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五 (3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3)

1. 腫脹

周慎齋治一人,腹脹時吐,小便利則大便閉,大便通則小便閉。周曰:「此證中氣實,故脹;濁陰不降而逆於上,故吐;清陽下陷,填塞下焦,故二便不能齊通。用炮姜三錢,溫中而健運;升麻一錢五分,升陽於下;吳茱萸一錢,降濁於上。」八帖愈。

又治一女,脹而脈覺。用黃柏、青鹽、升麻而愈。門人問其故。慎齋曰:「此因命門火鬱,使腎之真陽不升,心之真陰不降。故用黃柏以解命門壯火,使水中得升其真陽;用青鹽以潤心,使無邪火之熾而得下其真水。水火既濟,而復以升麻提其青氣。青氣一升,濁氣自降,而脾肺無內郁之弊,脹證愈矣。蓋其本在腎而標在心,故三藥奏效捷也。」

震按,慎齋立論最高,定方最奇。然以此三味治脹,殊未敢信。易思蘭治齒脹亦用此方,則於理為近。

張路玉治王庸若,嘔逆水腫,溲便涓滴不通。或用五苓、八正,不應。六脈沉細如絲。因與金液丹十五丸,溺如泉湧而勢頓平。後以濟生腎氣培養而安。

李時珍治一士妻,自腰以下胕腫,面目俱腫,喘急欲死,不能伏枕,大便溏泄,小便短少。脈沉而大。沉主水,大主虛。乃病後冒風所致,是名風水。用千金神秘湯加麻黃。一服,喘定十之五。再以胃苓湯吞深師薷術丸。二日小便長,腫消十之七。調理數日全安。

震按,金液丹、神秘湯人所罕用,而善用之則各奏奇功。因思古方,具在簡冊,特患尋不著對頭帽子耳。又按,神秘湯乃生脈散合二陳湯,去麥冬、茯苓,加紫蘇、桑白皮、桔梗、檳榔,以生薑三片為引。施於此證恰好,加麻黃更好,並非八寸三分通行之帽也。

白話文:

腫脹

周慎齋治療一人,腹部腫脹,時常嘔吐,小便通暢則大便不通,大便通暢則小便不通。周慎齋說:這是因為中氣實,所以脹;濁陰不下降而逆流向上,所以嘔吐;清陽下陷,阻塞下焦,所以大小便不能同時通暢。於是使用炮薑溫中健運,升麻升陽於下,吳茱萸降濁於上,八劑藥後痊癒。

又治療一位女子,腹部腫脹,脈象可觸及。使用黃柏、青鹽、升麻治癒。門人詢問其原因,慎齋說:這是由於命門火鬱結,導致腎臟的真陽之氣不能上升,心臟的真陰之氣不能下降。所以用黃柏來解除命門的旺盛之火,使腎水能夠上升真陽之氣;用青鹽滋潤心臟,使邪火不熾盛而真陰之氣能下降。水火既濟,再用升麻提升青氣,青氣一升,濁氣自然下降,脾肺也就沒有內郁的毛病了,腫脹症狀也就好了。其病根在腎臟,而症狀顯現在心臟,所以這三味藥能迅速奏效。

震按:慎齋的理論最高深,處方最奇特,然而用這三味藥治療腫脹,實在不敢相信。易思蘭治療牙齒腫脹也用此方,則在理論上比較接近。

張路玉治療王庸若,嘔逆水腫,大小便點滴不通,曾用五苓散和八正散,無效。六脈沉細如絲,於是給他服用金液丹十五丸,小便像泉水一樣湧出,病情頓時好轉,後來用濟生腎氣丸調理而痊癒。

李時珍治療一位士人的妻子,從腰部以下腫脹,面目都腫脹,呼吸急促,幾乎要死了,不能平臥,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脈象沉而大。沉主水,大主虛,這是因為生病後受風所致,稱為風水症。使用千金神秘湯加麻黃,一劑藥後,喘息減輕了一半。再用胃苓湯送服深師薷術丸,兩天後小便增多,腫脹消退了七成,調理幾天後痊癒。

震按:金液丹、神秘湯是人們很少使用的藥方,但善於使用它們,就能收到奇效。我想到古方,都記載在簡冊中,只是很難找到對症的藥方。又按,神秘湯是生脈散和二陳湯合方,去掉麥冬、茯苓,加入紫蘇、桑白皮、桔梗、檳榔,用生薑三片引藥,用於此症剛好合適,加麻黃更好,並不是八寸三分通行的那種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