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按》~ 卷四 (19)
卷四 (19)
1. 血證
下為泄血。俱大如手片。或紫或紅。甚多可畏。醫云。此因勞而火起心脾。兼之暑令。二火相濟。所以致此。與犀角、地黃、童便、知母之屬。藥及兩劑。其吐愈甚。脈益緊數。困憊垂危。迨景岳往視。形勢俱劇。乃以人參、熟地、乾薑、甘草四味。大劑與之。初服毫不為動。
次服覺嘔惡少止。而脈中微有生意。乃復加附子、炮姜各二錢。人參、熟地各一兩。白朮四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黃昏與服。竟得大睡。直至四鼓。復進之。而嘔止血亦止。又服此方數日。而健如故。蓋此人以勞倦傷脾。脾胃陽虛。氣有不攝。所以動血。時當二火。而證非二火。
再用寒涼。脾必敗而死矣。
震按此與生生子族侄之病病因同。現證及時令又同。而一用寒涼。一用溫補。水火之別。皆得收功。自非神手不能。但孫脈左弦大右虛大。與緊脈不同。孫案未曾以藥嘗試。張案用寒涼而病益甚。亦有不同也。臨證者在乎細心體察也。喻嘉言治一人。素有失血病。晨起陡暴一口。
傾血一盆。喉間氣壅。神思飄蕩。壯熱如蒸。頸筋粗賁。診其脈尺中甚亂。曰。此昨晚大犯房勞也。因出驗血。色如太陽之紅。再之寢所。謂曰。少陰之脈系舌本。少陰者腎也。今腎家之血。洶湧而出。舌本已硬。無法可救。不得已用丸藥一服。鎮安元氣。若得氣轉丹田。尚可緩圖。
內濃煎人參湯。下黑錫丹三十粒。喉間汩汩有聲。漸入少腹。頃之舌柔能言。但聲不出。急用潤下之劑以繼前藥。遂與阿膠一兩溶化。分三次熱服。半日服盡。身熱漸退。頸筋漸消。進粥。與補腎藥。多加秋石。服之遂愈。
震按參湯下黑錫丹以治吐血。可補古法所未備。然繼以阿膠而大效。再繼以秋石補腎藥而全愈。恐未必。
又治顧枚先。年二十餘歲。體肥嗜酒。孟夏患失血證。每晚去血一二盞。延至季夏。去血無算。然色不憔悴。身不消瘦。脈不洪盛。亦無寒熱。但苦上氣喘促。夜多咳嗽。喉間窒塞。胸前緊逼。背後刺脹。躁急多怒。醫以人參、阿膠。治失血成法。用之月餘。逾增其勢。更醫用滋陰膏子潤上。
牛膝、黃柏導下。總不見效。及服酒研三七。則血止咳定。但未久。血復至。咳復增。喻曰。是病為飲醇傷胃。胃家多氣多血。故內雖漸虧。而外猶未覺。揆其致此之繇。又必以醉飽入房而得之。蓋人身氣動則血動。而媾精時之氣。有乾坤鼓鑄之象。其血大動。精者。血之所化也。
灌輸原不止胃之一經。獨此一經所動之血。為醉飽所阻。不能與他經緝續於不息之途。是以開此脫血一實。今者竟成熟路矣。夫胃之脈從頭走足。本下行也。以嘔血之故。逆而上行。則呼吸必致喘急。胃之氣。傳入大小腸膀胱等處。亦本下行也。以屢嘔之故。上逆而不下達。
白話文:
血證
失血量很大,每次出血量如同手掌般大小,血色或紫或紅,出血量過多非常危險。醫生說,這是因為勞累導致心脾之火上升,又加上暑熱,兩火交熾,所以導致出血。用犀角、地黃、童便、知母等藥物治療,用了兩劑藥後,吐血情況更嚴重了,脈象也更加緊促,病人極度疲憊,危在旦夕。景岳前來診治,病情危急,便用人參、熟地、乾薑、甘草四味藥,大劑量服用。第一次服用沒有任何反應,第二次服用後,嘔吐稍減,脈象也略有好轉。於是又加附子、炮薑各二錢,人參、熟地各一兩,白朮四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傍晚服用。病人竟然睡著了,一直睡到四更才醒。再次服用此方,嘔吐和出血都停止了。繼續服用此方數日,病人就恢復健康了。這是因為病人因勞累傷了脾,脾胃陽氣虛弱,氣血不能收攝,所以導致出血。當時正值暑熱,但病情並非因暑熱所致,如果再用寒涼的藥物,脾胃功能必定受損而危及性命。
這個病例與生生子族侄的病情病因相同,發病時間和季節也相同,但一個用寒涼藥物治療,一個用溫補藥物治療,寒熱運用恰當,都取得了療效,如果不是醫術高明的人,是做不到的。但孫氏的脈象是左邊弦脈大,右邊虛脈大,與緊脈不同,孫氏並沒有用藥物治療。張氏用寒涼藥物,病情反而加重,這也說明情況不同。臨證治療,關鍵在於細心觀察。喻嘉言治療一位病人,病人素有失血的毛病,早晨突然吐出一盆血,喉嚨氣壅,神志恍惚,壯熱如蒸,頸部肌肉緊張隆起。診脈發現尺脈非常紊亂,說這是昨晚房事過度引起的。觀察出血顏色,像太陽一樣紅。再次詢問病史後,喻嘉言說:少陰脈絡舌根,少陰屬腎,現在腎臟之血洶湧而出,舌根已經僵硬,難以治療。不得已,用丸藥一劑,以鎮安元氣,如果元氣能轉回丹田,還可以緩解病情。內服濃煎人參湯,再服黑錫丹三十粒,喉嚨有汩汩的聲音,藥物漸漸到達小腹。一會兒舌頭柔軟能說話了,但聲音發不出。於是馬上用潤下之劑,繼承之前的藥物,服用阿膠一兩溶化後,分三次溫服,半天服完。身熱漸退,頸部肌肉也漸漸消退,然後進食稀粥,服用補腎藥,加用秋石,服藥後病就好了。
景岳認為,用參湯加黑錫丹治療吐血,是古代醫書沒有記載的療法。但是,用阿膠效果顯著,再用秋石補腎藥才痊癒,這可能不太準確。
又治療顧枚先,二十多歲,體型肥胖,嗜酒。孟夏(五月)患失血症,每天晚上失血一兩盞,直到季夏(七月),失血無數。但面色不憔悴,身體不消瘦,脈象不洪大,也沒有寒熱,只是感到胸悶氣喘,晚上咳嗽,喉嚨堵塞,胸前緊迫,背後刺痛脹滿,煩躁易怒。醫生用人參、阿膠治療失血,用了月餘,病情加重。又換醫生用滋陰膏滋潤,用牛膝、黃柏導瀉,都沒有效。服用酒研磨的三七,血止咳定,但不久,又出血,咳嗽加重。喻嘉言說:這是因為飲酒傷了胃,胃氣血多,所以內部雖然漸漸虧損,但外在還沒有表現出來。根據病因推測,一定是醉酒後房事過度引起的。人體氣機活動就會帶動血的活動,而交合時的氣機,像乾坤交合一樣,氣血都會劇烈活動,精是血化成的。
灌注的精氣不只流經胃經,只是胃經的血液活動受醉酒阻礙,不能與其他經脈互相流通,所以形成了出血這一實證,現在已經成熟了。胃經脈絡從頭到腳,本應向下運行,由於嘔血的緣故,氣血逆行向上,所以呼吸就會氣喘。胃的氣機傳入大小腸膀胱等處,也應向下運行,由於多次嘔吐,氣機逆行不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