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醫貫》~ 卷之五·先天要論(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先天要論(下) (1)

1. 齒論

素問曰。男子八歲。腎氣實而齒生。更三八真牙生。五八則齒稿。八八而齒去矣。女子亦然。以七為數。蓋腎主骨。齒者骨之標。髓之所養也。凡齒屬腎。上下齦屬陽明。上齦痛。喜寒而惡熱。取足陽明胃。下齦痛。喜熱而惡寒。取手陽明大腸。凡動搖袒脫而痛。或不痛。或出血。

白話文:

《素問》中說:男子八歲,腎氣充實,牙齒開始生長。經過三次八年,恆齒長齊。五十八歲,牙齒開始脫落,八十八歲則全部脫落。女子也是這樣,但以七為數。這是因為腎主骨,牙齒是骨骼的標誌,由骨髓滋養。所以,牙齒都屬於腎。上下牙齦屬陽明經。上牙齦疼痛,喜寒而惡熱,取足陽明胃經穴位治療。下牙齦疼痛,喜熱而惡寒,取手陽明大腸經穴位治療。凡是牙齒鬆動脫落而疼痛,或不疼痛,或出血的,都是腎虛的表現。

或不出血。全具如欲落之狀者。皆屬腎。經曰。腎熱者色黑而齒稿。又曰。少陰經者。面黑齒長而垢。其蟲疳齦腫不動。潰爛痛穢者。皆屬陽明。或諸經錯雜之邪。與外因為患。俱分虛實而治。腎經虛寒者。安腎丸還少丹。重則八味丸主之。其冬月時。大寒犯腦。連頭痛。齒牙動搖疼痛者。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血或出血嚴重,牙齒搖動並且看起來好像要掉下來一樣,這些都與腎臟相關。經書上說,腎熱的人,臉色黑、牙齒變黑。又說,少陰經的人,臉色黑、牙齒變長並且上面會有汙垢。蛀牙、牙齦腫脹不動、潰爛疼痛並且有異味,這些都與陽明經相關。或者,各經脈中錯雜的邪氣與外在因素共同引發的疾病。治療時應分清虛症與實症。腎經虛寒的人,可以使用安腎丸或還少丹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使用八味丸治療。在寒冷的冬季,大寒犯腦,會連續頭痛,牙齒搖動疼痛。

此太陽並少陰傷寒也。仲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凡腎虛者多有之。如齒痛搖動。肢體倦怠。飲食少思者。脾腎虧損之證。用安腎丸補中益氣並服。如喜寒惡熱者。乃胃血傷也。清胃湯。若惡寒喜熱者。胃氣傷也。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這是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感冒引起的傷寒症。仲景使用麻黃、附子、細辛組成的湯藥來治療。凡是腎虛的人多有此病。比如牙齒疼痛搖動、四肢倦怠、飲食減少、思慮減少等,都是脾腎虧損的證狀。使用安腎丸和補中益氣湯一起服用。如果喜歡寒冷厭惡炎熱,這是胃血不足引起的。服用清胃湯。如果厭惡寒冷喜歡炎熱,這是胃氣不足引起的。服用補中益氣湯。

凡齒痛遇勞即發。或午後甚者。或口渴面黧。或遣精者。皆脾腎虛熱。補中益氣送八味丸。或十全大補湯。若齒齦腫痛。焮連腮頰。此胃經風熱。用犀角升麻湯。若善飲者。齒痛腮頰焮腫。此胃經濕熱。清胃湯加葛根。或解醒湯。

白話文:

  1. 每當勞累的時候就出現牙痛。或者在下午疼痛加劇。有些人會口渴,臉色發黑。或者那些縱慾過度的人。這些都是脾腎虛熱的症狀。治療方法是服用補中益氣丸或十全大補湯。

  2. 如果牙齦腫痛,並擴散到臉頰。這是胃經風熱引起的。治療方法是服用犀角升麻湯。

  3. 如果經常喝酒的人,出現牙痛、腮頰腫痛。這是胃經濕熱引起的。治療方法是服用清胃湯,並加入葛根,或者服用解醒湯。

海藏云。牙齒等齲。臭穢不可近。數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桃仁承氣湯。為細末蜜丸服之。好飲者。多有此證。屢服有效。

