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五 (1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6)

1. 中燥

顧,五十歲,直中燥氣,嘔少瀉多,四肢厥逆,無脈,目開,無語,睛不轉,與通脈四逆湯。加:

人參,川椒,吳萸,丁香

一帖而效,三帖脈漸復,重與補陽而愈。

楊,室女,五十歲,脅痛,心煩懊憹,拘急肢冷,脈弦細而緊。欲坐不得坐,欲立不得立,欲臥不得臥,隨坐即欲立,剛立又欲坐,坐又不安。一刻較一刻脈漸小,立刻要脫。與霹靂散不住灌之,計二時,服散約計四兩而稍定,後與兩和脾胃而全安。

鄭,二十六歲,先是三月初九日,得太陽中風,與桂枝湯已愈。十二日晚已臥,下身有微汗,因廚房不戒於火,只穿小汗褂一件,未著襪,出外救火,火熄復臥,覺身微熱惡寒,腹中脹痛,脈弦數,與桂枝柴胡各半湯,汗出稍輕,究不能解。以後外雖化熱,面赤汗多如溫病狀,以當臍之痛未休,舌白不燥,斷不敢用辛涼,而辛溫之藥,或進或退,十日不解。至二十四日反重用溫熱,佐以黃連三錢,次日表證里證,一齊俱解如失。

後與調理脾胃兩陽而安。

多,十六歲,燥淫表裡俱病,面赤身熱,舌黃燥渴,六脈洪數而緊,大便閉,小便短,通體全似火證,只有當臍痛拒按。此為陽中之陰,乃為真陰,與苦熱芳香,一劑而熱退,減輕分量,三帖而病全失矣。

白話文:

中燥

顧姓男子,五十歲,患有燥熱症狀,嘔吐較少腹瀉較多,四肢厥冷,摸不到脈搏,眼睛睜開著卻不會說話,眼珠無法轉動。服用通脈四逆湯,並加人參、川椒、吳萸、丁香。一劑藥便見效,三劑後脈搏漸漸恢復,之後服用補陽藥物痊癒。

楊姓女子,五十歲,患有脅肋疼痛、心煩意亂、肢體拘緊冰冷的症狀,脈象弦細而緊。坐臥不安,坐著想站,站著想坐,坐著也不舒服。脈象越來越弱,情況危急。服用霹靂散不停灌服,約兩小時後,服用約四兩藥物,症狀稍緩,之後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痊癒。

鄭姓男子,二十六歲,三月初九日患太陽中風,服用桂枝湯已痊癒。十二日晚上臥床,下身微汗,因在廚房不慎靠近火爐,只穿著一件汗衫,沒穿襪子,外出救火,火熄後回床休息,感覺身體微熱惡寒,腹部脹痛,脈象弦數。服用桂枝湯和柴胡湯各半,汗出稍減,但病症未解。之後雖然外在症狀轉為發熱、面紅、汗多,像溫病一樣,但因肚臍周圍疼痛未癒,舌苔白潤不乾燥,不敢使用辛涼藥物,而辛溫藥物也時用時停,十天未見好轉。到二十四日加重溫熱藥物的用量,並加入黃連三錢,次日表裡症狀都痊癒。之後服用調理脾胃及陽氣的藥物痊癒。

多姓女子,十六歲,燥熱症侵犯表裡,面紅身熱,舌苔黃燥口渴,脈象洪數而緊,大便秘結,小便短少,全身症狀如同火證,只有肚臍周圍疼痛拒按。這是陽中之陰,屬於真陰虛損,服用苦寒芳香類藥物,一劑藥熱退,減輕藥量,三劑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