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消渴

羅謙甫曰。順德安撫張耘夫。年四十五歲。病消渴。舌上赤裂。飲水無度。小便數多。東垣先師以生津甘露飲子治之。旬日良愈。古人云。消渴多傳瘡瘍。以成不救之疾。今效後不傳瘡瘍。享年七十五歲而終。其論曰。消之為病。燥熱之氣勝也。內經云。熱淫所勝。治以甘苦。

以甘瀉之。熱則傷氣。氣傷則無潤。折熱補氣。非甘寒之劑不能。故以人參、石膏、炙甘草、生甘草之甘寒為君。啟玄子云。益水之源。以鎮陽光。故以知、柏、黃連、梔子之苦寒。瀉熱補水為臣。以當歸、麥冬、杏仁、全蠍、連翹、白芷、白葵、蘭香。甘辛寒和血潤燥為佐。

以升、柴之苦平。行陽明少陽二經。白豆蔻、蓽澄茄、木香、藿香。反佐以取之。重用桔梗為舟楫。使浮而不下也。為末。每服二錢。抄在掌內。以舌舐之。此制治之緩也。

震按古今治消渴諸方。不過以寒折熱。惟苦與甘略不同耳。要皆徑直。無甚深義。獨此方委蛇曲折。耐人尋味。

東坡集載眉山揭穎臣。長七尺。素健飲啖。忽得渴疾。日飲水數斗。飯亦倍進。小便頻數。服消渴藥逾年。病日甚。自度必死。蜀醫張鋐。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濕。作十餘丸。用枳椇子煎湯。服之遂愈。問其故。張曰。消渴消中。皆脾衰而腎敗。土不勝水。腎液不上溯。乃成此疾。

今診穎臣脾脈極熱。腎脈不衰。當由酒果過度。積熱在脾。所以多食多飲。飲多溺不得不多。非消渴也。麝香壞酒果。枳椇能化酒為水。故假二物。去其酒果之毒也。

震按此人似消渴。實非消渴。張公之見識殊高。用藥最巧。

汪石山治一婦年逾三十。常患消渴善飢。腳弱。冬亦不寒。小便白濁。浮於上者如油。脈皆細弱而緩。右脈尤弱。曰。此脾癉也。宜用甘溫助脾。甘寒潤燥。以參、耆各錢半。麥冬、白朮各一錢。白芍、花粉各八分。黃柏、知母各七分。煎服病除。

張景岳治周公。年逾四旬。因案牘積勞。神困食減。時多恐懼。自冬春達夏。通宵不寐者。半年有餘。而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有少飲。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從來。且半皆如膏濁液。尫羸至極。自分必死。豈意診之。脈猶帶緩。肉亦未脫。知其胃氣尚存。

慰以無慮。乃用歸脾湯去木香。及大補丸煎之屬。一以養陽。一以養陰。出入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證。可見消有陰陽。不得盡言火。

震按此條與汪案略同。但無渴。且不能飲。已具有虛無火之象。景岳喜用溫藥。然所謂養陽者。並不參以桂、附。則知消而且渴。必非桂、附所宜矣。予請下一轉語曰。消有虛實。不得遽認為寒。

孫東宿治一書辦。年過五十。酒色無憚。忽患下消症。一日夜小便二十餘度。清白而長。味且甜。少頃凝結如脂。色有油光。他醫治半年不驗。腰膝以下皆軟弱。載身不起。飲食減半。神色大瘁。孫診之。六部大而無力。經云。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法當溫補下焦。

以熟地六兩為君。鹿角霜、山茱萸各四兩。桑螵蛸、鹿角膠、人參、茯苓、枸杞、遠志、菟絲、山藥各三兩為臣。益智仁一兩為佐。桂、附各七錢為使。蜜丸。早晚鹽湯送四五錢。不終劑而愈。此證由下元不足。無氣升騰於上。故渴而多飲。以飲多小便亦多也。今大補下元。

使陽氣充盛。熏蒸於上。則津生而渴止矣。

震按生生子此條。實宗仲景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之法也。張杲治黃沔久病渴。極疲瘁。勸服八味丸數兩而安。其學甚高。然治一水二火者患消渴而用此方。則大誤。又閱滑伯仁案。一消渴者醫謂腎虛津不上升。合附子大丸服之。渴益甚。目疾亦作。滑斥之曰。此以火濟火。

不焦則枯。令棄前藥。以寒劑下之。蕩去火毒。繼以苦寒清潤之劑乃愈。是不可同年而語矣。洎宅編載一仕人患消渴。醫者斷其逾月死。又一醫令急致北梨二擔。食盡而瘥。隋煬帝服方士丹藥。蕩思不可制。日夕御女數十人。入夏煩躁。日引飲數百杯而渴不止。莫君錫進冰盤於前。

俾時刻望之。是皆法外之法也。他如本草載淡煮韭苗。於清明前吃盡一斤。劉完素以生薑自然汁一盆置室中具杓於傍。給病人入室䒽之。渴甚。不得已而飲。飲漸盡。渴反減。是皆內經辛以潤之之旨。而交州記曰。浮石體虛而輕。煮飲治渴。故本事方神效散浮石為君。實神效無比。

又按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也。江氏分類集案。不立燥之一門。緣諸病有兼燥者。已散見於各門。卻無專門之燥病可另分一類耳。故於濕之下。火熱之上。間以消渴。蓋消渴有燥無濕也。其見解極是。允宜配列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