白話文:

海藏先生說,牙齒腐蝕發臭令人難以忍受,多年不見好轉,應作為陽明經蓄血治療。使用桃仁承氣湯製成細末蜜丸服用。好喝酒的人,大多有這個症狀,多次服用有效。

凡小兒行遲語遲齒遲。及囟門開者。皆先天母氣之腎衰。須腎氣丸為主。

白話文:

這是日文的漢字:

現代

雄鼠骨,當歸,沒石子,熟地,榆皮,青鹽,細辛(各等分),上研為細末。綿紙裹成條。抹牙床上。則永固不落矣。常有人齒縫出血者。余以六味地黃。加骨碎補。大劑一服即瘥。間有不瘥者。腎中火衰也。本方加五味肉桂而愈。

白話文:

雄鼠骨、當歸、沒石子和熟地、榆皮、青鹽、細辛(各種成分等分),研磨成細粉末。用棉紙包成條狀。塗抹在牙牀上。那麼牙齒會永遠固定在口中而不脫落了。經常有人牙縫出血。我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骨碎補。一次大劑量服用就治好了。偶爾有不治好的,那是腎中的火衰退了。在原有方劑中加上五味肉桂就會治癒。

2. 口瘡論

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傅變所致。當分別而治之。如發熱作渴飲冷。實熱也。輕則用補中益氣。重則用六君子湯。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中氣虛也。用人參理中湯。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氣虛寒。用附子理中湯。日晡熱。內熱。不時而熱。血虛也。用八物加丹皮五味麥門。

白話文:

口腔潰瘍。上焦火邪旺盛。中焦脾胃虛寒。下焦陰火旺盛。各經絡運行傳變所引起的。應根據具體證狀分別治療。如果伴有發熱、口渴、喜飲冷水為實熱。輕者用補中益氣湯。重者用六君子湯。食慾減退,思慮過多。大便不成形。為中氣虛弱。用人參理中湯。手足發冷。腹部疼痛。為中氣虛寒。用附子理中湯。下午發熱。為內熱。不定時發熱。為血虛。用八物湯加丹皮、五味子、麥門冬。

發熱作渴唾痰小便頻數。腎水虛也。用八味丸。日晡發熱。或從小腹起。陰虛也。用四物參朮五味麥門。不應。用加減八味丸。若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見晝伏。不時而動。或無定處。或從腳起。乃無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補加麥門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調。抹湧泉穴。

白話文:

發熱、口渴、唾液多、小便頻繁。這是腎水不足引起的。服用八味丸。下午開始發燒。有的從小腹開始。這是陰虛引起的。服用四物參朮五味麥門。症狀沒有改善。服用加減八味丸。如果發燒反覆出現。白天發作晚上不發作。晚上發作白天不發作。不按時發作。或者沒有固定部位。或者從腳部開始。這是無根之火引起的。也用上述藥丸。以及十全大補加上麥門五味。再用附子末加唾液調勻。塗抹湧泉穴。

若概用寒涼。損傷生氣。為害匪輕。

或問虛寒何以能生口瘡。而反用附子理中耶。蓋因胃虛谷少。則所勝者。腎水之氣。逆而乘之。反為寒中。脾胃衰虛之火。被迫炎上。作為口瘡。經曰。歲金不及。炎火乃行。復則寒雨暴至。陰厥乃格陽反上行。民病口瘡是也。故用參朮甘草補其土。姜附散其寒。則火得所助。接引而退舍矣。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虛寒體質的人會長口瘡?為什麼反而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呢?

