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醫貫》~ 卷之六·後天要論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後天要論 (5)

1. 補中益氣湯論

自天一生水。而水之凝成處。始為土。土之堅者為石。此後天卦位坎之後。繼之艮。艮為山為土。艮土者。先天之土。水中之主也。土無定位。隨母寄生。隨母而補。故欲補太陰脾土。先補腎中少陽相火。若水穀在釜中。非釜底有火則不熟。補腎者。補腎中火也。須用八味丸。

醫不達此。而日從事於人參白朮。非探本之術。蓋土之本初原是水也。世謂補腎不如補脾。余謂補脾不如補腎。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論

天地萬物起源於水,水凝固後成為土,堅硬的土則成為石。這是後天八卦中坎卦(水)之後,接著是艮卦(山,土)。艮土是先天之土,也是水中之主。土沒有固定的位置,依附著母親(腎)而生,依附著母親而得到補充。所以想要補益脾土(太陰),必須先補益腎中少陽相火。就像鍋中食物,沒有釜底之火就煮不熟一樣,補腎就是補益腎中的火,需要服用八味丸。

有些醫生不懂這個道理,只是一味地使用人參、白朮等藥材,這不是探究病根的方法。因為土的根本最初就是水。世人認為補腎不如補脾,但我認為補脾不如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