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鞠通醫案》~ 卷五 (20)
卷五 (20)
1. 食積
金,男,四歲,幼孩手心熱,舌苔厚濁,嘔吐,食積也,法當和胃而醒脾,宜降不宜升。
藿梗(二錢),焦曲(錢半),白豆蔻(三錢,研),半夏(二錢),雞內金(一錢),廣皮炭(一錢),苡仁(二錢,研),厚朴(錢半),煨姜(二小片)
十三日,熱退脈平,以調理脾胃為主。
白朮(二錢,炒),廣皮炭(六分),白扁豆(一錢),茯苓塊(三錢),神麯(一錢炒),半夏(一錢),厚朴(六分),山藥(一錢,炒)
二十三日,泄久脾虛,將成滯下。
厚朴(二錢),生苡仁(三錢),廣皮炭(錢半),焦神麯(二錢),雲苓塊(二錢),益智仁(五分,煨),廣木香(八分),雞內金(二錢),黃芩炭(八分),焦白芍(一錢)
陶,二歲,乙酉七月初二,幼童手心熱甚,舌微黃,身微熱,體瘦,神不足,防成疳疾,與疏補中焦,兼之消食。
生苡仁(三錢),厚朴(八分),焦神麯(二錢),廣皮炭(一錢),雞內金(一錢),雲苓塊(三錢),益智仁(七分)
煮二小杯,分三次服,三帖而愈。
孫,九歲,丁亥七月二十五日,疳疾已久,若不急講調理飲食,則不可為矣,用藥以疏補中焦立法。
茯苓(四錢,連皮),雞內金(二錢,炒),廣木香(一錢),益智仁(錢半),厚朴(二錢),楂炭(錢半),半夏(三錢),橘皮炭(二錢)
繼男,十二月十四日,脈大浮取弦數,脾虛食滯,疳疾將成,大便頻仍,面腫腹大,與溫宣中焦法。
益智仁(錢半),黃芩(錢半),橘皮(二錢),茯苓皮(三錢),神麯(三錢,炒),半夏(三錢),苡仁(四錢),蔻仁(一錢)
二十八日,大便後見血,乃小腸寒濕,加黃土湯法。
於前方內,去蔻仁,加蒼朮炭(三錢),熟附子(二錢),中黃土(四兩)
再服三帖。
白話文:
[食積]
金,男,四歲。這個小孩手心發熱,舌苔厚膩不清,有嘔吐的情況,這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調和胃氣,使脾臟恢復功能,藥物使用上適合降氣,不宜升提。
使用的藥方: 藿香梗(二錢),炒焦的麵粉發酵物(錢半),白豆蔻(三錢,磨粉),半夏(二錢),雞內金(一錢),廣陳皮炭(一錢),薏苡仁(二錢,磨粉),厚朴(錢半),煨過的生薑(兩小片)
十三日,發熱症狀消退,脈象也恢復正常,接下來以調理脾胃為主。
使用的藥方: 炒白朮(二錢),廣陳皮炭(六分),白扁豆(一錢),茯苓塊(三錢),炒神麯(一錢),半夏(一錢),厚朴(六分),炒山藥(一錢)
二十三日,腹瀉時間過長,導致脾虛,快要變成久瀉不止的疾病了。
使用的藥方: 厚朴(二錢),生薏苡仁(三錢),廣陳皮炭(錢半),炒焦的神麯(二錢),雲茯苓塊(二錢),煨過的益智仁(五分),廣木香(八分),雞內金(二錢),黃芩炭(八分),炒焦的白芍(一錢)
陶,二歲,出生於乙酉年七月初二。這個小孩手心非常熱,舌頭稍微有點黃,身體微熱,體型瘦弱,精神不足,要提防變成疳積。治療要點是調理中焦,同時幫助消化。
使用的藥方: 生薏苡仁(三錢),厚朴(八分),炒焦的神麯(二錢),廣陳皮炭(一錢),雞內金(一錢),雲茯苓塊(三錢),益智仁(七分)
將藥材煮成兩小杯,分三次服用,服藥三帖後痊癒。
孫,九歲,出生於丁亥年七月二十五日。疳積已經很久了,如果不及時調整飲食,情況會很嚴重,治療用藥的重點是以調理中焦為主。
