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醫貫》~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六·後天要論

2. 補中益氣湯論

補中益氣湯

黃耆(一錢),當歸,人參,炙甘草,陳皮,升麻,柴胡,白朮

此方東垣所制。治內傷之方。古方只有黃耆一錢。其餘各三分。薛立齋常用參耆各錢半。白朮一錢。當歸一錢。陳皮七分。升柴各五分。進退加減。神應無窮。如病甚者。參耆或三錢五錢。隨證加用。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滯。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此方得之。

或問曰。古今稱補中益氣湯。為萬世無窮之利。其義云何。曰此發前人之所未發。繼仲景河間而立。意義深遠也。世人一見發熱。便以外感風寒暑濕之邪。非發散邪從何處解。又不能的見風寒暑濕對證施治。乃通用解表之劑。如九味羌活湯敗毒散十神湯之類。甚則涼膈白虎。

雜然並進。因而致斃者多矣。東垣深痛其害。創立此方。以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內傷者多。外感者間有之。縱有外邪。亦是乘虛而入。但補其中益其氣。而邪自退聽。不必攻邪。攻則虛者愈虛。而危亡隨其後矣。倘有外感。而內傷不甚者。即於本方中。酌加對證之藥。而外邪自退。

所謂仁義之師。無敵於天下也。至於飲食失節。勞役過度。胃中陽氣自虛。下陷於陰中而發熱者。此陽虛自病。誤作外感而發散之。益虛其虛矣。為害豈淺哉。又有一種內傷真陰而發熱者。與內傷陽氣相似。此當補真陰。非四物湯之謂。又非坎離丸之類。詳見先天要論中者。

心肺在上。腎肝在下。脾胃處於中州。為四臟之主氣者。中焦無形之氣。所以蒸腐水穀。升降出入。乃先天之氣。又為脾胃之主。後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氣不行。是方蓋為此氣因勞。而下陷於腎肝。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用升麻使由右腋而上。用柴胡使由左腋而上。非借參耆之功。

則升提無力。是方所以補益後天中之先天也。

或問曰。余見先生動輒以先天后天立論。余考之易中先天后天之圖。乾南坤北離東坎西等卦位。於醫道中甚無所合。而先生屢言之不已。其義云何。曰怪乎子之問也。余所謂先天者。指一點無形之火氣也。後天者。指有形之體。自臟腑及血肉皮膚。與夫涕唾津液。皆是也。既曰先天。

此時天尚未生。何況有乾南坤北八卦對待之圖乎。曰。然則伏羲此圖。何為而設也。余曰。此非先天之圖。乃中天八卦之圖。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日出乎東。水源於西。風雨在天上。山雷在地下。人與萬物位乎中。余嘗見邵子排列如此。有中天八卦數。其當今所用者。止一文王后天圖。

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悅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乎艮。以春秋晝夜十二時相配。因以定陰陽。決生死。推而天文地理星相醫卜。無一不以此圖為則。至於先天者。無形可見。即易中帝出乎震之帝。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之神是也。帝與神。即余先天要論中所稱真君真主。

本系無形。不得已而強立此名。以為主宰先天之體。以為流行後天之用。東垣先生獨會其宗。而於補中益氣方中。用柴胡升麻者。正以升發先天之氣。於脾土之中。真萬世無窮之利。余所以諄諄為言也。蓋人身以脾胃為主。人皆知之。而先天隱於無形者。舉世置而弗論。故余既立先天要論矣。

後於後天論中。發明東垣脾胃論。亦用先天無形者為主。讀脾胃論者。讀至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衛氣元氣穀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則可見矣。飲食入胃。猶水穀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陽相火之無形者。在下焦蒸腐。始能運化也。此時若用寒涼之藥。

飲食亦不運化矣。蓋脾胃中之火。土中之火。納音所謂爐中火。養爐中火者。須頻加煤炭。蓋以熱灰溫養其火。而火氣自存。一經寒水。便成死灰。將以何者蒸腐水穀。以何者接引燈燭。舉目皆地獄光景。可不戒哉。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正取溫養之義也。

東垣曰。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語言。

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金匱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夫勞之為病。其脈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以黃耆建中湯治之。

此亦溫之之意也。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也。夫胃氣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

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火獨盛。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元氣之賊也。壯火食氣。少火生氣。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名曰重強。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

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遂不任風寒。而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

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證。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唯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則愈矣。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

又曰。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夫因飢飽勞役。損傷脾胃。或專因飲食不調。或專因勞力過度。或飢飽之後。加之勞力。或勞力之後。加之飢飽。皆為內傷。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上喘氣短。

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大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經曰。急者緩之。白朮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

二味皆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胃中清氣升於陽道。及諸經生髮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清升而濁自降矣。胃氣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不營。陰火熾起。日漸熬煎。血氣日減。心主血。減則心無所養。

致使心亂而煩。故以當歸和之。如煩猶未止。加服地黃丸。以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表證也。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止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

如精神短少。倍加人參五味子。如頭痛。加蔓荊子。如頭痛有痰沉重。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天麻。如腹中痛者。加白芍藥。如惡寒冷痛。更加桂心。如惡熱喜寒熱痛。更加黃連。如腹中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剋土也。小建中湯主之。蓋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如脈沉細腹痛。以理中湯主之。乾薑葉熱。於土中瀉水。以為主也。

