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三 (5)
卷三 (5)
1. 脅痛
伊氏,二十歲,肝鬱脅痛,病名肝著,亦婦科之常證,無足怪者。奈醫者不識,見其有寒熱也,誤以為風寒而用風藥。夫肝主風,同氣相求,以風從風,致令肝風鴟張;肝主筋,致令一身筋脹;肝開竅於目,致令晝夜目不合、不得臥者七八日;肝主疏泄,肝病則有升無降,失其疏泄之職,故不大便,小溲僅通而短赤特甚。
醫者又不識,誤以為腸胃之病,而以大黃通之,麻仁潤之,致令不食不飢,不便不寐,六脈洪大無倫,身熱,且坐不得臥,時時欲嘔,煩躁欲怒,是兩犯逆也。《金匱》論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不待智者而知其難愈也。議宣通絡脈法,肝藏血,絡主血故也,必加苦寒泄熱,脈沉洪有力,且膽居肝內,肝病膽即相隨故也。
旋覆花(五錢),炒黃連(二錢),桃仁(四錢),歸鬚(四錢),鬱金(三錢),川楝皮(五錢),新絳(四錢),絳香末(四錢),蘇子(四錢)
急流水八碗。
又,服前方見小效,即於前方內加:
丹皮(三錢,炒黑),生香附(二錢),減,川楝皮(二錢)
又,脅痛減其大半,但不得寐,時時欲嘔,擬兩和陽明厥陰,仍兼宣絡。
半夏(五錢,醋炒),青皮(錢半),降香末(三錢),新絳(三錢),歸鬚(三錢),蘇子霜(三錢),秫米(一撮),桃仁(三錢),川楝皮(二錢),廣鬱金(二錢),黃芩(二錢)
煮三碗,日二夜一。
又,昨方業已效,今日復苦藥,即苦與辛合,能降能通之意,即於前方內加:
(薑汁炒)古勇黃連(二錢)
又,昨用苦辛法,脈減便通。今日腹中覺痛,將近經期,一以宣絡為主。
新絳紗(五錢),蘇子霜(二錢),丹皮(二錢,炒),制香附(二錢),兩頭尖(二兩),旋覆花(五錢),元胡索(二錢),條芩(錢半,酒炒),桃仁泥(四錢),降香末(三錢),歸鬚(三錢),鬱金(三錢)
水八碗,煮取三杯,日二夜一。
又,昨日一味通絡,已得大便通利,腹中痛止,但不成寐;今日用胃不和則臥不安,飲以半夏湯,覆杯則寐法,仍兼宣絡。此仲景先師所謂衝脈累及陽明,先治衝脈後治陽明也。
半夏(一兩),旋覆花(五錢),降香末(二錢),秫米(二兩),新絳(四錢)
水十杯,煮成四杯,日三夜一。
又,昨與半夏湯和胃,業已得寐,但脈沉數,溲赤短,議加苦藥,泄肝熱而通小腸火府。
半夏(六錢),降香末(三錢),黃柏(二錢,鹽水炒),秫米(一兩),新絳(四錢),旋覆花(五錢),生香附(三錢),黃連(二錢,炒)
煎法如前。
又,昨日和胃宣絡,兼用苦通火府,今日得寐,溲色稍淡,口亦知味,是陽明有漸和之機矣。惟胸中微痛,背亦掣痛,按肝脈絡胸,背則太陽經也。是由厥陰而累及少陽,肝膽為夫妻也;由少陽而累及太陽,少太為兄弟也。今日仍用前法,加通太陽絡法。
白話文:
一位二十歲的女子,因肝氣鬱結導致脅肋疼痛,這是肝鬱證,也是婦科常見病,並非罕見。但醫生卻誤診為風寒,用祛風藥治療。肝主風,同氣相求,以風治風反而加劇肝風,導致肝風亢盛,肝主筋,所以全身筋脈都脹痛;肝開竅於目,所以晝夜難以合眼,好幾天都睡不好;肝主疏泄,肝病則氣機升降失調,疏泄功能失常,所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醫生又誤診為腸胃疾病,用大黃瀉下,麻仁潤腸,結果導致患者不想吃東西,也不餓,大便不通,睡不着,脈象洪大異常,身體發熱,坐卧不安,經常想嘔吐,煩躁易怒,這是兩次治療都用錯了方法。《金匱要略》中說,一次治療錯誤就可能延誤病情,兩次錯誤則危及生命,不用聰明人也能看出病情難以痊癒。應該採用疏通經絡的方法治療,因為肝藏血,經絡主血。必須加入苦寒的藥物來瀉熱,因為脈象沉洪有力,而且膽居肝內,肝病則膽亦受累。
於是用了以下藥方:旋覆花五錢,炒黃連二錢,桃仁四錢,當歸鬚四錢,鬱金三錢,川楝皮五錢,生地四錢,降香末四錢,蘇子四錢,用八碗水煎。
如果服藥後稍見效,就在原方中加入:丹皮三錢(炒黑),生香附二錢,川楝皮減量至二錢。
如果脅痛減輕大半,但仍睡不着,經常想嘔吐,那就應該調和陽明經和厥陰經,同時疏通經絡。
用了以下藥方:醋炒半夏五錢,青皮半錢,降香末三錢,生地三錢,當歸鬚三錢,蘇子霜三錢,秫米一撮,桃仁三錢,川楝皮二錢,廣鬱金二錢,黃芩二錢,煎成三碗,一日兩次,夜服一次。
如果上個藥方有效,今天再用苦味藥物,苦與辛相合,能瀉能通。於上個方中加入:薑汁炒黃連二錢。
如果用了苦辛之法,脈象減弱,大便通暢。今天腹部感覺疼痛,將近經期,那就以疏通經絡為主。
用了以下藥方:生地五錢,蘇子霜二錢,丹皮二錢(炒),制香附二錢,兩頭尖二兩,旋覆花五錢,元胡索二錢,黃芩半錢(酒炒),桃仁泥四錢,降香末三錢,當歸鬚三錢,鬱金三錢,用八碗水煎成三碗,一日兩次,夜服一次。
如果昨天疏通經絡的藥方,已經使得大便通暢,腹痛止住,但仍然睡不着;今天就用半夏湯和胃,蓋好被子就能睡着的療法,同時疏通經絡。這是仲景先生所說的衝脈影響到陽明經,先治衝脈後治陽明經。
用了以下藥方:半夏一兩,旋覆花五錢,降香末二錢,秫米二兩,生地四錢,用十碗水煎成四碗,一日三次,夜服一次。
如果昨天用半夏湯和胃,已經能睡着,但脈象沉而數,小便短赤,那就應該加入苦味藥物,瀉肝火,通小腸。
用了以下藥方:半夏六錢,降香末三錢,黃柏二錢(鹽水炒),秫米一兩,生地四錢,旋覆花五錢,生香附三錢,炒黃連二錢,煎法同上。
如果昨天和胃疏通經絡,又用苦寒藥物通小腸,今天能睡着,小便顏色稍淡,也能嘗到味道,說明陽明經正在逐漸恢復。只是胸部略微疼痛,背部也牽扯疼痛,按壓肝經的脈絡在胸部,背部則是太陽經。這是因為厥陰經影響到少陽經,肝膽相表裡;少陽經又影響到太陽經,少陽與太陽經相鄰。今天仍然用之前的藥方,再加入通利太陽經絡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