使用的藥方: 帶皮的茯苓(四錢),炒雞內金(二錢),廣木香(一錢),益智仁(錢半),厚朴(二錢),炒焦的山楂(錢半),半夏(三錢),橘皮炭(二錢)
繼男,十二月十四日。脈象大而浮,按下去感覺弦而數,這是脾虛導致食物積滯,快要變成疳積的跡象。大便次數頻繁,臉腫腹脹,治療應該用溫陽宣通中焦的方法。
使用的藥方: 益智仁(錢半),黃芩(錢半),橘皮(二錢),茯苓皮(三錢),炒神麯(三錢),半夏(三錢),薏苡仁(四錢),豆蔻仁(一錢)
二十八日,大便後出現血,這是小腸有寒濕的表現,需要使用黃土湯的方法治療。
在原來的藥方中,去掉豆蔻仁,加入蒼朮炭(三錢),熟附子(二錢),中黃土(四兩)。
再服用三帖。
2. 飧泄
章男,十一個月,六月十三日,泄久傷脾,恐成柔痙,俗所謂慢脾風,議疏補中焦。
茯苓塊(三錢),厚朴(一錢),煨肉果(一錢),苡仁(三錢,炒),扁豆(二錢,炒),蓮子(三錢,連皮去心),廣皮炭(八分),芡實(錢半,連皮),木香(五分)
十四日,仍用通補而進之。
人參(五分),厚朴(八分),煨肉果(一錢),茯苓塊(二錢),廣皮炭(八分),木香(七分)苡仁(二錢,炒),藿梗(八分),焦神麯(八分),白扁豆(三錢,炒),半夏(二錢),小茴香(一錢)
十六日,疏補中焦,業已見效,仍不能外此法。
人參(五分),厚朴(八分),半夏(二錢),木香(八分),茯苓(三錢),煨肉果(錢半),苡仁(三錢,炒),扁豆(三錢,炒),藿梗(八分),廣皮炭(八分),焦於朮(一錢)
十七日,神氣聲音稍健,皮熱亦覺平和,大有起色,但積虛旦晚可充。
人參(五錢),蓮子(二錢),肉果霜(錢半),茯苓(三錢),半夏(二錢),木香(八分),白扁豆(二錢,炒),廣皮(錢半),山藥(錢半)
十八日,舌有黃苔,小便色黃,微有積,皆脾虛不運之故,且暫停參藥,加宣絡法。
茯苓(三錢),厚朴(一錢),煨肉果(一錢),半夏(二錢,炒),雞內金(一錢),白蔻仁(二錢),蓮子(二錢,去心),木香(七分),生苡仁(三錢),生於術(一錢),廣皮炭(八分)
十九日,大便有不化形,思乳食,為血肉有情,應於疏補之中,加消血肉積者。
雞內金(一錢,炒),楂炭(一錢),廣皮炭(一錢),茯苓塊(三錢),煨肉果(一錢),範曲炭(八分),木香(七分),川樸(錢半),白蔻仁(三分),生苡仁(三錢)
二十日,脾虛火衰,則食物有不化之形,肝腎與衝脈伏寒,怒甚則疝痛。
小茴香(二錢),生苡米(三錢),木香(一錢),黑楂炭(錢半),煨肉果(錢半),制茅朮(一錢),茯苓(一錢),廣皮炭(八分),白蔻仁(五分),青皮(六分),烏藥(八分)
二十二日,補下通中。
小茴香(錢半,炒黑),生苡仁(錢半),人參(三分),楂炭(八分),煨肉果(一錢),茯苓(三錢),制茅朮(八分),白蔻仁(五分),木香(六分)
張男,八個月,泄瀉四五日,暑邪深入下焦,頭熱如火,手冷如冰,謂之暑厥。羸瘦難堪,脈遲緊,未必得愈,姑立方以救之。先與紫雪丹五分,三次服。
豬苓(二錢),製蒼朮(一錢),澤瀉(一錢),茯苓(二錢),桂枝木(一錢),廣皮炭(七分)白扁豆(一錢),木香(七分)
略有轉機,然終可畏也。
豬苓(二錢),白扁豆(錢半,炒),澤瀉(錢半),半夏(錢半),生苡仁(三錢),廣木香(八分),茅朮炭(一錢),厚朴(六分)
白話文:
飧泄
章男,十一個月大,六月十三日,腹瀉很久損傷了脾胃,擔心會發展成柔痙(一種小兒抽搐),也就是俗稱的慢脾風,應該要用疏通並補益中焦的方法來治療。
藥方:茯苓塊(三錢)、厚朴(一錢)、煨肉果(一錢)、炒過的薏仁(三錢)、炒過的白扁豆(二錢)、連皮去心的蓮子(三錢)、廣皮炭(八分)、連皮的芡實(錢半)、木香(五分)。
