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癲狂

一男子落馬發狂。起則目瞪狂言不識親疏。棄衣而走。罵言湧出。氣力加倍。三五人不能執縛。燒符作醮無益。牛黃、冰、麝不靈。乃求治於戴人。戴人以車軸埋之地中。約高二尺許。上安中等車輪。其輞上鑿一穴。如作盆之狀。縛狂病人於其上。使之伏臥。以軟裀襯之。又令一人於下。

坐機一枚。以棒攪之。轉千百遭。病人吐出青黃涎沫一二斗許。繞車輪數匝。其病人曰。我不能任。可解我下。從其言而解之。索涼水。與之冰水。飲數升。狂不作矣。

滑伯仁治一僧。病發狂譫語。視人皆為鬼。診其脈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搏。曰。此得之陽明胃實。素問云。陽明主肉。其經血氣並盛。甚則棄衣升高。逾垣妄詈。遂以三化湯三四下。復進以火劑乃愈。

滄洲治一人。因恐懼遂驚氣入心。終日逐逐奔走。不避水火。與人語則自賢自貴。或泣或笑。切其脈。上部皆弦滑。左部勁於右。蓋溢膻中。灌心胞。因驚而風經五臟耳。即投以湧劑。湧痰涎一頮器。徐以驚氣丸。服之盡一劑。病瘳。

〔附〕滄州又治一人。寓僧舍病狂。其脈三部皆弦直上下行。而左寸口尤浮滑。曰。此風痰留心胞證也。以藥湧吐痰沫四五升。即熟睡意日。及寤則病盡去。以安神之劑調之。全愈。

吳茭山治一女子。瘦弱性急。因思過度。得顛疾。或哭或笑。或裸體而走。或閉戶而多言。諸療罔效。吳診其脈浮而澀。思慮過傷。神不守舍也。用紫河車二具。漂洗如法。煮爛如豬肚。切片。任意啖之。二次即愈。後服定志丸一料。日煎補心湯一服。調理百日後。乃畢婚。次年生子。身肥壯。

〔附〕嘉善朱懷音兄患癲狂。用消痰清火藥而愈。越三年復發。消痰清火不應。用天王補心丹而愈。越二年又發。進以前二法。皆不應。用歸脾湯而愈。越一年又發。發時口中哼哼叫號。手足牽掣搐掉。如線提傀儡。臥則跳起如魚躍。或角弓反張。其喊聲聞於屋外。而心卻明白。

但以顫掉之故。口欲語時。已將唇舌嚼壞。如此光景。半刻即止。止則神識昏懂。語言謬妄。又半刻而發如前矣。一吳姓名醫。用人參、鹿茸、肉桂、熟地、龍齒、青鉛、遠、茯等藥。服之甚相安。然匝月不見效。乃就正於葉天翁。葉笑曰。渠用貴重之藥。必自信為名醫。但多費病家之財。

與病毫無干涉。即庸醫也。吾以輕淡藥。二十劑當減半。四十劑當全瘳耳。因叩其掣掉作則心明。掣掉止則神昏之故。曰。操持太過。謀慮不決。肝陰膽汁兩耗。陽蹺陰蹺脈空風動。非虛寒也。用白芍、萸肉各一錢五分。白石英、淮小麥、南棗肉各三錢。炙草五分。病人見其方。

殊不信。旁人亦以藥太輕淡。並兩帖為一帖。服十帖。病減半。二十帖病全瘳矣。

白話文:

癲狂

一個男子從馬上摔下來後就發狂了。起來就瞪著眼睛胡言亂語,不認識親人朋友,脫掉衣服就跑,一邊跑一邊大喊大叫,力氣比平常大了好幾倍,三五個人都抓不住他。燒符念咒都沒用,牛黃、冰塊、麝香也都沒效。於是就去找戴姓醫生求治。戴醫生把車軸埋在地下,約莫兩尺高,上面放個中等大小的車輪,在車輪的輞上鑿個洞,做成盆的樣子,把發狂的病人綁在上面,讓他趴著,底下墊上軟墊子。又讓另一個人坐在下面,用一根棍子攪動車輪,轉了上千次。病人吐出了幾斗青黃色的唾沫,繞著車輪轉了好幾圈,病人說:「我受不了了,放我下來吧!」於是就把他放下來,給他喝幾升涼水和冰水,狂症就沒了。