這是因為胃氣虛弱,飲食減少,於是被剋制的腎水之氣,就會逆而乘虛而入,反過來導致寒症入中。脾胃衰虛的火氣,被迫向上炎熱,形成口瘡。

《黃帝內經》中說,歲金不及,炎火乃行。復則寒雨暴至,陰厥乃格陽反上行,民病口瘡是也。

所以,使用參朮甘草來補益脾胃之土,用姜附來散除寒氣。火氣得到幫助,就會被引導而退去。

按聖濟總錄。有元藏虛冷上攻口舌者。用巴戟白芷高良薑末豬腰煨服。又有用丁香胡椒松脂細辛末。蘇木湯調塗舌上。有用當歸附子蜜炙含咽。若此之類。皆治龍火上迫。心肺之陽不得下降。故用此以引火歸原也。

白話文: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有一位姓元的患者,他的虛冷之氣上攻到口舌,於是使用了巴戟、白芷、高良薑末和豬腰一起煨服來治療。還有一種治療方法是,將丁香、胡椒、松脂、細辛末和蘇木湯調製成藥膏,塗抹在舌頭上。第三種治療方法是,將當歸、附子用蜜炙後含在咽喉。這些治療方法都是為了治療龍火上迫,讓心肺之陽能夠下降,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 耳論

耳者。腎之竅。足少陰之所主。人身十二經絡中。除足太陽手厥陰。其餘十經絡。皆入於耳。惟腎開竅於耳。故治耳者。以腎為主。或曰。心亦開竅於耳。何也。蓋心竅本在舌。以舌無孔竅。因寄於耳。此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爾。以五臟開於五部。分陰陽言之。在腎肝居陰。

白話文:

耳朵是腎臟的竅孔,是足少陰經所主管的。人體的十二條經絡中,除了足太陽經和手厥陰經之外,其餘十條經絡都通往耳朵。只有腎臟開口於耳朵,所以治療耳朵的疾病,應以腎臟為主。有人說,心臟也開口於耳朵,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心竅原本在舌頭上,但舌頭沒有孔竅,因此寄附於耳朵。所以腎臟是耳朵竅孔的主要主人,心臟只是耳朵竅孔的客人罷了。五行學說中,五臟各開於人體不同的部位,從陰陽的觀點來看,腎臟和肝臟屬於陰。

故耳目二竅。陰精主之。在心脾肺居陽。故口鼻舌三竅。陽精主之。靈樞云。腎氣通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故凡一經一絡有虛實之氣入於耳者。皆足以亂其聰明。而致於聾聵。此言暴病者也。若夫久聾者。於腎亦有虛實之異。左腎為陰主精。右腎為陽主氣。

白話文:

耳朵和眼睛這兩個竅孔,由陰精主導。而心臟、脾臟和肺臟屬於陽性,因此口、鼻和舌頭這三個竅孔由陽精主導。《靈樞》說:“腎氣與耳朵相通,腎和則能聽到五音,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所以凡是有一絲一毫虛實之氣進入耳朵的,都會擾亂聰慧,導致失聰耳聾。這指的是突發性疾病的人。若是久治不愈的聾症,與腎虛實也有所不同。左腎爲陰主精,右腎爲陽主氣。

精不足氣有餘。則聾為虛。若其人瘦而色黑。筋骨健壯。此精氣俱有餘。固藏閉塞。是聾為實。乃高壽之兆也。二者皆稟所致。不須治之。又有乍聾者。經曰。不知調和七損八益之道。早衰之節也。其年未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是可畏也。其證耳聾面頰黑者。為脫精腎憊。

白話文:

如果精力不足,但氣息有餘,則耳聾是虛弱的表現。如果一個人瘦弱,但面色黝黑,筋骨健壯,這說明精氣都有餘,固藏閉塞,耳聾是實證的表現,是長壽的徵兆。這兩種情況都是稟賦所致,不需要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突然耳聾。經書上說,不知道調和七損八益的方法,會導致早衰。這種人年紀不到五十歲,身體就變得肥胖,耳目也不聰明瞭,這很可怕。其證狀是耳聾,面頰發黑,這是腎精虧虛的表現。

