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五·先天要論(下) (3)
卷之五·先天要論(下) (3)
1. 氣虛中滿論
中滿者。其證悉與鼓脹水腫無異。何故屬之氣虛。請得明言之否。曰氣虛者。腎中之火氣虛也。中滿者。中空似鼓。虛滿而非實滿也。大略皆脾腎兩虛所致。海藏云。夫水氣者。乃胃土不能制腎水。水逆而上行。傳入於肺。故令人腫。治者惟知泄水。而不知益胃。故多下之強令水出。
白話文:
中滿的證狀和鼓脹水腫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歸因於氣虛呢?請明確的說明。回答:氣虛就是腎中的火氣虛弱了。中滿就是中間空空像鼓一樣,是虛滿而不是實滿。這些大概都是脾腎兩虛引起的。海藏說:水氣是由於胃土不能控制腎水而引起的。水逆流向上運行,傳到肺裡,所以讓人水腫。治療的方法只知道瀉水而不知道健脾益胃,所以大多是採用攻下法,強制讓水排出。
不依天度流轉。故胃愈虛。食無滋味。則發而不能制也。莫若行其所無事。則為上計。何今之人。不知此等高論。舉手便以為水腫。用內經去宛陳莝。開鬼門潔淨府之法治之。如舟車丸禹功散之類。若真知其為水濕之氣。客於中焦。侵於皮膚。皮膚中如水晶之光亮。手按之隨起者。
白話文:
不論及古文就是說話口口口口!音主
以前藥一服而退。若久病大病後。或傷寒瘧痢後。女人產後。小兒痘後。與夫元氣素弱者。概以前法施之。脾氣愈泄愈虛。不可復救矣。故治腫者。先以脾土為主。須補中益氣湯。或六君子湯溫補之。俾脾土旺。則能散精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矣。
白話文:
以前服藥一劑即可康復。但如果是久病、大病之後,或者傷寒、瘧疾、痢疾之後,以及婦女產後、小兒出痘之後,還有本來元氣就很虛弱的人,一般都用以前的方法治療,脾氣就會愈泄愈虛弱,無法挽救,所以治療腫脹,應當先以脾土為本,應該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君子湯溫補,使脾土旺盛,這樣才能把精氣散佈到肺中,疏通水道,輸送到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並行。
或者疑謂喘脹水滿。而又加純補之劑。恐益脹滿。必須補藥中。加行氣利水之品方妙。此論似深得病情。終非大方家體。蓋肺氣既虛。不可復行其氣。腎水已衰。不可複利其水。純補之劑。初時似覺不快。過時藥力得行。漸有條理矣。
白話文:
恐怕有人懷疑有喘、腫、水滿。還要加上純補劑。恐怕會更加腫脹。必須在補藥中加上行氣利水的藥物,纔行。此論似乎深入瞭解病情。終究不是大家(名醫)的風格。肺氣既然已經虛弱了,就不能再行其氣。腎水已經衰弱了,就不能再利其水。純補之劑。起初會感覺不舒服。過一段時間藥力得以行使,漸漸就有條理了。
至於補腎以治腫。其說難明。蓋禹之治水。行其所無事也。若一事疏鑿。則失之矣。今人之治腎水者。牽牛大戟。粗工之小智。正禹之所惡也。間有用五苓五皮者。以為中正。亦轉利轉虛。腎氣愈衰而愈不能推送矣。故須用補腎。經曰。腎開竅於二陰。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閉則胃填脹。
白話文:
把看病人,用當前病人為榜人來輔器。對例人禁人。凡是人,皆為人之治。應人措事的人,總理之人。他有具之宜總之
故曰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故水聚而從其類也。又曰。腎主下焦。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必待三焦之火化。始能出也。其三焦之經。在上者布膻中。散絡心包。在下者。出於委陽。上絡膀胱。上佐天道之施化。下佐地道之發生。與手厥陰為表裡。
白話文:
