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五 (16)
卷五 (16)
1. 噎膈
厥後海貨行陳君用噎膈。亦用此法而愈。兩君至今。色力尚強。又一農人噎膈不食。時嘔清涎如赤豆沙水。此屬血瘀於內可知矣。庸師不審。誤用消克破氣藥。而致絕粒不食。其鄰叟憐之。述伊病苦。求救於予。遙擬一方。用桂苓飲加當歸、桃仁、丹皮、牛膝。以熬枯黑糖和䗪蟲漿調服。
下溏黑如汙泥者甚多。當知農人戮力受傷。血鬱於內而致嘔逆。但當攻其積血。嘔逆自已。孰謂治病不求其本。而可輕議其藥哉。
震按石頑治病。喜用古方。而雜以新藥。能生後學之智慧。如此數條。雖皆前賢成法。無甚精義。然錄之亦可以充廣識見。至如臨證指南有生薑瀉心湯。附子瀉心湯進退。黃連湯。外臺茯苓飲加黃連乾薑。理中湯加丁香吳茱。及妙香丸與鮮地、麥冬、柏仁、杏仁、蘇子、松子、芝麻諸汁。
亦是前賢成法。總可以治假膈證。不可以治真膈證。試觀仲景金匱只有反胃。湯藥不戰。噎膈情形。雖醫中之聖。亦無法以治之也。
白話文:
噎膈
以前,海貨行陳先生患有噎膈症,也用這種方法治好了。兩位先生至今身體都還很強壯。又有一個農民得了噎膈,吃不下東西,經常嘔吐出像赤豆沙一樣的清涎(唾液),可見是體內血瘀。庸醫不懂,錯誤地使用了消導、破氣的藥物,結果導致病人完全不吃東西。他的鄰居很同情他,向我詳細描述了他的病情,請求我救治。我遠程開了個方子,用桂苓飲加減當歸、桃仁、丹皮、牛膝,用熬黑的糖和蜂蜜調和服用。
很多患者下瀉的糞便黑如污泥,這就說明農民用力過度受傷,導致瘀血停滯在體內,引起嘔逆。治療就應該攻破積血,嘔逆自然就好了。怎麼能不探究疾病的根本,就輕易批評藥方呢?
石頑治病喜歡使用古方,並加入一些新藥,能啟發後學者的智慧。上面這些案例,雖然都是前賢的成熟方法,沒有什麼特別精妙的地方,但是記錄下來,也能豐富我們的見聞。像《臨證指南》裡提到的生薑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的加減應用、黃連湯、外台茯苓飲加黃連乾薑、理中湯加丁香吳茱萸,以及妙香丸和生地、麥冬、柏子仁、杏仁、蘇子、松子、芝麻等藥汁,
這些都是前賢的成熟方法,都可以治療假性噎膈,但不能治療真性噎膈。看看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只有治療反胃的方劑,並沒有治療噎膈的藥方。即使是醫學聖賢,也無法治療噎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