臍下痛者。加熟地黃。如不已。乃大寒也。更加肉桂。凡小腹痛。多屬腎氣奔豚。惟桂泄奔豚。故加之。如脅痛。或脅下縮急。俱加柴胡芍藥。如體重肢節痛。或腹脹自利。脈來濡緩者。濕勝也。加蒼朮厚朴主之。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藁本。別作一服。病去勿再服。以諸風藥損人元氣也。

如冬月惡寒發熱無汗。脈浮而緊。本方加麻黃桂枝。(如麻黃五分用參耆各一錢。)如冬月惡風發熱有汗。脈浮而緩。加桂枝芍藥。傷寒必惡寒。傷風必惡風。傷食必惡食。傷寒惡寒。烈火不能熱。重綿不能溫。內傷者。得就暖處。著綿溫火。便不惡矣。內傷飲食。口不知味。

不思飲食。傷寒者。雖不能食。未嘗不知味也。勞力內傷者。身體沉重。四肢困倦。百節煩疼。心滿氣短。懶於言語。若傷寒者。太陽則頭痛。少陽則脅痛。陽明則目痛。不若內傷之怠惰嗜臥也。傷寒發熱。拂拂如羽毛之熱。熱在皮毛。內傷者。肌體壯熱。捫之烙手。右手氣口脈大於左手人迎三倍。

其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是肺之本脈。代是氣不相接。乃脾胃不足之脈。大是洪大。洪大而數。乃心脈刑肺。急是弦急。乃肝木挾心火克肺金也。其右關脈屬脾。比五脈獨大而數。數中時顯一代。此不甚勞役。是飲食不時。寒溫失所。胃脈損弱。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如此。

若外傷。人迎脈大於氣口也。

東垣以手捫熱。有三法。以輕手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筋骨之間則熱蒸手。輕摸之則不熱。是熱在骨髓也。輕手捫之不熱。重手按之亦不熱。不輕不重按之而熱者。是熱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肉之下。乃熱在肌肉。肌肉間熱者。正內傷勞倦之熱也。

若余於內傷真陰者。以手捫熱。亦有二。捫之烙手骨中如炙者。腎中之真陰虛也。捫之烙手。按之筋骨之下。反覺寒者。腎中真陽虛也。面必赤者。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也。口必渴者。腎水乾枯。引水自救也。若口吐痰多。如清水者。腎水泛上為痰。口必不渴也。口咯痰如沫者。

水沸為痰。陰火熬煎。口必渴也。腰脅痛者。腎肝虛也。足心如烙者。湧泉涸竭也。膝以下冷者。命門衰絕。上氣必喘也。尺脈必數者。陰火旺也。尺脈數而無力。或欲絕者。真陽衰也。骨痛如折者。腎主骨。骨衰乘火也。此陽虛陰虛之辨。而陰虛之中。又有真陰真陽之不同。

其治法詳於先天論中。

或問曰。丹溪云東南之人。陽氣易以升。不可服補中益氣湯。當今江以南之人。果盡不當服乎。曰此東南指人之臟腑而言也。蓋東方屬肝。南方屬心。肝與心有火者。不可服。恐木火愈旺也。若黃帝起四方之問。岐伯有四治之能。此東南西北方指地位也。既不可服東南二方之劑。

其人上盛者。必下虛。其腎氣大虛矣。急須填補北方先天之元氣為要。總而言之。先天后天不得截然兩分。上焦元陽不足者。下陷於腎中也。當取之至陰之下。下焦真陰不足者。飛越於上部也。焉可不引而歸原耶。是以補中益氣湯。與腎氣丸並用。朝服補陽。暮服補陰。互相培養。

但先後輕重之分。明者知之。不必詳述。

或問腎氣丸中。以地黃為君。恐其泥膈。或於脾胃有妨乎。曰腎氣丸中。盡是腎經的藥。並無一味脾胃藥雜其中。徑入腎經。焉能泥膈。凡用藥須要分得陰陽水火清淨。如朝廷有六部。一部有一部之事。一部有一部用事之人。今欲輸納錢糧。而可與天曹用事之人同議乎。曰若如所言。

予正謂腎經水部。不可與脾經戶部相雜之謂耳。曰余所謂不雜者。謂腎水藥中。不可雜脾土藥。脾胃藥中。不得雜腎經藥。如四君子湯。脾經藥也。雜地黃其中。則泥膈矣。八味地黃丸。腎經藥也。加人參則雜矣。若論腎與脾胃。水土原是一氣。人但知土之為地。而不知土亦水也。

自天一生水。而水之凝成處。始為土。土之堅者為石。此後天卦位坎之後。繼之艮。艮為山為土。艮土者。先天之土。水中之主也。土無定位。隨母寄生。隨母而補。故欲補太陰脾土。先補腎中少陽相火。若水穀在釜中。非釜底有火則不熟。補腎者。補腎中火也。須用八味丸。

醫不達此。而日從事於人參白朮。非探本之術。蓋土之本初原是水也。世謂補腎不如補脾。余謂補脾不如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