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漁齋醫話》~ 第六種 (16)
第六種 (16)
1. 藥籠小品一卷
〔麥芽〕健胃快脾,消積滯,化一切米麵食積。尤善通乳。能墮胎,炒用。
〔糯米〕和胃,育陰生津。糯米飲同人乳服,治藥傷胃口食入即吐如神。古稱貧人無補,以糯為補。信然。凡麥冬用粳米拌炒,滋肺而不妨脾稷,(俗名珠粟。)小兒切不可食,堅而難化,脹而壅胃,曾見有失命。為長者預宜禁之。
〔苡仁〕甘益胃,淡滲濕。治水腫泄瀉補脾,炒用。利水生用。其力緩,須倍於他味。
〔罌粟殼〕酸澀,斂肺固腸。治久嗽瀉痢脫肛。兜攝太過,故必留邪淨盡。庶用少許,否則大忌。
〔赤小豆〕細而色暗者入藥。通小腸,行水散血,消腫解毒排膿。同芙蓉花搗爛,敷一切瘡疽,取效甚速。須出瘡頂,腐豆水浸拌搗爛。塗痘瘡翻疤,亦有神效。
〔綠豆〕甘寒,清十二經熱毒而解渴。凡肌膚熱瘰,綠豆皮治之。肉壅氣,能緩藥力。煨蠶豆能實大腸。
〔扁豆〕生用清暑,炒用清補脾胃。惟病後煨食,極能滯氣,去皮煮至稀爛,少食可也。
〔淡豆豉〕苦泄肺,寒勝熱,發汗解肌。同梔子治懊惱不眠;同蘇葉治寒月感冒;同薄荷、杏仁治暑風身熱,無表邪者勿用。
〔神麯〕調中和胃,治痰逆,消積滯。同香附、黑山梔能開鬱氣。附造麴法。以:白曲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三升,杏仁泥、赤小豆末各三升,以配六神,通和作餅,楮葉包藟,待生黃衣,曬乾炒。
〔穀芽〕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生用運化為多;炒用開導為多。味甘氣和,健脾之良藥也。
〔飴糖〕(即餳也)和平潤肺止嗽,有痰火者忌之。建中湯用之,取其甘緩和平也。
〔酒〕溫熱經,甘者滿中,淡者利小便,用為嚮導,可以通行一身之表,引藥至極高之分。熱飲傷肺;冷飲傷胃;少飲和血壯神,禦寒辟邪;過飲亂神耗血,損胃生濕痰,助欲火,為病百端。無灰酒入藥,火酒燥烈尤甚,不可多飲。葛花、綠豆,能解酒毒。
〔金箔〕辛平有毒,鎮心肝,安魂魄,治驚癇風熱肝膽之病。
〔白石英〕甘辛,微溫潤燥,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紫石英性味相同,安心神,暖子宮,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之。火煅醋淬,研末水飛。
〔硃砂〕甘涼,體陽性陰,色赤屬心,鎮心定驚,瀉熱辟邪,多用令人神呆。明透者良,研細水飛。
〔雄黃〕辛溫有毒,入肝氣分,殺百毒,闢鬼魅,治驚癇,又能化血為水。明徹不臭者良。
〔石膏〕以白入肺,並清胃火,熱邪在氣分,口渴齒燥,引飲,非此不為功。石膏為水藥,燥熱如焦釜,沃以水,氣出蒸蒸然,此無汗能發之謂也。暑熱爍津,則汗出不休,石膏能寒肺氣,此有汗能止之謂也。凡瘧疾寒輕熱甚多汗者,用之最勝。一切肺燥發熱,乾咳喘急者,須同清滋之品,治之多效。
白話文:
藥籠小品一卷
麥芽:可以健胃、促進脾胃運化,消除積滯,化解米麵等食物積滯。尤其善於通乳。但能墮胎,需炒用。
