。歇至者。即古代結促之俗名耳。
若沖氣中絕。臟脈自見者危。今此證歇至。本以毒盛擁遏隧道。陰精不承。故一二至。或三四至。或五六至而至也。經曰。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今予去陰藥之過甚。進陽藥太驟。中髒得補。則木土和而胃氣安。故飲食進而毒尚未盡者。亦隨壯氣而旺。故復有止狀也。
於方中仍加生地、黃連。即平矣。果驗。
震按此條與西昌治朱孔陽案相似。而此以生地換大黃。則因脈之促止。與絃動不為指撓者。有別也。此從炙甘草湯得之。然幸洪數而歇止。若細澀無神而歇止。斷不可治。亦必其人身不發熱。尚能飲食而腹痛者。觀案中雲。飲食大進可見矣。總之。痢以能食為吉。腹痛亦吉。不能食而不腹痛者大不吉。
〔附〕嘉善一嫗常便血。時發時止。至五旬外。夏月便鮮血。裡急後重。時或不禁。脈軟不數。用五苓建中轉甚。因向宜涼血藥。仍用四物加槐、榆、楂、曲。亦無效。葉天士先生以生蒼朮、生厚朴、炒陳皮、炙甘草、雞內金、砂仁殼、丁香柄丸服。全愈。又有一童子患久痢。
葉亦用此方全愈。人不解其故。震讀徐春甫醫統。因見此方名醉鄉玉屑。治小兒食瓜果致痢久不愈者。乃服先生之典博也。至如臨證指南所載。都屬古人常用方法。惟以溫藥下之。乃江氏類案所未有。而附子、大黃為君。參入苓、樸及草果、益智、木香、大茴等。諒系對證擇加。
總不外舉散溫通之義。又有用大黃、芩、連、肉桂、丹皮、歸、芍者。是從芍藥湯化出。有用人參、芩、連、乾薑、生薑、枳實者。是從瀉心湯化出。以及二妙散加地榆、苓、瀉。白頭翁湯加黃芩、白芍。亦世俗所通曉。至如附子粳米湯、脾腎雙補丸、理陰煎、四神丸、桃花湯、餘糧丸。
或養陰。或發表。均非創立。獨有腎氣丸之炒焦。及姚頤真之用大劑蓯蓉為創立。但炒焦者不過熟地炭、桂、附炭之侶。蓯蓉配參、歸、薑、附。即以溫藥下之。化為溫藥滑之耳。然同溫藥則可。同陰藥則不可。予曾試之矣。其痢久傷腎。下焦沉墜。剛藥不效者。用人參、鹿茸、大茴、茯、菟、故紙。
痢久傷陰。唇燥舌乾。胃氣又弱。戒投陰膩柔藥者。用人參、炙草、茯神、炒麥冬、炒白芍、炒烏梅肉。一系溫柔補固。一系酸甘化陰。仍是率由舊章也。至謂治痢大法。無過通塞二義。乃先生略舉大端。比如讀雲漢之詩。勿以辭害志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