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3)

1. 喉咽痛論

苦酒湯。少陰陰虛客熱不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世人但知熱咽痛,而不知有寒咽痛。經曰: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咽腫頷腫。陳藏器用附子去皮臍,炮裂切片,以蜜塗炙,令蜜入內,噙咽其津;甘味盡,再換一片噙之。

仲景云: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脈微欲絕,面赤咽痛,用通脈四逆湯。蓋以冬月伏寒在於腎經,發則咽痛下利,附子湯溫其經則愈。又有司天運氣,其年鄉村相染。若惡寒者,多是暴寒折熱,寒閉於外,熱鬱於內。切忌膽礬酸寒之劑點喉,反使陽鬱結不伸。又忌硝黃等寒劑下之。

反使陽下陷入里,則禍不旋踵矣。須用表散之劑,若仲景甘桔湯之類。又有陽毒咽痛,用升麻湯;陰毒咽痛,用甘草湯。方見金匱要略及千金方中。

咽痛用諸藥不效者,此非咽痛,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絲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掛到咽門,而口中飲食不入。須用牛膝根直而獨條者,洗淨入米醋四五滴,同研細,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內去,則紅絲斷而珠破,其病立安。又有喉間作痛,潰爛日久不愈。此必楊梅瘡毒,須以萆薢(即土茯苓)湯為主。

白話文:

喉咽痛論

苦酒湯適用於少陰陰虛,客熱導致咽痛、胸悶心煩的症狀。豬膚湯則用於治療咽痛。世人只知道熱性咽痛,卻不知道也有寒性咽痛。《經》書記載,太陽在泉,寒邪入侵,會導致咽喉腫痛。陳藏器用附子去皮、臍,炮裂切片,塗蜜炙烤,讓蜜滲入其中,含在口中,待甘味盡了再換一片。

張仲景說,如果出現下痢清谷、裡寒外熱、脈微欲絕、面赤咽痛的症狀,要用通脈四逆湯治療。這是因為冬天寒邪伏藏於腎經,發病時會出現咽痛下痢,用附子湯溫暖經脈就能痊癒。此外,如果當年流行病盛行,患者惡寒,大多是暴寒導致熱邪鬱結於內,應忌用膽礬等寒涼藥物點喉,以免陽氣鬱結不通;也忌用硝石、硫黃等寒涼藥物內服,以免陽氣下陷,造成嚴重後果。需用疏散表邪的藥物,例如張仲景的甘桔湯。陽毒引起的咽痛,用升麻湯;陰毒引起的咽痛,用甘草湯,具體方劑可參考《金匱要略》和《千金方》。

如果用各種藥物治療咽痛都不見效,那可能並非真正的咽痛,而是鼻中生出一條像頭髮一樣細的紅色絲線,懸掛著一個像櫻桃一樣大的黑色泡泡,垂到咽喉,導致飲食無法吞嚥。此時,需用直而單條的牛膝根,洗淨後滴入幾滴米醋,研磨成細末,滴入鼻孔中,就能使紅絲斷裂,黑泡破潰,病症即可痊癒。如果喉嚨疼痛、潰爛,久治不愈,可能是梅毒,需以萆薢(土茯苓)湯為主治療。

2. 眼目論

經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腎藏精,故治目者,以腎為主。目雖肝之竅,子母相生,腎肝同一治也。

華元化云:目形類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麗東南,而晦西北也。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氣、真血、真精,此滋目之源液也。神膏者,目內包涵膏液;此膏由膽中滲潤精汁積而成者,能涵養瞳神;衰則有損。神水者,由三焦而發源,先天真一之氣所化,目上潤澤之水是也。

水衰則有火勝燥暴之患;水竭則有目輸大小之疾;耗澀,則有昏眇之危。虧者多,盈者少,是以世無全精之目。神光者,原於命門,通於膽,發於心火之用事也。火衰則有昏瞑之患;火炎則有焚燥之殃。雖有兩心而無正輸。心君主也,通於大眥,故大眥赤者,實火也。命門為小心,小心相火也,代君行令,通於小眥,故小眥赤者,虛火也。若君主拱默,則相火自然清寧矣。真血者,即肝中升運滋目注絡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間易行之血,即天一所主之水,故謂之真也。真氣者,即目之經絡中往來生用之氣,乃先天真一發生之元陽也。真精者,乃先天元氣所化精汁,起於腎,施於膽,而後及瞳神也。凡此數者,一有損,目則病矣。大概目圓而長,外有堅殼數重,中有清脆肉,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則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則皆血;血以滋水。膏中一點黑瑩,是腎膽所聚之精華。惟此一點,燭照鑑視,空闊無窮者,是曰水輸,內應於腎。

北方壬癸亥子水也。五輸之中,惟瞳神乃照。或曰:瞳神水耶?氣耶?血耶?膏耶?曰:非氣非血非水非膏,乃先天之氣所生,後天之氣所成,陰陽之妙蘊,水火之精華。血養水,水養膏,膏護瞳神,氣為運用,神即維持。喻以日月,理實同之。男子右目不如左目精華;女子左目不如右目光彩。

