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醫貫》~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先天要論(上) (1)

1. 八味丸方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溲溺等證。

白話文:

八味丸,用來治療腎精衰弱。不能滋養脾胃。導致脾胃虛寒。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或下半身虛弱。臍部和腹部疼痛。夜裡頻尿等症狀。

熟地黃(八兩用真生懷慶酒洗淨浸一宿柳木甑砂鍋上蒸半日曬乾再蒸再曬九次為度臨用搗膏),山藥(四兩),山茱萸肉(四兩),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肉桂(一兩),附子(一兩)

白話文:

熟地黃(八兩,用真正的生懷慶酒洗淨浸泡一晚,用柳木甑砂鍋蒸半日,曬乾,再蒸再曬九次,最後搗成膏狀備用),山藥(四兩),山茱萸肉(四兩),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肉桂(一兩),附子(一兩)

製附子法。附子重一兩三四錢。有蓮花瓣。頭圓底平者佳。備童便五六碗。浸五七日。候透潤。揭皮切作四塊。仍浸三四日。用粗紙數層包之。浸濕煨灰火中。取出切片。檢視有白星者。仍用新瓦上炙熱。至無星為度。如急欲用。即切大片。用童便煮三四沸。熱瓦上炮熟用之。

白話文:

製附子方法。附子藥材一兩三四錢。有蓮花瓣外觀,頭部圓潤,底部平坦者為佳。備好童便五六碗。將附子浸泡五至七天,待其充分潤透。剝去皮切為四塊。繼續浸泡三四天。用粗紙數層包好。浸濕後煨在灰火中。取出切片。檢查是否有白色小星點,如果有,就用新瓦片加熱至無小星點為止。如果急需使用,可切成大片。用童便煮三、四次,然後在熱瓦上加熱至熟即可使用。

八味丸。乃張仲景所制之方也。聖惠云。能伐腎邪。皆君主之藥。宜加減用。加減不依易老亦不效。今人有加人參者。人參乃是脾經藥。到不得腎經。有加黃柏知母者。有欲減澤瀉者。皆不知立方本意也。

白話文:

八味丸,是醫聖張仲景所創制的一個藥方。聖惠方雲:「它能驅除腎中的邪氣」,是君主之藥,很值得加減應用,但加減時不能違背它的基本原則,否則就不會有效。現在有些人往裡面加人參,人參是脾經的藥,它不能到達腎經。還有人加黃柏、知母,有人想減去澤瀉,這些都是不知道創制這個藥方的本意。

六味加五味子名曰都氣丸。述類象形之意也。

白話文:

六味丸加上五味子,這個藥丸被命名為「都氣丸」。這是因為它符合藥物分類和象徵的意思。

錢氏減桂附。名曰六味地黃丸。以治小兒。以小兒純陽。故減桂附。

楊氏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名曰加減八味丸。

丹溪有三一腎氣丸。獨此方不可用。

仲景有金匱腎氣丸。

白話文:

錢氏認為六味地黃丸適合用於治療小兒,因為小兒屬純陽之體,所以減少了桂枝與附子的用量。

楊氏則主張常服六味地黃丸時,可以去除附子,並加入五味子,稱為加減八味丸。

丹溪所創的三一腎氣丸,是六味地黃丸的變方,但獨此方不可用。

仲景的金匱要略中也有腎氣丸的方劑。

益陰地黃丸。治目病火衰者。濟陰地黃丸。治目病有火者。二方見原機啟微。

白話文:

益陰地黃丸。用於治療因肝腎陰虛、火衰引起的視物昏花、眼目乾澀等眼科疾病。

濟陰地黃丸。用於治療因肝腎陰虛、肝火上炎引起的視物模糊、眼赤腫痛等眼科疾病。

具體用法請諮詢中醫師。

易老云。八味丸治脈耗而虛。西北二方之劑也。金弱木勝。水少火虧。或脈鼓按之有力。服之亦效。何也。答曰。諸緊為寒。火虧也。為內虛水少。為木勝金弱。故服之亦效。

白話文:

易老說:八味丸是用來治療脈搏虛弱的人,是西北方的藥方。金弱,木強。水少,火虧。或者脈搏強勁有力,服用它也有效。為什麼呢?我回答說:所有緊繃的徵象都屬於寒證。火虧是因體內水虛。是木強金弱。所以服用它也有效。

