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四 (2)
卷四 (2)
1. 噎
王,左尺獨大,腎液不充,腎陽不安其位,尺脈以大為虛,經所謂陰衰於下者是也。右手三部俱弦,食入則痛,經所謂陽結於上者是也。有陰衰而累及陽結者,有陽結而累及陰衰者。此證形體長大,五官俱露,木火通明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陰必素虛,古所謂瘦人多火,又所謂瘦人之病,慮虛其陰。
白話文:
這名患者的左手尺脈特別強勁有力,表示腎液不足,腎陽無法穩定在正確的位置。尺脈過於強大,是虛證的表現,就像醫經上說的「陰虛於下」。患者的右手三部脈絡(寸、關、尺)都呈現緊繃狀態,進食後就會疼痛,這是「陽結於上」的表現。
有一些情況是陰虛導致陽結,也有一些情況是陽結導致陰虛。這個病人身材高大,五官明顯露骨,這是「木火通明」的體質特徵。凡是木火過於旺盛的人,其陰氣必定先天不足。古人說「瘦人多火」,又說「瘦人的疾病,要擔憂其陰虛」。
凡噎症治法,必究陰衰陽結,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何者為輕,何者為重?此症既系陰虛為本,陽結為標,何得妄投大黃十劑之多?雖一時暫通陽結,其如陰虛而愈虛,何業醫者豈不知數下亡陰乎?且云歧子九法,大半皆攻,喻嘉言痛論其非,醫者豈未之見耶?愚謂因怒停食,名之食膈,或可一時暫用,亦不得恃行數用,今議五汁飲果實之甘寒,牛乳血肉之變化,降胃陰以和陽結治其標,大用專翕膏峻補肝腎之陰,以救陰衰治其本,再能痛戒惱怒,善保太和,猶可望愈。
白話文:
治療噎症的方法,必須仔細考慮陰氣衰弱和陽氣鬱結的先後輕重。本症主要是陰虛,陽結是表徵,怎麼能隨便服用十劑大黃呢?雖然一時可以暫時疏通陽結,但陰虛會更加虛弱,難道醫生不知道連續瀉下會導致陰氣耗盡嗎?而且說岐伯的九種治療方法,大部分都是攻伐的,喻嘉言嚴厲批評它的錯誤,難道醫生沒看過嗎?我認為因生氣而停止進食,稱之為食膈,或許可以暫時使用,但不能經常使用。現在建議用五汁飲的甘寒,牛乳血肉的變化,來滋潤胃陰,調和陽結,治療表徵;再配合大劑量的專翕膏,滋補肝腎之陰,治療根本;另外病人必須抑制惱怒之情,保持心平氣和,纔有可能康復。
真大生地(四斤),人參(四斤),杭白芍(四斤),清提麥冬(四斤),阿膠(四斤),蔡龜膠(四斤),山萸肉(二斤),鱉甲(四斤),芡實(二斤),沙苑蒺藜(四斤),海參(四斤),鮑魚(四斤),豬脊髓(一斤),羊腰子(三十二對),雞子黃(六十四個),雲苓塊(四斤),烏骨雞(一對)牡蠣(四斤),蓮子(四斤),桂圓肉(二斤),白蜜(四斤)
取盡汁久火煎煉成膏。
白話文:
準備真大生地、人參、杭白芍、清提麥冬、阿膠、蔡龜膠、山萸肉、鱉甲、芡實、沙苑蒺藜、海參、鮑魚、豬脊髓、羊腰子、雞子黃、雲苓塊、烏骨雞、牡蠣、蓮子、桂圓肉、白蜜各四斤,山萸肉二斤,芡實二斤,豬脊髓一斤,羊腰子三十二對,雞子黃六十四個,桂圓肉二斤。將所有材料取汁,用慢火長時間熬煉成膏。