所以說腎臟是胃的關口。關口閉合不利,所以水液積聚而從同類的水液中流出。又說,腎臟主宰下焦。三焦是人體水液代謝的通道,水液從這裡排出。膀胱是水液匯聚的場所,津液貯藏在這裡。水液必須經過三焦的火化,才能排出體外。三焦的經脈,在上部散佈在膻中,散佈在心包絡。在下部,從委陽穴外出,向上絡屬於膀胱。三焦在上幫助天道的施化,在下幫助地道的發生。它與手厥陰經是表裡關係。
以應諸經之使者也。是故腎虛者。下焦之火虛也。宣明五氣論云。下焦溢為水。以水注之。斯氣窒而不瀉。則溢而為水也。經曰。三焦病者。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溢則水留而為脹。惟張仲景制金匱腎氣丸。補而不滯。通而不泄。誠治腫之神方。國朝薛立齋先生。屢用屢效。
白話文:
腎是應合諸經的使者。所以腎虛的人,是下焦之火虛弱了。《宣明五氣論》說:下焦溢出就成了水。用以水來填充它,這種氣就會阻塞而不能疏泄,於是溢出而成了水。《靈樞經》說:三焦有病的人,氣充滿小腹且特別堅硬,不能小便。水溢出後,水就會滯留而形成脹病。只有張仲景配製的金匱腎氣丸,補而不滯,通而不泄,誠然是治療腫脹的神奇方劑。清朝薛立齋先生多次使用它,屢屢見效。
詳載之醫案中。余依其案。親試之甚效。故敢詳著焉。世有患此者。幸毋誕之乎。
金匱腎氣丸,此方藏於金匱玉函
白話文:
詳細記載在醫案中,我根據這些病例親自試驗,效果非常好,因此敢詳細地記載下來。世上如果有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希望不要懷疑這藥方的效果。
金匱腎氣丸,這個藥方是收藏在《金匜玉函》中的。
白茯苓(三兩),附子(五錢),川牛膝(一兩),肉桂(一兩),澤瀉(一兩),車前子(一兩),山茱萸(一兩),山藥(一兩),牡丹皮(二兩),熟地(四兩)
白話文:
白茯苓(150克),附子(25克),川牛膝(50克),肉桂(50克),澤瀉(50克),車前子(50克),山茱萸(50克),山藥(50克),牡丹皮(100克),熟地(200克)。
中滿之病。原於腎中之火氣虛。不能行水。此方內八味丸為主。以補腎中之火。則三焦有所稟命。浩然之氣。塞乎天地。腎氣不虛而能行水矣。內有附子肉桂辛熱之品。熱則流通。又火能生土。土實而能制水矣。內加牛膝車前子二味。最為切當。考之本草云。車前子雖利小便。
白話文:
中滿病的病因,是出於腎臟中的火氣虛弱,不能引導水液正常運行。這個方子的主要藥方是「八味丸」,它能補益腎臟中的火氣,使三焦得到調配,浩然正氣充滿天地之間,腎氣就不虛弱,就能運行水液了。方中含有附子、肉桂,性辛熱,能使氣血流通,而且火能生土,使脾胃強壯,就能制約住水液了。另外再加入牛膝和車前子,這是最恰當的。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車前子雖然能利小便,但是它也能益氣。
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強陰益精。令人有子。牛膝治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壯陽益精。病人虛損。加而用之。方見金匱要略。故名金匱腎氣丸。
白話文:
不像(熟地黃那樣)補氣,與茯苓有輔助作用。
滋補陰氣,益補腎精。使人增強生育能力。
牛膝治老人(腎氣衰弱不能控制)遺尿。
補益中氣,使人氣勢貫通而旺盛,使人陽氣強盛,使人腎精充足。
體虛的人體力衰弱,(這時用牛膝)再加進去用。
(凡是)藥方記載在《金匱要略》書裡,故名金匱腎氣丸。
前所論證治。乃脾腎兩虛者。至於純是脾虛之證。既以參耆四君為主。亦須以八味丸兼補命門火。蓋脾土非命門火不能生。虛則補母之義。不可不知。
白話文:
前面討論的證治,是脾腎兩虛的人。至於純粹是脾虛的證狀,既以人蔘、黃耆、白朮、茯苓四君藥為主,也必須以八味丸兼補命門之火。因為脾土不能沒有命門之火才能生長。虛則補母的道理,不可不知道。