2. 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論

(出東垣十書)

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寇宗奭本草衍義云。不過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王海藏韙之。愚謂八味丸。以地黃為君而以余藥佐之。非止為補血之劑。蓋兼補氣也。若專為補腎而入腎經。則地黃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固不待夫澤瀉之接引而後至也。其附子乃右命門之藥。

白話文:

說到張仲景「八味丸」這個藥方是用澤瀉,是從寇宗奭的《本草衍義》裡面提到的。寇宗奭不外乎要的作用就是,讓桂附這些藥材到達腎經,以達到補腎的目的。王海藏反對這個說法。我則認為,「八味丸」是用生地黃為君藥,其他藥材為佐藥,不僅是作為補血的藥方,還兼具補氣的作用。如果專門為了補腎而入腎經,那麼生地黃、山茱萸、白茯苓和牡丹皮等藥材,本來就是腎經的藥物,根本不需要澤瀉來引導它們才能到達。至於附子,則屬於右命門的藥物。

浮中沉無所不至。又謂通行諸經引用藥。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腎命門藥也。然則桂附。亦不待夫澤瀉之接引而後至矣。且澤瀉雖曰咸以瀉腎。乃瀉腎邪。非瀉腎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澤瀉者。詎非瀉腎邪乎。白茯苓亦伐腎邪。即所以補正耳。是則八味丸之用澤瀉者。

白話文:

浮中沉無所不至:桂附有行氣的作用,無論是浮在體表的病邪,還是沉在裡面的病邪,它都能夠達到的。

又謂通行諸經引用藥:桂附還能夠通行諸經,引用其他藥物。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桂枝能夠補益下焦的相火,也就是腎陽。

是亦右腎命門藥也:所以桂附也是右腎命門的藥物。

然則桂附:那麼桂附。

亦不待夫澤瀉之接引而後至矣:就不用再依靠澤瀉的引導而到達腎臟了。

且澤瀉雖曰鹹以瀉腎:澤瀉雖然被認為是鹹味藥物,能瀉腎。

乃瀉腎邪:但它只是瀉腎邪,而不是瀉腎的本質。

故五苓散用澤瀉者:所以五苓散中使用澤瀉,難道不是為了瀉腎邪嗎?

白茯苓亦伐腎邪:白茯苓也同樣能夠伐腎邪。

即所以補正耳:這也就是為了補益正氣。

是則八味丸之用澤瀉者:所以八味丸中使用澤瀉,

非為接引諸藥瀉腎邪。蓋取其養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五勞之功。寇氏又何疑耶。且澤瀉固能瀉腎。然從於諸補藥之中。雖欲瀉之。而力莫能施矣。其妙為何如。

白話文:

並非為了引導各種藥物瀉去腎臟邪氣。而是取澤瀉來滋養五臟,增強氣力,提升陰氣,補益虛損和五勞的功效。寇氏又何必懷疑呢?況且澤瀉固然能夠瀉去腎臟邪氣,但在眾多補藥的劑量面前,即使想瀉去腎臟邪氣,也沒有辦法施展力量了。它的妙用是怎麼樣的呢?

余所以諄諄於此方者。蓋深知仲景為立方之祖。的認此方為治腎之要。毫不敢私意增減。今人或以脾胃藥雜之。或以寒涼加之。皆不知立方之本意也。余特將仲景立意之奧旨。闡發於各條門下。

白話文:

我之所以再三強調這個方劑,是因為我知道仲景是創立方劑的祖師爺,並且認為這個方劑是治療腎臟疾病的關鍵。我不敢隨意增減藥物。有些人可能會在這個方劑中加入脾胃藥物,或者加入寒涼藥物。他們根本不知道創立這個方劑的本意。我特意把仲景創立方劑的奧妙,闡述在每一個條目下。

3. 水火論

坎乾水也。氣也。即小而井。大而海也。兌坤水也。形也。即微而露。大而雨也。一陽陷於二陰為坎。坎以水氣潛行地中。為萬物受命根本。故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一陰上徹於二陽為兌。兌以有形之水。普施於萬物之上。為資生之利澤。故曰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明此二水。

白話文:

