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淋濁

郎,五十六歲,便泄帶血,既有膀胱之濕,又有小腸之熱,用導赤合四苓湯法。

豬苓(三錢),茯苓皮(五錢),萆薢(五錢),澤瀉(三錢),次生地(五錢),甘草梢(一錢)淡竹葉(二錢),木通(三錢),飛滑石(五錢)

十二月初一日,少腹痛,於前方內,加:

川楝子(三錢),小茴香炭(三錢)

王,十七歲,濕土司天,濕熱下注,致成淋症,莖腫。

萆薢(三錢),白通草(一錢),甘草梢(三錢),茯苓皮(五錢),滑石(二錢),生苡仁(五錢),車前子(二錢),澤瀉(三錢),蘆根(三錢)

十五日,於前方內,加:

黃柏炭(三錢)

龔,五十八歲,先是大小便俱閉,自用大黃八錢,大便雖通而小便點滴全無,續用五苓,仍不通,診其六脈弦緊,病因肝鬱而成,開陰絡法。

降香末(三錢),歸鬚(三錢),兩頭尖(三錢),琥珀(三分),丹皮(三錢),韭白汁(三匙,沖),麝香(五釐,同研沖)

一帖而通,二帖而暢。

普,三十八歲,小便淋濁,莖管痛不可忍,自用五苓、八正、萆薢分清飲等滲濕,愈利愈痛。細詢病情,由房事不遂而成。余曰:溺管與精管異途,此症當治精管為是。用虎杖散法,現無虎杖草,以杜牛膝代之。

杜牛膝(五錢),當歸(三錢),降香末(三錢),麝香(五釐),桃仁泥(三錢),兩頭尖(三錢),琥珀(六分),丹皮(三錢)

一帖而痛減,五帖而痛止,七帖而濁淨。後以補奇經而愈。

珍,四十五歲,血淋太多,先與導赤不應,繼以脈弦,細詢由怒鬱而起,轉方與活肝絡。

新絳紗(三錢),蘇子霜(一錢),丹皮炭(五錢),旋覆花(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二錢),片薑黃(三錢),香附(三錢),歸鬚(三錢),鬱金(二錢),降香末(三錢)

四帖而安。

王,四十五歲,小便狂血,脈弦數,病因肝鬱。

新絳紗(三錢),細生地(五錢),青皮(二錢),旋覆花(三錢),丹皮炭(五錢),桃仁(三錢),降香末(三錢),香附(三錢),歸鬚(三錢)

服四帖而血止,止後兩月,又因動氣而發,仍與前方,七帖而愈。

範,二十八歲,因怒鬱而大小便閉,與極苦而通小腸,借火腑通膽腑法。

黃芩(三錢),歸鬚(三錢),桃仁泥(三錢),胡黃連(三錢),龍膽草(三錢),廣鬱金(二錢)

二帖而大小皆通。

保,女,十八歲,怒郁,少腹脹大如斗,小便點滴全無,已三日矣,急不可耐,仰臥不能轉側起立,與開經絡。

降香末(三錢),香附米(三錢),廣鬱金(二錢),龍膽草(三錢),青皮(二錢),韭白汁(三匙,沖),歸鬚(三錢),琥珀(五分),兩頭尖(三錢),麝香(五釐)

一帖而通,二帖而暢。

保,五歲,夏日痘後受暑,小便不通,脈洪數,玉莖腫亮,蜷曲如勾,與涼利膀胱。

白通草(錢半),蠶砂(三錢),滑石(六錢),雲苓皮(五錢),苡仁(五錢),杏仁(三錢)

一帖而通,三帖而玉莖復元。

葉,四十五歲,乙酉年七月初一日,金實無聲,六脈俱弦,痰飲兼之濕痹,小便白濁,先與行濕。

茯苓皮(五錢),川萆薢(五錢),通草(一錢),桂枝(五錢),防己(三錢),蠶砂(五錢),半夏(五錢),杏仁泥(四錢),生苡仁(五錢),甘草(一錢),滑石(六錢)

服七帖。

十四日,復診加:九月初三日,豬苓(三錢),澤瀉(三錢)

伏飲濕痹便濁,前與淡滲通陽,已服三十帖,因停藥二十餘日,現在飲又上泛,胸滿短氣,腰痠淋濁未除,且與行心下之飲,脈弦細,陽不復。

姜半夏(五錢),杏仁(四錢),雲苓皮(五錢),廣陳皮(三錢),防己(四錢),桂枝(三錢)枳實(四錢),萆薢(五錢),通草(錢半),晚蠶砂(三錢)

十二日,服九帖。

去杏仁、防己,加:

薏苡(五錢)

又服三十餘帖。十月初五日,痰飲、痹症、淋濁,皆寒濕為病,誤與補陰,以致濕邪膠痼沉著,急難清楚。前與開痹和胃,現今雖見效不少,究竟濕邪為患,陰柔之邪,久為呆補所困,難以旦夕奏功也。

桂枝(四錢),川萆解(五錢),澤瀉(三錢),姜半夏(六錢),滑石(六錢),雲苓皮(五錢)廣皮(五錢),蠶砂(三錢),車前子(三錢),枳實(三錢),豬苓(三錢),生苡仁(五錢)

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月二十五日,濁濕誤補久留,與開太陽闔陽明法,數十帖之多,雖見大效,究未清楚,小便仍間有濁時,腿仍微有痠痛。

姜半夏(一兩),桂枝(四錢),片薑黃(二錢),廣陳皮(五錢),通草(一錢),川萆薢(五錢),晚蠶砂(三錢),川椒炭(三錢),生苡仁(五錢),防己(三錢),豬苓(三錢),小枳實(二錢),茯苓皮(五錢)

十一月十八日,痹症挾痰飲,小便濁,喉啞,先開上焦,後行中下之濕,余有原案。

苦桔梗(五錢),甘草(三錢),杏仁(五錢),半夏(一兩),雲苓皮(五錢),生苡仁(五錢)

喉啞服此。

備用方:

桂枝(四錢),廣皮(三錢),生苡仁(五錢),雲苓皮(六錢),半夏(六錢),蠶砂(三錢),川萆薢(五錢),車前子(四錢),滑石(一兩),川黃柏(三錢,鹽水炒)

便濁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