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吳鞠通醫案》~ 卷四 (4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2)

1. 痰飲

治愈脹而愈痛,以致胸高不可以俯,夜坐不可以臥,已數日不食。其翁見勢已急,力辭其父,延余治之。余視其目欲努出,面色青黃,胸大脹痛不可忍,六脈弦急七八至之多,余曰:勢急矣,斷非緩藥所能救。因服巴霜三分,下黑水將近一桶,勢稍平,以和脾胃藥調之。三四日後漸平,胃大開,於是吃羊肉餃三十二枚,胃中大痛一晝夜。

又用巴霜一分五釐,下後痛止。嚴禁魚肉,一月而安。

趙,四十六歲,正月三十日,太陽痹則腰脊痛,或左或右,風勝則引也。或喘或不喘者,中焦流飲,上泛則喘,不泛則不喘也。切戒豬肉生冷,與一切補藥,周年可愈。六脈洪大已極,石膏用少,萬不見效,命且難保。

生石膏(六兩),雲苓皮(五錢),白通草(一錢),桂枝(五錢),半夏(五錢),黃柏炭(二錢),杏仁(五錢),小枳實(五錢),生苡仁(五錢),防己(四錢)

煮三杯,三次服。四帖。

二月初二日,於前方加:

豬苓(三錢),滑石(一兩),小枳實(三錢)

四帖。

初七日,於前方去黃柏炭,加:

半夏(五錢),桑皮(三錢),石膏(四兩)

二十七日,減石膏止留一兩。

二十八日,石膏仍用四兩,因拜掃停藥六天。

二十九日,右脈洪大已減,右膏只用一兩。

三月一日,石膏每日用二兩。

十一日,石膏每日用一兩,因感燥氣,停藥五天。

十二月十三日,石膏每日用二兩,共服九帖。

十四日,石膏每日用三兩,停藥十天。

二十二至三十日、四月初一至初五日,自淮安復至紹興,又診得洪大之脈,較前已減七八,然較之平脈,仍大而有力。現在小便赤濁,陰痿,牙縫臭味復出。痹痛雖止,陽明太陽二經濕熱未淨,太陰化氣未復。

十五日,生石膏(四兩),杏仁(四錢),雲苓皮(五錢),苡仁(五錢),晚蠶砂(三錢),海金砂(五錢),滑石(六錢),木通(三錢)

四帖。

十九日,脈漸退,減石膏至二兩,加:

姜夏(五錢),廣皮(三錢)

二十至二十二日,每日用石膏一兩。

二十三至二十六日,每日用石膏二兩。

二十七日,小便不利。

杏仁(四錢),雲苓皮(五錢),生苡仁(五錢),海金砂(五錢),木通(三錢),飛滑石(六錢),姜半夏(五錢),陳皮(三錢),生石膏(四兩)

四帖。

五月初一日,感風寒,服桂枝湯。

初四日,仍服前二十七日方。三帖。

內飲招外風為病。

桂枝(四錢),廣皮(三錢),杏仁(三錢),白芍(二錢),枳實(五錢),半夏(五錢),炙甘草(錢半),乾薑(一錢),防己(三錢)

煮三杯,先服一杯,即啜稀熱粥一碗,覆被令微汗即解,得汗後余藥不必啜粥。四帖。

十一日,前因風寒夾飲之故,用小青龍法。現在風寒解而飲未除,脈復洪大,仍與大青龍與木防己湯合法,兼治飲與痹也。

白話文:

[痰飲]

第一個案例:一位病人因痰飲導致腹部脹痛難忍,甚至無法彎腰或平躺,已經數日不吃東西。醫生診斷其病情危急,需立即用猛藥。於是使用了巴霜,排出大量黑水後病情稍緩,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治療,數日後病情好轉,病人胃口大開,但吃太多羊肉餃後又引起胃痛,再次用巴霜治療後胃痛止住。之後病人忌食魚肉,一個月後痊癒。

第二個案例:一位46歲的趙姓病人,正月三十日患病,症狀是腰脊疼痛,疼痛部位會在左右兩側移動,伴隨喘息或不喘息的症狀。醫生診斷為中焦積聚痰飲,痰飲上涌則喘息,下沉則不喘息。囑咐病人戒食豬肉和生冷食物,以及一切補藥,預計一年可痊癒。 醫生開立處方,並根據病情的變化多次調整藥方,藥方中大量使用了石膏以瀉火。整個治療過程歷時較長,病情時好時壞,最終在五月初因受風寒又服用桂枝湯治療。病程中多次調整石膏用量,並根據病情變化加入或去除其他藥材,最終病情好轉,但仍需繼續調理。治療過程中,醫生明確指出,內在的痰飲導致外感風寒。 最後使用小青龍湯加木防己湯治療,兼顧痰飲和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