李,五十四歲,大凡噎症由於半百之年,陰衰陽結,古來紛紛議論,各疏所長,俱未定宗。大抵偏於陽結而陰衰者,宜通陽氣,如旋覆代赭湯,進退黃連湯之類。偏於陰衰而陽結者,重在陰衰,斷不可見一毫香燥,如丹溪之論是也。又有食膈宜下,痰膈宜導,血膈宜通,絡氣膈宜宣。
白話文:
李先生,54歲。一般來說,噎症是由於年過半百,陰氣衰弱,陽氣鬱結所致。古來對此都有不同的討論,各抒己見,但尚未有定論。
大致上,偏於陽氣鬱結而陰氣衰弱的,應該疏通陽氣,比如服用旋覆代赭湯、進退黃連湯之類的藥物。偏於陰氣衰弱而陽氣鬱結的,重點在於補益陰氣,絕對不能見到一丁點溫燥的症狀,就像丹溪所論述的那樣。
此外,還有食膈宜用瀉法,痰膈宜用導法,血膈宜用通法,絡氣膈宜用宣法。
肝嘔吐太過而傷胃液者,宜牛轉草復其液。老僧寡婦,強制太過,精氣結而成骨,橫處幽門,宜鵝血以化之。廚役受穢濁之氣傷肺,酒肉勝食而傷胃,宜化清氣,不可勝數。按:此症脈沉數有力而渴,面色蒼而兼紅,甫過五旬,鬚髮皆白,其為平日用心太過,重傷其陰,而又伏火無疑。用玉女煎法。
白話文:
肝臟嘔吐過度而損傷胃液的,適宜用牛轉草來恢復胃液。年老的僧人和寡婦,禁慾過度,精氣凝聚成骨,橫亙在幽門處,適宜用鵝血來化解。廚師受穢濁之氣侵害肺部,暴飲暴食傷害胃部,適宜化解濁氣,不能勝數。
附註:
根據記載:此症的脈象是沉數有力而口渴,面色蒼白兼有紅潤,剛過五十歲,鬚髮已經全白,說明平時用腦過度,嚴重損傷了陰液,同時還有潛伏的虛火。可以用玉女煎的方法來治療。
真大熟地(六錢),煅石膏(八錢),牛膝(三錢),炙甘草(三錢),麥冬(六錢),白粳米(一撮),知母(二錢),旋覆花(三錢,新絳紗包)
每早服牛乳一茶碗。
白話文:
- 熟地黃(6錢) *煅燒石膏(8錢) *牛膝(3錢) *炙甘草(3錢) *麥冬(6錢) *白米(一小撮) *知母(2錢) *旋覆花(3錢,用新的紅紗布包)
張,六十三歲,老年陽結,又因久飲怒郁,肝旺剋土,氣上阻咽,致成噎食。按:陽氣不虛不結,斷非破氣可療,議一面通補胃陽,一面鎮守肝陰法。
白話文:
張姓男子,63歲,老年人陽氣衰弱,加上長期鬱結憤怒,肝氣旺盛剋制脾胃,氣血上升阻滯咽喉,導致噎食。
分析:陽氣不虛弱就不會結滯,因此使用發散陽氣的方法治療是不行的。建議一方面調理脾胃,補充陽氣;另一方面鎮靜肝臟,保護陰精。
洋參(二錢),茯苓塊(四錢),桂枝(六錢),代赭石(一兩二錢,煅),半夏(一兩),旋覆花(五錢,包),生薑(六錢)
七帖。
二十日,陽脈已起,恐過涸其液,議進陰藥,退陽藥。
白話文:
西洋參(2 錢)、茯苓塊(4 錢)、桂枝(6 錢)、代赭石(1 兩 2 錢,炒過)、半夏(1 兩)、旋覆花(5 錢,用布包起)、生薑(6 錢)
洋參(四錢),桂枝(三錢),白芍(六錢,炒),旋覆花(六錢),茯苓(三錢),炙甘草(三錢),代赭石(一兩,煅),半夏(六錢),薑汁(每杯沖三小匙)
二十五日,前日脈數,因退陽進陰,今日脈緩而痰多,仍須進陽,俾中焦得運,以復其健順之體。
白話文:
西洋參(12克),桂枝(9克),炒白芍(18克),旋覆花(18克),茯苓(9克),炙甘草(9克),煅代赭石(30克),半夏(18克),每次用薑汁(約3茶匙)沖服
洋參(二錢),桂枝(六錢),焦白芍(三錢),半夏(一兩二錢),茯苓(八錢),代赭石(一兩六錢),旋覆花(六錢,包),生薑(五大片)
