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嗣要語》~ 集驗方 (1)
集驗方 (1)
1. 集驗方
治婦人胎動不安及下血。
艾葉,阿膠,川芎,當歸(各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水四鍾。煎取二鍾。去滓納膠令化。分三服。一日用。
秦艽湯
治證同前。
秦艽,阿膠(蛤粉炒),艾葉(醋炒)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糯米百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人參橘皮湯
治始妊娠噁心阻食。和中安胃之藥也。
白朮,人參(去蘆),橘紅,門冬(去心各二兩),白茯苓(二兩),厚朴(薑製二兩),甘草(三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鍾半。淡竹茹彈子大一枚。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澄清。溫服。空心。食前。
保生湯
治婦人惡阻。養胃調氣之要藥也。
人參(八分),甘草(五分),白朮,烏藥,香附子(各一兩),橘紅(一錢二分),嘔吐加丁香
水一鍾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渣溫服無時。
集驗青竹茹湯
治婦人惡阻。清痰止嘔氣之要藥也。
竹茹(彈大一枚),橘皮(一錢五分),生薑(二錢),茯苓(一錢五分),半夏(二錢湯泡七次)
水二鍾。煎七分。去渣溫服。忌羊肉餳鮓等物。
束胎丸
治婦人妊娠七八個月。恐胎氣展大難產。用此扶助母氣。緊束兒胎。
白朮(三兩),陳皮(二兩忌火),茯苓(七錢半),條芩(酒炒夏一兩春秋七錢五分冬五錢)
上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米飲。食前任下。
枳殼丸
治婦人妊娠八九個月。稟質肥厚。胎氣壅隘。服此以寬和母氣。令兒易產。
香附(一兩炒),粉草(炙一兩半),商州枳殼(五兩麩皮炒赤),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沸湯點服。日三次。
一方加炒糯米。同為末。白湯點服。令兒易產。初生微黑。百日肥白。此為古方之冠。若妊婦稍弱。恐胎寒腹痛。胎弱多驚。於內可加當歸一兩。木香五錢。不見火則陽不致強。陰不致弱。二氣調和。有益胎嗣。
達生散
治婦人妊娠八九個月。服此以扶正氣。散滯氣。妊婦稍虛者。得此尤佳。
白朮,芍藥,當歸,陳皮,大腹皮(薑製),人參(各五分),甘草(一錢半),紫蘇莖葉(五分)
上作一劑。水煎服。夏加黃芩或黃連五味子。春加川芎防風。秋加澤瀉。冬加縮砂。或通加枳殼縮砂。胎動加苧根金銀花。上氣加紫蘇地黃。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縮砂神麯。渴加麥門冬黃芩。能食加黃楊腦。有痰加半夏黃芩。
救生散
治妊娠婦稟受瘦怯。不宜服枳殼散破氣之藥。此方安胎益氣。令子緊小易產。
人參,神麯(炒),麥芽(炒),白朮(麩炒),橘紅(炒),訶子(煨去核)
上六味。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二鍾。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溫服。議者謂今時八月。合進瘦胎易產之藥。多用枳殼散非為不是。但妊婦肥實者可也。若本瘦怯。不宜服此藥。惟救生散安胎益氣。令子緊小。無病易產。最為穩當。
白話文:
集驗方
治療婦女胎動不安及陰道出血:
艾葉、阿膠、川芎、當歸(各三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秦艽湯
治療症狀同上。
秦艽、阿膠(蛤粉炒)、艾葉(醋炒),等分研末,水煎服。
人參橘皮湯
治療早期妊娠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具有和胃安中功效。
白朮、人參(去蘆)、橘紅、麥門冬(去心)、白茯苓、厚朴(薑製)、甘草,水煎服。
保生湯
治療婦女妊娠嘔吐。具有養胃調氣功效。
人參、甘草、白朮、烏藥、香附子、橘紅,水煎服,嘔吐加丁香。
集驗青竹茹湯
治療婦女妊娠嘔吐。具有清熱化痰、止嘔功效。
竹茹、橘皮、生薑、茯苓、半夏(湯泡七次),水煎服。忌食羊肉、餳鮓等物。
束胎丸
治療妊娠七八個月,擔心胎兒過大難產,用此方扶助母體氣血,使胎兒穩固。
白朮、陳皮(忌火)、茯苓、黃芩(酒炒,夏用一兩,春秋用七錢五分,冬用五錢),研末製成丸藥服用。
枳殼丸
治療妊娠八九個月,體質肥胖,胎兒位置不正,用此方疏通母體氣血,使生產順利。
香附、粉草、商州枳殼,研末服用。另有一方加炒糯米同服,可使胎兒容易生產,初生時膚色略黑,百日後則肥白。若孕婦體質較弱,擔心胎寒腹痛、胎弱多驚,可在內加當歸、木香。
達生散
治療妊娠八九個月,用此方扶助正氣,散除瘀滯。孕婦體質虛弱者尤為適用。
白朮、芍藥、當歸、陳皮、大腹皮(薑製)、人參、甘草、紫蘇莖葉,水煎服,並根據季節增減藥物。
救生散
治療妊娠婦體質瘦弱,不宜服用枳殼等破氣藥物,此方能安胎益氣,使胎兒容易生產。
人參、神麴(炒)、麥芽(炒)、白朮(麩炒)、橘紅(炒)、訶子(煨去核),研末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