此皆各得其陰陽氣血之正也。

許學士云:經曰: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又曰:少陰所謂起則目䀮䀮無所見者,陰內奪,故目䀮䀮無所見也。此蓋房勞目昏也。左腎陰虛,益陰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右腎陽虛,補腎丸、八味地黃丸。

東垣云:能遠視不能近視者,陽有餘,陰氣不足也。海藏云:目能遠視,責其有火;不能近視,責其無水。秘要云:陰精不足,陽光有餘,病於水者,故光華髮見散亂,而不能收斂近視。治之在心腎;心腎平,則水火調而陰陽和。夫水之所化為血,在身為津液,在目為膏汁。

若貪淫恣欲,飢飽失節,形脈勞甚,過於悲泣,能斫耗陰精;陰精虧則陽火盛,火性炎而發見,陰精不能制伏挽回,故越於外而遠照,反不能近之而視也。治之當如何?壯水之主,以鎮陽光。東垣云:能近視不能遠視,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也。海藏云:目能近視,責其有水。

白話文:

眼目論

經書記載,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睛,成為眼睛的精華。腎臟藏精,所以治療眼睛的疾病,要以腎臟為主。雖然眼睛是肝臟的竅竅,但母子相生,腎和肝的治療方法相同。

華元化說,眼睛的形狀像丸子,瞳孔位於中央偏前,就像日月的光輝在東南明亮,而在西北晦暗一樣。眼睛裡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氣、真血、真精,這些都是滋養眼睛的根本物質。神膏是指眼睛內部包含的膏液,這種膏液是由膽汁滲出的精汁積累而成的,能滋養瞳孔,如果衰竭就會損傷眼睛。神水是由三焦發源,是先天真一之氣化生的,是滋潤眼睛的水分。

如果神水衰竭,就會有火盛燥熱的疾病;如果神水枯竭,就會有目視模糊不清的疾病;如果神水耗竭澀滯,就會有眼睛昏暗不明的危險。眼睛虧損的多,充盈的少,所以世上沒有眼睛精華完全充盈的人。神光源於命門,與膽相通,發於心火的作用。心火衰弱,就會有眼睛昏暗的疾病;心火過盛,就會有眼睛灼熱乾燥的禍患。雖然眼睛有內外兩個眼角,但只有內眼角(大眥)才是正經輸送之處,心臟是君主之官,與大眥相通,所以大眥紅腫,是實火;命門是小火,是輔佐君主行使職權的小火,與小眥(外眼角)相通,所以小眥紅腫,是虛火。如果君主(心)安靜平和,那麼小火(命門之火)自然就會清寧。真血是指肝臟升運滋養眼睛的血液,這種血液不同於肌肉間容易流動的血液,而是由先天之氣(天一之水)所主導的,所以稱為真血。真氣是指眼睛經絡中往來運行的氣,是先天真一之氣化生的元陽。真精是指先天元氣化生的精華,起源於腎,施於膽,然後到達瞳孔。凡此幾種物質,任何一種受損,眼睛就會生病。

總而言之,眼睛圓而長,外層有堅硬的保護層,裡面有清脆的肉,包著黑而濃稠的神膏,神膏外面是白而濃稠的神水,神水滋養神膏;神水外面是血液,血液滋養神水;神膏中間一點黑亮,是腎和膽聚集的精華,只有這一點,才能照亮、觀察,廣闊無垠,這就是水輸,內應於腎,屬於北方的壬癸亥子之水。五輸之中,只有瞳孔才能發光。有人問瞳孔是水、氣、血還是膏?都不是氣、血、水、膏,而是先天之氣所生,後天之氣所成,是陰陽的精妙融合,是水火精華的結合;血液滋養水分,水分滋養神膏,神膏保護瞳孔,氣運作,神維持,這就像日月一樣,道理是一樣的。男子的右眼不如左眼精華,女子的左眼不如右眼光彩,這都是陰陽氣血各得其正的表現。

許學士說,經書記載,足少陰脈活動就會產生坐著想站起來,眼睛昏花好像什麼都看不見的病症。又說,少陰脈所謂的「起則目䀮䀮無所見」,是陰氣內虛,所以眼睛昏花什麼都看不見,這是房事過度導致眼睛昏花。左腎陰虛,服用六味地黃丸或益陰地黃丸;右腎陽虛,服用八味地黃丸或補腎丸。

東垣先生說,能看遠不能看近,是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海藏先生說,眼睛能看遠,是因為有火;不能看近,是因為缺水。秘要經說,陰精不足,陽光有餘,病在於水,所以光華外散,不能收斂而看近。治療在於心腎,心腎平和,水火就會調和,陰陽就會平衡。水化成血液,在身體裡是津液,在眼睛裡是膏汁。

如果貪圖淫慾,飲食無節,勞累過度,過度悲傷哭泣,都會損耗陰精,陰精虧損就會陽火旺盛,火性炎熱而外露,陰精不能控制挽回,所以就會遠視而不能近視。治療應該怎樣?滋養水的本源,以鎮壓陽光。東垣先生說,能看近不能看遠,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海藏先生說,眼睛能看近,是因為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