又有一等純是陰虛者。其證腹大臍腫腰痛。兩足先腫。小水短澀。喘嗽有痰。不得臥。甚至頭面皆腫。或面赤口渴。但其人飲食知味。大便反燥。醫見形腫氣喘水證標本之疾。雜用利水之藥而益甚。殊不知陰虛。三焦之火旺。與衝脈之屬火者。同逆而上。由是水從火溢。上積於肺而嗽。
白話文:
還有一種人,是純粹的陰虛。他們的症狀是肚子大、肚臍腫、腰痛、兩隻腳先腫起來、小便短少且澀、喘咳有痰、無法躺下睡覺,甚至頭臉都腫了。有些人則是臉紅口渴,但他們仍然能正常進食,大便反而乾燥。醫生看到他們身體浮腫、喘氣、小便異常等症狀,以為是水腫,就胡亂使用利水藥物,結果病情反而加重。殊不知,這些人其實是陰虛,三焦之火旺盛,加上衝脈屬火,兩者一起往上逆行,因此水從火中溢出,積聚在肺部而咳嗽。
甚則為喘呼不能臥。散聚於陰絡而為跗腫。隨五臟之虛者。入而聚之。為五臟之脹。皆相火氾濫其水而生病也。以六味地黃加門冬五味大劑服之。余親試有驗。故錄。
白話文:
病情嚴重的話,就會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躺睡覺的症狀。水濕之氣散佈聚集在陰經絡中,就會形成浮腫。水濕之氣會隨著五臟虛弱的部位而聚集,形成五臟脹滿。這些都是相火氾濫、水濕內盛而引起的疾病。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門冬、五味子,服用大劑量的藥物來治療。我親自試驗過,很有療效。因此記錄下來。
又有一等火鬱者。其證口苦脅痛惡寒。目黃面黃嘔酸等證。須用逍遙散舒其鬱。繼以六味、腎氣滋其陰。亦禁用分利。
白話文:
還有一種是火鬱的證狀。證狀是口苦、脅痛、畏寒、眼睛發黃、臉色發黃、嘔吐酸水等。需要用逍遙散來疏散鬱結。然後用六味地黃丸、腎氣丸來滋補陰氣。分利藥也不可以用。
2. 噎膈論
噎膈、翻胃、關格三者。名各不同。病原迥異。治宜區別。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飢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若一入胃下。無不消化。不復出矣。唯男子年高者有之。少無噎膈。翻胃者。飲食倍常。盡入於胃矣。但朝食暮吐。
白話文:
噎嗝、翻胃和關格,這三個病症名稱不同,病因也不同,治療上也應該區別,不能混淆。噎嗝是指飢餓想吃東西,但是有阻塞感,食物在咽喉和胸膈之間逆返,在胃口以上,沒有進入胃中,就帶著痰涎嘔吐出來。如果食物已經進入胃中,那麼就沒有不消化的,也不會再嘔吐出來。噎嗝症狀通常發生在年紀較大的男性身上,年輕人一般不會。翻胃是指飲食大量吞入,大量的食物都已經進入胃中,但是早上的食物會在晚上嘔吐出來。
暮食朝吐。或一兩時而吐。或積至一日一夜。腹中脹悶不可忍而復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男女老少皆有之。關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飲之。少頃即吐出。復求飲復吐。飲之以藥。熱藥入口即出。冷藥過時而出。大小便秘。名曰關格。關者下不得出也。
格者上不得入也。唯女人多有此證。
白話文:
晚上吃進去的食物,早上就吐出來。有的人一、二個小時就吐一次,有的人一整天一夜都不吐,直到肚子脹得難以忍受時才吐。吐出來的東西酸臭,而且沒有消化。這種情況已經是食物進入胃裡又吐出來了,所以叫做「翻胃」。不分男女老少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關格」的症狀是,吃不下任何東西,包括米飯。只想要喝茶水,喝下去沒多久就吐出來,然後又繼續想喝,喝下去又吐出來。給他喝藥,熱藥一入口就吐出來,冷藥等一段時間後才吐出來。大便、小便都很不通暢。這種情況叫做「關格」,「關」就是指東西下不去的意思。