滑伯仁治療一個和尚,病人發狂胡言亂語,看到人都說是鬼。醫生診脈,脈象像薏苡仁一樣一個個的,而且呼吸急促,心跳有力,說:「這是陽明胃實造成的。素問說:陽明主肉,它的經絡氣血都很盛,嚴重時會脫衣服爬高,翻牆罵人。」於是用三化湯幾劑,再用溫熱的藥,病就好了。

滄洲醫生治療一個人,因為害怕而驚嚇,導致氣血逆亂,整天到處亂跑,不避水火,和人說話就自吹自擂,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診脈,上部脈象弦滑,左邊比右邊有力,這是氣血鬱結在胸腹之間,衝擊心臟,驚嚇導致風邪侵犯五臟。於是給他服用瀉吐的藥,吐出一器皿的痰涎,然後再給他服用驚氣丸,服用完一劑藥,病就好了。

〔附〕滄洲醫生還治療一個人,住在僧舍裡發狂,脈象三部都弦直,上下跳動,左寸口脈尤其浮滑,說:「這是風痰阻滯心臟的症狀。」用藥把他體內的痰涎吐出四五升,他就熟睡了一天一夜,醒來後病就好了,再用安神藥調養,就完全好了。

吳茭山醫生治療一個女子,她瘦弱性急,因為思慮過度而患了癲癇病,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裸體亂跑,一會兒關起門來說個不停,各種治療方法都沒效。吳醫生診脈,脈象浮澀,是思慮過度,神志不清。於是用了兩個紫河車,按照方法清洗乾淨,煮爛像豬肚一樣,切片,讓她隨意吃,吃了兩次就好了。後來又服用定志丸一劑,每天服用補心湯一劑,調養了一百天後,才結婚,第二年生了個孩子,身體肥壯。

〔附〕嘉善朱懷音的哥哥患了癲癇病,用消痰清火的藥治好了,三年後又犯了,消痰清火的藥不管用了,用天王補心丹治好了,兩年後又犯了,用前兩種方法都不管用,用歸脾湯治好了,一年後又犯了。發病時口中哼哼叫喊,手腳抽搐,像線牽著木偶一樣,躺下就跳起來像魚一樣,或者像弓一樣反著彎起來,喊聲傳到屋外,但是心裡卻是清醒的。

只是因為抽搐的緣故,想說話時,嘴唇舌頭都被咬壞了。這樣的情況持續半刻鐘就停止了,停止後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又過半刻鐘就又像先前一樣發作了。一個吳姓醫生用人參、鹿茸、肉桂、熟地、龍齒、青鉛、遠志、茯苓等貴重的藥物,服用後感覺很舒服,但一個月不見效,於是去請教葉天翁。葉天翁笑道:「他用貴重的藥物,一定是自認為是名醫,只是多花費病人家裡的錢財,與治病毫無關係,這就是庸醫啊!我用輕淡的藥物,二十劑藥就能減輕一半病情,四十劑藥就能痊癒。」因為他觀察到病人抽搐時神志清醒,抽搐停止時神志昏迷,就說:「這是操勞過度,憂慮不決,肝陰膽汁都耗損了,陽蹺脈和陰蹺脈空虛,風邪入侵,並不是虛寒。」於是開了白芍、萸肉各一錢五分,白石英、淮小麥、南棗肉各三錢,炙甘草五分。病人看到這個處方,很不相信,旁人也都覺得藥太輕淡,就把兩帖藥合為一帖,服用十帖後,病情減輕一半,服用二十帖後,病就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