十四日,仍然用疏通和補益的方法繼續治療。
藥方:人參(五分)、厚朴(八分)、煨肉果(一錢)、茯苓塊(二錢)、廣皮炭(八分)、木香(七分)、炒過的薏仁(二錢)、藿梗(八分)、炒過的焦神麯(八分)、炒過的白扁豆(三錢)、半夏(二錢)、小茴香(一錢)。
十六日,疏通並補益中焦的方法已經見效,但還是不能離開這個治療方向。
藥方:人參(五分)、厚朴(八分)、半夏(二錢)、木香(八分)、茯苓(三錢)、煨肉果(錢半)、炒過的薏仁(三錢)、炒過的白扁豆(三錢)、藿梗(八分)、廣皮炭(八分)、焦於朮(一錢)。
十七日,精神和聲音稍微好轉,皮膚發熱的情況也趨於緩和,有了明顯的起色,但虛弱的情況需要時間慢慢恢復。
藥方:人參(五錢)、蓮子(二錢)、肉果霜(錢半)、茯苓(三錢)、半夏(二錢)、木香(八分)、炒過的白扁豆(二錢)、廣皮(錢半)、山藥(錢半)。
十八日,舌頭上有黃色的舌苔,小便顏色黃,稍微有積食,這些都是脾虛導致運化功能不好引起的,所以暫時停止使用人參,改用疏通經絡的方法。
藥方:茯苓(三錢)、厚朴(一錢)、煨肉果(一錢)、炒過的半夏(二錢)、雞內金(一錢)、白蔻仁(二錢)、去心的蓮子(二錢)、木香(七分)、生薏仁(三錢)、生於術(一錢)、廣皮炭(八分)。
十九日,大便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想要吃奶和食物,這是身體需要營養的表現,應該在疏通和補益的基礎上,加入消磨肉食積滯的藥物。
藥方:炒過的雞內金(一錢)、楂炭(一錢)、廣皮炭(一錢)、茯苓塊(三錢)、煨肉果(一錢)、範曲炭(八分)、木香(七分)、川樸(錢半)、白蔻仁(三分)、生薏仁(三錢)。
二十日,脾虛導致火衰,所以食物有未消化的形狀,肝腎和衝脈潛伏著寒氣,如果生氣就會導致疝痛。
藥方:小茴香(二錢)、生薏米(三錢)、木香(一錢)、黑楂炭(錢半)、煨肉果(錢半)、制茅朮(一錢)、茯苓(一錢)、廣皮炭(八分)、白蔻仁(五分)、青皮(六分)、烏藥(八分)。
二十二日,補益下焦,疏通中焦。
藥方:炒黑的小茴香(錢半)、生薏仁(錢半)、人參(三分)、楂炭(八分)、煨肉果(一錢)、茯苓(三錢)、制茅朮(八分)、白蔻仁(五分)、木香(六分)。
張男,八個月大,腹瀉四五天,暑邪深入下焦,頭部發熱像火,手腳冰冷,這是暑厥(一種因暑熱導致的虛脫),身體非常消瘦,脈象遲緩而弦緊,可能難以痊癒,姑且開個方子試圖挽救。先服用紫雪丹五分,服用三次。
藥方:豬苓(二錢)、製蒼朮(一錢)、澤瀉(一錢)、茯苓(二錢)、桂枝木(一錢)、廣皮炭(七分)、白扁豆(一錢)、木香(七分)。
情況略有好轉,但仍然很危險。
藥方:豬苓(二錢)、炒過的白扁豆(錢半)、澤瀉(錢半)、半夏(錢半)、生薏仁(三錢)、廣木香(八分)、茅朮炭(一錢)、厚朴(六分)、廣皮炭(五分)。
孟,十五歲,八月初八日,因暑邪導致腹瀉,加上飲食停滯,想腹瀉時肚子會痛,瀉後疼痛減輕,需要預防發展成痢疾,所以開五苓散加上消食的藥物,脈象細弦而緩。
藥方:桂枝(三錢)、雲苓皮(五錢)、楂炭(二錢)、蒼朮炭(三錢)、炒過的焦神麯(四錢)、小枳實(二錢)、豬苓(三錢)、廣皮炭(四錢)、川椒炭(二錢)、澤瀉(三錢)。
一個月後複診,病已經痊癒,開個善後的方子來調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