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云治杖瘡奇妙。

〔附〕一富室子弟。因憂畏官事。忽患惡聞響聲。鞋履作聲。亦即驚怖。有事則彼此耳語而已。飲食自若。舉動無差。王令服滾痰丸二次。即能起坐應酬。再以豁痰湯、分心氣飲。相間服之而愈。分心氣飲者。乃二陳湯加紫蘇、羌活、桑白皮、肉桂、青皮、腹皮、木通、赤芍也。

又一人因相識官員為事。猝為當道直入其室搜索。男人即驚死。其妻須臾蘇省。失志顛倒。棄衣摸空。王亦令服滾痰丸二次。下咽即睡。次夜又一服。仍用豁痰湯加枳實。服數日即安。

張路玉治河南督學汪緘庵媳。產後病虛無氣。洒洒然如驚。常時咳青黑結痰。欲咳則心中憺憺大動。咳則渾身麻木。心神不知所之。偶聞一聲響。則頭面哄熱。微汗。神魂如飛越狀。專事婦科者。屢用補養心血之劑。罔效。虛羸轉劇。邀張診之。脈浮。微弦而芤。獨左寸厥厥動搖。

此必胎前先傷風熱。坐草時迸力過甚。痰血隨氣上逆。衝過膈膜而流入心包也。朝用異功散加童便煅淬蛤粉。以清理痰氣。大劑獨參湯下來復丹。以搜滌瘀積。蓋痰在膈膜之上。非焰硝無以透之。血在膈膜之上。非五靈無以浚之。然非藉人參相反之性。不能激之使出也。服數日。

神識漸寧。形神漸旺。改用歸脾湯加龍齒、沉香。調理而康。

吳昭如室。年壯體豐。有素而嘔血。腹脹。脾約便難之恙。兩遭回祿。憂恚頻仍。近於失血之後。忽然神氣憒亂。口噤目瞠。石頑診之。氣口數盛而促。人迎弦大而芤。形神不能自主。似有撮空之狀。一醫以為證犯條款。不出五日當斃。張謂不然。若是撮空。必然手勢散漫。

今拈著衣被。盡力扯摘。定為挾驚挾怒無疑。爪者筋之餘。非驚怒而何。況脈來見促。當是痰氣中結。殊非代脈之比。詢其病因。驚怒俱有。遂用鉤藤鉤一兩。煎成。入竹瀝半盞。薑汁五匙。連夜服藥。即得安寐。次日六脈稍平。但促未退。仍用前方減半。調牛黃末一分。其夕大解三度。

共去結糞五六十枚。腹脹頓減。脈靜人安。稀糜漸進。數日之間。平復如常。

震按七情致病。病本難治。戴人丹溪治法神矣。洞虛子專主痰火。亦難奉為要訣。石頑二案。論病最精。用藥更巧。

白話文:

記載了幾則運用中醫方法治療驚證的案例,展現出治療的奇效。

第一個案例是一位富家子弟因擔心官司而患上驚病,害怕聲音,尤其害怕鞋履聲響,只要有事就彼此耳語,但飲食起居如常。醫生讓他服用滾痰丸兩次後,就能夠起坐應酬,再服用豁痰湯和分心氣飲(二陳湯加紫蘇、羌活、桑白皮、肉桂、青皮、厚樸皮、木通、赤芍)交替服用後痊癒。

第二個案例是一位男子因官員朋友的事情,被官府突然搜查,驚嚇致死,而其妻子則驚嚇後昏迷,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亂摸亂抓。醫生同樣讓他妻子服用滾痰丸兩次,服藥後即睡,次夜再服一劑,並服用加入枳實的豁痰湯數日,便恢復正常。

第三個案例是一位產後虛弱的婦女,如同驚嚇一般,經常咳嗽排出青黑色痰液,咳嗽時心慌心跳劇烈,渾身麻木,神志恍惚,聽到響聲則頭面發熱,微微出汗,感覺神魂飄忽。其他醫生用補養心血的藥物無效,病情反而加重。張醫生診斷為懷孕前受風熱之邪,生產用力過猛,導致痰血逆衝至心包。於是先用異功散加童尿煅淬蛤粉清理痰氣,再用大劑量的獨參湯加下來復丹來清除瘀血(因痰在膈膜之上,需用焰硝透之;血在膈膜之上,需用五靈丹浚之,而人參的相反特性才能激發藥效)。服藥數日後,神志漸清,體力恢復,改用歸脾湯加龍齒、沉香調理後痊癒。

第四個案例是一位年輕體壯的婦女,原本就患有嘔血、腹脹、脾胃虛弱、便秘等疾病,又經歷兩次火災,憂慮憤怒頻繁,在失血之後,突然神志昏亂,口噤目瞪。一位醫生診斷為病情危急,將死,但張醫生則認為是驚怒導致的痰氣阻塞,並非其他疾病。根據病人驚怒交加的情況,用鉤藤、竹瀝、薑汁煎服,當夜安眠,次日脈象稍平,但仍服用減半劑量的藥物,加入牛黃末。當夜大便三次,排出大量宿便,腹脹減輕,脈象平和,病人安靜,恢復飲食,數日後痊癒。

最後,作者評論七情導致的疾病難治,肯定了戴人丹溪和石頑的治療方法,認為戴人丹溪的治療方法神奇,洞虛子專治痰火之法並非萬能,而石頑的兩個案例則在診斷和用藥方面都十分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