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四 (1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2)

1. 痘症

五鼓以後,又如茶色濃厚,如及時之漿。天明已十七朝矣,又延謝先生至,彼一視曰:奇哉?何因得此?余曰:用君原方。彼比曰:只添得燕窩一味,何神至此?余曰:余作日云此方上得起漿,甘受重罰者,以先生七八朝即用此方,彼時氣血方壯,毫無漿汗,今已十五朝,氣血消耗,豈能上漿乎?余又謂此方不能上漿,亦受重罰者,以先生之方如錯,小女早不活矣。因令伊視方之背,伊見照方二十帖之文,又令視諸藥渣,因謝曰:余實不能。

女,二十日,十九朝痘後便溏而頻,久則脾腎兩傷,補澀為穩。

真雲苓(五錢),白朮(三錢,土炒),肉果霜(三錢),半夏(一錢),訶子肉(三錢),生苡仁(五錢)

二十四日,實脾利水之中,兼化清氣。

於朮(三錢,土炒),五穀蟲(三錢),雲苓塊(五錢),晚蠶砂(三錢),薏仁(五錢),蟬衣(七枚),地骨皮(三錢)

初一日,三十一天痘後解毒腫潰,補托之中,加以敗毒。

人參(一錢),銀花(三錢),雲苓(三錢),黃耆(三錢),苡仁(五錢),於朮(三錢),炙甘草(錢半),五穀蟲(三錢)

初四日,痘後餘毒腫潰,稍加銀花敗毒,大便即溏,議於前方去銀花,加肉果霜、訶子肉。

人參(一錢),五穀蟲(二錢),肉果霜(錢半),黃耆(三錢),訶子肉(三錢,炒),白雲苓(三錢),炙甘草(錢半),於朮(三錢),木香(一錢),薏仁(五錢)

初七日,三十六朝,痘毒潰爛,應照潰瘍例,即用痘科門中之保元合異功法。

綿耆(五錢),於朮(二錢),廣皮(一錢),炙甘草(二錢),苡仁(三錢),人參(一錢),雲苓(五錢)

初八日,傷食暮熱嘔吐,痘後太飽之故,與止渴消食,熱自止。(夜間不可吃粥。)

地骨皮(三錢),苡仁(三錢),雲苓(三錢),炒神麯(錢半),半夏(二錢),炒廣皮(一錢)

男,二十日,風木司天之年,又當風木司令之候,風木內含相火,時有痘疹。無論但受風溫,身熱而不發痘,或因風溫而竟發痘。或發斑疹,皆忌辛溫表藥,惟與幸涼解肌透絡最穩,此時醫所不知。蓋風淫所勝,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內經》之正法也。

苦桔梗(三錢),大力子(錢半),鮮蘆根(五錢),甘草(一錢),桑葉(三錢),薄荷(八分汗多不用),連翹(三錢),芥穗(一錢),銀花(三錢)

二帖。此方治初痘起,最能化多為少,涼絡而易出,見點亦服此。

二十一日申刻,險兼逆痘二天,痘色焰紅,唇赤舌赤,見點繁瑣,三五成群,毒參陽位,勉與涼血敗毒。

苦桔梗(三錢),地龍(三錢),連翹(三錢),人中黃(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八錢,研),銀花(五錢),犀尖(五錢),白茅根(三錢),丹皮(三錢),生軍(三錢,炒黑),紫地丁(五錢)

白話文:

痘症

第五個時辰(五鼓)之後,痘疹顏色像濃茶一樣深,像及時採摘的漿果汁液。天亮時已經是發病的第十七天了,我又請謝先生來診治。謝先生一看便說:「真奇怪!怎麼會這樣?」我說:「我用的是您的原方。」謝先生說:「只不過多加了一味燕窩,怎麼就這麼神奇?」我說:「我從一開始就說,這個方子能讓痘疹長出膿漿,如果達不到效果,我甘願受罰。因為您在發病七八天時就用了這個方子,那時您的氣血正盛,根本沒有膿漿和汗液,而現在已經十五天了,氣血已經消耗很多,怎麼還能長出膿漿呢? 」我又說:「如果這個方子不能長出膿漿,我也甘願受罰,因為如果按照您的方子治療,我的女兒早就沒命了。」於是讓謝先生看方子的背面,他看到藥方已經用了二十帖,又讓他看藥渣,謝先生承認自己確實沒看出問題。

一位二十歲的女子,發病十九天後,痘疹痊癒,但大便溏稀且頻繁,時間久了會傷及脾腎,因此補益固澀才是穩妥的治療方法。

藥方一:真雲苓五錢,白朮三錢(土炒),肉果霜三錢,半夏一錢,訶子肉三錢,生苡仁五錢

發病二十四天,治療方向是健脾利水,同時化解清熱之氣。

藥方二:於朮三錢(土炒),五穀蟲三錢,雲苓塊五錢,晚蠶砂三錢,薏仁五錢,蟬衣七枚,地骨皮三錢

發病第一天,痘疹痊癒三十一天後,毒素導致腫脹潰爛,治療需兼顧補益和托毒,並加入敗毒藥物。

藥方三:人參一錢,銀花三錢,雲苓三錢,黃耆三錢,苡仁五錢,於朮三錢,炙甘草一錢半,五穀蟲三錢

發病第四天,痘疹痊癒後仍有毒素導致腫脹潰爛,稍微增加銀花敗毒,但大便溏稀,因此考慮去除原方中的銀花,增加肉果霜和訶子肉。

藥方四:人參一錢,五穀蟲二錢,肉果霜一錢半,黃耆三錢,訶子肉三錢(炒),白雲苓三錢,炙甘草一錢半,於朮三錢,木香一錢,薏仁五錢

發病第七天,也就是發病三十六天,痘毒潰爛,應該按照潰瘍的治療方法,使用痘科常用的保元合異功法。

藥方五:綿耆五錢,於朮二錢,廣皮一錢,炙甘草二錢,苡仁三錢,人參一錢,雲苓五錢

發病第八天,因飲食不當導致晚上發熱、嘔吐,這是痘疹痊癒後飲食過量引起的,需要服用止渴消食的藥物,熱症自然會消退。(夜間不可食用粥。)

藥方六:地骨皮三錢,苡仁三錢,雲苓三錢,炒神麴一錢半,半夏二錢,炒廣皮一錢

一位二十歲的男性,在風木司天之年,又值風木司令之時,風木內含相火,容易出現痘疹。無論是單純受風溫,導致發熱但不長痘,還是因風溫而長痘,或者出現斑疹,都忌諱使用辛溫的表藥,只有使用辛涼解肌透絡的藥物最穩妥,這是很多醫生都不知道的。因為風邪盛行,治療應當使用辛涼藥物,輔以苦甘藥物,這是《內經》的正治方法。

藥方七:苦桔梗三錢,大力子一錢半,鮮蘆根五錢,甘草一錢,桑葉三錢,薄荷八分(汗多則不用),連翹三錢,芥穗一錢,銀花三錢

兩帖。這個方子治療痘疹初起,最能化多為少,涼絡而利於痘疹的排出,即使只看到痘疹的點狀也要服用這個方子。

發病二十一天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病情危急,兼有逆痘(痘疹內陷)的症狀,痘疹顏色鮮紅,嘴唇和舌頭都紅,痘疹密集,三五成群,毒氣侵犯陽位,只能儘力使用涼血敗毒的藥物。

藥方八:苦桔梗三錢,地龍三錢,連翹三錢,人中黃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八錢(研磨),銀花五錢,犀角尖五錢,白茅根三錢,丹皮三錢,生地黃三錢(炒黑),紫地丁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