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醫貫》~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4)

1. 眼目論

不能遠視。責其無火。秘要云。此證非謂稟成近窺之病。乃平昔無病。素能遠視。而忽然不能者也。蓋陽不足。陰有餘。病於火者。故光華不能發越於外。而畏斂近視耳。治之在膽腎。膽腎足則木火通明。神氣宣暢。而精光遠達矣。夫火之所用為氣。在身為威儀。在目為神光。

若縱恣色欲。喪其元陽。元陽既憊。則云霾陰翳。腎中之陰水。僅足以回光自照耳。焉能健運精汁。以滋於膽。而使水中之火。遠布於空中耶。治之當何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

以上之證。皆陰弱不能配陽。內障之病。其病無眵淚痛癢羞明緊澀之證。初但昏如霧露中行。漸空中有黑花。又漸暗。物成二體。久則光不收。遂為廢疾。患者皆宜培養先天根本。乘其初時而治之。況此病最難療。服藥必積歲月。絕酒色淫欲。毋飢飽勞役。驅七情五賊。庶幾有效。

不然必廢。終不復也。世不知此。始曰目昏無傷。略不經意。及病成。醫亦不識。直曰熱致。竟用涼藥。殊不知涼藥傷胃。況涼為秋為金。肝為春為木。又傷肝矣。往往致廢而後已。病者不悟藥之過。諉之曰命也。醫者亦不自悟。而曰病拙。悲夫。

又有陽虛不能抗陰者。若因飲食失節。勞役過度。脾胃虛弱。下陷於腎肝。濁陰不能下降。清陽不能上升。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令人耳目不明。夫五臟六腑之精。皆稟受於脾土。而上貫於目。此精字乃飲食所化之精。非天一之元精也。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氣之宗也。

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況胃氣下陷於腎肝。名曰重強。相火挾心火而妄行。百脈沸騰。血脈逆上而目病矣。若兩目暗昏。四肢不怠者。用東垣益氣聰明湯。若兩目緊小羞明畏日者。或視物無力。肢體倦怠。或手足麻木。乃脾肺氣虛。不能上行也。

用神效黃耆湯。若病後。或日晡。或燈下。不能視者。陽虛下陷也。用決明夜光丸。或升麻鎮陰湯。

張子和云。目不因火則不病。白輪病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與脾也。赤脈貫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但子和一味寒涼治火。余獨補水以配火。亦一句可了。至於六淫七情錯雜諸證。詳倪仲賢原機啟微。此書甚好。而薛立齋又為之參補。深明壯水之主。益火之原。甚有益於治目者也。

白話文:

眼目論

看不清遠處的東西,是因為缺乏陽氣。古書《秘要》說,這不是天生視力不好,而是原本能看遠,突然看不清了。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陽氣(火)不足以發揮作用,所以光線無法外放,只能看近處。治療要從膽和腎入手,膽腎功能充足,則肝膽之火能正常運作,精神暢達,視力就能遠達。人體的陽氣就像火,體現為人的儀態,在眼睛就是神采。

如果縱慾過度,耗損元陽,元陽衰弱,就會陰氣凝聚,腎中陰液只夠自身循環使用,怎麼還能滋養膽,讓陽氣布散全身呢?治療要從根本上增強陽氣,消除陰翳。

以上情況,都是陰虛不能配合陽氣,屬於內障。這種病沒有眼屎、流淚、疼痛、瘙癢、畏光、眼瞼緊澀等症狀,一開始只是像在霧中行走般模糊,慢慢地眼前會出現黑點,然後越來越暗,物體看起來會變成兩個,時間久了,視力就喪失了。患者應該培養先天根本,及早治療,因為這種病最難治癒,服藥需要很長時間,必須戒酒色,避免飢飽勞累,控制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和五賊(風寒暑濕燥火),這樣才可能有效。

否則就會導致失明,永遠無法恢復。世人不知道這點,一開始覺得視力模糊沒什麼,不太在意,等到病重了,醫生也不懂,直接說是熱症,用涼藥治療。殊不知涼藥傷胃,而且秋天屬金,春天屬木,涼藥還會傷肝,往往導致失明才罷休。病人不明白藥物之過,歸咎於命運;醫生也不自知,說是病情頑固。唉!

還有一種情況是陽虛不能抗衡陰氣,例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脾胃虛弱,導致精氣下陷於腎肝,濁陰不能下降,清陽不能上升,導致日月不明,邪氣侵犯空竅,使人耳目不清。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來源於脾土,向上貫注於眼睛,這裡的精氣是指飲食轉化的精氣,不是先天元精。脾是諸陰之首,眼睛是血氣的根本。

所以脾虛,五臟的精氣就不能正常運作,不能滋養眼睛。而且胃氣下陷於腎肝,稱為重強,相火(命門之火)和心火妄動,百脈沸騰,血液逆流,就會導致眼病。如果兩眼昏暗,四肢無力,可以用東垣益氣聰明湯;如果兩眼緊縮,畏光怕日,或視物無力,肢體倦怠,或手腳麻木,是脾肺氣虛,氣血不能上行,可以用神效黃耆湯;如果病後,或傍晚,或燈下看不清東西,是陽虛下陷,可以用決明夜光丸或升麻鎮陰湯。

張子和說,眼睛的疾病如果不是因為火氣太盛,就不會生病。白眼球發紅是火氣侵犯肺;眼白部分發紅腫脹是火氣侵犯脾;黑眼珠被翳膜遮蓋,是火氣侵犯肝脾;眼白血管充血,是火氣過盛。治療火證,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但張子和只用寒涼藥治療火,我則補益陰水來配合陽火,也是一句話就能說明白。至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等各種複雜的病因,可以詳見倪仲賢的《原機啟微》,這本書很好,薛立齋又為其做了補充,深入闡明了滋補陰水、增強陽火的重要性,對治療眼病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