論噎膈。丹溪謂得之七情六淫。遂有火熱炎上之化。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積而為痰為飲。被劫時暫得快。不久復作。前藥再行。積成其熱。血液衰耗。胃脘乾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進。食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
白話文:
談論噎膈。丹溪說,噎膈是由於七情六慾和外邪侵襲引起的。結合了火熱上炎的本質。多升少降。津液不能分佈。積聚成為痰和飲。被劫持時暫時得到緩解。不久又復發。前面的藥物再次服用。積累成熱。血液消耗。胃脘部乾枯。枯槁在上,靠近咽喉以下。水飲可以通行。食物難以進入。食物也不多。稱之為噎。枯槁在下,與胃相近。食物雖然可以進入,但很難完全進入胃中。
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必外避六淫。內節七情。飲食自養。滋血生津。以潤腸胃。則金無畏火之炎。腎有生水之漸。氣清血和。則脾氣運健。而食消傳化矣。丹溪之論甚妙。但噎膈翻胃。分別欠明。余獨喜其火熱炎上之化。腎有生水之漸二句。
白話文:
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出現了。名之為噎膈。也稱之為反胃。大便又硬又少。就像羊的糞便一樣。一定要避免受到六淫的侵擾。內在節制七情。飲食自養。滋養血液產生津液。以此潤澤腸胃。這樣金就不懼怕火的炎熱。腎有滋生水的逐漸增長。氣清血和。脾的運化機能健旺。而食物可以消化傳輸轉化。丹溪的論述非常精妙。但噎膈翻胃。分別不很清楚。我獨喜其中火熱炎上之化。腎有生水之漸兩句。
深中病源。惜其見尤未真。以潤血為主。而不直探乎腎中先天之原。故其立方。以四物中牛羊乳之類。加之竹瀝韭汁化痰化瘀。皆治標而不治本也。豈知內經原無多語。唯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結熱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熱結則津涸。小腸熱結則液燥。
白話文:
中醫的學說深入疾病的根本原因,那是很可惜的。以滋補血液為主,而不直接探索腎臟中先天性疾病的根源。因此,他提出的藥方中,使用了四物湯和牛奶、羊奶等,並加入竹瀝和韭汁來化痰化瘀。這些方法都是治標而不治本。難道他知道《內經》中沒有太多的解釋嗎?只是說三陽結合在一起就是膈。三陽是指大腸、小腸和膀胱。結合是指熱結合。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熱結則津液乾涸,小腸熱結則液體乾枯。
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熱結。則津液竭。然而三陽何以致結熱。皆腎之病也。蓋腎主五液。又腎主大小便。腎與膀胱為一臟一腑。腎水既干。陽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陽熱結。則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於上。直犯清道。上衝吸門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何為水飲可入。
白話文:
膀胱是州郡的都城,津液儲藏在那裡。膀胱熱結,津液就會枯竭。然而三陽為什麼會熱結?都是腎臟的病變。腎主管五液,又主管大小便,腎與膀胱是一臟一腑。腎水枯竭,陽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陽熱結,前後閉塞不通。下方既然不通,必然反於上方,直犯清道,上衝咽喉,所以飲食不能下嚥。為什麼水飲還能吞嚥下去?