安腎丸八味丸蓯蓉丸薯蕷丸。選而用之。若腎經虛火面赤口乾痰盛內熱者。六味丸主之。此論陰虛者也。至於陽虛者。亦有耳聾。經曰。清陽出上竅。胃氣者。清氣元氣春升之氣也。同出而異名也。今人飲食勞倦。脾胃之氣一虛。不能上升。而下流於腎肝。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白話文:

安腎丸、八味丸、蓯蓉丸、薯蕷丸。選擇並使用這些藥物。如果腎經虛火、面紅口乾、痰液增多、內熱,可以使用六味丸。這是討論陰虛的人。至於陽虛的人,也有耳聾。在經書中說,清陽出於上竅,胃氣是清氣,是元氣,是春升之氣,同時出現但名稱不同。現在人飲食勞倦,脾胃之氣一旦虛弱,不能上升,而向下流到腎肝,所以陽氣閉塞,地氣冒明。

邪害空竅。今人耳目不明。此陽虛耳聾。須用東垣補中益氣湯主之。有能調養得所。氣血和平。則其耳聾漸輕。若不知自節。日就煩勞。即為久聾之證矣。

白話文:

邪氣侵害空虛的竅穴。現代人耳目不明。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引起的耳聾。需要使用東垣先生的補中益氣湯來治療。能夠調養得當。氣血平和。那麼耳聾就會逐漸緩解。如果不注意節制。日積月累地勞累。就會成為久聾的證候了。

又有因虛而外邪乘襲者。如傷寒邪入少陽。則耳聾脅痛之類。當各經分治之。

又有耳痛耳鳴耳癢耳膿耳瘡。亦當從少陰正竅。分寒熱虛實而治之者多。不可專作火與外邪治。耳鳴以手按之而不鳴。或少減者。虛也。手按之而愈鳴者。實也。王節齋云。耳鳴盛如蟬。或左或右。或時閉塞。世人多作腎虛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鬱於耳而為鳴。甚則閉塞矣。

白話文:

耳部還有疼痛、耳鳴、耳癢、耳膿、耳瘡等病症。也應從少陰經的正竅入手分寒熱虛實來治療,不能專門治療為火與外邪入侵所引起的病症。

耳鳴時用手按壓耳朵而聲音不鳴,或聲音減小的,是虛症。用按壓耳朵而聲音變大的,是實症。王節齋說:耳鳴聲響巨大如蟬鳴,一會兒左耳一會兒右耳。有時候耳朵閉塞,人們多用治療腎虛的方法醫治而沒有效果。殊不知這是痰火上升,鬱結在耳中而引起的耳鳴。嚴重的時候就會耳閉塞。

若其人平昔飲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大抵此證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惱怒而得。則氣上少陽之火客於耳也。若腎虛而鳴者。其鳴不甚。其人必多欲。當見勞怯等證。惟薛立齋詳分縷析。云血虛有火。用四物加山梔柴胡。若中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若血氣俱虛。

白話文:

如果患者平時酗酒且飲食口味重,上焦部分長期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的藥物治療。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多爲之前就有痰火在上焦,再因惱怒而引發,導致氣上升到少陽,火熱之邪侵犯耳朵所致。如果是因爲腎虛而導致的耳鳴,其耳鳴聲音不大,此人必然好色,且會出現疲勞膽怯等症狀。只有薛立齋詳細地分類解析,說氣血虛而有火,可用四物湯加山梔、柴胡。如果中氣虛弱,可用補中益氣湯。如果血氣俱虛,則使用六味地黃丸。

八珍湯加柴胡。若怒便聾而或鳴者。屬肝膽經氣實。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虛用八珍湯加山梔。若午前甚者。陽氣實熱也。小柴胡加黃連山梔。陽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柴胡山梔。午後甚者。陰血虛也。四物加白朮茯苓。若腎虛火動。或痰盛作渴者。必用地黃丸

白話文:

  • 如果病人症狀是耳聾,並且會耳鳴,這是肝膽經氣實造成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當歸、川芎、山梔子來治療。如果病人症狀是虛證,可以用八珍湯加山梔子來治療。

  • 如果病人症狀在上午特別嚴重,這是陽氣實熱造成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黃連、山梔子來治療。如果病人症狀是陽氣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柴胡、山梔子來治療。