二帖。
白話文:
洋參(8.6克),桂枝(25.8克),焦白芍(12.9克),半夏(50克),茯苓(34.4克),代赭石(69克),旋覆花(25.8克,用紗布包起來),生薑(5片)
傅,五十五歲,先因酒樓中飲酒,食燒小豬響皮,甫下咽,即有家人報知朋友凶信,隨即下樓尋車,車伕不知去向,因步行四五里,尋至其友救難未遇。又步行四里,又未遇。渴急飲冰凍烏梅湯三碗,然後買車返家,心下隱隱微痛,一月後痛有加,延醫調治,一年不效。次年五月飲水一口,胃中痛如刀割,乾飯不下咽,已月餘矣。
白話文:
小傅,55 歲,先前在酒樓喝酒,吃了烤小豬皮。才剛吞下肚,就有家人通知他的朋友發生意外。他趕緊下樓去找車,但車伕不知去向。於是,他徒步走了四、五公里,找到朋友那邊,但人還沒救回來。他又走了四公里,但還沒遇到朋友。他口渴難耐,喝了三碗冰凍烏梅湯,然後搭車回家。途中,他隱隱覺得心口有點痛,一個月後疼痛加劇,看了醫生治療,一年都沒有好轉。隔年五月,只要喝一口水,他的胃就會痛得像刀割,乾飯也難以下嚥,已經過一個多月了。
閏五月初八,計一粒不下已十日,骨瘦如柴,面赤如赭,脈沉洪有力,胃中痛處,高起如桃大,按之更痛。余曰:此食膈也,當下之。因用大承氣湯,加牽牛,作三碗,一碗痛至少腹,三碗痛至肛門,大痛不可忍,又不得下。於是又作半劑,服一碗,外加蜜導法,始下如鴨蛋,黑而有毛,堅不可破。
次日先吃爛面半碗,又次日飲粥湯,三日食粥,五日吃乾飯矣。下後所用者,五汁飲也。
白話文:
農曆閏五月初八日,病人已經十天沒有排便,瘦得像柴,臉色紅得像硃砂,脈搏沉而有力,胃部疼痛部位高高隆起,像桃子一樣大,按壓時更加疼痛。我說:這是食物阻滯在胃脘,應該用藥物導下。於是,我使用了大承氣湯,並加了牽牛,煎了三碗。服用一碗時,疼痛稍微減輕;服用三碗時,疼痛一直到肛門,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但還是沒有排便。於是,我又煎了半劑藥,服用一碗,並加用蜜導法,這才排便像鴨蛋一樣,顏色發黑,還有毛,堅硬得無法破開。
楊,四十六歲,先因微有痰飲咳嗽,誤補於前,誤下於後,津液受傷,又因肝鬱性急,致成噎食,不食而大便燥,六脈弦數,治在陰衰。
白話文:
楊先生,46 歲,之前因為輕微的痰飲咳嗽,誤用補藥,又誤服瀉藥,導致體液受損。再加上他肝氣鬱結,性情急躁,導致食管阻塞,不能進食,大便也乾燥。把脈時,六脈弦數,屬於陰虛。
炙甘草(三錢),大生地(六錢),生阿膠(三錢化),丹皮(三錢),麥冬(三錢),麻仁(三錢),鬱金(八分)
服七帖而效,又於前方加:
白話文:
甘草(3錢),生地(6錢),阿膠(3錢,化開加入),丹皮(3錢),麥冬(3錢),麻仁(3錢),鬱金(8分)
鱉甲(四錢),杞子(三錢),服十七八帖而大效,進食如常。惟余痰飲,後以外臺茯苓飲散,減廣皮、枳實,收全功。
白話文:
鱉甲(四錢),枸杞(三錢),服用十七八劑後顯著有效,飲食恢復正常。只有痰飲還沒消除,後來用外臺茯苓飲散(將廣皮、枳實減少用量),才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