糯米:能和胃、滋陰生津。用糯米煮的粥與人奶一樣,治療藥物損傷胃口,吃東西就吐的症狀效果奇佳。古人說窮人沒有好的補品,就用糯米來補益身體,的確如此。但麥冬和粳米一起拌炒服用,可以滋養肺部而不傷脾胃(俗稱珠粟)。小孩絕對不能吃,因為糯米質地堅硬難以消化,容易脹氣壅塞胃部,曾見小孩因此喪命。所以長者應預先禁止小孩食用。
薏仁:甘味,能益胃,淡滲利濕。治療水腫、泄瀉,還能補脾,炒用。利水則生用。薏仁藥力較緩,用量需比其他藥材多一倍。
罌粟殼:酸澀,能斂肺固腸。治療久咳、泄瀉、脫肛。但其收斂作用過強,所以必須等到邪氣完全清除後才能使用。因此每次用量必須很少,否則就禁用。
赤小豆:入藥需選用細小且顏色暗沉的。能通利小腸,行水散血,消腫解毒,排膿。與芙蓉花搗爛外敷,能快速治療一切瘡疽。需要先挑破瘡頂,再用腐爛的赤小豆用水浸泡後搗爛敷用。塗抹在痘瘡脫皮處,也有奇效。
綠豆:甘寒,能清解十二經絡的熱毒,並解渴。凡是皮膚熱毒、瘰癧等症狀,可用綠豆皮治療。綠豆能緩和藥物的藥力。煨熟的蠶豆能固澀大腸。
扁豆:生用清暑,炒用則能溫和補益脾胃。但病後服用煨熟的扁豆,很容易導致氣滯,應去皮煮至稀爛,少量食用即可。
淡豆豉:苦味,能瀉肺氣,性寒能勝熱,發汗解肌。與梔子同用治懊惱失眠;與蘇葉同用治寒邪引起的感冒;與薄荷、杏仁同用治暑熱引起的風熱感冒。沒有表邪者禁用。
神麴:能調和脾胃,治療痰逆,消除積滯。與香附、黑山梔同用能疏肝解鬱。其製作方法如下:取白曲一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液三升,杏仁泥、赤小豆末各三升,按比例混合,製成餅狀,用楮葉包裹發酵,待其長出黃衣後曬乾炒制。
穀芽:能促進脾胃運化,降氣和中,消食化積。生用以運化為主;炒用以開導為主。味甘氣和,是健脾的良藥。
飴糖(即麥芽糖):性平,能潤肺止咳,但有痰火者忌用。建中湯中使用飴糖,是取其甘緩平和的特性。
酒:溫熱經絡,甘醇的酒能飽滿中氣,淡薄的酒能利小便。酒可以作為藥物嚮導,引導藥物通行全身,到達病灶深處。熱酒傷肺;冷酒傷胃;少量飲酒則能和血壯神,禦寒辟邪;過量飲酒則會擾亂神志,耗傷血液,損傷脾胃,生痰,助長慾火,百病叢生。無灰酒入藥,烈性酒更甚,不可多飲。葛花、綠豆能解酒毒。
金箔:辛平,有毒。能鎮靜心肝,安神定魂,治療驚癇、風熱、肝膽疾病。
白石英:甘辛,微溫,潤燥。治療肺痿咳吐膿痰,咳嗽逆氣。紫石英性味相同,能安心神,溫暖子宮,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用。需火煅醋淬,研末水飛服用。
硃砂:甘涼,體陽性陰,色赤入心經,能鎮心定驚,瀉熱辟邪,但服用過量會讓人神志呆滯。選用晶瑩剔透的硃砂較佳,需研細水飛服用。
雄黃:辛溫,有毒。入肝經氣分,能殺百毒,辟邪魅,治療驚癇,還能將淤血化為水液。選擇晶瑩透亮、無臭味的雄黃較佳。
石膏:白色石膏入肺經,又能清胃火。熱邪在氣分,口渴齒燥,服用石膏引導津液,沒有石膏則療效不佳。石膏為水劑,燥熱如燒焦的鍋,澆上水,熱氣騰騰,這就是無汗也能發汗的意思。暑熱傷津,汗出不止,石膏能寒涼肺氣,這就是有汗也能止汗的意思。凡是瘧疾,寒輕熱重,多汗者,服用石膏效果最好。一切肺燥發熱,乾咳喘急者,須與清潤滋養的藥物配合使用,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