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伏暑

周,十四歲,壬戌八月十六日,伏暑內發,新涼外加。脈右大左弦,身熱如烙,無汗,膠痰,舌苔滿黃,不宜再見泄瀉。不渴,腹脹,少腹痛,是謂陰陽並病,兩太陽互爭,難治之症。擬先清上焦濕熱,蓋氣化濕亦化也。

杏仁泥(三錢),銀花(二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三錢),蘆根(二錢),淡竹葉(一錢)生苡仁(錢半),厚朴(二錢),大貝母(一錢),連翹(二錢),梨皮(二錢)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七日,案仍前。

連翹(二錢),蘆根(二錢),杏仁泥(錢半),銀花(二錢),薄荷(八分),厚朴(錢半),梨皮(錢半),桑葉(一錢),苦桔梗(錢半),知母(三錢,炒),鮮荷葉邊(一張),滑石(三錢),白扁豆皮(二錢)

午一帖,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八日,兩與清上焦,熱已減其半,手心熱於手背,謂之裡熱,舌苔紅黃而厚,為實熱。宜宣之,用苦辛寒法。再按:暑必夾濕,按腹中之痛脹,故不得不暫用苦燥法。

杏仁泥(三錢),小枳實(錢半),黃連(錢半,薑汁炒),木通(二錢),厚朴(錢半),黃芩炭(一錢),廣木香(一錢),栝蔞仁(八分),廣皮炭(一錢),小茴香炭(錢半),炒知母(錢半),檳榔(八分)

十九日,腹之痛脹俱減,舌苔乾燥黃黑,唇肉色絳,嗆咳痰黏。幼童陰氣未堅,當與存陰退熱。

麥冬(六錢,連心),丹皮(五錢),元參(五錢),沙參(三錢),炒知母(二錢),犀角(三錢),蛤粉(三錢),杏仁(三錢),生甘草(一錢),細生地(四錢),煅石膏(四錢)

二十日,津液稍回,宿糞未除,潮熱因邪氣還表,右脈仍然浮大,未可下,宜保津液,護火剋金之嗽。

焦白芍(四錢),沙參(三錢),牡蠣粉(錢半),麥冬(六錢),柏子霜(三錢),杏仁粉(二錢),細生地(六錢),霍石斛(三錢),煅石膏(三錢),元參(六錢),犀角(一錢)

煮三杯,陸續服。

二十一日,諸症悉解,小有潮熱,舌絳苔黑,深入血分之熱未盡除也,用育陰法。

焦白芍(四錢),天冬(錢半),柏子霜(三錢),大生地(五錢),麥冬(六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炙甘草(二錢),牡蠣(三錢)

頭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二十二日,津液消亡,舌黑干刺,用復脈法。

炒白芍(六錢),丹皮(四錢),柏子霜(四錢),生鱉甲(六錢),麻仁(三錢),麥冬(六錢)生牡蠣(四錢),阿膠(三錢,沖),大生地(六錢)

頭煎二杯,今日服;二煎一杯,明早服。

二十三日,右脈仍數,餘邪陷入肺中,咳甚痰艱,議甘潤兼涼肺氣。

甜杏仁泥(三兩),桑葉(三錢),菊花(三錢),苦桔梗(三錢),麥冬(一兩,連心),玉竹(三錢),大貝母(三錢),梨皮(三錢),細生地(五錢),沙參(三錢),甘草(三錢),丹皮(二錢)

白話文:

伏暑

十四歲的周姓少年,壬戌年八月十六日患上伏暑,暑熱內發,又逢秋涼。脈象右側有力,左側弦細,身體發熱如同火燒,無汗,痰液黏稠,舌苔滿布黃色,不宜再用瀉下之法。他不覺得口渴,腹部脹滿,小腹疼痛,這是陰陽並病,太陽經脈互相爭奪,屬於難治的病症。初步治療方案是先清除上焦的濕熱,因為氣化則濕亦化。

處方一:杏仁泥三錢,銀花二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三錢,蘆根二錢,淡竹葉一錢,生苡仁一錢半,厚朴二錢,大貝母一錢,連翹二錢,梨皮二錢。 今晚一劑,明日清晨一劑。

十六日病情如前。

處方二:連翹二錢,蘆根二錢,杏仁泥一錢半,銀花二錢,薄荷八分,厚朴一錢半,梨皮一錢半,桑葉一錢,苦桔梗一錢半,知母三錢(炒),鮮荷葉邊一張,滑石三錢,白扁豆皮二錢。 中午一劑,晚上一劑,明日清晨一劑。

十七日,兩劑清上焦之藥後,熱症減輕一半,手掌比手背熱,這是裡熱,舌苔紅黃而厚,屬於實熱。宜宣洩之,用苦寒辛涼之法。再次診斷:暑熱必夾雜濕邪,考慮到腹痛脹滿,故不得不暫時使用苦燥之法。

處方三:杏仁泥三錢,小枳實一錢半,黃連一錢半(薑汁炒),木通二錢,厚朴一錢半,黃芩炭一錢,廣木香一錢,栝蔞仁八分,廣皮炭一錢,小茴香炭一錢半,炒知母一錢半,檳榔八分。

十八日,腹痛脹滿減輕,舌苔乾燥呈黃黑色,嘴唇和肉色深紅,咳嗽痰黏。幼童陰氣未固,應當滋陰退熱。

處方四:麥冬六錢(連心),丹皮五錢,元參五錢,沙參三錢,炒知母二錢,犀角三錢,蛤粉三錢,杏仁三錢,生甘草一錢,細生地四錢,煅石膏四錢。

十九日,津液略有恢復,宿便未解,潮熱因邪氣外散,右側脈象仍然浮大,不宜下瀉,宜養護津液,保護陰液以制伏燥熱所致的咳嗽。

處方五:焦白芍四錢,沙參三錢,牡蠣粉一錢半,麥冬六錢,柏子霜三錢,杏仁粉二錢,細生地六錢,霍石斛三錢,煅石膏三錢,元參六錢,犀角一錢。 煮三杯,分次服用。

二十日,諸症基本痊癒,略有潮熱,舌頭紅絳,苔色發黑,深入血分之熱尚未完全消除,採用滋陰之法。

處方六:焦白芍四錢,天冬一錢半,柏子霜三錢,大生地五錢,麥冬六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炙甘草二錢,牡蠣三錢。 頭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用。

二十一日,所有症狀均已消失,僅剩輕微潮熱,舌頭紅絳,苔色發黑,說明深入血分之熱尚未完全清除,繼續使用滋陰方法。

處方七:焦白芍四錢,天冬一錢半,柏子霜三錢,大生地五錢,麥冬六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炙甘草二錢,牡蠣三錢。

二十二日,津液減少,舌頭乾燥發黑,佈滿裂紋,使用益氣復脈之法。

處方八:炒白芍六錢,丹皮四錢,柏子霜四錢,生鱉甲六錢,麻仁三錢,麥冬六錢,生牡蠣四錢,阿膠三錢(沖服),大生地六錢。 頭煎二杯,當天服用;二煎一杯,明日清晨服用。

二十三日,右側脈象仍數,餘邪侵入肺部,咳嗽嚴重,痰液難以咳出,考慮使用甘潤兼清肺之法。

處方九:甜杏仁泥三兩,桑葉三錢,菊花三錢,苦桔梗三錢,麥冬一兩(連心),玉竹三錢,大貝母三錢,梨皮三錢,細生地五錢,沙參三錢,甘草三錢,丹皮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