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要語》~ 調理精血論

回本書目錄

調理精血論

1. 調理精血論

求嗣之要,在乎男精女血充滿而無病也。苟或病焉,必資明醫而證調之。夫精者,血也,水也,陰也。蓋以有形言之也。有形而能時者,則又為氣,為火,為陽,所使然也。論曰:孤陽不生,獨陰不成。無陰則陽無所附,無陽則陰無所依。是精兼氣,血兼水,火兼陰陽。總屬腎與命門二脈。

以沉靜為平。若見命門脈微細或絕,陽事痿弱,是為陽虛,法當補陽。若見命門脈洪大鼓擊,陽事堅舉,是焉相火妄動,法當滋陰制火。啟玄子云:性水之主,以制陽光。正此謂也。若見腎脈洪大或數,遺精尿血,是為陰虛,法當補陰。若見腎脈虛微太甚,別無相火為病,法當陰陽雙補。

又如經者,血也,水也,陰也。假火色而為赤也,隨氣而行,依陽以運,亦若精之兼氣血,兼水火,兼陰陽者也。其候以一月為期,上應月之盈缺,故名月水。應其期則平,失其期則病。先期者血熱也;過期者血虛也;過期而色淡者,有痰也,或曰虛也;經行而成塊者,血之凝也。

或曰風冷乘之也。將行而作疼者,氣之滯也;行後而疼者,氣血俱虛也;經水紫黑色者,氣血俱熱也。雖然,又當察其時之寒暄,脈之遲數,證之冷熱,平而調之,以復常候,不可一途而取。夫男女精血既充,別無他疾,惟守投虛之法,是為知要。

白話文:

想要懷孕生子,關鍵在於男女雙方的精血都要充足且沒有疾病。如果其中一方有病,就必須找高明的醫生診斷調理。所謂的「精」,從有形角度來說,是血、是水、是陰,而當它發揮作用時,又可以轉化為氣、火、陽。正如俗話說「孤陽不生,獨陰不成」,沒有陰,陽就沒有依附;沒有陽,陰就沒有依靠。所以,精包含氣,血包含水,火包含陰陽,這些都與腎和命門這兩條經脈息息相關。

脈象沉靜平和代表身體健康。如果命門脈微弱或消失,陽事不振,這屬於陽虛,應該補陽。如果命門脈洪大有力,陽事過於旺盛,這屬於相火妄動,應該滋陰降火。啟玄子說:「性屬水的物質,可以用來控制陽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腎脈洪大或跳動頻率快,出現遺精、尿血的狀況,這屬於陰虛,應該補陰。如果腎脈虛弱無力,沒有其他相火旺盛的症狀,就應該陰陽雙補。

再說月經,它也是血、水、陰,因為火的影響才會呈現紅色。它跟隨氣的運行,依靠陽的推動,如同精包含氣血、水火、陰陽一樣。月經週期以一個月為準,對應月亮的盈虧,所以稱為「月水」。如果週期規律就表示正常,不規律就表示有病。提前來潮表示血熱;延後則表示血虛;延後且量少色淡,可能是有痰,或氣血虛弱;經血有血塊,表示血凝滯;經前腹痛表示氣滯;經後腹痛則表示氣血都虛;經血呈紫黑色,表示氣血都有熱。

雖然如此,還是要仔細觀察當時氣候的寒熱,脈象的快慢,身體的寒熱症狀,綜合判斷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不能只用單一方法來治療。總而言之,男女雙方精血都充足,沒有其他疾病,只要掌握「虛則補之」的原則,就掌握了懷孕的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