坎乾象徵水。也是氣。小的時候像水井,大的時候像海洋。兌坤也象徵水。是形狀。小的時候像露水,大的時候像雨水。一個陽氣陷入兩個陰氣之中,就是坎卦。坎卦用水氣在深深的地中流動。是萬物生命的基本,所以說潤澤萬物,沒有什麼比水更滋潤了。一個陰氣上升至兩個陽氣之中,就是兌卦。兌卦是用有形的水,普遍地施加在萬物上面。是滋育生命的恩澤,所以說使萬物愉快,沒有什麼比恩澤更令萬物歡愉了。明白了這兩種水。

可以悟治火之道矣。心火者。有形之火也。相火者。無形之火也。無形之火內燥熱而津液枯。以五行有形之兌水制之者。權也。吾身自有上池真水。氣也。無形者也。以無形之水沃無形之火。當而可久者也。是為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成既濟矣。醫家不悟先天太極之真體。

不窮無形水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劑者。其於醫理。尚欠太半。

白話文:

這樣就可以領悟到治療火熱症的方法了。心火是看得見的火,相火是看不見的火。這種看不見的火會在體內滋生熱氣,讓人體液枯竭。以下方用五行中看得見的兌水來制約它,就是一種權宜之計。人體本來就有上池真水,這真水也可以叫作氣,它是不具形態的。用這種沒有形態的水澆灌沒有形態的火,如此就可長期治理火熱症。這就叫做真水真火,使人體氣血運行正常,同時達到既濟的狀態。許多醫生都不明白先天太極的真體。

陳希夷正易消息曰。坎乾水也。氣也。一陽陷於二陰為坎。坎以水氣。潛行地中。為萬物受命根本。故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蓋潤液也。氣之液也。月令於仲秋乃云。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地之死也。於仲冬乃云。水泉動。然而是月一陽生。是水之動。

白話文:

陳希夷在《正易消息》中說:坎卦和乾卦都是水,也是氣。一陽陷於二陰為坎卦。坎卦以水為氣,潛行在地中,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所以說滋潤萬物的,沒有比水更好的了。滋潤液體是氣的液體。月令在仲秋的時候說:殺氣逐漸加劇,陽氣逐漸衰減,水開始乾涸。水的乾涸,就是地之死。在仲冬的時候說:水泉流動。然而這個月份一陽生,水的流動,就是地之生。

地之生也。由斯而觀。不過欲人脫死地而求生地。凡舉動先自潛固根本以待。後乃能萬應而萬舉萬勝。明其理也。

白話文:

大地生長萬物,乃是由於大地自身蘊藏了生機。由此看來,不外是希望人離開生地而追求生地。所有的舉動,都應當先使自己潛在的根本更加穩固以等待時機,然後才能對萬事萬物做出適當的反應,在各種行動中都取得勝利。明白這個道理,才符合萬物生長之理。

六味丸(一名地黃丸),治腎虛作渴。小便淋秘。氣壅痰涎。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燥舌痛齒痛。腰腿痿軟等證。及腎虛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又治腎陰虛弱。津液不降。敗濁為痰。或致咳逆。又治小便不禁。收精氣之虛脫。為養氣滋腎。制火導水。使機關利而脾土健實。

白話文:

六味丸(也稱地黃丸)用於治療腎虛引致的口渴、小便淋漓不暢、痰液停滯胸中、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耳鳴、咽喉乾燥、舌痛、牙痛、腰腿無力等症狀。還用於治療腎虛發燒、自汗、盜汗、血尿等各種血癥、失音、水液泛濫生痰的聖藥,以及血虛發熱的神奇藥物。此外,還用於治療腎陰虛弱、體液不下降、敗濁為痰,或導致咳嗽、嘔逆,以及治療小便不禁、收斂腎精氣虛脫。這就是滋養氣血、滋陰補腎、熄火利水,使臟腑功能正常,脾土健壯。

熟地黃(八兩杵膏),山茱萸肉,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上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鹽湯下。凡服須空腹。服畢少時。便以美膳壓之。使不得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瀉沖逆也。

白話文:

熟地黃(八兩杵膏),山茱萸肉,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將這些藥末和地黃膏混合。加入煉蜜。把藥丸丸成桐子一般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飯前服用。用滾燙的鹽湯送服。服藥時必須空腹。服藥後少許時間後,再吃美食補養身體。這樣可以防止藥物停留在胃中,直到到達下元,以瀉下濁氣,讓氣血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