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2)

回本書目錄

前編·分野 (2)

1. 二、〔頭〕

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腹痛、為痰癖,蒼朮、半夏主之。少陰頭痛,三陰三陽不流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厥陰頭痛,或吐痰沫,冷厥,脈沉緩,吳茱萸湯主之)。

白話文:

二、〔頭〕

太陰頭痛,一定是痰濕造成的,身體沉重、腹部疼痛,這是痰濕停滯的症狀,可以用蒼朮和半夏治療。少陰頭痛,是因為三陰三陽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足部寒氣逆上導致寒厥,脈象沉細,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厥陰頭痛,可能會嘔吐痰沫,出現寒厥的症狀,脈象沉緩,可用吳茱萸湯治療。