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貫》~ 卷之二·主客辨疑 (6)
卷之二·主客辨疑 (6)
1. 中風論
相搏而厥逆也。謂之搏厥。宜蒲黃湯主之。諸動屬陽。故煩勞則擾乎陽。而陽氣張大。陽氣張大。則勞火亢矣。火炎則水乾。故令精絕。是以遷延闢積至於夏月。內外皆熱。水益虧而火益亢。孤陽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參固本丸主之。五屍之氣。暴注於人。亂人陰陽氣血。
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形氣相離。不相順接。故令暴厥如死。名曰屍厥。宜二十四味流氣飲、蘇合香丸主之。寒痰迷悶。四肢逆冷。名曰痰厥。宜姜附湯主之。胃寒即吐蛔蟲。名曰蛔厥。宜烏梅丸加理中湯主之。氣為人身之陽。一有拂鬱。則陽氣不能四達。故令手足厥冷。
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身溫。中氣身冷耳。名曰氣厥。宜八味順氣散主之。
余按常病陽厥補陰。壯水之主。陰厥補陽。益火之源。此陰厥陽厥。與傷寒之陰陽二厥不同。傷寒陽厥。用推陳致新之法。陰厥則用附子理中。冰炭殊塗。死生反掌。慎之哉。慎之哉。
白話文:
中風論
氣血互相衝擊,導致氣機逆亂,稱為搏厥,宜用蒲黃湯治療。各種活動都屬陽,因此過度勞累就會擾亂陽氣,陽氣就會過盛。陽氣過盛,則內熱亢盛,如同火燒,就會導致津液虧損,精氣耗竭。如果病情延誤,積久到夏天,則內外皆熱,津液更加虧損,陽氣更加亢盛,孤獨的陽氣逆亂,如同煎熬一般,稱為煎厥,宜用人參固本丸治療。五種邪氣突然侵襲人體,擾亂人體陰陽氣血,上面陽氣的經絡阻塞,下面陰氣的通道閉塞,形氣分離,不相連貫,導致突然昏厥,如同死亡一般,稱為屍厥,宜用二十四味流氣飲、蘇合香丸治療。寒痰阻滯,胸悶氣塞,四肢冰冷,稱為痰厥,宜用姜附湯治療。胃寒導致嘔吐蛔蟲,稱為蛔厥,宜用烏梅丸加理中湯治療。氣是人體的陽氣,一旦鬱結不通,陽氣就不能周流全身,就會導致手腳冰冷,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身體溫熱,而此症身體冰冷,稱為氣厥,宜用八味順氣散治療。
我個人認為,一般的陽虛厥證,應當滋陰補腎,以壯水之主;陰虛厥證,應當溫補陽氣,以益火之源。這陰陽二厥與傷寒的陰陽二厥不同。傷寒陽厥,應用溫陽散寒,推陳致新;陰厥則用附子理中湯溫補。寒熱治療方法截然不同,生死只在一念之間,務必謹慎,務必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