  • 如果病人症狀在下午特別嚴重,這是陰血虛造成的,可以用四物湯加白朮、茯苓來治療。

  • 如果病人症狀是腎虛火動,或者是痰盛導致口渴,一定要用地黃丸來治療。

耳中哄哄然。是無陰也。又液脫者。腦髓消。脛瘦。耳數鳴。宜地黃丸。

腎虛耳中潮聲蟬聲。無休止時。妨害聽聞者。當墜氣補腎。正元飲黑錫丹。間進安腎丸。腎臟風耳鳴。夜間睡著。如打戰鼓。更四肢抽掣痛。耳內覺風吹奇癢。宜黃耆丸。腎者宗脈所聚。耳為之竅。血氣不足。宗脈乃虛。風邪乘虛。隨脈入耳。氣與之搏。故為耳鳴。先用生料五苓散

白話文:

腎臟虛弱,耳中常有蟬鳴、潮水般的聲音,沒有停止的時候,影響了聽覺,這時候應該養氣補腎。服用正元飲和黑錫丹,偶爾服用安腎丸。

腎臟虛弱而導致的耳鳴,在晚上睡著的時候,會像打鼓一樣響,四肢還會抽搐、疼痛,耳內有風吹的聲音,而且很癢。這時候應該服用黃耆丸。腎臟是宗脈聚集的地方,耳朵是腎臟的竅門,氣血不足,宗脈就會虛弱,風邪就會乘虛而入,隨著脈絡進入耳朵,氣血與風邪搏鬥,所以就會耳鳴。這時候應該先服用生料五苓散。

加制枳殼紅紫蘇生薑同煎。吞青木香丸。散邪風下氣。續以芎歸飲和養之。耳中耵聹。耳鳴耳聾。內有汙血。宜柴胡聰耳湯

白話文:

將枳殼、橘紅、紫蘇、生薑一起煎煮。吞服青木香丸。可以驅散邪風,下逐氣。接著再用當歸、川芎合成的藥物調養。耳朵中耵聹(耳垢)。耳鳴耳聾。耳內有汙血。應該用柴胡聰耳湯。

其餘耳痛耳癢耳腫等證。悉與薛氏論相參用之。丹鉛續錄云。王萬里時患耳痛。魏文靖公勸以服青鹽鹿茸煎雄附為劑。且言此藥非為君虛損服之。曷不觀易之坎為耳痛。坎水藏在腎。開竅於耳。而在志為恐。恐則傷腎。故耳痛。氣陽運動常顯。血陰流行常幽。血在形。如水在天地間。故坎為血卦。是經中已著病證矣。竟餌之而悉愈。

白話文:

其餘耳痛、耳癢、耳腫等症狀。都與薛氏的論述互相參照使用。丹鉛續錄中記載,王萬裏當時患有耳痛。魏文靖公勸他服用以青鹽、鹿茸、煎雄附為藥劑。並說這種藥不是為虛損的人服用的。何不參考《易經》中坎卦代表耳痛。坎水藏在腎中,開竅於耳朵。在人的思維情感中代表恐懼。恐懼就會傷腎,所以會耳痛。氣是陽性,運動明顯;血是陰性,運行隱微。血在人體內,就像水在天地之間。所以坎卦代表血的運行。這是經書中已經記載的病證。最終服用了這種藥而完全康復。

聖惠云。有耳癢。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此乃腎臟虛。致浮毒上攻。未易以常法治也。宜服透冰丹。勿飲酒啖濕面雞豬之屬。能盡一月為佳。不能戒無效。

白話文:

聖惠方說:如果有耳朵癢,一天就發作一次,這是很可怕的。如果直接挑出(耳垢),直到出血稍好,這是因為腎臟虛弱,導致浮毒侵犯。這種情況很難用普通的治療方法來治癒。應該服用透冰丹。不要喝酒,不要吃潮濕的麵條、雞肉、豬肉等食物。能夠完全戒除一個月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戒除,治療就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