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四 (27)
卷四 (27)
1. 痹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七日,內而脅痛,外而腰痹痛,是氣血兼痹也。
桂枝尖(五錢),歸鬚(二錢),白蔻仁(錢半),杏仁(五錢),雲苓皮(三錢),片薑黃(二錢),旋覆花(三錢,包),防己(三錢),生苡仁(三錢),小枳實(四錢),半夏(四錢),鬱金(二錢)廣皮(三錢)
二十五日,痰飲踞於中焦,痹痛結於太陽,氣上衝胸,二便不利。
桂枝(八錢),姜半夏(五錢),通草(錢半),雲苓皮(二兩二錢),防己(六錢),杏仁(八錢),枳實(六錢),廣皮(三錢),滑石(六錢)
煮四杯,四次服。
五月初三日,大凡腹脹之疾,不責之太陰,即責之厥陰。此症自正月以來,開太陽之藥,未有不泄太陰者,他症雖減其半,則尚未除。其故有三:一者病起肝鬱;二者肝主疏泄,誤補致壅;三者自正月以來,以右脈洪大之故,痹症甚重。治在肺經,經有諸痹獨取太陰之明訓。茲右脈平而左脈大,不得著於前議,暫與泄厥陰之絡,久病在絡故也。
旋覆花(五錢,包),黃芩(三錢),歸鬚(三錢),老川樸(五錢),杉皮(三錢),半夏(五錢),小枳實(五錢),晚蠶砂(三錢),廣皮(三錢),鬱金(三錢),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三日,左脅痛脹,臥不著席胸亦悶脹,氣短,肝脈絡胸之故。
新絳紗(三錢),香附(四錢),半夏(五錢),旋覆花(三錢,包),歸鬚(三錢),小枳實(四錢)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三錢),廣皮(三錢),川椒炭(四錢),青皮(三錢)
煮三大杯,三次服。七帖。
六月初一日,痰飲肝鬱,脈弦細,氣上衝胸。
旋覆花(四錢),枳實(三錢),公丁香(二錢),蘇子霜(三錢),半夏(六錢),片薑黃(三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三錢),青皮(三錢),廣皮(五錢),桂枝尖(三錢)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三日,痰飲上泛,咳嗽稀痰,兼發痹症。
桂枝(六錢),防己(六錢),杏仁(五錢),川烏頭(三錢),雲苓皮(五錢),枳實(四錢),廣皮(五錢),桂心(二錢),苡仁(三錢),白通草(二錢),滑石(四錢),炒黃柏(三錢炒)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六日,小便不暢,下焦濕聚,於原方加滋腎丸法。
十一日,痹症未盡除,痰飲未全消,當盛暑流行之際,逐飲開痹,即所以防暑。
雲苓塊(六錢),小枳實(二錢),半夏(六錢),防己(三錢),生苡仁(六錢),杏仁(三錢)廣皮(二錢),桂枝(三錢)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三日,暑泄,腹脹,舌黃,其人本有痰飲痹症,議五苓加減。
桂枝(三錢),豬苓(四錢),澤瀉(四錢),雲苓皮(五錢),滑石(六錢),川樸(三錢),杉皮(三錢),木香(錢半),半夏(三錢),藿梗(三錢),白蔻仁(三錢),川椒炭(二錢),真山連(一錢)
白話文:
十七日,病人內部肋部疼痛,外部腰部痺痛,這是氣血共同導致的痺症。處方:桂枝尖五錢、當歸鬚二錢、白蔻仁一錢半、杏仁五錢、雲苓皮三錢、片薑黃二錢、旋覆花三錢(包)、防己三錢、生薏仁三錢、小枳實四錢、半夏四錢、鬱金二錢、廣皮三錢。煮三杯,分三次服用。
二十五日,痰飲停留在中焦,痺痛聚集在太陽經,氣往上衝至胸部,大小便不暢。處方:桂枝八錢、乾薑半夏五錢、通草一錢半、雲苓皮二兩二錢、防己六錢、杏仁八錢、枳實六錢、廣皮三錢、滑石六錢。煮四杯,分四次服用。
五月初三日,腹部脹滿的疾病,不歸咎於太陰經,就歸咎於厥陰經。這個症狀從正月以來,服用治療太陽經的藥物,沒有不瀉太陰經的,其他症狀雖然減輕了一半,但尚未痊癒。原因有三:一是疾病起於肝鬱;二是肝主疏泄,錯誤的補益導致壅塞;三是從正月以來,右脈洪大,所以痺症很嚴重。治療應該從肺經入手,經書上有「諸痺獨取太陰」的明確記載。現在右脈平和而左脈洪大,不能按照之前的方案治療,暫時採用瀉厥陰經絡的方法,久病在絡的緣故。處方:旋覆花五錢(包)、黃芩三錢、當歸鬚三錢、川樸五錢、杉皮三錢、半夏五錢、小枳實五錢、晚蠶砂三錢、廣皮三錢、鬱金三錢、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煮三杯,分三次服用。
二十三日,左肋部疼痛脹滿,臥床不能安穩,胸部也悶脹,氣短,這是肝經脈絡影響胸部的緣故。處方:新絳紗三錢、香附四錢、半夏五錢、旋覆花三錢(包)、當歸鬚三錢、小枳實四錢、蘇子霜三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三錢、廣皮三錢、川椒炭四錢、青皮三錢。煮三大杯,分三次服用,共七帖。
六月初一日,痰飲和肝鬱,脈象弦細,氣往上衝至胸部。處方:旋覆花四錢、枳實三錢、公丁香二錢、蘇子霜三錢、半夏六錢、片薑黃三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三錢、青皮三錢、廣皮五錢、桂枝尖三錢。煮三杯,分三次服用。
初三日,痰飲往上湧,咳嗽稀痰,同時出現痺症。處方:桂枝六錢、防己六錢、杏仁五錢、川烏頭三錢、雲苓皮五錢、枳實四錢、廣皮五錢、桂心二錢、薏仁三錢、白通草二錢、滑石四錢、炒黃柏三錢(炒)。煮三杯,分三次服用。
初六日,小便不暢,下焦濕氣聚集,在原方基礎上加滋腎丸(藥方未列)。
十一日,痺症尚未完全消除,痰飲尚未完全消失,正值盛暑流行之際,應該驅逐痰飲、疏通痺阻,也是預防中暑的方法。處方:雲苓塊六錢、小枳實二錢、半夏六錢、防己三錢、生薏仁六錢、杏仁三錢、廣皮二錢、桂枝三錢。煮三杯,分三次服用。
十三日,因暑熱而腹瀉,腹部脹滿,舌苔黃,此人本來就有痰飲和痺症,考慮使用五苓散加減方。處方:桂枝三錢、豬苓四錢、澤瀉四錢、雲苓皮五錢、滑石六錢、川樸三錢、杉皮三錢、木香一錢半、半夏三錢、藿梗三錢、白蔻仁三錢、川椒炭二錢、真山連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