食物難下。蓋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反引動胃口之火。故難入。水者陰類也。同氣相投。故可入口。吐白沫者。所飲之水。沸而上騰也。糞如羊矢者。食入者少。渣滓消盡。腸亦干小而不寬大也。此證多是男子年高五十以外得之。又必其人不絕色欲。潛問其由。又諱疾忌醫。
白話文:
食物難以下嚥,這是由於食物進入陰部,而長氣又來自陽部,陰陽相反,引動了胃裡火氣,所以難以下嚥。水屬陰類,同氣相投,所以可以入口。吐出白色泡沫,是因為飲用的水沸騰後往上翻滾。糞便像羊糞一樣,是因為吃進去的食物少,渣滓消耗殆盡,腸子也變得又乾又小而不寬大了。此證多見於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男性。而且這個人一定不會斷絕色慾。暗中詢問其原因,又諱疾忌醫。
曰近來心事不美。多有鬱氣而然。予意郁固有之。或以郁故。而為消愁解悶之事。不能無也。此十有八九。亦不必深辨。但老人天真已絕。只有孤陽。只以養陰為主。王太僕云。食入即出。是無水也。食久反出。是無火也。無水者。壯水之主。無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雲。
白話文:
他說自己最近心情不好,是鬱結在內而引起的。我看這種鬱悶不是忽然冒出來的,可能是因為鬱悶所以去做消愁解悶的那些事。這些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用的,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但是老年人已經不能夠像年輕人那樣心態平和地看待事情,只能用一種“孤陽”的狀態來應對。現在以養陰為主是最好的選擇。王太僕說過,“食入即出,是無水也,食久反出,是無火也。”“無水者,壯水之主,無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也說過:
上病療下。直須以六味地黃丸料大劑煎飲。久服可挽於十中之一二。又須絕嗜欲。遠房幃。薄滋味。可也。若曰溫胃。胃本不寒。若曰補胃。胃本不虛。若曰開鬱。香燥之品。適以助火。局方發揮。已有明訓。河間劉氏下以承氣。鹹寒損胃。津液愈竭。無如補陰。焰光自滅。
世俗不明。余特詳揭。
白話文:
上半身有病,要從下半身著手治療。必須以六味地黃丸的配方大劑量煎服。服用一段時間後,有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機會可以挽救病情。此外,還需要戒除嗜好和慾望,遠離房事,清淡飲食。有人說要溫暖胃,但胃本身並不寒。有人說要補胃,但胃本身並不虛。有人說要開鬱,但香燥之品反而會助火。局方發揮中已經有明確的訓示,河間的劉氏用承氣湯來治療,但鹹寒損害胃氣,津液更加耗竭。不如滋陰,火光自然熄滅。
論反胃。金匱要略云。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為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予閱函史列傳。有一醫案云。病反胃者。每食。至明日清晨皆出不化。醫以暖胃藥投之罔效。脈甚微而弱。有國工視之。揆諸醫所用藥。元遠於病而不效。
白話文:
談反胃。金匱要略說: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為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我看遍了函史列傳。有一個醫案說,患反胃的人,每餐。到第二天清晨都原封不動地吐出來。醫生用溫暖胃部的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脈搏非常微弱。有一位國工診視了病情。他推敲醫生的用藥,理論上雖然與疾病相關,但沒有效果。
心歉然未有以悟也。讀東垣書。謂吐有三證。氣積寒也。上焦吐者從氣。中焦吐者從積。下焦從寒。今脈沉而遲。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利大便秘。此下焦吐也。法當通其閉溫其寒。乃遂躍然。專治下焦散其寒。徐以中焦藥和之而愈。觀此可見下焦吐者。乃命門火衰。釜底無薪。
