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三·絳雪丹書 (5)
卷之三·絳雪丹書 (5)
1. 血症論
不必止血而血自安矣。若陰中水乾而火炎者,去桂附而純用六味,以補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總之保火為主,此仲景二千餘年之玄秘,豈後人可能筆削一字哉?
客又問曰:「假寒假熱之說何如?」曰:「此真病之狀,惑者誤以為假也。經曰:『少陰司天之政,水火寒熱持於氣交。熱病生於上,冷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血溢血泄。』內經蓋指人之臟腑而言。言少陰司天者,腎經也。凡腎經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證。
世人不識而為其所誤者多矣!吾獨窺其微,而以假寒治之,所謂假對假也。但此證有二:有一等少陰傷寒之證,寒氣自下腎經,而感小腹痛,或不痛,或嘔或不嘔,面赤口渴不能飲水,胸中煩躁。此作少陰經外感傷寒看,須用仲景白通湯之法治之,一服即愈,不再作。又有一等真陰失守,
命門火衰,火不歸元,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於上,上焦咳嗽氣喘惡熱面紅嘔吐痰涎出血。此係假陽之證,須用八味地黃,引火歸元。茲二方俱用大熱之藥,倘有方無法,則上焦煩熱正甚,復以熱藥投之,入口即吐矣。須以水探冷,假寒驅之,下嗌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
因而嘔噦皆除,此加人尿、豬膽汁於白通湯,下以通拒格之寒也。用八味湯者,亦復如是。倘一服寒涼,頃刻立死,慎之哉!」
客曰:「真假之說,至矣精矣!吾何以辨其為假而識之耶?又何以識其為傷寒與腎虛而辨之耶?」曰:「此未可以易言也。將欲望而知之,是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遇也。將欲聞而知之,是可以氣聽,而不可以心符也。將欲問而知之,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也。將欲切而知之,得之心而應之手。
巧則在其人,父不能傳之子也。若必欲言之,姑妄言乎?余辨之舌耳。凡有實熱者,舌胎必燥而焦,甚則黑;假熱者,舌雖有白胎而必滑。口雖渴而不能飲水,飲水不過一二口,甚者少頃亦吐出。面雖赤而色必嬌嫩,身作躁而欲坐臥於泥水中。此為辨也。傷寒者,寒從下受之。
女人多有此證,大小便閉,一劑即愈,此暴病也。陰虛者,大小便俱利,吐痰必多。此陰虛火衰之極,不能以一二藥愈。男女俱有之,縱使引得火歸,又須以參耆補陽兼補陰,歲月調理。倘不節欲,終亦必亡而已。余所傳如此,此不過糟粕耳。所望於吾子者,得意而忘言,斯得之矣。
凡治血證,前後調理,須按三經用藥: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歸脾湯一方,三經之方也。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補心以生脾土,參、耆、甘草補脾以固肺氣。木香者,香先入脾,總欲使血歸於脾,故曰歸脾。有鬱怒傷脾、思慮傷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梔、丹皮,火衰者加丹皮、肉桂。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無餘法矣。」
白話文:
血症論
不必刻意止血,血自然會安靜下來。如果陰中水液乾燥而火氣旺盛,就去除桂枝、附子,只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補陰水,調和相火的關係,血液也會自然平靜,也不必刻意去火。總之,以保衛真火為主,這是張仲景兩千多年來留下的奧秘,後人豈能妄加刪改呢?
有人又問:假寒假熱的說法如何?我說這是真病的表現,迷惑的人誤以為是假的。內經說:「少陰主宰天之運作,水火寒熱之氣相互交感,熱病產生在上焦,寒病產生在下焦,寒熱相互侵犯爭鬥於中焦,人民因此產生血溢血泄的症狀。」內經這裡指的是人體的臟腑,說少陰主宰天運,指的是腎經。凡是腎經吐血的,都是下焦虛寒上焦虛熱,陰盛於下,逼迫陽氣於上的假象。
世人大多不了解這個道理,而被它迷惑。我獨自洞察其微細之處,用假寒的方法治療,所謂以假治假。但是這種症狀有兩種:一種是少陰傷寒的症狀,寒氣從下焦腎經入侵,引起小腹疼痛(或不痛),可能嘔吐(或不嘔吐),面紅口渴但喝不下水,胸中煩躁。這應該按照少陰經外感傷寒來治療,需要用仲景的白通湯的方法治療,一劑藥就能痊癒,不再復發。還有一種是真陰虧損,命門火衰,真火不歸元位,水氣盛而逼迫虛浮的陽火上升,上焦咳嗽、氣喘、惡熱、面紅、嘔吐、痰涎、出血,這是假陽的症狀,需要用八味地黃丸,引導真火歸元。這兩種方劑都用到大熱的藥物,如果遇到方劑無效的情況,上焦煩熱非常嚴重,再用熱藥服用,入口就會嘔吐。必須用冷水探查,用假寒驅逐之,下咽之後,寒性去除,熱性才能發作,嘔吐、呃逆也就都消失了。這時在白通湯中加入人尿和豬膽汁,以通利阻滯的寒邪。使用八味地黃丸也是如此。如果服用一劑寒涼藥物,很快就會死亡,一定要謹慎!
有人問:真假之說,非常精妙,我怎麼才能辨別它是假的,並且認識到它呢?又如何辨別它是傷寒還是腎虛呢?我說這不能輕易用言語說明,想要了解它,只能意會,不能用眼睛看到;想要聽懂它,只能用心去體會,不能用心去記住;想要詢問它,只能意會,不能用語言表達;想要診斷它,要用心領會,然後才能用手上反映出來,巧妙之處全在於人,父親不能傳給兒子。如果一定要說,就姑且說說吧。我辨別它靠舌頭和耳朵:凡是有實熱的,舌苔一定乾燥焦枯,嚴重的話會發黑;假熱的,舌苔雖然有白苔,但一定光滑,雖然口渴但喝不下水,喝水只喝一兩口,嚴重的話過一會兒就吐出來;臉雖然紅,但顏色一定嬌嫩;身體煩躁,想坐臥在泥水中,這就是辨別的方法。傷寒是寒邪從下焦入侵,女人多有這種症狀,大小便閉塞,一劑藥就能痊癒,這是暴病。陰虛的人,大小便都通利,吐痰很多,這是陰虛火衰到極點,不能用一兩味藥就治癒,男女都有,即使引導真火歸元,還需要用人參、黃耆補陽,同時還要補陰,需要長時間調理。如果不節制房事,最終還是會死亡。我所傳授的就是這樣,這不過是粗淺的知識罷了。我希望你們能領悟到精髓,而忘記我的話,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它。
凡是治療血證,前後調理,必須根據三條經絡用藥: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歸脾湯是一個針對三條經絡的方劑。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補心以生脾土,人參、黃耆、甘草補脾以固肺氣。木香,香氣先入脾,總是想讓血液歸於脾,所以叫歸脾湯。有鬱怒傷脾、思慮傷脾的人尤其適合。火旺者加山梔子、丹皮;火衰者加丹皮、肉桂。還有八味地黃丸,以培補先天之本,治療血證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