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四 (21)
卷四 (21)
1. 水氣
初九日,腫未全消,又發痰飲,咳嗽,表通則小便長,右脈洪數,議照溢飲例,與大青龍湯。
麻黃(三錢,蜜炙),桂枝(四錢),雲苓(五錢半皮半塊),細辛(一錢),杏仁(五錢),生石膏(一兩),半夏(五錢),炙甘草(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
十一日,咳減,小便數而欠,渴思涼飲,鼻衄,肺熱之故。
麻黃(三錢,炙),小枳實(三錢),生石膏(四兩),炙甘草(三錢),半夏(五錢),桂枝(五錢),杏仁(六錢),生薑(三片),雲苓皮(三錢),大棗(二枚,去核)
十三日,腰以下腫已消,腰以上腫尚重,兼衄,與治上焦法。
麻黃(三錢,去節),白茅根(三錢),生石膏(四兩),杏仁(五錢),半夏(五錢),苡仁(五錢),蘆根(五錢),茯苓皮(五錢),通草(錢半)
十五日,腫減咳增,脈洪數,衄未止。
麻黃(三錢,炙),蘆根(五錢),杏泥(八錢),白通草(一錢),飛滑石(六錢),生石膏(四兩),苡仁(三錢),白茅根(三錢),旋覆花(三錢),半夏(三錢)
十七日,咳雖減,脈仍滑數,腫未全消。
蘇葉(三錢,連梗),葶藶(三錢,炒),杏仁(六錢),茯苓皮(三錢),生石膏(四兩),半夏(五錢),飛滑石(六錢),海金砂(五錢)
福,二十四歲,初因愛飲冰凍黃酒,與冰糖冰果,內濕不行,又受外風,從頭面腫起,不能臥,晝夜坐被上,頭大如斗,六脈洪大,先以越婢湯發汗。腫漸消,繼以調理脾胃藥,服至一百四十三帖而愈,囑戒豬肉、黃酒、水果。伊雖不飲,而冰凍水果不能戒也,一年後糞後便血如注,與金匱黃土湯,每劑黃土用一斤,附子用八錢,服至三十餘劑而血始止。後與溫補脾陽至九十帖而始壯。
範,十八歲,風水腫脹。
麻黃(六錢,去節),生石膏(四兩),杏仁(五錢),桂枝(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炙甘草(三錢)
一帖而汗解,頭面腫消,次日與宣脾利水,五日全愈,戒其避風不聽,後八日復腫如故,仍與前法而愈,後受規戒,方不再發。
周,十八歲,腫從頭面起。
麻黃(六錢,去節),杏仁(五錢),炙甘草(三錢),生石膏(一兩),桂枝(三錢),蒼朮(三錢)
服一帖分三次,汗出不至足,次日又服半劑,腫全消,後以理脾全愈。
白話文:
水氣
第一天:腫脹尚未完全消退,又出現痰飲、咳嗽。體表疏通,小便量多,右脈洪數有力,判斷為溢飲,於是服用大青龍湯。藥方:麻黃(三錢,蜜炙)、桂枝(四錢)、茯苓(五錢半,皮半塊)、細辛(一錢)、杏仁(五錢)、生石膏(一兩)、半夏(五錢)、炙甘草(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
第十一天:咳嗽減輕,小便次數增多但量少,口渴想喝涼飲,鼻出血,判斷為肺熱。藥方:麻黃(三錢,炙)、小枳實(三錢)、生石膏(四兩)、炙甘草(三錢)、半夏(五錢)、桂枝(五錢)、杏仁(六錢)、生薑(三片)、茯苓皮(三錢)、大棗(二枚,去核)。
第十三天:腰部以下腫脹消退,腰部以上腫脹仍然嚴重,並伴有鼻出血,採用治療上焦的方法。藥方:麻黃(三錢,去節)、白茅根(三錢)、生石膏(四兩)、杏仁(五錢)、半夏(五錢)、薏苡仁(五錢)、蘆根(五錢)、茯苓皮(五錢)、通草(半錢)。
第十五天:腫脹減輕但咳嗽加重,脈洪數有力,鼻出血未止。藥方:麻黃(三錢,炙)、蘆根(五錢)、杏仁泥(八錢)、白通草(一錢)、滑石粉(六錢)、生石膏(四兩)、薏苡仁(三錢)、白茅根(三錢)、旋覆花(三錢)、半夏(三錢)。
第十七天:咳嗽雖然減輕,但脈象仍然滑數有力,腫脹尚未完全消退。藥方:蘇葉(三錢,連梗)、葶藶子(三錢,炒)、杏仁(六錢)、茯苓皮(三錢)、生石膏(四兩)、半夏(五錢)、滑石粉(六錢)、海金砂(五錢)。
福,二十四歲,起初因愛喝冰鎮黃酒,並食用冰糖冰果,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排出,又受外風侵襲,從頭面開始腫脹,無法平躺,只能晝夜坐在被子上,頭腫得像個鬥,脈象洪大有力。先用越婢湯發汗,腫脹漸漸消退,接著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服用一百四十三帖後痊癒,囑咐戒除豬肉、黃酒、水果。雖然她不喝酒了,但無法戒除冰鎮水果,一年後大便後出血不止,服用金匱黃土湯,每劑黃土用一斤,附子用八錢,服用三十多劑後出血才停止。之後服用溫補脾陽的藥物九十帖後身體才康復。
範,十八歲,患風水腫脹。藥方:麻黃(六錢,去節)、生石膏(四兩)、杏仁(五錢)、桂枝(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炙甘草(三錢)。服用一帖後汗出,頭面腫脹消退,第二天服用宣通脾胃利水的藥物,五天後痊癒,告誡他避免風寒。八天后腫脹再次復發,再次使用同樣的方法治療痊癒,之後遵守醫囑,再未復發。
周,十八歲,腫脹從頭面開始。藥方:麻黃(六錢,去節)、杏仁(五錢)、炙甘草(三錢)、生石膏(一兩)、桂枝(三錢)、蒼朮(三錢)。服用一帖分三次服用,汗出不足,第二天又服用半劑,腫脹完全消退,之後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