白話文:
我的心中一直有種不理解的情感。拜讀了東垣先生的書,他說嘔吐有三個病症。氣積是「寒性之氣」。上焦的嘔吐是從症。中焦的嘔吐是積症。下焦的嘔吐是寒症。脈搏沉而遲,食朝暮看,晚食朝嘔吐,小便不爽快,大便祕,這就是下焦嘔吐。治療方法需要打通其閉塞,溫暖其寒氣。然後才能體會到它。專治下焦散其寒,徐以中焦藥和之而治癒。觀察可知的到下焦嘔吐者。這是命火的衰,鍋底無薪。
不能蒸腐胃中水穀。腹中脹滿。不得不吐也。王太僕所謂食久反出。是無火也是矣。須用益火之原。先以八味地黃丸補命門火。以扶脾土之母。徐以附子理中湯理中焦。萬舉萬全。不知出此。而徒以山楂神麯平胃化食。適以速其亡也。
白話文:
不能用蒸煮方法來消耗胃中沒有消化的食物。腹部會發脹,沒辦法就只能嘔吐。正如王太僕所說的:「吃太久就吐出來了。」這是因為沒有胃火所致。必須用補益胃火的藥方,首先用八味地黃丸來補益命門之火,也就是扶助脾胃之土的根本。再漸漸用附子理中湯來調理中焦,這樣才能百法百中,穩妥有效。現在有些醫家不知道這些原理,只用山楂、神麯來「平胃化食」,反而會加速患者死亡。
論關格者。忽然而來。乃暴病也。大小便秘。渴飲水漿。少頃則吐。又飲又吐。唇燥眼珠微紅。面赤或不赤。甚者或心痛或不痛。自病起。粒米不思。滴水不得下胃。飲一杯吐出懷半。數日後脈亦沉伏。此寒從少陰腎經而入。陰盛於下。逼陽於上。謂之格陽之證。名曰關格。
白話文:
談論關格病。這種病來得突然,是一種急症病。大便、小便都不通,口渴想喝水。沒多久就嘔吐,喝了又吐。嘴脣乾燥,眼睛略微發紅,臉色發紅或不發紅,嚴重的會心痛或不痛。從發病開始,就連一粒米都不想吃,一滴水也無法下肚,喝一杯水就吐出半杯。幾天後脈搏也沉下去變弱。這種病是因為寒邪從少陰腎經侵入身體,陰盛於下,逼迫陽氣上浮,叫做關閉陽氣的病症,名稱叫關格。
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須以仲景白通湯。用內經寒因熱用之法。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咽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之物。於白通湯中。要其氣相從。可以去拒格之寒也。
白話文:
關格:是指人體正氣虛弱,無法抵禦外邪侵襲,導致疾病纏身,短命而亡。此時應使用仲景的《白通湯》,根據《內經》中寒因熱用的方法。經上說,如果能調理寒熱的逆亂,那麼寒熱之氣就能正常運行。因此,在熱天服用涼性的藥物,藥物下嚥後,裡面的寒涼之性就會消除,藥物的溫熱之性能夠發揮出來。通過這種方法,疾病就可以逐漸痊癒,嘔吐、呃逆等症狀也會消除。而且,藥物的性質也不會與人體的陰陽之氣相違背,從而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白通湯中含有人的尿液、豬膽汁等鹹苦寒涼之物,這些藥物可以協同作用,去除造成格拒的寒邪。
服藥後。脈漸出者生。脈乍出者死。陶節庵殺車槌中。有回陽反本湯極妙。愈後須以八味丸常服。不再發。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脈搏逐漸顯現出來的,則生。脈搏忽隱忽現的,則死。陶節庵殺車槌中,有回陽反本湯極為神妙。治癒以後,必須用八味丸經常服用,不再復發。
又有一種肝火之證。亦嘔而不入。但所嘔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藍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鬱木鬱之證。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須用茱連濃煎。細細呷之。再服逍遙散而愈。愈後須以六味丸調理。
白話文:
還有一種肝火旺盛的症狀。也會嘔吐,但嘔吐物是酸水,或苦水,或青藍色的水,但大小便不祕塞,也能引起心痛。這是肝火旺盛,肝臟鬱悶的證狀。肝鬱就要疏通它,肝火旺盛就要發散它。需要用茱連草濃煎,慢慢地喝,再服用逍遙散,就能治癒。治癒後,需要用六味丸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