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1)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1)
1. 喘論
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東垣云:「病人不得臥,臥則喘者,水氣逆行乘於肺,肺得水而浮,使氣不得流通也。」
仲景云:「短氣皆屬飲。」金匱云:「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木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以上詳論陰虛發喘之證治。若陽虛致喘,東垣已詳盡矣;外感發喘,仲景已詳盡矣。茲為補天立論,故加意於六味八味云。
白話文:
喘症的討論:腎臟是人體水分的貯藏器官,掌管體液的運行,也主宰睡眠和呼吸功能。東垣(張仲景)說,病人無法平臥,一臥就喘,是因為水氣逆流上衝,影響肺部,肺部積水而浮腫,導致氣體無法順利流通。
仲景(張仲景)說,呼吸急促都屬於水飲停滯的症狀。《金匱要略》記載,呼吸急促伴隨輕微水腫,應該從小便排出,可用苓桂術甘湯或腎氣丸治療。
以上詳細論述了陰虛導致喘症的證候和治療方法。至於陽虛或外感引起的喘症,東垣和仲景的著作中已有詳細闡述。本文旨在補充完善理論,因此特別強調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應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