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8)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8)
1. 咳嗽論
有脾胃先虛,土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子來乘母而嗽者矣。又有初雖起於心火刑金,因誤服寒涼,以致脾土受傷,肺益虛而嗽者。乃火位之下,水氣承之,子來救母,腎水復火之仇,寒水挾木勢而上侵於肺胃,水冷金寒故嗽。前病未除,新病愈甚。粗工不達此義,尚謂痰火難除,寒涼倍進,豈不殆哉!斯時也,須用六君子湯加炮姜以補脾肺;八味丸以樸土母,而引水歸原。此等治咳嗽之法,幸同志者加之意焉。
金匱云: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此論外感。
有嗽而聲啞者。蓋金實不鳴,金破亦不鳴;實則清之,破則補之,皆治肺之事也。又須知少陰之絡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肺為之標,本虛則標弱,故聲亂咽嘶,舌萎聲不能前。出仲景傷寒書。
一男子年五十餘歲,病傷寒咳嗽,喉中聲如齁。與獨參湯。一服而齁聲除,至二三服而咳嗽亦漸退。服二三斤病始全愈。
(此陽虛之案。)
衍義云:有暴嗽服諸藥不效,或教之進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有本有標,卻不可以其暴嗽,而疑驟補之非。所以易愈者,亦覺之早故也。(此陰虛之案。)
有一等乾咳嗽者。丹溪云:乾咳嗽極難治。此係火鬱之證,乃痰鬱其火,邪在中。用逍遙散以開之,下用補陰之劑而愈。
白話文:
咳嗽論
脾胃虛弱,土氣不足以制約水氣,水氣上泛形成痰液,導致咳嗽。也有些咳嗽,雖然一開始是心火犯肺,但誤服寒涼藥物,損傷脾土,肺氣更虛弱而咳嗽。這時,火位下降,水氣承接,腎水反而去抑制心火,寒水夾雜木氣上犯肺胃,水寒金寒而咳嗽。舊病未除,新病加重,一些庸醫不明白這些道理,只認為是痰火難除,便加重寒涼藥物,豈不危險?此時應服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補益脾肺;用八味丸補益脾土,引導水氣歸位。這些治療咳嗽的方法,希望同道們能參考。
《金匱要略》記載:咳嗽並氣喘,喉中痰聲如水雞叫聲的,用射干麻黃湯治療。這是論述外感咳嗽。
咳嗽聲音嘶啞,是因為肺氣實而不能發聲,或是肺氣虛損而不能發聲。肺氣實則瀉之,肺氣虛則補之,都是治療肺的。還要知道少陰經絡入肺,循行喉嚨,挾持舌根,肺是標,本虛則標弱,所以聲音嘶啞,咽喉腫痛,舌頭萎縮,聲音發不出。這出自《傷寒論》。
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患傷寒伴咳嗽,喉中聲音像豬的呼嚕聲,給他服用獨參湯,一劑藥後呼嚕聲消失,二三劑後咳嗽也逐漸減輕,服用二三斤藥後病完全痊癒。(這是陽虛的病例)
另有記載:暴發的咳嗽服用各種藥物無效,有人建議服用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而痊癒。這有本有標,但不能因為咳嗽來勢兇猛,就懷疑驟然補益的療法不好,所以容易治癒,也是因為發現得早的緣故。(這是陰虛的病例)
還有一種乾咳,丹溪先生說,乾咳非常難治,這是火鬱證,痰火鬱結,邪氣在裡,用逍遙散疏通,配合補陰的藥物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